36位晋代江州刺史考

2022-04-07 17:24吴国富
九江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年3期
关键词:桓玄江州晋书

吴国富

(九江学院学报编辑部 江西九江 332005)

江州始设于晋惠帝永平元年,亦即元康元年(291)。《晋书·惠帝纪》:“永平元年,……秋七月,分扬州、荆州十郡为江州。”《晋书·地理志》:“惠帝元康元年,有司奏,荆、揭二州疆土广远,统理尤难,于是割扬州之豫章、鄱阳、庐陵、临川、南康、建安、晋安、荆州之武昌、桂阳、安成,合十郡,因江水之名而置江州。”永兴元年(304)又分庐江之寻阳、武昌之柴桑二县设立寻阳郡,归属于江州。永嘉元年将桂阳郡划给湘州。东晋时在江州设新蔡郡,后来划给南豫州。合计增减所得,江州仍有十个郡,即豫章(16县)、寻阳(2县)、鄱阳(8县)、庐陵(10县)、临川(10县)、南康(5县)、建安(7县)、晋安(8县)、武昌(7县)、安成(7县),共计80个县,大体包括今江西、福建全省,鄂南及鄂东的部分地区。从元康元年到东晋灭亡(420),可考而知的江州刺史有36人。

一、应邈

据《晋书·陈敏传》,西晋晚期,陈敏因中原大乱而窃据江东,遣其兄弟四出掠地,其弟陈恢率钱端等南寇江州,“刺史应邈奔走。”[1]又据《晋书·惠帝纪》,永兴二年十二月,右将军陈敏举兵反,自号楚公,“遣弟恢南略江州,刺史应邈奔弋阳。”可知应邈担任江州刺史在晋惠帝永兴二年(305)之前。

二、卫展

据《晋书·卫恒传》,卫展,字道舒,河东安邑人,卫瓘之族侄,“历尚书郎、南阳太守。永嘉中,为江州刺史,累迁晋王大理。……中兴建,为廷尉。”《晋书·元帝纪》:“江州刺史华轶不从,使豫章内史周广、前江州刺史卫展讨禽之。”据《晋书·虞潭传》,会稽余姚人虞潭奉晋元帝檄讨江州刺史华轶,“江州刺史卫展上潭并领安成太守”。按华轶继卫展为江州刺史,永嘉五年兵败被杀;卫展担任江州刺史当在永嘉初年。

三、华轶

据《晋书·华轶传》,华轶,字彦夏,平原人,魏太尉华歆之曾孙,“永嘉中,历振威将军、江州刺史。”华轶因不愿听从司马睿的号令而起兵反叛,在甘卓、周访及前任江州刺史卫展等人的打击下兵败被杀,时在永嘉五年。此事亦见《晋书·周访传》。又据《晋书·华轶传》附载及《晋书·高崧传》,广陵人高悝寓居江州,刺史华轶辟为西曹书佐。及华轶被杀,高悝藏匿华轶二子及其妻子经年,遇大赦乃出首,晋元帝嘉而宥之,以为参军,遂历显位。

四、李矩

据《晋书·李充传》,江夏人李充,字弘度,“父矩,江州刺史。充少孤,其父墓中柏树尝为盗贼所斫,充手刃之,由是知名。”李充善楷书,“世咸重之”。累官至中书侍郎。

江州刺史李矩之妻为卫夫人,卫展之女,善书法,王羲之师事之。唐代张怀瓘《书断》曰:“卫夫人名铄,字茂猗,廷尉展之女,弟恒之从女,汝阴太守李矩之妻也。隶书犹善规矩。……右军少尝师之。永和五年卒,年七十八岁。子充,为中书郎,亦工书。”[2]按《晋书·李矩传》记载的平阳人李矩,另有其人,非江夏李矩。

李矩的家世,见《三国志·魏书·李通传》及裴松之注引王隐《晋书》。江夏平春人李通,字文达,官汝南太守。李通生李绪、李基,李绪生李秉,李秉生李重、李尚、李矩,李重西晋时官平阳太守,“重二弟,尚字茂仲,矩字茂约,永嘉中并典郡;矩至江州刺史。”[3]王隐《晋书》称李尚、李矩“永嘉中并典郡,矩至江州刺史”,李矩担任江州刺史当在永嘉末年至晋愍帝建兴初年。

五、王敦

王敦为东晋开国丞相王导之从兄,早期平定华轶、杜弢、杜曾等人叛乱有功,后来又发动叛乱,成为逆臣。

据《晋书·愍帝纪》,建兴三年(315)八月,“荆州刺史陶侃攻杜弢,弢败走,道死,湘州平。”据《晋书·王敦传》:“侃之灭弢也,敦以元帅进镇东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加都督江扬荆湘交广六州诸军事、江州刺史。”此后王敦不断升迁,均一直兼领江州刺史。《晋书·王敦传》:“中兴建,拜侍中、大将军、江州牧。”《晋书·元帝纪》:“太兴元年四月,……加大将军王敦江州牧。”太宁元年(323)十一月,王敦以江州刺史之职授从弟王彬。

六、王彬

王彬为王敦的从弟,先为豫章太守,后迁江州刺史。据《晋书·王敦传》,晋明帝即位之后,王敦专权,“将相岳牧悉出其门。徙含为征东将军、都督扬州江西诸军事,从弟舒为荆州,彬为江州,邃为徐州。”据《晋书·明帝纪》,太宁元年冬十一月,“王敦以其兄征南大将军含为征东大将军、都督扬州江西诸军事。”王彬任江州刺史与王含进征东大将军应当同在太宁元年(323)十一月,皆出自王敦的主张。

据《晋书·王彬传》,王彬虽因王敦而任刺史,却不肯附逆,“敦议举兵向京师,彬谏甚苦。”太宁二年七月,王敦举兵反叛,旋即病死;其兄王含遭遇惨败,有人建议王含投靠“江州”即江州刺史王彬,王含不从,转投荆州,被刺史王舒沉江而死。叛乱平息之后,有司奏王彬应当除名,晋明帝下诏原宥之,征拜光禄勋,转度支尚书。

七、应詹

据《晋书·应詹传》,应詹,字思远,汝南南顿人,魏侍中应璩之孙。平定王敦之乱有功,封观阳县侯,“迁使持节、都督江州诸军事、平南将军、江州刺史。……时王敦新平,人情未安,詹抚而怀之,莫不得其欢心,百姓赖之。”据《晋书·元帝纪》,太宁二年(324)十月,“应詹为平南将军、都督江州诸军事、江州刺史。”咸和二年(327),温峤继任江州刺史。

《北堂书钞》卷七十二引王隐《晋书》:“阮瞻迁平南将军、江州刺史,怀以道德。”“怀以道德”一作“怀抚以恩”。阮瞻之官职、事迹与应詹相同,而据《晋书·阮瞻传》,阮瞻以清谈著称,号为“三语掾”,东海王司马越辟为记室参军,永嘉中为太子舍人,岁余即卒,年仅三十,并无任平南将军、江州刺史之事。可知王隐《晋书》之“阮瞻”乃“应詹”之误。

八、温峤

温峤,字太真,太原祁县人。晋明帝时为平定王敦叛乱的主将,咸和二年(327)升任江州刺史。《晋书·成帝纪》:“咸和二年八月,以给事中、前将军、丹阳尹温峤为平南将军、假节、都督,江州刺史。”《晋书·温峤传》:“咸和初,代应詹为江州刺史、持节、都督、平南将军,镇武昌,甚有惠政。”豫州刺史祖约、历阳太守苏峻等反,咸和三年攻陷京师,劫持皇帝,温峤立行台布告天下,召集兵马,攻入建康,大破叛军。之后返回武昌,旋即去世,时年四十二,“江州士庶闻之,莫不相顾而泣。”据《晋书·成帝纪》,咸和四年四月,“骠骑将军、始安公温峤卒。”温峤去世之前,推举刘胤为江州刺史,此事当在咸和四年三月朝廷叙功封拜之时。

九、刘胤

据《晋书·刘胤传》,刘胤字承胤,东莱掖人,咸和初年为温峤军司,苏峻作乱之时,温峤率众东下,刘胤留守湓口。乱平,温峤推荐刘胤为平南将军、都督江州诸军事、领江州刺史,时在咸和四年(329)三月。刘胤在任上“纵酒耽乐,不恤政事,大殖财货,商贩百万”,“是时朝廷空罄,百官无禄,惟资江州运漕,而胤商旅继路,以私废公。”以此遭到弹劾,朝廷下令免除他的职务。“书始下,而胤为郭默所害,年四十九。”《晋书·成帝纪》:“咸和四年,十二月壬辰,右将军郭默害平南将军、江州刺史刘胤,太尉陶侃帅众讨默。”

据《晋书·郭默传》,郭默为河内怀县人,永嘉之乱中自为坞主,屡与刘聪、石勒作战,太兴初除颍川太守。苏峻叛乱,郭默奉命征讨,经过寻阳时颇受冷遇,遂在部下的鼓动下兴兵杀害刘胤,传首京师,诬以大逆。司徒王导“惧不可制”,乃以郭默为西中郎将、豫州刺史。陶侃得知这一消息,戏称王导为“遵养时贼”,立即出兵讨伐郭默,擒而杀之。《晋书·天文志》:“成帝咸和四年,十二月,郭默杀江州刺史刘胤,荆州刺史陶侃讨默,斩之。”

十、陶侃

东晋名臣陶侃曾两次担任江州刺史,第一次是在永昌元年,第二次是在咸和四年。永昌元年(322),王敦率兵东下,攻入建康,把持朝政,杀害忠良,后来还镇武昌。就在王敦发兵之时,晋元帝令广州刺史陶侃为江州刺史,领兵马尾随王敦以牵制之,旋即改任湘州刺史。《晋书·元帝纪》:“永昌元年三月,……遣平南将军陶侃领江州,安南将军甘卓领荆州,各帅所统以蹑敦后。”《晋书·陶侃传》:“及王敦举兵反,诏侃以本官领江州刺史,寻转都督、湘州刺史。敦得志,上侃复本职,加散骑常侍。”

咸和四年(329)十二月,郭默杀害江州刺史刘胤,陶侃出兵平叛,据《晋书·陶侃传》,郭默的部将宗侯“缚默父子五人及默将张丑诣侃降”,于是陶侃兵不血刃地平定了叛乱,处死了郭默等人。“诏侃都督江州,领刺史,增置左右长史、司马、从事中郎四人,掾属十二人。侃旋于巴陵,因移镇武昌。”陶侃兼领江州刺史之后,设置了江州刺史府的管理机构,之后自巴陵移镇于武昌,以便兼管江州事务。陶侃去世于咸和九年六月,据《晋书·陶侃传》,陶侃于病重之际,派左长史殷羡将“所假节麾、幢曲盖、侍中貂蝉、太尉章、荆江州刺史印传棨戟”送还给朝廷,可知陶侃此次兼领江州刺史的下限是咸和九年(334)六月。

十一、庾亮

陶侃去世之后,他的大部分职务由庾亮接替。据《晋书·成帝纪》及《晋书·庾亮传》,咸和九年(334)六月,“加平西将军庾亮都督江、荆、豫、益、梁、雍六州诸军事”,兼领江、荆、豫三州刺史。又据《晋书·成帝纪》,咸康六年(340)正月,庾亮薨。

十二、王允之

王允之为王舒之子,王敦的堂侄,咸康年间任江州刺史。《晋书·王允之传》:“咸康中,进号西中郎将、假节。寻迁南中郎将、江州刺史。莅政甚有威惠。”王允之在任时,“王恬服阕,除豫章郡。”王恬为王导次子,王导于咸康五年去世,王恬“服阕”就应当在咸康七年,可知咸康七年王允之已在江州刺史任上。《晋书·成帝纪》:“庾怿尝送酒于江州刺史王允之,允之与犬,犬毙,惧而表之。帝怒曰:‘大舅已乱天下,小舅复欲尔邪?’怿闻,饮药而死。”此事亦发生在王允之在任之时。据《晋书·康帝纪》,咸康八年八月,“以江州刺史王允之为卫将军。”这是王允之离开江州的时间。

十三、褚裒

褚裒为晋康帝皇后褚蒜子的父亲。咸康八年(342),晋康帝即位,褚裒拜侍中,迁尚书,不久出任江州刺史。《晋书·褚裒传》:“褚裒,字季野,康献皇后父也。……及康帝即位,征拜侍中,迁尚书。以后父,苦求外出,除建威将军、江州刺史,镇半洲。在官清约,虽居方伯,恒使私童樵采。顷之,征为卫将军,领中书令。”次年冬天,褚裒入朝为中书令,《晋书·康帝纪》:“(建元元年)冬十月辛巳,……褚裒为卫将军,领中书令。”

十四、庾冰

建元元年(343)十月,车骑将军庾冰兼领江州刺史。庾冰为庾亮之弟。《晋书·康帝纪》:“(建元元年)冬十月辛巳,以车骑将军庾冰都督荆江司雍益梁六州诸军事、江州刺史。”,亦见《晋书·庾冰传》。又《晋书·何充传》:“建元初,……庾翼将北伐,庾冰出镇江州。”庾冰“天性清慎,常以俭约自居”“室无妾媵,家无私积,世以此称之”。其子庾袭“尝贷官绢十匹”,庾冰“怒而捶之,市绢还官”。建元二年(344)十一月,庾冰卒于任上,见《晋书·穆帝纪》。

十五、谢尚

据《晋书·谢尚传》,谢尚,字仁祖,豫章太守谢鲲之子,官历阳太守、江夏相,建元二年(344),诏令为南中郎将,“会庾冰薨,复以本号督豫州四郡,领江州刺史。俄而复转西中郎将、督扬州之六郡诸军事、豫州刺史、假节,镇历阳。”谢尚任江州刺史的时间颇短,或仅有任命而没有上任。

十六、庾翼

庾翼为庾亮之弟。据《晋书·庾翼传》,晋康帝即位之后,庾翼率众北伐,建元二年“康帝崩,兄冰卒”,庾翼还镇夏口,“诏使翼还督江州,又领豫州刺史,辞豫州。”又据《晋书·谢尚传》及《晋书·穆帝纪》,建元二年十一月庾冰卒,朝廷任命谢尚为江州刺史,不久之后,又改谢尚为豫州刺史。这一安排即缘于庾翼不愿兼领豫州刺史,故而将江州刺史谢尚改为豫州刺史,而以“还督江州”的庾翼兼领江州刺史。次年庾翼卒于任上,《晋书·穆帝纪》:“永和元年,……秋七月庚午,持节、都尉江荆司梁雍益宁七州诸军事、江州刺史、征西将军、都亭侯庾翼卒。”

十七、王羲之

据《晋书·王羲之传》,王羲之曾任征西将军庾亮参军、长史,“迁宁远将军、江州刺史”,任上在扬州刺史殷浩的劝导下,迁任护军将军,又迁会稽内史。

王羲之担任江州刺史的具体时间缺乏记载,学界有不同意见。或认为在咸康六年庾亮去世之后,或认为在咸康六年至建元元年之间,或认为在永和元年至永和三年之间,或认为在王允之、褚裒之间,任期只有几个月[4]。事实上,咸康六年至永和元年七月历任江州刺史的在职时间都比较明确,只有王允之稍微模糊一些;但在庾亮与王允之之间插入王羲之显然是不妥的。按《晋书·穆帝纪》,殷浩于永和二年三月担任扬州刺史,永和十年二月因北伐失败而废为庶人。假如王羲之在永和二年三月之前离开江州,殷浩是不可能以扬州刺史的身份劝他迁任护军将军的。

据《晋书·王羲之传》,王羲之与殷浩关系密切,两人曾多次书信往来,切磋时政,因此从时政的角度来看殷浩对王羲之的劝导是最为合理的。永和三年二月,桓温伐蜀成功,之后威势大增,大量任命官员,不听朝廷节制,《晋书·桓温传》曰:“虽有君臣之迹,亦相羁縻而已,八州士众资调,殆不为国家用。”殷浩向来与桓温“不协”,担任扬州刺史之后劝王羲之迁任护军将军,也就多半针对桓温而发。殷浩说“足下出处,正与隆替对”,又说“卿不时起,复可以求美政不”;言下之意就是说当时桓温崛起,朝权衰退,王羲之想在毗邻荆州的江州安稳做个地方官,以“美政”扬名,殊不可得,因此必须挺身而出,为国家担当重任。王羲之对此心领神会,故而爽快地答应了迁任,不但表态说“若蒙驱使,关陇、巴蜀皆所不辞”,以“宣国家威德”,还作出了具体的时间安排:“宜及初冬以行,吾惟恭以待命。”综合起来,王羲之应当于永和元年(345)七月庾翼去世以后担任江州刺史,永和三年(347)桓温伐蜀成功之初尚在江州刺史任上;得到殷浩劝导之后,就决定在当年初冬成行,正式就任护军将军。

十八、徐宁

据《晋书·徐宁传》及《晋书·桓彝传》,徐宁为东海郯人,“少知名,为舆县令。”时王敦擅权,廷尉桓彝以疾去职,经过舆县,得到徐宁的热情款待。桓彝对徐宁十分赞赏,回京后就将徐宁推荐给庾亮,“即迁吏部郎,历左将军、江州刺史,卒官。”由“少知名,为舆县令”可知徐宁担任吏部郎之时还很年轻,历官至江州刺史,当在较长时间以后。

《晋书》将徐宁的传记列于桓氏家族之后,可知徐宁属于桓氏一党。徐宁因桓彝推荐而任吏部郎,任江州刺史亦当在桓彝之子桓温执政之后。又由荆州集团掌控的江州刺史皆为桓氏来看,徐宁能侧足其间,时间应当较早。按桓温于永和二年底出兵伐蜀,次年二月一举成功,之后“八州士众资调,殆不为国家用”(《晋书·桓温传》),徐宁应当就在这种情况下被桓温任命为江州刺史。

十九、桓云

桓云,字云子,桓温之弟,官义成太守,迁江州刺史。《晋书·桓云传》:“遭母忧去职,葬毕,起为江州刺史,称疾,庐于墓次。诏书敦逼,固辞不行,服阕,然后莅职。”之后加都督司豫二州军事、领镇蛮护军、西阳太守,升平四年(360)卒,赠平南将军。桓云任江州刺史,当在永和末至升平年间。

二十、桓冲

据《晋书·桓冲传》,桓冲,字幼子,桓温之弟,从桓温征伐有功,历官至新野太守,“寻迁振威将军、江州刺史”。据《晋书·穆帝纪》及《晋书·桓冲传》,永和十二年桓温北伐姚襄,大败姚襄于伊水,俘获姚襄的将领张骏、杨凝等,将他们安置在寻阳。时桓冲未及上任,张骏等人发动叛乱,杀死江州督护赵毗,掠武昌府库,将妻子北叛,桓冲闻讯,急忙遣将讨获之。据《晋书·哀帝纪》,此事发生在兴宁元年(363)十一月,可知桓冲任江州刺史就在此时。兴宁三年二月,桓冲监江州、荆州六郡诸军事,仍为江州刺史。宁康元年(373),桓冲转任扬州刺史。《晋书·孝武帝纪》:“宁康元年三月,以江州刺史桓冲为中军将军、都督扬豫江三州诸军事、扬州刺史,镇姑孰。”

二十一、桓石秀

据《晋书·桓石秀传》,桓石秀为桓豁之子,桓冲之侄,任竟陵太守不久,“寻代叔父冲为宁远将军、江州刺史、领镇蛮护军、西阳太守,居寻阳。”“在州五年,以疾去职。年四十三卒于家。”可知桓石秀于宁康元年(373)继桓冲为江州刺史。太元元年七月,苻坚出兵攻打凉州,《晋书·桓豁传》记载桓冲急遣朱序、桓石秀率兵北上,准备攻击前秦:“顷之,坚又寇凉州,弟冲遣辅国将军朱序与豁子江州刺史石秀溯流就路,禀节度。豁遣督护桓罴与序等游军沔汉,为凉州声援。”桓石秀“在州五年”,去职于太元二年(377)。

二十二、桓嗣

据《晋书·桓嗣传》,桓冲有七子,长子桓嗣,字恭祖,“冲既代豁西镇,诏以嗣督荆州之三郡豫州之四郡军事、建威将军、江州刺史。莅事简约,修所住斋,应作版檐,嗣命以茅代之,版付船官。转西阳、襄城二郡太守,镇夏口。”“冲既代豁西镇”指征西将军桓豁去世之后,桓冲代替桓豁镇守江陵。据《晋书·孝武帝纪》及《晋书·桓冲传》,太元二年八月,荆州刺史桓豁卒,十月,以桓冲领荆州刺史,“又以其子嗣为江州刺史”。可知桓嗣于太元二年(377)十月任江州刺史。

二十三、桓伊

据《晋书·桓伊传》,桓伊字叔夏,“桓冲卒,迁都督江州荆州十郡豫州四郡军事、江州刺史。”桓伊到镇之后,以江州虚耗,连年歉收,上疏请合并小县,减免积欠,“移州还镇豫章。”“诏令移州寻阳,其余皆听之。”“在任累年,征拜护军将军。以右军府千人自随,配护军府。”据《晋书·孝武帝纪》,桓冲卒于太元九年(384)二月,桓伊就在此时迁任江州刺史,这一安排出自谢安,见《晋书·谢安传》。

按《晋书·五行志》:“孝武帝十六年春,发江州兵营甲士二千人,家口六七千,配护军及东宫,后寻散亡殆尽。”此事与《晋书·桓伊传》的“在任累年,征拜护军将军。以右军府千人自随,配护军府”非常吻合,当即发生在桓伊卸任江州刺史、征拜护军将军之时。

二十四、王凝之

王凝之为王羲之次子,历江州刺史、左将军、会稽内史,见《晋书·王羲之传》。据南朝梁释僧佑《出三藏记集·阿毗昙心序》,提婆等人于“晋泰元十六年冬”于寻阳南山精舍翻译此经,“至来年秋”,“地主江州刺史王凝之”等人“并共劝佐而兴立焉”[5]。可知太元十七年王凝之已在江州刺史任上。又《晋书·罗企生传》记载刺史王凝之以豫章人罗企生为别驾,殷仲堪镇江陵,又引罗企生为功曹。按《晋书·孝武帝纪》,殷仲堪于太元十七年十一月任荆州刺史。可知江州刺史王凝之以罗企生为别驾,时在太元十七年或更早。

王凝之任江州刺史的下限在隆安元年(397)。按《晋书·安帝纪》,王国宝于隆安元年四月被杀。按《晋书·王愉传》:“国宝既死,出恺为吴郡内史,愉为江州刺史。”可知王愉为江州刺史就在隆安元年四月之后,而王凝之就在此时离开江州,转为左将军、会稽内史。

二十五、王愉

王愉为王坦之之子,王国宝之兄。隆安元年(397)四月,司马道子以其司马王愉为江州刺史,以防范兖州刺史王恭等人。《晋书·王愉传》:“国宝既死,出恺为吴郡内史,愉为江州刺史、都督豫州四郡、辅国将军、假节。”《晋书·王恭传》:“谯王尚之复说道子以籓伯强盛,宰相权弱,宜多树置以自卫。道子然之,乃以其司马王愉为江州刺史,割庾楷豫州四郡使愉督之。”隆安二年(398)七月,王恭等人再次举兵,荆州刺史殷仲堪、豫州刺史庾楷、广州刺史桓玄并举兵响应。大军至于江州,王愉仓促出逃。《晋书·王愉传》:“愉至镇未几,殷仲堪、桓玄、杨佺期举兵应王恭,乘流奄至。愉既无备,惶遽奔临川,为玄所得。玄盟于寻阳,以愉置坛所,愉甚耻之。及事解,除会稽内史。”据《晋书·安帝纪》,隆安二年八月,“江州刺史王愉奔于临川。”九月王恭兵败被捕杀,之后司马道子与桓玄等人达成和解,“乃以玄为江州,佺期为雍州,黜仲堪为广州,以桓修为荆州。”见《晋书·殷仲堪传》。可知王愉于隆安二年九月之后即已转任会稽内史。

二十六、桓玄

桓玄为桓温幼子。晋安帝即位之后,司马道子专权,桓玄依托荆州刺史殷仲堪等人迅速崛起。隆安二年(398)八月,桓玄随王恭等人攻打京师,中途占据寻阳,江州刺史王愉仓猝出逃。九月,王恭被杀,桓玄退回寻阳,与司马道子达成和解,被任命为江州刺史。《晋书·殷仲堪传》:“时朝廷新平恭、楷,……(司马道子)乃以玄为江州,佺期为雍州,黜仲堪为广州,以桓修为荆州。”据《晋书·桓玄传》,隆安三年(399)十二月,桓玄出兵袭杀荆州刺史殷仲堪,“乃表求领江、荆二州。诏以玄都督荆司雍秦梁益宁七州、后将军、荆州刺史、假节,以桓修为江州刺史。玄上疏固争江州,于是进督八州及扬豫八郡,复领江州刺史。”于是桓玄兼领荆、江二州刺史。隆安五年(401),桓玄以其兄长桓伟为江州刺史。

二十七、桓修

据《晋书·桓修传》,桓修,字承祖,桓冲第三子,桓玄起兵之后任荆州刺史,不久代王凝之为中护军。《晋书·安帝纪》:“(隆安三年)十二月,桓玄袭江陵,荆州刺史殷仲堪、南蛮校尉杨佺期并遇害。”之后朝廷以桓玄为荆州刺史,以桓修为江州刺史。因桓玄坚决要求兼领江州刺史,故而桓修仍为中护军。《晋书·桓修传》:“顷之,玄破仲堪、佺期,诏以修为征虏将军、江州刺史。寻复为中护军。”

二十八、桓伟

桓伟为桓温第五子,桓玄的兄长。据《晋书·安帝纪》,隆安五年六月,“孙恩至丹徒。乙亥,内外戒严,百官入居于省。”又据《晋书·桓玄传》,孙恩进逼京都时,桓玄上疏请讨之。孙恩遁走之后,桓玄“以伟为江州,镇夏口”。可知桓玄“以伟为江州”就在隆安五年(401)六月之后。元兴元年(402)三月,桓玄攻入京师,主持朝政,桓伟转任荆州刺史。

二十九、桓石生

据《晋书·安帝纪》,元兴元年(402)正月,司马元显出兵讨伐桓玄,为桓玄所败。桓玄遂入朝堂,主持朝政,先后处死司马元显、司马道子,又任命桓豁之子桓石生为江州刺史。《晋书·桓石生传》:“石生,隆安中以司徒左长史迁侍中,历骠骑、太傅长史。会稽世子元显将伐桓玄,石生驰书报玄,玄甚德之。及玄用事,以为前将军、江州刺史。寻卒于官。”《晋书·桓玄传》亦称桓玄击败司马元显之后,“以兄伟为安西将军、荆州刺史,领南蛮校尉,……石生为前将军、江州刺史。”桓石生上任不久就去世了。

三十、郭昶之

元兴二年十二月,桓玄篡位,自称楚王,将晋安帝囚禁于寻阳。元兴三年(404)二月,刘裕、刘毅、何无忌等人举义兵,连败桓玄之师,桓玄西逃至寻阳,此时江州刺史为郭昶之(原任豫章太守)。《晋书·桓玄传》:“玄至寻阳,江州刺史郭昶之给其器用兵力。”此后郭昶之等人与义军战,大败。《晋书·何无忌传》:“玄留其龙骧将军何澹之、前将军郭铨、江州刺史郭昶之守湓口。无忌等次桑落洲,澹之等率军来战。”《晋书·桓玄传》:“何无忌、刘道规等破郭铨、何澹之、郭昶之于桑落洲,进师寻阳。”《晋书·安帝纪》:“(元兴三年)夏四月,……辅国将军何无忌、振武将军刘道规及桓玄将庾稚、何澹之战于湓口,大破之。”

三十一、刘敬宣

刘敬宣为刘牢之长子,元兴三年为晋陵太守,与诸葛长民大破桓歆,迁建威将军、江州刺史,镇寻阳。《宋书·刘敬宣传》:“敬宣既至江州,课集军粮,搜召舟乘,军戎要用,常有储拟。故西征诸军虽失利退据,因之每即振复。其年,桓玄兄子亮自号江州刺史,寇豫章;亮又遣苻宏寇庐陵,敬宣并讨破之。”

按《晋书·刘毅传》:“桓亮自号江州刺史,遣刘敬宣击走之。”之后刘毅败桓玄部将冯该于夏口,而桓玄部将桓振复与苻宏袭陷江陵,再次劫持晋安帝。按《晋书·安帝纪》,桓振袭陷江陵在元兴三年闰五月。因此,刘敬宣在江州刺史任上击走桓亮一事发生在元兴三年五月或稍前。又据《晋书·安帝纪》,义熙元年五月,“桓玄故将桓亮、苻宏、刁预寇湘州,守将击走之。”此亦刘敬宣任江州刺史时的作为。

据《宋书·刘敬宣传》,因刘毅进谗于刘裕,刘敬宣深惧猜忌,遂上表请求辞职。《宋书·刘敬宣传》记载:“安帝反正,自表解职。于是散彻,赐给宅宇,月给钱三十万。”“寻除冠军将军、宣城内史、襄城太守。”按此“散彻”应当是“散还从文官”之意,即解除军职,做一个文职官员。《宋书·百官志》:“其或散还从文官之例,则位次三司。”《宋书·庾悦传》:“于是解悦都督、将军官,以刺史移镇豫章。”也是“散还从文官”的一个例子。可知刘敬宣“散彻”之后仍然保留了江州刺史的职务,直至转任宣城内史。

三十二、何无忌

据《晋书·何无忌传》,何无忌为东海郯人,与刘裕等人举义兵击败桓玄,“义熙二年,迁都督江荆二州江夏随义阳绥安豫州西阳新蔡汝南颍川八郡军事、江州刺史,将军、持节如故。以兴复之功,封安成郡开国公。”据《晋书·安帝纪》,义熙二年(406)十月,“论匡复之功,封车骑将军刘裕为豫章郡公,抚军将军刘毅南平郡公,右将军何无忌安成郡公,自余封赏各有差。”何无忌迁任江州刺史当与封为安成郡公同时,即义熙二年十月。义熙六年(410),广州刺史卢循反,何无忌与卢循遇于豫章,战败而死。《晋书·安帝纪》:“义熙六年三月,……镇南将军、江州刺史何无忌及循战于豫章,王师败绩,无忌死之。”

三十三、庾悦

据《晋书·庾亮传》,庾悦为庾亮的曾孙,“义熙中江州刺史”。据《宋书·武帝纪》,义熙六年(410)六月,刘裕率兵讨伐卢循,“以司马庾悦为建威将军、江州刺史,自东阳出豫章。”七月,“江州刺史庾悦至五亩峤,贼遣千余人据断峤道,悦前驱鄱阳太守虞丘进攻破之。”

据《晋书·安帝纪》,义熙六年十二月,刘裕破卢循于豫章。义熙七年二月,右将军刘籓斩徐道覆于始兴,传首京师。四月,卢循走交州,刺史杜慧度斩之。卢循乱平,后将军刘毅请为江州都督。《宋书·庾悦传》:“卢循平后,毅求都督江州。”

据《晋书·刘毅传》,庾悦在隆安中为司徒长史,时刘毅十分贫贱,求微利于庾悦,庾悦不予理睬,为此刘毅怀恨在心。担任江州都督之后,刘毅就上表请求解除庾悦的军权,《宋书·庾悦传》:“卢循平后,毅求都督江州,以江州内地,治民为职,不宜置军府,上表陈之曰:……于是解悦都督、将军官,以刺史移镇豫章。毅以亲将赵恢领千兵守寻阳,建威府文武三千悉入毅府,符摄严峻,数相挫辱。悦不得志,疽发背,到豫章少日卒,进年三十八。”

《宋书·武帝纪》:“征西将军、荆州刺史道规疾患求归,(义熙)八年四月,改授豫州刺史,以后将军、豫州刺史刘毅代之。”《晋书·安帝纪》:“(义熙七年)秋七月丁卯,以荆州刺史刘道规为征西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综合起来,义熙七年七月荆州刺史刘道规“疾患求归”,故而将他的“征西将军”升格为“征西大将军”以抚慰之,到了义熙八年四月,方才改授刘道规为豫州刺史,以刘毅为荆州刺史。《晋书·刘毅传》记载“于是解悦,毅移镇豫章”之后“俄进毅”为荆州刺史,时在义熙八年四月;庾悦去世当在此前不久。

三十四、孟怀玉

据《宋书·孟怀玉传》,孟怀玉,平昌安丘人,世居京口,追随刘裕,屡建战功,义熙八年迁江州刺史,寻督江州及豫州六郡诸军事,“时荆州刺史司马休之居上流,有异志,故授怀玉此任以防之。”据《宋书·武帝纪》及《晋书·安帝纪》,义熙八年九月,以前镇军将军司马休之为荆州刺史。因此命孟怀玉为江州刺史以防范司马休之,时在义熙八年九月之后。义熙十一年孟怀玉丁父艰,因“上表陈解”,“未去任,其年卒官。时年三十一。”

三十五、刘柳

据《晋书·刘柳传》,刘柳,字叔惠,南阳人刘乔之子,少登清官,历尚书左右仆射,“出为徐、兖、江三州刺史。”《宋书·刘湛传》:“父柳亡于江州,州府送故甚丰,一无所受,时论称之。”可知刘柳卒于江州刺史任上。《晋书·安帝纪》:“(义熙十二年二月),新除尚书令、都乡亭侯刘柳卒。”又可知刘柳为江州刺史时迁尚书令,未赴任而卒,但将此事系于义熙十二年则是有问题的。

义熙十二年八月,刘裕发动了北伐姚泓之役,《宋书·武帝纪》对此有详细记载,又曰:“(义熙)十四年正月壬戌,公至彭城,解严息甲。”《晋书·安帝纪》将刘裕班师系于义熙十三年七月,显然是错误的。《宋书·周续之传》:“高祖之北讨,世子居守,迎续之馆于安乐寺,延入讲礼,月余,复还山。江州刺史刘柳荐之高祖曰:……高祖北伐还,镇彭城,遣使迎之,礼赐甚厚。”其中“北讨”“北伐”就是指义熙十二年的北伐,这一记载显示“江州刺史刘柳荐之高祖”不在北伐之前,而是在北伐之后。北伐开始之后,周续之出山“讲礼”,一个多月后又返回庐山。此时刘裕远在关中,忙于战事,刘柳是不可能向他推荐周续之的;为此刘柳推荐周续之就应该到了“高祖北伐还,镇彭城”之后,亦即义熙十四年正月以后。为此《晋书·安帝纪》记载义熙十二年二月“刘柳卒”就是错误的,“十二年”应当为“十四年”之误。又据《宋书·刘穆之传》,尚书左仆射刘穆之去世于义熙十三年十一月,《晋书·安帝纪》说刘柳“新除尚书令”,应当就是接替刘穆之的职务。综合起来,义熙十二年至义熙十四年初刘柳均在江州刺史任上,二月,刘柳被任命为尚书令,未上任而卒于江州。

三十六、王弘

王弘为东晋丞相王导的曾孙,担任东晋最后一任江州刺史,义熙十四年(418)上任,南朝宋文帝元嘉三年(426)正月改任扬州刺史。据《宋书·王弘传》,义熙十四年,“迁监江州豫州之西阳新蔡二郡诸军事、抚军将军、江州刺史。至州,省赋简役,百姓安之。”《宋书·陶潜传》:“义熙末,征著作佐郎,不就。江州刺史王弘欲识之,不能致也。”据《宋书·武帝纪》,永初三年正月,“抚军将军、江州刺史王弘进号卫将军、开府仪同三司。”据《建康实录》,景平二年五月,“江州刺史王弘、南兖州刺史檀道济来朝。”据《宋书·文帝纪》,元嘉元年八月,“卫将军、江州刺史王弘进位司空。”元嘉三年正月,“以车骑大将军、江州刺史王弘为司徒、录尚书事、扬州刺史。”

猜你喜欢
桓玄江州晋书
闻鸡起舞
嵇绍重礼
闻鸡起舞
给个台阶
给人一个台阶
给人一个台阶
崇左市江州区特殊教育学校开展“送教上门”活动
我有一壶酒,足以慰归人
《江州帖》
枕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