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视角下高校有效阅读空间育人功能之实现
——意义、现状与路径

2022-04-07 12:44
关键词:层面建构育人

周 扬

(淮阴师范学院 图书馆, 江苏 淮安 223300)

文化总是不断地在接触、交流、发展和竞争的历史过程中被赋予新的内涵;按照泰勒在《原始文化》中的说法,文化一般是包含着信仰、道德、艺术、法律、智识、风俗以及人类在社会所得的一切能力与习惯,是物质产品与精神产品的结合[1]。随着时间和空间的转化,名词存在的文化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又在不断地发生变化。由此,我们可以从动词的角度——即从“运动”“过程”和“生成”的角度打破对文化的静态理解,进而引入动态生成的视角,并将其融于各类具体业务工作中。

育人工作是高校日常各项工作中的重要环节,图书馆作为高校重要的文化载体,具备图书资料、期刊信息资源、优良的自学研学氛围等天然优势,是高校阅读资源育人的主要行政实体之一。应该在日常工作中将育人属性主动渗入进去,并通过制度建构、举措落实等各种具体方式达到育人功能主动生成的良好效果,为整体意义上的高校日常全方位、全员育人工作作出应有的贡献。

阅读空间的存在形式如实体阅读书屋、工作坊、各类网络平台等,其内部的重要载体是阅读资源——以馆藏各类纸质和电子资源为中介,以物理空间、网络空间等为具体的存在形式,其功能指向个体完善人格的养成。实际上,阅读空间本身也是一种阅读资源,其内在的陈设、书籍的摆放等都构成了必要的组成元素。阅读空间的有效性主要体现在:阅读内容符合主流意识形态;阅读目的不仅包括知识习得,更要指向育人功能的形成;阅读行为完成后能提升读者继续阅读的兴趣等。

1 有效阅读空间建设对于提升高校育人功能的重要意义

1.1 积极形成有效阅读空间,是提升核心价值观实践效果的重要途径

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而青年又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时期,抓好这一时期的价值观养成十分重要。高校图书馆中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献资源十分丰富。应充分利用每次阅读分享活动,通过面对面交流、网络微信、公众号等各类渠道搭建学习渠道,充分实现活动的育人功能。由此,阅读空间建设在资源分配上便有了重要抓手,比如在落实核心价值观学习过程中更接地气,更有实际指导意义,与学生学习实践和生涯发展结合得更加紧密,从而达致更好的实践效果。

1.2 积极形成有效阅读空间,是树立文化自信的重要方法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基因,植根在中国人内心,潜移默化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要积极形成有效阅读空间有利于每个青年在内心深处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涵养好,就要始终抓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一中华民族精神命脉之重要源泉,是树立文化自信的重要方法。

1.3 积极形成有效阅读空间,是形成科学思维方式的重要手段

阅读资源共享时将育人工作有机融入进去,将形成有效的育人效果。这一效果将有助于青年学子形成以具备高度关注人的主体性等为基本特征的科学的思维方式。而在现实中,由于种种复杂的原因,传统思维方式中的悲天悯人的人文情怀被异化和遮蔽了,而代之以高度抽象概括的符号化的概念逻辑系统。我们应当更多地从东方智慧中汲取其优势,从根本上认识阅读空间育人功能的不可替代性。

2 传统图书馆阅读空间育人效果不佳之原因分析

2.1 缺乏学生组织这一育人工作的重要载体

学生组织是二级学院层面做好育人工作的重要载体。通过学生会、自管会、团委会等常规组织架构的设立,学生组织能在具体工作开展中主动自觉地配合学院团学工作老师做好各项工作的落实,同时能形成自身的主动自觉意识,具备较强的自我管理能力和对学院全体学生的日常教育管理能力。但在图书馆环境下,这一情况是不存在的。图书馆空间中存在着大量的自主学习个体,其与图书馆行政管理部门之间不构成二级学院那种育人环境下的紧密的组织联系,使得长期以来育人工作在图书馆日常管理工作过程中存在一定程度的空白或落实乏力等现象。

2.2 缺乏做好育人工作的自觉思维

区别于学院层面的教育管理的主动自觉和专门的学工队伍带领相关学生组织开展各项具体工作等实际情况,馆内工作人员自身一般不具备天然的学生教育管理思维,即使具备这样的意识,由于不具备二级学院层面的学生管理经验,往往在具体落实过程中缺乏必要的自觉思维和能力建构,同时由于如前所述的图书馆空间中学生个体与管理者缺乏二级学院层面紧密的师生之间或教育者与被教育者之间的隶属关系,馆内工作人员在试图对学生进行常规管理和教育过程中往往感到乏力。

2.3 缺乏做好育人工作的必要的制度建构和文化氛围

一般来说,育人工作的制度建构在馆内日常管理整体制度框架中不多见,更多的是对基层工作者各岗位具体职责的制度建构。从长远和现实之角度看,做好日常学生个体教育管理工作在图书馆空间中应该成为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应该成为整体意义上构建高等教育全方位育人制度的重要环节。

机制建构是任何工作正常运行的重要基础,建构得好便会有“纲举目张”的效果。文化是机制的内化,机制是文化的凝结。机制既是一种规则体系,也是一种意义体系。在图书馆这一重要的育人场所中,文化因素的价值内涵体现在学生个体自身指向未来发展的价值体系是否能较健全地形成;体现在馆内工作人员与学生个体日常交往活动过程中的有效对话是否可以促进学生自身综合素养的形成和发展;体现在学生在课程教学之外能否在图书馆这一特定场域中形成自我稳定的全面的高效学习管理体系等多个方面。

3 以阅读资源建设为切入点,着力构建提升有效阅读空间育人功能的具体路径

3.1 平台层面——线上线下相结合,形成多层次多样态的阅读空间育人平台

阅读空间的表现形态不是一成不变的,除了传统的物理空间的阅读平台,更要重视网络空间阅读平台的建设和维护。我们这里所探讨的阅读空间既可以是实体意义上的以独立物理空间形式而存在;也可以是网络空间中以各类应用软件形式而存在的虚拟空间形式;还可以是存在于心灵空间的个体自身的阅读空间。

由此,我们有必要从库恩的范式革命的角度对上述不同形态表征的阅读空间形式予以相应的理论层面的认识和辨析。物理层面的阅读空间是构建阅读育人平台的实体基础,网络层面的阅读空间是对其的有益补充,心灵层面的阅读空间形态是个体习得的内化结果。

不过,不同于一般理解的库恩理论中的范式的不可通约性——即当旧的范式被替代时,此范式下的常规科学也要被放弃,上述三种形态存在的阅读空间是不会互相被替代的,都现实存在于具体的社会实践中并被个体所广泛使用。

3.2 制度层面——着力构建指向提升阅读空间育人有效性的发展机制

阅读空间在建设之初就应将其运用到提升育人工作有效性的这一定位上来,并通过具体举措在实践层面中加以有效落实。同时也要看到,不同主体间的文化差异性、融合性、生成性等特征都是引领基层育人机制建构的重要因素,阅读空间建设也不例外,比如尊重不同主体之间的差异性将引领制度建构更加人性化;关注融合性在引领制度建构过程中更加重视交往和沟通;重视生成性确保制度建构的结果更加合理,对实践活动的现实指导意义将更加符合理论发展需要。

3.2.1 着力构建图书馆与基层学工组织之间的协调联动机制

图书馆和各二级学院都是高校应该积极构建旨在提升阅读分享活动育人功能的协调联动机制。其目的是指向全方位育人实效性的不断提升,具体策略是做好这一协调联动机制的具体落实途径的制度性安排,方法是实事求是,本质是以构建这一机制为契机,调动全校各类行政单位的育人资源,形成最大合力。

具体来说,由于自身性质和定位的不同,以上两类行为主体在看待学生行为个体时的角度也不尽相同,从实践层面看,馆藏丰富的第二课堂阅读资源可以与学工体系中指向学生综合素养提升的各类团组织实践活动产生较多互动。由于不同主体间存在着个体差异(如判断力、领悟力、理解力等),在课程资源的融合和生成等层面仅靠某一方面的制度安排和实践落实还远远不够,需要两类行政主体密切协调联系,并实现资源共享、机制互动、成果共生。

3.2.2 着力构建馆内外阅读空间建设经验分享机制

构建符合实际需要的阅读空间机制建设是做好图书馆育人工作的核心制度安排,具有提纲挈领的示范性作用。需要在结构设计、内容阐述、具体落实等各个层面通过历史文本检索、实际调查访谈、比较反复论证等多种方式凝聚各方面智慧形成规范性文本,并在实际工作层面不断丰富和完善,最终形成符合实际的、可执行性较强的制度文本。

具有较丰富阅读空间建设水平的校外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及相应协会都是可以广泛争取和联系的阅读资源实体。在日常的具体工作中,可以在阅读空间机制建设等具体事宜上广泛联系,互相参考学习行业职业工作经验,在广泛的交流沟通中形成共识,为构建更加科学合理的阅读空间机制贡献智慧。

3.2.3 着力构建馆内工作人员与学生之间的有效沟通机制

如前所述,馆内工作人员与学生之间的关系不同于二级学院层面学工系统与学生的天然隶属关系——后者有利于学生(学生干部)主动自觉完成学生事务的积极性的自发产生;教育者应该发现“混沌的边缘”,创造性地实现不确定与确定之间的平衡[2]。因此,在沟通内容上,应在重视阅读资源文本本身的分析和理解基础上,着重关注读者自身对文本阅读的理解和体会。在沟通方法上,应有意保持对阅读资源作为中介的全阅读过程的时刻关注,如个体阅读行为的真诚性、阅读方法的正确性和行为效果的真实性;确保是始终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引的,以马克思主义方法论为根本遵循的,有效的、高效的、实效的阅读。

综上所述,馆内工作人员要加强理论学习,从科学性、真理性、影响力、传播面等高度深刻认识马克思主义理论巨大的真理生命力,并将其作为指导自身一切工作和实践的理论准绳。从而具备正确的价值判断和政治定力,在与读者的互动中,逐步建立和形成这样一个学习者共同体,即通过反思性对话[3]、共建平台等方式促进共同行为规范的有效实施,不断优化机制运行方式,确保落实效果,为更好地造就具备坚定党性修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作出应有的贡献。

猜你喜欢
层面建构育人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消解、建构以及新的可能——阿来文学创作论
残酷青春中的自我建构和救赎
建构游戏玩不够
健康到底是什么层面的问题
紧抓十进制 建构数的认知体系——以《亿以内数的认识》例谈
策略探讨:有效音乐聆听的三层面教学研究(二)
策略探讨:有效音乐聆听的三层面教学研究(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