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小学数学深度学习的不二法门

2022-04-07 15:49秦燕
陕西教育·综合版 2022年11期
关键词:深度情境活动

秦燕

深度学习源于机器学习研究中的一个领域,其动机在于建立、模拟人脑进行分析学习的神经网络。深度学习是指在教师的引领下,学生通过积极参与具有一定挑战性的学习主题,体验成功,获得发展的学习过程。这个过程着眼于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整体理解,可以促进学生的知识建构和方法迁移,助力其高阶思维的发展。

基于深度学习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可以克服机械学习、浅层学习的弊端,让学生学得积极主动。更重要的是,在深度学习中,教师与学生、学生与课程、人类知识与经验、知识学习与能力培养、知识学习与品格养成、知识学习与情感需要不再是分离对立的,而是有机的一体,教学活动成为与学生个体生命息息相关的整合的、有意义的活动。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可以掌握学科的核心知识,形成积极的内在学习动机,成为既具独立性、批判性、创造性又有合作精神、基础扎实的优秀学习者。

在陕西省教科院课题研究专家马亚军、陕西省教科院数学教研员田双棉、陕西省特级教师杨勇的指导下,“秦燕小学数学工作坊”“贾晓媛小学数学工作坊”,自2020年起,借助省市区级平台,以骨干教师体系建设为契机,借助名师、名校的优质师资,统筹考虑学科与学段差异,立足“常态课堂”,以“案例研究”的方式,有效扩展了小学数学深度学习实践的广度和深度,推动课堂教学回归本真。

在实践过程中,他们逐步明晰了小学数学深度学习的实践路径为“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三个平台、四个步骤”。一个中心,指紧紧围绕课题小学数学深度学习教学模式案例研究这个中心展开。两个基点,指课题组所有成员聚焦名师教学案例和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两个着力点。三个平台,指研究中要充分利用网络平台、日常教学平台和各级研讨课平台。四个步骤,指研究过程为“学习案例—观课议课—同伴互助—反思提升”,经过反思形成的方法、策略和模式,进一步在课堂上实践优化,形成良性循环。

小学数学深度学习课堂教学活动的设计,以核心内容的整体分析和学生的特征分析为基础,以单元整体目标为指向,着力体现深度学习的理念,引发学生的有效参与,促进学生的深度思考,实现具体课时目标和单元整体目标。在具体的操作中,着重围绕核心内容及探究主题,以学习任务或问题情境为线索承载学习内容,设计具有挑战性的学习任务,创设学生有效参与的问题情境,提出引发学生深度思考的关键问题。

在深度学习中,不仅要求学生懂得概念、原理、技能等结构化的浅层知识,还要求学习者理解掌握复杂概念、情境问题等非结构化的知识,最终形成结构化与非结构化的认知结构体系,并灵活运用到各种具体情境中来解决实际问题。他们要求教师一定要根据学习内容的特点、教学目标的要求、学生思维的发展状况,适时创设反映数学学科本质的、能保证学生有效参与的、蕴含引发学生深度思考的情境,引导学生积极体验,最终达到将所学知识与情境建立联系并实现迁移的目的。

在整个过程中,他们尤其重视情境的设计与学生的生活相联系,组织能引发学生深度探究的活动。在他们看来,小学数学深度学习的一个关键环节是组织学生进行深度探究活动。教师要重视学生的主动性,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去自主探索和操作,这要求教师明确,学习任务的设计是组织深度探究活动的核心。

学习任务的设计要具有挑战性和趣味性,并且能将课堂学习任务与现实生活的情境联系起来。深度探究的学习任务设计要体现如下特点:第一,学习任务的设计与组织要体现问题解决策略的多样性。即允许不同学生依据自身已有的认知基础、思维习惯、学习水平开展学习,能够展现出不同问题解决的策略和方法,学习任务难度要适度,应当是学生独立或合作能够完成的,每个教学时间段内的学习任务也不宜过多,每个学习任务中应留有学生个体调整和反思的空间,使学生学习活动的结果最大化,这也是深度学习的一个标志。第二,学习任务的设计与组织要渗透学习方法和过程的指导。深度教学活动的过程就是关键问题解决的过程,也是问题解决策略优化的过程。

以北师大版教材三年级下册内容《有多重》为例,教师设计丰富多样的学习活动,渗透学习方法和过程的指导。

1.称一称,掂一掂,初步感知1千克有多重?

设计意图:通过称挂面了解托盘秤的使用方法,通过掂1千克的挂面帮助学生初步建立起1千克的标准量。这里将教材建议的2袋盐改为1包挂面,因为1包挂面正好1千克,学生好掂,更重要的是这个1千克的素材可以作为学生后面估计1千克和几千克时的一个估量标准物。

2.估一估,称一称,掂一掂,几个苹果大约重1千克?

设计意图:在学生掂1千克挂面初步感受1千克有多重之后,设计“估一估,称一称,掂一掂”的活动。在设计这个活动时按照每样物品“估—称—掂”的过程进行,因为每进行一次“估—称—掂”的过程,学生就会积累一定的活动经验,在估下一样物品时,就会借助前面的经验。另外,在估一估的时候,渗透估量的策略,可以用前面的1千克挂面作为参照量进行对比。这样的对比使估量活动更加科学,也能加深学生对1千克的感受。

3.认识1克。

设计意图:让学生认识“千克”与“克”的差异。学生在称量中感受到,用托盘秤以“千克”为单位称量很轻的物品不合适,应该运用新的称量工具和质量单位。在称1枚2分硬币的质量时,考虑到用天平称较轻的物品对三年级孩子来说不易完成,而且课堂时间无法把控,所以选择以微课视频的形式展示称量过程,既清晰明了,又节约时间。

4.估一估,称一称,掂一掂,再次感知1克。

设计意图:在感受1克有多重时,先给一个定量,让学生初步感知。然后再进行“估—称—掂”,经过这一系列的活动,丰富学生对1克质量的感知。

学习的最终目的是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社会实践。教师带领学生进入知识形成的情境、过程中,引导、帮助学生成为知识发现的“参与者”。通过自主学习、协作学习和研究性学习,主动进行意义建构,使学习真实发生。

深度学习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能将外在的教学内容转化为学生内在的精神力量,但教学内容并不能直接转化为学生的精神力量,必须先转化为学生能够进行思维操作和加工的教学材料,成为学生学习的对象。教学材料不仅指已有的知识和基本技能,也蕴含情感、态度、价值观、思想过程、思维方式等。这样的教学材料,才是学生在教学中能够操作、思考和学习的对象,学生通过操作、学习和思考,可以全面把握并内化知识的核心本质。学习内容是学生多次操作、深度思考之后获得的,当教学内容转化为教学材料后,教学内容便从冰冷的知识转变为动态、丰富、鲜活的知识过程。

教育要高质量发展,进而实现现代化,这要求教师不再是知识的传递者,而是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者。教师要把教学活动设计为整体的、有意义的、与学生个体生命息息相关的活动,让学习过程变得更加科学合理,让深度学习成为教学活动的常态。

猜你喜欢
深度情境活动
不同情境中的水
“六小”活动
“活动随手拍”
行动不便者,也要多活动
借助具体情境学习位置与方向
深度理解一元一次方程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深度观察
深度观察
深度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