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 琳 张 妍
近年来,武汉市黄陂区委、区政府依托本土丰富的旅游资源,确立了“建设精品民宿集聚区,打造木兰系高端精品民宿品牌”的发展路线,为发展精品民宿产业营造了良好氛围。民宿特色产业现已成为推进黄陂区乡村振兴的重要引擎,黄陂也成为省内民宿产业的先行者。当前,为了抢抓强县工程机遇,更好地“发展全域旅游,建设最美乡村”,黄陂民宿产业的精品化发展需要再上一个新台阶。
目前,黄陂民宿共有2000 余家,覆盖全区19 个街乡,拟打造精品民宿60 余家,主要分布在旅游资源丰富的黄陂北部地区。区内较为热门的旅游景区周边已形成不同规模的民宿集群,其中木兰乡全乡民宿数量达到168 家,是黄陂民宿中的翘楚。在投资主体和规模方面,黄陂民宿以企业经营和家庭经营为主,其中精品民宿投资成本均在500 万元以上,呈现投资规模不断增大、质量标准不断提升、特色服务不断丰富的发展趋势。在价格水平方面,黄陂民宿性价比较高,其中精品民宿价格水平普遍在500—1500 元/每晚,在节假日、寒暑假等旺季,入住率高达80%以上,在淡季也能达到50%左右。
在发展初期,黄陂民宿依托景区,以农家乐为主,呈现出投资少、规模小、品质不高、经营分散的局面。2019 年12 月,武汉市人民政府出台了《关于促进全市旅游民宿规范管理和健康发展的意见》,将黄陂区等三个区作为试点区,鼓励先行先试。借此契机,黄陂民宿产业开始提档升级,逐步走上精品化发展道路。目前黄陂民宿中较为知名的映象桃源、樾和林泉、斜阳耒筑、裕合夫子山居、啦里啦谷等,都是近年崛起的新兴品牌,其中数家仍处于不断完善中。伴随着黄陂近年来旅游业的蓬勃发展,黄陂民宿产业开始初现品牌效应,成为武汉城区以及周边城市年轻人打卡“网红地”的新选择。
旅游资源丰富。黄陂拥有盘龙文化、木兰文化、二程文化、首义文化等人文资源,境内森林覆盖率高,河流湖泊纵合交错,拥有“百库千渠万塘”的良好生态优势,同时还是“楚剧之乡、泥塑之乡、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匠人之乡”。目前有5A 级旅游景区1 个、4A 级景区7 个、3A 级景区7 个,A 级景区数量位居全国区县前列,旅游资源十分丰富。
美丽乡村建设推进有力。近年来,黄陂区认真贯彻落实《中共湖北省委、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全面学习浙江“千万工程”经验扎实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的决定》《湖北省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 年)》《武汉市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 年)》等文件精神,依托优越的近郊优势和丰富的旅游资源,用好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这块金字招牌,把美丽乡村建设作为统筹城乡发展和推进强农、富农、美农的重要举措,努力打造全国都市近郊乡村振兴示范区。目前黄陂拥有市级以上美丽村湾示范村140 个、中国最美休闲乡村2 个(杜堂村、胜天村),其中位于杜堂村木兰花乡景区的民宿是黄陂较早打造的精品民宿,已在武汉市拥有较高知名度和良好口碑。
交通路网发达。黄陂将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与发展全域旅游紧密结合,在织密公、铁、空、轨综合立体交通网络的同时,完善北部木兰文化生态旅游区交通骨干路网,新建成木兰大道三期、李蔡线,提档升级农村公路。目前已建成全域1 小时通达武汉城市圈交通圈、1 小时通达武汉主城副城交通圈、1 小时内部连接交通圈,形成毗邻景区15 分钟交通连接、全域景区1 小时交通连接的发达旅游交通网络,群众的旅游出行更便利、更快捷。
推动乡村振兴,提高农民群众的收入和生活水平。农业农村部发布的《2021 年乡村产业工作要点》中指出,要发掘乡村功能价值,丰富乡村产业发展新业态,发展研学教育、田园养生、亲子体验、拓展训练等项目,引导有条件的休闲农业园建设中小学生农事研学实践教育基(营)地。黄陂多个民宿正在努力探索新业态发展方式,其中裕合夫子山居正在积极完善相关配套设施,打造中小学生研学基地和户外拓展训练基地等。黄陂民宿产业的发展有利于推动农村多种业态的融合,能够有力带动当地农民群众就业,进而提高农民群众的收入和生活水平,这对乡村振兴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丰富旅游方式,提升旅游品质。民宿是一种乡村新业态,而精品民宿使这种新业态更具吸引力和市场竞争力。黄陂正在高品质建设木兰文化生态旅游区,大力培育“新木兰”系旅游品牌,目的是进一步增强重点景区的吸引力。精品民宿的发展,使游客对黄陂旅游的印象从粗糙简陋的农家乐转变为专业周到的管家式服务,从改建旧式农居房转变为依山傍水、设计感十足的湖景房,从而大大提升了黄陂旅游业的形象、层次和口碑,这对未来黄陂争当全域旅游服务质量标准制定者、引领者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民宿是旅游产业链中的一环,但功能早已不限于向游客提供一张床、一间房,而是将餐饮、交通、当地游、新零售等串联在一起,成为业态丰富的产业集散地。目前黄陂发展民宿经济对“民宿+文化”“民宿+农业”等深度链的挖掘不够,民宿开发缺乏与黄陂当地习俗、生态资源、农业生产的深度融合。黄陂生态环境优越,旅游资源丰富,民宿布局与旅游资源的品质关联度较高,这对于民宿消费者来说更具吸引力,但也使得民宿的景区依附性极强。目前多数民宿仅是景区游客的住宿场所,增值服务能力欠缺,针对多数前往黄陂的游客普遍停留时间较短、二次消费不充分的现状,没有实现“以住留人”进而带动多业态发展的目标。
对游客来说,民宿本身所承载的文化特质、所蕴含的风土气息是最有吸引力的。目前黄陂民宿产业主题特色不突出,也未能形成独具地方特色的民宿品牌。多数民宿开发重模仿、轻创意,仍停留在低水平复制阶段,依托的自然景观类似,文化特色相同,缺少本土文化和资源特色禀赋,对现有乡村历史文化、民俗文化、农耕文化的挖掘力度不够,民宿整体内涵不足,仍以满足游客基本住宿需求为主,缺少特色鲜明的体验式精品。
黄陂民宿经营者多由当地居民转型而来,以利用自有住宅进行家族式经营为主,多数民宿业主及从业人员的服务水平未达到高端民宿市场的要求,在经营理念和服务方式等方面都有较大欠缺,主要表现为缺乏民宿管理方面的专业知识、服务形式单一、服务水平较低。大部分民宿经营业主缺乏良好的营销意识,对市场定位不准,市场营销经验欠缺。从长期来看,这些因素都不利于黄陂民宿产业的发展与民宿品质的提升。
民宿产业是全域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政府应起到积极引领作用。调研发现,黄陂民宿产业存在几个亟待解决的问题需要政府的介入。一是证照监管不严格。黄陂民宿物业主要有租赁、自住房和投资新建三种,在证照手续及备案标准上存在缺失和标准不统一的问题,涉及农田、湖泊、森林等多种资源类型,需要文化和旅游局、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林业局、环保局等多部门协调管理,因此急需统一的政策指导和规范的行业标准。二是经营管理待规范。由于民宿特殊的行业性质和黄陂民宿企业长期粗放式经营,黄陂民宿经营在入住客人身份核实登记、卫生服务标准、用户信息保护、监控储存时长、消防安全、安全警示等诸多方面存在不同程度的隐患,这些都对黄陂民宿产业高质量发展形成了阻碍。三是宣传推广不够。黄陂民宿产业在宣传推广方面,未能实施整体推广宣传,品牌意识较弱,缺乏专业、有创意且多样的宣传推广渠道。
黄陂民宿主要以民房改建、民宿集群、自主经营三种模式为主,进一步开发前需要全面调查摸底,统筹谋划,明确黄陂民宿产业发展路径、总体要求、目标定位、具体建设内容等,编制《黄陂民宿产业发展总体规划》,有序引导民宿集聚发展。
一是精准定位。根据整体发展布局规划内容,依托黄陂旅游资源的特色、旅游产业布局和热点旅游线路的分布,坚持标准化、特色化、集群化、品质化发展理念,培育“木兰乡居”民宿品牌,支持民宿规划、发展工作,支持夫子山等民宿群落建设,探索打造“一乡一特”“一村一品”“一户一景”等不同类型的特色民宿,打造精品民宿集聚区,避免同质化和低端化开发。
二是帮扶宣传引导。政府部门可以邀请专家学者、媒体和相关企业参与民宿开发,量身定制发展模式,实施整体推广宣传。例如,可以依托黄陂智慧旅游建设成果——“一部手机游黄陂”小程序,建立起对接省、市、区宣传推广渠道的民宿推广平台,以民宿组团、聚集带为单位,联动黄陂木兰景区群,探索建立“景区+旅游+民宿”推广模式,实现整体包装和宣传推广。除此之外,进一步优化民宿线下宣传推广方案,通过策划精品民宿线路、举办特色民宿推介会等形式,吸引更多消费者关注黄陂民宿发展动态,引导更多的社会力量关心、支持黄陂民宿产业的发展。
三是完善配套。研究出台与民宿产业发展相关的财税、金融、土地、项目审批、人才培养、宣传推介等方面的配套政策,支持民宿产业可持续发展。建议高品质示范村项目资金向民宿发展重点村庄倾斜。克服土地流转等瓶颈问题,充分借鉴其他省市先进经验,盘活闲置资源。深入推进部门联动,为民宿产业发展“铺路搭桥”。
四是加强监管。借鉴目前星级“农家乐”考评方式,以《旅游民宿基本要求与评价》行业标准为指引,对民宿经营资格、运营质量、服务监管等做出规定,完善政府对民宿产业的监管体系,强化日常监管,切实维护合法诚信经营业户的权益。
民宿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全行业的共同努力。一是加强黄陂民宿产业行业协会建设,发挥其在民宿产业发展中的组织、引导和推动作用,实现民宿行业的自我服务、自我管理,进而保障民宿产业稳定、有序发展。二是推动当地金融机构针对精品民宿项目开发专属产品,发挥小额贷款优势,为精品民宿产业发展提供更多金融支持。三是引导和支持社会资本、集体经济组织等参与乡村民宿产业发展,在土地、房屋、道路、劳动力等方面给予其支持和帮助。
民宿产业健康发展的关键是可持续性,因此必须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充分发挥市场主体的作用。有别于星级酒店的标准化管理,民宿的一大优势就在于其“人情之美”,民宿有温度,才会有人气。一是通过组织外出考察、专家培训等方式,引导民宿经营者更新理念、拓宽视野,提升经营能力,结合自身优势和特色,开发更多有特色的旅游产品、文化产品等来助力黄陂民宿产业精品化发展。二是引导广大经营者重视民宿产业自身品牌建设,走品牌化、连锁运营发展之路,推动民宿经营上档升级,进而提升其市场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