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鑫
(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天津 300191)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审议决议的通过,鲜明指出了“坚持胸怀天下”的百年奋斗的历史经验。纵观中华治世之道,从“大道之行,天下为公”蕴含着的以人民为中心的政治思想,到“同舟共济”涵盖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凝集着东方独特的纯良特质。“国家的希望在青年,民族的未来在青年”,新时代学生肩负民族复兴大任,要把握时代大局,培育以世界眼光关注人类前途命运的人文情怀和知识途径,勇立潮头,胸怀天下。
纵观中华历史长河,历代文人志士无不在践行着胸怀天下的格言。从“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的周总理到为中华复兴而读书的新时代学子,以胸怀天下为思想感召,传承中国精神,凝练文化价值体系,发挥经世致用的作用。
马克思人学思想认为,作为社会存在中的现实的人受制于客观环境,在意识到个体力量的自限性中,积极同他人建立从事生产的联系,并在其中验证个体能力的同时,创造着自我需要,在历史的接替中,下一代在继承前人遗留的基础上以新的方式适应和改造变化着的环境。当代中国正经历着深刻的社会变革,价值多维使得传统观念日益割裂,在生产交际标签圈层化的当下,蕴含开放性和包容性的中国精神弥合着间隙,以胸怀天下的姿态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
中国精神扎根东方沃土,根植厚德情怀,推动时代车轮的正向前进。中国精神的独特之处在于中国人身上有一种彰显人类智慧的品质,即为温良。温良的力量给予了中国人以人类之爱的方式进行心灵的生活,从我国古代哲学的立言中可一窥究竟。儒家讲“为仁之方在于能近取譬,以恕求仁,以仁求诚,立己达人”;墨家秉持“兼爱非攻”,推崇建立天下之人皆相爱的理想社会,互利共赢;道家主张“知和曰常,知常曰明”,注重求不毁不挫之术,不搞零和博弈。胸怀天下是先贤们构想中完美社会的思想引领,也是历朝更迭中所推行的仁政思想,以其为引领的中国精神自此在一代代青年中传承开来。近代以来,国家蒙难,文明蒙尘,无数仁人志士奋起反抗,开展政治运动,寻求救国良方,直到中国共产党于黑暗中举起马克思主义旗帜,历经百年奋斗,方现当今之中国。历数这起义的革命,是青年人吹响了号角,是先进知识分子不停在奔走相告,振臂一呼,展现着中国精神的青春热忱。新时代的学生是中国精神的接棒者,更是传承者,他们的意志和视野决定着民族的未来。新时代学生把握着中国文化自信的前进方向,掌握着辩证唯物主义的普遍真理,有着对中国历史和优秀传统文化的呼应,不断塑造着中国精神、胸怀天下的青年形象。
马克思将“人是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统一”概括为人的本质,结合出于生存本能的自然需要和劳动实践建立的社会需要,人发挥主观能动性达到实践的目标,逐步从物质需求跃升为精神需求。精神的需求以所处时代的物质条件为基础,指导着实践活动的再创造。文化所体现的价值正是精神需求的具体表达,为需求的结果和效果提供了可供衡量的标准和形象的描述,文化价值体系的衍生体现了社会在某一个时期的物质情况和精神反映。
中华文化价值体系历经世代传承凝练,同社会变迁速率相互照应,反映着各个时期政治、经济的基础变化。自大国崛起,世界联系日益加深,合作融合日益加剧,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逐步显现,中华文明吸纳中西,兼收并蓄,不断进行着自我净化、自我革新,创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人类文明新形态。这种新形态不是简单延续我国历史文化的母版,不是简单套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设想的模板,不是其他国家社会主义实践的再版,也不是国外现代化发展的翻版[1],是海纳百川、博取东西的综合体,彰显了胸怀天下的风骨对文化价值体系的思想贡献和重大现实意义。
从“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到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断地革旧立新,以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充实文化价值体系的内容,强调作为历史主体地位的人民中,青年人特别是有学问的青年人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承担着中流砥柱的时代角色。然而责任越大,诱惑越多,在异质文化侵扰下,不良思潮暗波涌动,对学生形成符合当下大势的价值观产生了极大挑战。新时代学生要胸怀天下,不断求索,以大历史观的视角科学公正地看待历史演进,运用辩证唯物法分析历史文明的大变动,提升文化自信的底气,坚定民族复兴的信念。
马克思的资本论探讨了物质实践与人的异化关系,将人实现自由全面的发展作为社会制度扬弃的依据,得出能够使得自由人的相互结合促进社会整体和谐发展的是共产主义社会。不论在实践中还是对人的本质的探讨,马克思主义的最终目的是服务于人类的自由和解放,在以人为本的层面,汲取了经世致用的思想精华。
华夏大地自商朝记载史事始,后人即有史可依,伴随朝代更迭,方重视以史为鉴,前事不忘后事之师,经世致用的思想亦逐步完善。以微言大义著称的《春秋》“别嫌疑,明是非,定犹豫”,字字针砭,体现政治伦理价值的实用性。“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的《史记》开创了纪传体全新体例,实录为人的复杂性和处世的规律性,并以其为开端启动了二十四史的清晰化景观。自此后世研究史学,从中探索时之大势,寻求立国治国谋略,解决现实中的社会问题。
经世致用的内涵是胸怀天下,学以致用,也就是做学问要有家国情怀。要有正确的世界观,才能将学术发挥出正面的积极的作用,只有真正做到胸怀天下,才能从尊重社会实际的人文视角评述现实制度,以文化学术价值和政治伦理价值为标准,客观地掌握人类发展规律,构建合理的社会秩序。新时代青年学生,作为民族复兴的践行者和见证者,生其逢时,何其幸也。他们掌握着先进的理论工具,要防止拘泥于工具的局限,发挥主动性,自觉追求胸怀天下的全球视野和史学眼光,高扬经世致用思想,认识人类历史发展规律,不浮于空中楼阁,将社会实际问题加以紧密联系并进行理性分析,成为有担当、有灵魂的学子。
信息时代空间的不断延展,开阔了看世界的视野的同时,也带来了扭曲碎片化的不良思潮。信息多样化的输入路径趋向个体性、快餐性发展,对社会现象呈现有脉络的、整块式的完整性还原和探究要么过于学理化、要么过于冗长,难以适应生活节奏快、群体个性化需求鲜明的学生群,阻碍他们锤炼胸怀天下的品格。
从局限胸怀天下的基础能力因素来看,学生在漫长的学术生涯中,受到考学压力和认知视域的挤压,形成了以考促学的思维习惯,并在有限时间内多科并考的客观实际下,养成了对知识点的总结和依赖,忽略在资料延展的基础上进行系统思考的分析论证。在对待历史的态度上,未形成研读史料、分析史料、运用史料的思辨模式,只是把历史当成一门学科来学习,以背诵时间、人物以及重要事件来达到成绩合格的目的。在对历史本体论掌握不到位的条件下,难以形成科学的认识论和方法论,在学史、治史的贯通上存在不足,表现在当他们面对现实问题的时候,并未将历史与现实相照映相联系,更无法形成对未来发展趋势把握的大历史观,容易陷入偏执、被误导的陷阱,难以培育出胸怀天下的品格。
高等教育治学需要对史料的学习树立科学、公正、客观的态度。人类文明发展史的每一次飞跃,都离不开哲学社会科学的知识变革和思想先导,研读史学、尊重客观事实是基础,掌握理论的武器、幻化为物质力量、成为思想伟力才是量变到质变的升华。研究历史是蓄能知识宝库,启迪人生智慧,参透现象本质的渊源本末。要具备对历史进行辩证分析的基本素养,必须正视历史,并在史料的基础上进行思考,形成自己的观点和述论,以历史眼光对现实问题的产生加以阐释,方能透过现象看到本质,廓清迷雾以追根溯源探寻破除之道,获取胸怀天下的基础要素。
从局限胸怀天下的理想信念因素来看,商品化扩张将从非经济依附关系中剥离,获取独立的思想的文化领域包装为文化市场,市场范畴下的资本追逐利益的本质深入到文化概念的具体化中,并将携带的个人主义、享乐主义等思潮通过产品形式输入到了实际生活中。新时代学生作为文化市场潮流的风向标,标签化产品获得更多青睐,商品异质化传播以信息化爆炸生成的自媒体为媒介,迷惑他们的思想价值判断,使得他们容易在泛娱乐化幻想中,被庸俗内质的信息茧房圈层而内卷化,出离理性思考,窄化主流意识形态视角。
这一代学生儿时恰逢改革开放红利时期,从小过着优渥富足的物质生活,自我意识容易被资本洪流侵蚀,过于看重物化性的利益,过早的竞争教育和优胜劣汰的升学机制,使得追求个人价值最大化成为抉择裁定的唯一标准,个人利益最大化成为处理问题的第一意识反应。过少的意志磨练、过多的物质选择、过宽的消费市场,使得他们接触了不符合年龄层次认知的事物,疏导教育的缺失和家庭沟通的缺位,触发了认识偏差导致的思想滑坡,丧失了“居安思危”的防范意识,松懈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忧患意识,阻碍胸怀天下的信念形成。
从局限胸怀天下的学术环境因素来看,历史科目的设立在初高中阶段作为考试科目尤为重视,升入大学后,除历史相关专业外,其他专业课程中涉及历史知识的通常是以马克思主义研究、哲学的基础课形式设置。学生习得的文史学知识,少部分来自于课堂教授,大多数来自课堂触发兴趣所推动的自我习得,距离学深悟透还受到课程深度、课时长度、学科融合的客观影响。
高等教育课程设置对人文素养培育的局限,缺乏横贯中西历史的判别准则。不可置否,理工科专业占比不断增大是适应社会高度技术化的动力和需求,对理工类学生而言,数形框架思维已成为解决问题的思考惯性。他们善于将社会问题进行量化分析,套用西方模型进行数据计算,获得样本偏差,倒推出解决问题方法。但他们忽略了社会问题的生成往往来自于文化传统和历史遗留,在问题解决中要更多偏重“以人为本”。另一个反面是在历史科目中,史学的研究方法陷入了碎片化的思维方式,过于将考究依据作为学习重点,忽略归纳的规律性理论总结,特别是细化后的学科,彼此之间存在壁垒界限,缺乏多样性学科的融合和多领域合作,减缓了多视角史学研究的脚步[2]。高等教育的课程体系在设置中要更加注重培育人文素养的内生动力,打破单线式课题的固化,培育以历史考证为基础的理论穿透力,理性思维更需胸怀天下。
以“为万世开太平”的先贤们谏言立论,开创中国思想谱系的先河,致力于万民福祉,为后世留下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良言妙方。数千年历史的更迭显示了一个真理,那就是民族的前进需要思想的指引,需要一代代的传承者胸怀天下,掌握理论的武器,运用科学的方法论,把握历史主动,提振民族士气,实现民族复兴。
“士尚志,志于道”,胸怀天下虽有海纳百川之势,但并不意味着面对恶意抹黑不辩驳,相反在大是大非面前,更应展示出拨乱反正、正本清源的态度。高等学府的核心功能是为社会培养有道德、有文化的学子,道德是文化的载体和根本,把握道德方向的载体是思政课,其本质属性强调政治性和教育性。政治性体现在通过马克思主义观点、立场和方法进行主流意识形态教育,增强对社会主义旗帜、道路和制度的认同。教育性体现在以学理分析软性代入,偏重价值引导和思想干预,实现政治观念的重塑功能。思政课的政治立场鲜明,分析方法具有为谁培养人的阶级性,理论辩说的学术支撑十分凸显。要想掌握群众,就要用彻底的理论去说服,讲好思政课,涵养胸怀天下的品格,不仅要增加思政课的课时量,更需要在思政课的质量上下功夫。
强调思政课学术框架要定位精准。定位于历史发展主流,历史虚无主义妄图在高等校院横行,很大程度上源于对学生群体政治辨别力不足的判断。需打破单线叙事方式,破解刻意从历史链条抽离出的细枝末节孤立片段的恶意解读,对历史全景进行清晰的理论辨析,从全球背景探析演变机理,明辨真理。把握住历史发展阶段的有机链接和动力演化,特别是在党史研究中,弄清革命史范式和现代化范式两种理论框架的基本特征和相互转换,对社会变革给予综合分析下的客观定位,牢牢把握住对抗虚无主义的主动权。定位于教育目标任务的明确,围绕“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主义为什么好”这三个政治核心问题分解到章节中,运用可视化案例将思想政治融入到教育任务的具体知识点中,避免将未经阐释分析的理论硬套到教学中,无的放矢,造成学问卖弄的低级红现象。
提升思政课教学主体用学术讲政治的能力。教师是德育主体,兴教之本,要自觉同“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的时代要求对标对表[3],做好传道授业解惑,真学、真信、真讲,用真理的力量感召学生。传道者要先明道,有着开阔的政治视野,将对理论的纵深把握内化于坚定的理想信念,把对法治的敬畏外化于敏锐的政治鉴别力。深入实践,善于旁征博引,自觉成为思想的修业者,用一个灵魂推动另一个灵魂去捍卫真理,成为领路人。要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成熟度,设定课程深度和广度,螺旋上升,用深厚的学术功底讲政治,把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相结合,激励学生敢于直面各种错误观点和思潮,能用浅显的问题讲大道理,善于感知学生所思所想,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思考问题,倒逼思政课的教学改革。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有意义的行走有助于对文字的理解,欲胸怀天下,让学生真正地走进去,在天下中行走,能获得更真实、更有感触的历史感悟和生活体悟,把握历史主动,提升对历史和现实的行动自觉。
构建涵盖素养真理的研学大课堂。研学的文本不仅要包含学术理念,还要涵盖人文素养和科学精神,其架构主体要连接学生具身经验和客观环境,让学生与历史、现实进行对话,回归对问题本质的挖掘、思考和重构。研学的程序要尊重客观事实,充分调研后,及时了解学生所思所想,因势利导,制定符合学生发展规律的大纲并组织实施,推动实践课堂与日常教育的动态结合。研学的要求要避免程序化的观看-解说程式,减少碎片化的知识片段,以案例论述理论,以故事增加趣味性,同时要对展品以及客观环境深耕细作,梳理出缘起—发展—思考的脉络,激发实践动力。研学的目的在于引领即将迈入社会的学生以人文素养和科学真理为价值取向,运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创新理论工具,关注社会现实,培植胸怀天下的品质,涵养求真务实的核心素质。
开发研学形式的多样化空间。研学是课堂的延展,开拓了更直观、更博大的立体空间。充分挖掘红色教学资源,有机融入到研学课堂中,发挥作为人才培养的红色育人功能。以红色场馆为点位的研学,偏重党史教育,记录着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的艰苦卓绝、波澜壮阔的奋斗历程,让学生看到“活”的历史,重现那段用战士们的鲜血筑就的不朽丰碑。以情境模拟打造的研学,偏重思辨教育,情景再现的现实演绎有助于学生对事件的完整性理解,模拟前的整体审读、模拟中的交流实践、模拟后的思维重构,推动着思想广度与深度的公共空间,无形中内化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以融合自然与社会环境的现场研学,激发学生探索欲,加深学生对现实社会的感悟,引导学生在质疑中强化对自身环境以及所处时代的具身认知。拓宽现场+网络的实践立体化载体,构建研学内容与服务体系的多元化教学课堂,主动适应现代化传播工具,借助电子终端与网络平台,开通线上研学、视频连线等多样的沟通方式,发挥现代化工具在研学中的助力作用。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搭建有深度、有力度的社会实践平台,将思政课堂与社会实践有机结合起来。增加社会实践同所学专业的契合度,偏向对乡村以及三线城市的实践基地的选择,推进知识向成果的转换,增加思维容量,有益于对社会全面的认知,增进胸怀天下的情感共识。
增加社会实践平台的含金量。聚焦每个学生的需求体验,整合育人资源,通过教学环节的科学设计,形成教学、专业与社会实践的连接线,协同思政实践、专业实践和社会实践共同体,打造线上与线下、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全面共振[4]。制定严密的管理制度,引导社会实践总体目标与管理办法的人性化契合,加强同有影响力有诚信度的企业开展合作。完善社会实践教学设计,以对口实习岗位和所学专业为切入点,强化教学实践基地的环境条件,设定合理的教学标准和教学内容,发挥基地员工的老带新“传帮带”作用。优化师资绩效考核指标,将学生社会实践成效纳入考评,向在社会实践工作突出、实践成效显著的师资倾斜,扎实推进师资、平台、学生的一体化联合。增强实习基地与企业现实的产教融合,优化教学实践协同育人的培养模式,做好对企业的人才需求调研,以企业需求能力标准接入实践过程,形成校企联合的良性互动。
强化社会实践形成的文化自觉。社会实践的真实和生动是文化自觉的前提,实践中学生获得的感性认识较为片面,需要通过多样化实践赋予实践丰富性的拓展,并对实践进行学术化分析,以实践—理论—反思不断循环增进,在感性认识的逐步进化中升华到理性认识。触发文化自觉对社会实践的认知反作用,符合哲学思维的实践生态在积累着的文化觉醒中焕发了新的色彩,今后走向社会面对各类不同的社会情境、不同的职场难题时,不断修正检验着行动自觉,减少在问题解决中开展分析以及预测的偏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