欠发达地区干部队伍执行力提升研究

2022-04-07 16:35
沿海企业与科技 2022年5期
关键词:欠发达干部队伍执行力

梁 臣

欠发达地区发展显著落后于发达地区,并有扩大的趋势,很重要的因素就是政治生态环境没有得到很大的改善,具体体现就是营商环境没有很大改变。优化政治生态环境关键点是提升干部队伍执政能力,也就是提升干部队伍执行力。提升干部执行力有助于转变干部观念,由管理型干部转变为服务型干部,有效解决一些干部存在的不作为、不想为的问题,从而优化政治生态环境,进而改善营商环境。

一、欠发达地区干部队伍执行力研究相关理论

本文从抽象意义上来探讨欠发达地区干部队伍执行力的相关内容,从这个意义看,理论基础是以系统论为视角分析执行力的基本内容,以及优化干部队伍执行力最重要的一些理论。

(一)执行力的基本内容

1.执行力的过程分析

从系统论的视角来看,“执行力”是一种综合力,也就是把目标转化为现实的综合能力。这是一种动态的过程,是一个有机系统。执行力的基本内容包括执行过程和执行力系统。广义的执行过程是指任务①这里的任务是指特定的文件精神、政策、法规、工程、项目及上级的安排部署。制定、实施、修整、监控、结果等一系列密切相关的阶段性活动。狭义的执行过程只是指执行任务直接进入实施阶段。一个重大任务执行完整的准备阶段包括:任务准备、组织准备、计划准备、物质准备、思想准备。准备阶段完成之后,就要进入实施阶段。完整的任务执行都要经过全面推进、监督控制、反馈调整等三个过程。执行的总结阶段是任务执行结束的阶段,它可能出现三种可能性:任务终结、任务废止、任务替代或任务发展。

2.执行力系统

任务执行主要是一个把思想转为物质的过程。在转化的过程中,执行任务、执行主体、执行客体、执行资源、执行环境、执行监控之间密切联系、相互作用产生了执行力系统②本文对执行力的分析框架主要借鉴胡国喜的博士论文《中国共产党制度执行力研究》(2013年)。其对执行力系统要素和运行机制进行了非常详细的系统分析,对欠发达地区干部队伍执行力研究有很大的启发作用。。执行力系统的功能不取决于执行力系统要素的多少,而是由它们相互作用、相互关系而决定的。要提高干部队伍的执行力,就必须对干部队伍执行力系统中的诸要素及其相互关系进行具体剖析,以便领悟干部队伍执行力系统成长的内在机理。

(二)相关理论基础

在相关的干部执行力理论中,最能优化执行力提升的理论有如下几种。

1.目标一致理论

该理论认为,在一个组织里,个体与组织目标一致的时候,个体就更可能激发自身的能力,同时,组织的能力水平也将大大地得到提高。要使组织能力和工作能力都得到改进或提高。一是个体目标必须服从于组织目标,或者组织目标必须考虑个人目标,或者两者相互妥协。二是整合人力资源。也就是个人选择与自己目标相似的某个组织,其发展意愿与该组织相融合时,组织会高度认可个体的工作方式方法,使得个体的能力得到进一步激发,从而组织的能力水平和工作效率也会得到相应地提高。

2.马斯洛层次需求理论和ERG理论

该理论认为,在人类的价值体系中有两种不同的需要,一种是类似于动物的自然需求,也就是生理需要和低层次的需求。另一种是高层次需求,它在生物谱系的发展过程中则是不断发掘出来的潜能。在马斯洛看来,人类的需要就是从低到高的发展,而需要则有五个层次,也就是生理、安全、社交、尊重和自我实现。任何人都有这五种需求,只是因人而异而有所差异。通常,人先满足低层次的需求才会追求高一级层次的需求;同时,不同层次阶段表现出来的需求和欲望是不同的。

ERG理论由奥尔德弗提出,是对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的修正,是普遍得到认可的理论。他把需求层次理论概括为生存、关系、成长三个方面。生存就是为了维持个人生活所需要的各种物质以及相应的各种活动;关系就是在实现了生存的基础上,人总是处于一定的社会关系中;成长就是人总会有实现自己的目标的愿望。ERG理论认为各类需求是密切联系,相互关联、相互作用,不同的需求也不存在高低之分,在不同时候不同境况下对需求也不一样的。

3.双因素理论

双因素理论(“激励—保健理论”的简称)认为,激励和保健是研究组织员工工作满意度的重要因素,并受两者很大的影响。激励因素主要是对员工所造成的效果,主要包括职级晋升、物质奖励、荣誉、外部评价等方面。保健因素是对员工提供保障,主要包括工作内容、人际关系、环境、管理监督方式等方面。这两种因素相互关联、共同作用,对任何组织员工都会造成不同的影响,从而对工作满意度形成不同的感受,要解决工作满意度这类问题就必须充分考虑激励和保健两方面因素。

4.公平理论

该理论(又称社会比较理论)认为,组织内部的员工对“公平”非常在乎,“公平”与否对工作满意度,甚至对工作效率都会产生很大影响。从横向上看公平性评价,主要是某个员工会同其他员工进行比较,进而评估,这些比较的内容有薪酬、职位等。从纵向看公平性评价,员工会把自己现在同过去进行比较,也可能把自己同组织外的人员进行比较。如果员工感到公平,那么他就表现出满意度高,就更能完成组织赋予的任务,从而提高工作效率。而感受到不公平时,那么工作满意度就差,在之后的工作中就会不自觉受到这种情形的影响。

二、欠发达地区干部队伍执行力现状分析

欠发达地区干部队伍执行力与之前相比已经有了很大的提升,但依然存在着很大的问题,甚至一些悬而未决的老问题。

(一)新时代欠发达地区干部队伍执行力的成效

从干部队伍执行力的视角来看,我国欠发达地区干部队伍在干部级别、人数基本比例、干部学历、领导干部发挥作用等基本情况大同小异。从纵向对比看,欠发达地区干部队伍执行力与自身以往相比,有了很大的提升。

1.执行力系统要素得到很大的提升

当前,从执行任务来看,在贯彻执行任务前,有关部门基本上已经科学地制定任务,也就是按科学性、合法性、可行性等原则进行制定任务。从执行主体与执行客体来看,干部队伍综合素质提高非常大,党政干部基本遵纪守法,每年进行继续教育培训,基本掌握先进技术手段。从执行监控来看,从党中央国务院到各地方党委政府贯彻方针政策都基本能够顺利贯彻下去。从执行资源来看,一项任务(规章制度政策、项目、工程)出台或推行,人财物基本上能够有所保障。

2.执行机制有了很大的改善

就重大任务的形成而言,也就是决策形成过程须经过一系列程序制定,涉及干部执行、干部接受(客体)、政治生态环境等方面都得到了很大提升。由执行主体、执行客体、执行环境、执行监控,执行制度构成的任务执行机制也有很大的改善,推动了执行能力的提升。

3.干部队伍在某些重大任务方面执行效果显著

有关部门贯彻执行中央和上一级重大方针政策文件精神的效果显著,如中央全会精神等相关重要的文件一旦公布,通常会迅速传达,并且集中学习。

从欠发达地区干部队伍执行力成效来看,有这样一些特点:上级布置的任务容易执行;而执行得力的,通常是执行力系统中相对比较简单的,不需要完备的执行力系统要素。总而言之,欠发达地区干部队伍执行得力的一面主要就是上级要求的任务,主要是政治性任务。

(二)欠发达地区部分干部队伍执行力存在的问题

欠发达地区部分干部队伍执行力存在的问题,从本质上就是任务在执行过程中,出现了偏离或异化。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1.选择性执行

选择性执行就是在执行任务过程中,某些干部由于自身的认知、心态、情绪、利益需求对任务按照自己心目中的那幅“任务蓝图”执行。这种选择性执行一般采取“按需所取、为我所用”的态度来执行任务。只执行合意或者有利的与容易的任务,而不合意的、不利的、困难的就不执行;从严时就执行,不严时就不执行。在一些地方(单位)也就是从自身利益或者关注点出发,选择性执行任务,或者根据本地(单位)选择性的执行有利于本自身的任务。事实上,这种对执行任务按照执行者的自身因素来选择性执行,归根到底还是本位主义在作祟。

2.敷衍执行

敷衍执行是指相关干部在执行任务时,只做表面性的工作,满足于形式主义,只在口头宣讲层面,并没有采取符合实际、确实可行的措施来落实任务。这种类型的执行也被称为“象征性执行”。出现这种规避行为主要在于上级党委政府的方针政策限制了下一级党委政府的政策空间,而上一级党委政府无法进行检查或者检查不力时,下一级政府就会采取这样这种“象征性执行”的方式。另外一种敷衍执行就是不敢作为。部分干部在执行任务时缺乏责任,怕承担责任,担忧工作中出现问题而引起麻烦,他们对贯彻执行任务,能推就推、能拖就拖、能避就避。

3.过度执行

过度执行是指一些干部在执行任务时根据自身的利益需要扩大了任务量或任务范围,或者附加自己创造的一些“土政策”从而使得任务规定的目标群体或指向范围超出了本身所规定的任务。比如,目前的乡村振兴任务,为了把中央的政策贯彻到底,在执行上面的政策中,各级党委政府层层加码,使得下一级尤其是基层工作人员的工作量远超所规定的工作。

4.机械执行

机械执行就是一些干部在执行任务时完全按照上级的办法规定而不考虑本地(单位)的实际情况而贯彻执行,造成执行效果差强人意。在贯彻执行任务时,有些干部在执行上级的政策或要求时,完全照单全收,对于任务本身是否有效,是否与实际脱节完全不考虑;贯彻上级部署工作时,完全按照上级的工作部署要求执行下去,不考虑本地方本部门的具体情况;有时候只教条的执行,看到政策文件规定不能干什么,而没有看到政策不限制什么。

5.低效执行

低效执行是指干部在贯彻执行任务时由于自身能力不足而执行低效,导致执行力不强。它主要体现在干部综合素质不强,或者不熟悉岗位的专业性,或者没有掌握相应的先进技术,或者缺乏随机应变的能力等,导致工作成效差。这种低效执行在欠发达地区干部队伍中较为常见,主要体现在中老年干部中或者基层干部中,比如一些乡镇干部本身受教育程度不高,难以学习先进技术,有些办公条件很差,也无法使用先进技术,这些因素都可能导致干部低效执行。

6.观望执行

观望执行是指干部在执行任务时只看上级的指示要求或者其他地方单位执行才执行,从而使自身的任务比其他慢半拍,使得执行效果大打折扣。它在实际中有几种情况:一是部分下级领导干部看上一级脸色;二是部分地方(部门)领导干部观望其他地方(部门);三是一般干部观望本地方(部门)的干部。中央某项政策出来,欠发达地区并非党委政府不重视,但就是下级难以贯彻执行,有一部分因素在于观望执行。比如进行什么试点改革,非要等到发达地区达到一定程度、数量,欠发达地区才开始进行。

7.武断执行

武断执行主要是指干部根据自身认知、利益而对执行任务武断地贯彻执行。武断执行可能是一种积极执行,也可能是一种选择性执行。出现武断执行主要有几种情况:一是认知能力不强导致的执行结果不佳;二是领导干部根据自己的利益强力执行任务;三是任务自身存在缺陷。武断执行往往体现在党委部门一把手身上,他们对执行任务具有重大影响,甚至取决定性作用,执行有时可能会对一个地方的经济社会发展造成巨大的损失。比如,某市某任市委书记违背火电发展项目不得跟国家政策冲突,武断拍板要求市属电力集团发展火电,投资30多亿,最终因为违反环保要求,被迫关停,造成重大损失,导致负债累累,最终被收购。

三、欠发达地区干部队伍执行不利的原因分析

欠发达地区干部队伍执行不力有各种各样的原因,从执行力系统及运行机制来看,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执行任务方面的问题

一项重要的执行任务都经历产生之前、产生之中、产生结果三个阶段,以此相对应,执行任务就具有合法性、科学性、有效性三个属性。然而,欠发达地区干部队伍执行任务在这方面或多或少存在不足。

一是合法性不足。有些任务非常抽象,没有具体规定,就难以执行。有些任务比如一些重大工程项目没有经过充分的相关法规论证,出现了与国家相关政策冲突的情况。二是科学性不强。部分任务(如制度)出现条文缺乏明晰,内容缺乏一致性,结构体内容之间的关联性不强等问题。三是有效性不高。有些执行任务不能适应实际需要而变化,存在空泛性、软弱性、滞后性等特征,在实践中发挥作用不大。以一些规章制度的制定为例,一些制度内容很大部分只是在阐述某种价值和理念,强制性过弱,并且落后于时代发展的需要。

(二)执行主体方面的问题

欠发达地区干部队伍执行不力根本原因就在于作为执行主体的干部队伍本身存在诸多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思想上认同不够。当前,相当一部分干部对一些执行任务存在思想上认同不够,以深度认同、中度认同、轻度认同三种程度为例,在实际任务执行活动中,欠发达地区干部队伍普遍出现了深度认可偏低、中度认可、轻度认可占多数的情况,这就很难把任务贯彻执行好。二是能力素质不足。一些干部对执行任务本身认知不够,免不了在任务制定、任务执行方面出现问题。一些干部与其他人在执行任务过程中沟通协调能力不强,或者因循守旧,不用新的科技手段进行办公,从而造成工作效率低下。三是组织结构上的耦合耗散。部分单位部门纵向层级过多并且缺乏有效的沟通机制,或者同级相关部门机构职能交叉重叠过多,导致执行力从上级向下传达出现损耗、过滤、递减等现象,而且在同级中相关部门也存在职权不清而导致执行冲突、打架或内耗这种现象。四是干部制度和奖惩机制的缺陷。由于任何干部制度都不是完美的,欠发达地区干部任免出现较多“任人唯亲”“老实人吃亏”的现象,导致部分干部不作为,尤其是那些得不到晋升的干部;而干部交流制度的不足(过多上级干部或者外地干部)导致欠发达地区本地一些干部队伍不作为、不想作为。奖惩机制不完善也使很多干部难有作为。

(三)执行客体方面的问题

执行客体主要体现在执行任务本身、执行方式方法、其他人集体行为状况这些因素中,任何一个要素或以上出现问题,都会影响到执行客体,最终影响到干部队伍的执行力。

一是任务本身存在的缺陷。如果执行任务缺乏合法性的话,那么干部就会对任务拒绝执行或者消极执行。如果干部对任务内容难以了解,或者理解不透的话,那就很难接受。当前,欠发达地区很多执行任务无法让其他人遵循或接受就是因为任务本身出现各种问题,让其他人无法认同,没有贯彻执行下去,或者执行下去大打折扣。二是执行方式不当。执行方式是连接主体、客体和任务的纽带,而执行方式则是其他人最直接的感受者。在干部执行任务中,如果采取硬性执行、强制执行和一蹴而就式执行等这些不当的执行方式,就可能会遭到其他干部或他人抵制,从而造成执行不力的情况。

(四)执行监控方面的问题

一是监督体制不完善。在欠发达地区,政府在一些重点项目、工程监督、所制定的规划等监督依然不够到位,导致在执行中可能产生诸多的问题。在党委政府一般监督中,很难有效监督一把手。政府部门内部的监督并不是很完善,即使有稽查部门,也难以完全贯彻职责。此外,社会监督、网络监督、民主党派监督等,如何整合这些不同的监督力量形成合力依然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二是惩戒查处不到位。任务的执行必须以强制性作为保障,凡违背任务执行路径就必须受到相应的惩处。然而,一些违背执行任务的行为查处不到位,出现无从查处,难以查处,查处太弱等。在惩戒力度不够的情况下,违反任务成本过低,从而影响到了任务执行的调整和修正。

(五)执行资源方面的问题

一项重要的任务必须有执行资源来做保障,执行资源主要分为有形资源和无形资源两类。当前,欠发达地区干部队伍执行资源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三个方面:一是硬性资源不充足,同时,在执行任务过程中,又出现各种资源配置不合理的局面,比如,没有合理的资源投入、没有很好配置资源、没有优化资源使用等。二是信息资源的不完备。主要有信息传递渠道不畅,信息传递不及时,信息解读能力不强。三是权威资源的不充分,体现在执行任务的质量不高,在执行过程中权威逐渐消减,或者执行任务的强制性因干部没有坚决贯彻下去逐渐衰弱。

(六)运行机制方面的问题

“机制是事物内在具有的原理、规律,它自发地对事物起作用。”①约翰·H·霍兰.隐秩序——适应性造就复杂性[M].周晓牧,韩晖,译.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11:5。运行机制障碍是制约和阻碍执行力系统运行最根本的因素。目前,欠发达地区干部队伍存在执行偏差现象和执行不力情况,归根结底都可以在深层次的运行机制层面找到其根源性因素。这些运行机制主要有生存机制、执行机制、传播机制和问责机制等。

如果是任务自身出现了问题,实际上是其生成机制出现了问题,而生成机制则是由任务本身、执行主体、执行客体和执行环境等互动所构成的。这种生存机制出现问题呈现在欠发达地区干部队伍执行力中时有发生,尤其体现在武断执行上。比如,有的地方领导干部上马某些项目而违背国家相关文件政策,从而给国家造成损失,就是执行环境出现了问题。同样地,对于干部执行力系统中宣传不力所造成的执行不力问题,也是传播机制出现问题。比如容错纠错机制办法出台效果不佳,其中传播机制出现问题是主要原因。这些文件主要由省一级发到县级,不到基层,这意味着能够真正掌握的领导干部少。实际上,该文件到某个单位部门要么就是办公室,要么就是人事处,这就导致了一般干部很难了解该文件的作用,也就没有真正地落实到位。又比如问责不力,实际上就是问责机制出现问题,诸如欠发达地区每年都花很多经费做各种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但是真正能够起作用的并不多。很多规划制定后,在实际操作中根本就没有按其规划的要求做事,变成了“规划规划、墙上挂挂”的口头禅。

四、提升欠发达地区干部队伍执行力对策建议

(一)加强干部队伍建设

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就是加强执行主体建设,涉及思想上、能力上、机制上、制度上等方面的内容,相应地要加强干部思想素质建设,提高干部执行能力,完善干部制度,完善奖惩机制等。

1.加强思想素质建设

相关部门要加强干部的思想素质建设,强化执行意念和执行决心,通过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拥有正确的执行心态,确保拥有强大的执行动力。一是持续加强干部队伍思想解放。要达到真正的干部思想解放,就如党和政府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要“常抓”与“长抓”相结合,要阶段性和长期性相结合,才可能有明显的成效。二是加强思想政治和理想信念教育。部门(单位)要坚持不断学习政治理论,就要不断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三是强化宗旨意识。引导干部牢固树立群众观点,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始终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把为群众服务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群众满不满意作为开展工作的依靠,始终以党和人民的利益为重。

2.完善干部制度

在健全选贤任能制度方面,组织部门要坚持党管干部,组织选人。突出政治标准,坚持忠诚辨人;突出事业为上,坚持以事择人;突出从严要求,坚持制度管人。在干部交流方面,树立科学的干部交流理念;制定科学的干部交流规划;健全干部交流配套制度体系;充分实现干部交流,让干部有机会在不同单位、地区进行调岗锻炼。

(二)提升单项执行任务的质量

提升执行任务的质量,主要就是党委政府所做出的决策事项,要坚持正确的任务设计原则、坚持科学性原则、合法性原则、民主决策原则、有效性原则等。

1.提升执行任务的合法性

一是严格遵循任务的法定程序。要严格遵循决策启动、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等程序环节;成立相关的执行任务合法性机构,以形成有效地合法性审查机制,并对制定的执行任务进行严格审查。二是加强任务制定中的公开性和民主性。要让制定过程透明和公开,让公众了解和参与。同时,对于那些重要的或者比较复杂的执行任务要聘请专家或专业组织进行论证。三是加强任务的评估。对有关重大事项的决策相关部门要进行风险评估,对决策实施的风险进行科学预测,综合研判,其结果作为重大行政决策的重要依据。

2.增强执行任务的科学性

相关部门要积极推进执行任务的程序性建设,要有具体的明确的执行流程和可操作性的细则的制度。要合理设置任务的后果模式,也就是对贯彻执行任务的构成要件必须完备,对任务贯彻执行的干部该激励的要激励,对违背的则该处罚就处罚,该从重的绝不手软,必须明确规定。另外,还要加强执行任务内容的完备性、逻辑性和明晰性。

3.提高任务的执行效果

就要加强调查研究,提高执行任务的现实性;提高任务的动态性,做到与时俱进;要不断根据环境和时间的变化而对相关内容进行修改完善;加强相关理论研究,从而为任务提供发展的思路及解决问题的办法。

(三)形成干部队伍执行力的合理运行机制

1.完善干部队伍的执行力的传播机制

完善执行力的传播机制,提高传播效果,以此提高干部队伍对执行任务的认知和认同意识。一是要相关部门要多渠道拓展任务传播。要实现单线传播向多渠道传播,也就是不能只通过上下级一种渠道进行传播,还要通过其他渠道进行传播;不仅利用传统媒介,更要用现代信息网络等先进科技手段来传播。二是形成传播的互动反馈。加强相关干部之间、干部和接受者之间以及接受者内部传播的互动反馈,加强各级组织和领导干部对执行任务的看法、认识沟通交流。

2.健全执行机制

执行机制是干部执行力系统众多机制中的主体机制,并直接影响到任务在实践中是否运作起来。一是提高干部执行能力。提高干部队伍的执行能力也就是提高组织能力和个人能力,重点是个人执行能力。具体而言,就是提高认知能力。也就是使干部形成必须执行的思想意识;加强干部沟通协调能力,加强干部内部信息沟通渠道的建设;加强干部灵活执行能力。二是优化执行方式。主要采取刚柔并济的方式执行。也就是说任务是刚性的,就要采取柔性的执行方法。

3.强化执行监控机制

监控主要体现任务执行过程中的三个要素:任务出台前任务自身的控制、执行过程中相关干部的监控、执行客体(其他人)的监控。为此,一是要建立评估反馈机制。相关部门要明确任务评估方案,必须有任务评估的主体、对象、标准、手段这四方面的内容,并制定一个完整的任务评估系统。完善任务评估方法,主要是将内部评估和外部评估相结合。执行任务对专业要求高,内部评估必须由相关部门来构成,而外部评估则邀请相关的权威专家学者,或者委托专业的评估机构。最后要对任务评估结果进行反馈。对评估结果做进一步审视,看评估结果是否具备权威、有效和可信;把任务评估结果反馈给相关部门领导,以便对该报告进一步修改,或终止执行,或继续推行等。二是健全监督检查机制。相关部门要完善监督体系,发挥监督合力的作用。完善各级党委政府的一般监督,各级党委政府内的专门监督,以及民主党委监督、人民群众监督、社会舆论监督尤其是网络监督等。明确执行权责,严格绩效考核。实行执行责任制;加强绩效考核;规范自由裁量权。强化责任追究,落实相关责任。明确责任归属,加强责任追究,启动行政问责程序和做相应的行政问责。三是完善激励惩罚机制。有关部门要对有效贯彻执行任务的干部给予一定程度的激励。这些激励包括政治激励、精神激励、荣誉激励三个方面。另一方面对贯彻执行任务不力或偏差过大的干部要及时进行惩罚。对刚开始违反任务的行为要及时惩罚;在违反贯彻执行任务进行惩处时,要以严谨、公正、平等的原则,做到惩处的公正性。

(四)优化执行资源

优化地区干部队伍执行力也需要包括资源、环境、文化等资源环境来保障,其中执行资源最为重要,它分为有形资源和无限形资源。有形资源是干部执行力的物质基础,无形资源则给干部执行力提供精神动力支持。

1.充分配备有形资源

一是加大有形资源的供给力度。必须有一支政治觉悟和综合能力水平比较高的干部队伍来负责具体执行,同时有充足的办公经费和相关的物质设备,以及保障相关人员的工资津贴等。二是优化有形资源的配置程度,使人、财、物三者得到最佳配置,保证资源得到有效利用。三是要有人力物力资源的不断更新的意识。必须不断加强干部队伍的学习能力、服务能力和创新能力,通过相关的教育学习培养等形式提高干部的执行能力。要对正常物质耗费进行更替,不断提高办公条件的各种现代科技设备。

2.加大开发无形资源

强化干部队伍执行的无形资源,即信息资源和权威资源,后者包括任务自身权威、干部队伍的权威、执行方式的权威。提升执行干部的权威性,就要把握好选人用人关口,坚持把德才兼备、任人唯贤作为选人标准,确实把那些思想政治素质过硬、业务能力强、工作成绩突出的干部作为重大任务执行者。提高干部队伍执行方式的权威性,这就要求干部自身在贯彻执行任务过程中,成为表率者。

猜你喜欢
欠发达干部队伍执行力
做到三个“必须坚持” 提高地方人大执行力
弘扬石圪节精神 锤炼干部队伍
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
多措并举 建设高质量干部队伍
欠发达地区如何推进公立医院改革
践行“三严三实” 加强干部队伍建设
别让欠发达地区的新能源项目成摆设
执行力是『干』出来的
欠发达地区如何推进农业现代化
欠发达地区经济报道策略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