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 恋
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 周年庆祝大会上提出,要“以思想破冰引领改革突围”,充分反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新要求,为国家各项事业的改革发展提供了方向指引。党校刊物改革发展同样需要以思想破冰来引领。党校刊物是由各级党校主办的刊物,在党和国家宣传思想工作中性质特殊、使命神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校的报刊和出版单位是宣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的重要阵地,在为党校教学科研服务方面承担着重要责任。”面对新时代新要求,党校刊物应提高政治站位、强化思想认识,以“用学术讲政治”为己任,以思想破冰引领改革发展。
选题策划是刊物编辑出版的最初阶段,是刊物编辑工作的基础,在刊物出版中起着立梁架柱的作用。如果说一本成熟的刊物是一片庄稼田、一幢建筑物,那么选题策划就是庄稼的种子、建筑的蓝图。党校要推进“用学术讲政治”走深走实,要用学术理论阐释党的理论和中央重大决策部署、讲清楚政治背后的学理支撑,就必须充分发挥党校刊物的出版优势,通过系列有价值、有意义的选题,实现学术研究与政治宣传有机融合。在新时代新要求下,办好党校刊物必须充分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打破传统思维和求稳思想的局限性,在选题策划上实现新的突破。就目前部分党校刊物的出版现状来看,还存在选题策划中规中矩、缺乏创新与突破等问题,导致具备思想开拓性、理论延展性、学术探究性和实践启示性的选题不多。长此以往,刊物就会缺乏发展活力,落入陈窠;编辑人员也会局限在固化的出版模式里,思维僵化。
出版资源包括人才资源、信息资源和物质资源,其中人才资源是重点开发对象。优势人才资源包括精干的编辑队伍和强大的作者团队,而作者团队是决定刊物出版质量的关键。作者所提供稿件的质量优劣,直接决定着刊物的出版水准。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如果稿件质量不行,编辑水平再高也没有用武之地。相较于其他刊物而言,党校刊物独具作者资源优势——拥有庞大的学员资源。每期主体班(如省级党校开办的厅干班、年轻干部培训班、处级干部进修班等)中,既有经验丰富、思想深邃的中年干部,也有锐意进取、敢闯敢试的年轻干部;既有运筹帷幄的党政“一把手”,也有深耕基层干事一线的业务骨干。除了主体班学员,党校还有各专题班学员及来自社会各领域的委托办班学员等。若能充分利用好党校作者资源,将学员中的好作者发掘出来、将学员的创作潜能激发出来,定是一笔宝贵的财富。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部分党校刊物在开发学员资源上力度还不够,没有充分展现党校特色和水平:一是宣传动员不足,没有完全走进学员中间,引导他们写出优质文章;二是文章利用效率不高,没有将学员稿件优化组合起来;三是潜能激发不够,没有激励学员将内心所感形成规范性理论文章和宣传文章。
刊物出版需要经过精细的编辑加工流程,尤其考验编辑人员内功。习近平总书记在2008 年的全国党校工作会议上指出:“要采取切实措施提高报刊出版和图书资料人员的综合素质特别是政治素质。”党校刊物编辑的准入门槛较一般刊物更高,要求编辑人员既要懂政治,也要懂学术,还要具备出色的编辑能力。从目前的情况看,部分党校出版单位存在人员队伍结构不优、人才储备不足等问题。一是编辑人员年龄结构不够合理,在年龄分布上出现了“断层现象”,中坚力量不够,新生力量成长较慢。二是业务纯熟、能够“独当一面”的编辑太少,综合业务能力和素质较高的编辑不多,老同志“传帮带”作用发挥不明显,编辑之间的互助学习不深入,后备人才储备不足,人才队伍的梯次化建设不够。三是编辑人员干事创业激情不足,积极性没有被完全调动起来,不能走出自己划定的“舒适圈”,不敢突破、不敢创造,整体活力不够。
在出版行业,信息资源是应该重点开发的资源。编辑人员要策划优质选题,必须时刻走在理论前沿,捕获最新理论成果、掌握最前沿信息资料,这有赖于广泛深入的对外交流。党校刊物的编辑则更需要拥有“把握正确政治方向、宣传中央大政方针政策、精准捕捉政治前沿信息”的业务能力,只有不断“走出去”,才能实现与同行之间的信息互通、业务互促。目前看来,部分党校刊物的编辑人员在这一点上完成得还不够:一是编辑工作量大、人手缺乏,编辑人员“走不出去”或“难以走出去”;二是激励机制不完备,不能完全调动起编辑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鼓励他们主动寻求“走出去”的机会;三是对外交流的渠道有限,编辑人员获取信息的渠道还不够广,参加各类编辑会议、学术会议也收效不明显。
随着信息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出版业也进入到了数字时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报、党刊、党台、党网等主流媒体必须紧跟时代,大胆运用新技术、新机制、新模式,加快融合发展步伐,实现宣传效果的最大化和最优化。”这一重要论述阐明了媒体融合的必要性,为党校刊物的进一步发展指明了方向。2021 年10 月,北京市新闻工作者协会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共同发布了《媒体融合蓝皮书:中国媒体融合发展报告(2021)》,总结了我国媒体融合呈现出的智能化、生态化、液态化、在地化等特征。目前,部分党校刊物的媒体融合做得还不够。例如,一些党校出版单位依旧以纸刊发行为主,兼以数字化形式在签约单位(如知网、万方等)上进行复制、汇编、发行,较之传统出版有了进步,但并未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媒体融合,没有充分利用起5G、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传播力和影响力十分有限,没能实现宣传效果最大化和最优化。
选题策划深刻影响甚至直接决定刊物水准。党校刊物出版不能“等米下锅”,而要“就锅炒菜”,变被动为主动,做好栏目选题策划,突出刊物的个性化和专业化。其一,坚持精品意识,加大优质选题的策划、开发力度。要突破思维的局限性,在确保政治安全的前提下,充分发挥编辑部的主观能动性,激发编辑人员的谋划力和创造力,优化整体策划水平,精心策划出有价值、有意义的优质选题。其二,注重作者读者反馈,把握时机进行“二次策划”。要观察、收集作者读者反馈,若是某一选题的反响很好、讨论很热烈、影响很正面,并且很有深入探究的意义,则有必要对其进行扩大再生产,加大对该选题的研究深度和广度,回应作者读者关切。长此以往,可形成系列经典选题、品牌选题。其三,广邀名家,形成有特色、高质量的专题栏目。刊物质量的提高需要看选题,选题的完成水准关键看作者。在储备稿件不足、缺乏灵感或思路不开阔的时候,出版单位可与高校等科研院所合作,广邀名家,约优稿、约精稿,根据专家学者的研究专长进行栏目策划,把选题的质量和水准提上去,做好做优专题栏目。
目前,国内出版物的组稿方式主要有三种:个别约稿、群体集稿和社会征稿。对于党校刊物而言,个别约稿和群体集稿是非常必要的。因为党校拥有丰富的社会资源和学员资源,其中学员群体更是党校独特的优势资源。要充分利用好学员资源,深挖学员中的作者资源,将其发展为党校刊物的独特办刊优势。其一,深挖学员中的好作者。党校学员的思想理论水平和实际工作能力都比较强,但是每位学员的文字组织能力和理论阐释能力不一样,写作水平也大不相同。可通过分析学员研究报告、旁听学员课堂讨论、参与学员主题活动等方式进行全方位了解,发现学员中的好作者。其二,发掘学员中的好文章。要坚持内容为王、质量为本,通过交流会、座谈会、面对面访谈等形式走到学员中间,了解他们的关注点和所思所想,通过深层交流激发其写作潜能,把握合适时机邀稿、约稿,鼓励学员将所思所想和经验感悟形成文稿。在编稿过程中可就稿件进行反复研讨,力求打磨出优质稿件。其三,与学员建立长效合作机制。党校刊物要充分利用好学员资源这笔宝贵的财富,即使学员结业离开了党校,也要保持常态化联系。要以文会友、以文为媒,建立学员作者资源库,稳定优质作者源,鼓励学员继续将工作中积累的经验感想动笔写下来,并把握时机再约稿、组稿,开展调研访谈活动,实现与学员作者更深入的合作交流。
社会在进步和发展,新时代的编辑行业既面临着机遇也充满了挑战,编辑人员只有不断学习、积极进取,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要出版优质刊物,人才是核心,锻造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编辑队伍势在必行。其一,不断提升编辑人员职业素养。首先要把好编辑人员的政治关、文化关、语言关和文字关,保证刊物编辑的业务能力与素质;其次要严格落实编辑业务培训制度,在每年90 学时继续教育的基础之上,辅以专业化、补充性业务技能培训,建立起规范化学习培训制度,引导编辑人员朝着既“博”又“专”的目标发展。其二,持续优化编辑队伍结构。编辑的成长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培养一个优秀的编辑需要经历千锤百炼,因此人员队伍的梯队建设尤其重要。要打造出高素质专业化编辑队伍,就必须合理优化编辑人员结构,加大资深编辑和人才的引进力度,稳定骨干、培养后俊,加快编辑队伍的梯次化建设。其三,有效激励编辑干事创业积极性。要通过完善人才选拔任用制度、绩效考核制度等方式,以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相结合的方法,激发编辑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与创造性,最大程度地发挥人才的作用。
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很早就提出:“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行的,发展不起来。”党校刊物要破闭门造车之冰,实现改革发展,就必须鼓励和引导编辑人员积极向外拓展学习,以彼之长补己之短,增强办刊能力与水平。其一,立足“引进来”。通过举办线上线下交流座谈会、邀请资深编辑来校讲座等形式,进行办刊业务上的深度交流,并形成常态化的编辑交流机制,使编辑人员不断更新有益信息,促进刊物的长足进步和发展。其二,坚持“走出去”。编辑人员要积极走出校门,走到其他出版单位、走进高校、走近社会大众,捕捉新的信息增长点,把握社会敏感点,形成有价值、有意义、直指社会痛点难点的主题策划。同时可与其他出版单位、高校等合作,打造“专家型”编辑部,邀请专家学者开辟专栏,提高社会影响力。其三,与作者、读者建立长效联系机制。编辑人员可充分利用党校的学员资源及刊物长期积累的作者读者资源,建立起长效联系机制,积极听取来自作者和读者的意见和建议,并通过他们的长期关注与推介,扩大刊物的社会影响力。
根据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财政部出台《关于推动传统出版和新兴出版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要求,要加快推动传统出版和新兴出版深度融合发展,构建数字时代新型出版传播体系,坚持系统推进与示范引领相结合,将传统出版的优势向网络领域延伸,实现党校刊物高质量发展。其一,以先进技术为支撑。除了继续维护纸媒稳定核心受众、保证纸媒发行之外,还要积极运用数字时代的新技术、新理念,开发、维护和用好刊物公众号、官方网站、手机客户端等,实现与作者读者的即时线上交流。在此基础上要培育编辑人员的新媒体素养,提高他们高效运用新媒体先进技术的能力,全力构建全媒体传播格局。其二,以内容建设为核心。要为读者贡献有品位的精神食粮,就必须坚持内容为王。要把握传统出版与新兴出版各自的独特优势,实现出版资源的优化配置。既要守住传统出版采编队伍专业、信息来源权威、流程规范等优势,以内容为本,提高内容质量,又要充分发挥新兴媒体传播速度快、展现形式多样等优势,及时高效地出版高质量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