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雨薇,胡艳霞
(1.西南大学 文学院,重庆 400715;2.大连民族大学 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院,辽宁 大连 116605)
电视剧《山海情》是中华民族从贫穷走向小康的一个缩影,它通过反映宁夏西海固这个世界罕见的贫困地区移民脱贫的真实历程,将中华民族团结互助亲如一家的民族情感、中华儿女勤劳质朴的人格品质、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的各族人民共同富裕理念鲜活、立体、生动地展现在世人面前。《山海情》作为一部现实主义影视作品,是一张恢宏背景下的历史答卷,它顺应时代,呼应时代,既有历史记忆,又有时代回响,它的可贵之处不仅在于作品中丰富的矛盾冲突和情感张力,更在于其中蕴含的丰富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思想。
作为一部好评如潮的主旋律电视剧,《山海情》蕴含着丰富的政治元素。从叙事本体看反映的是经济发达的东南沿海地区福建省与经济落后地区宁夏回族自治区手足相亲、守望相助的历程,其本质是表达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全国一盘棋”深度开展东西部协作共同奔小康的执政理念和中华民族共同体思想。从时间维度看,贯穿了自改革开放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进入新时代这段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道路上具有史诗般意义的历史,这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奋斗史的缩影,也是中华民族从自觉走向自信自强的缩影。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路何其艰辛曲折,每一点进步都是各民族共同奋斗取得的。
作为一部现实主义题材影视作品,该剧最主要的特征就是以小见大、以情说理、以理论政。以中国西部民族地区一个小山村——涌泉村的移民搬迁为视角折射改革开放40年的波澜壮阔,以移民搬迁、摆脱贫困彰显社会之变、国家之变、民族之变,以一个个充满悲欢离合的父子之情、夫妻之情、兄弟之情、邻里之情、师生之情、同志之情、故土之情、人民之情的故事道出了一个深刻的道理,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政理念,各族人民携手并肩、团结互助,形成坚不可摧的中华民族共同体,人民才会富裕、国家才有希望、中华民族才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脱贫攻坚因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而累积硕果,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也因脱贫攻坚再添新义。”[1]
纵观中华民族五千年发展史,在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中形成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格局。在各族人民共同奋斗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坚持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和最大优势,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始终是党和国家开展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立足点,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这个“理”植根于中华文明价值体系,植根于中国精神,植根于各族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
《山海情》的故事线索紧紧围绕发展经济摆脱贫困这个核心要素展开。纵观中华文明五千年发展史,历代王朝都重视发展经济,解决老百姓的民生问题,但始终没有摆脱贫困的困扰,边疆地区、民族地区以及其他自然条件较差地区更是脱贫的难中之难。西海固贫瘠甲天下,不仅自然条件差,植被覆盖率低、水资源少、沙尘暴肆虐,而且经济基础薄弱,缺水、缺电、缺资金,思想观念保守、教育程度低。《山海情》将西海固之贫穷窘况刻画得生动具体:人要在这地方刨食,太难了;三兄弟只有一条裤子,谁有事出门谁穿;因为一头驴和一口水窖就将女儿许配给他人。传统的扶贫是政策性供给,缺乏造血功能,容易滋生等靠要错误观念,必须由外援性扶贫向激发内生动力转变。
《山海情》聚焦政策性扶持——东西部协作、移民吊庄、技术培训、养殖补贴与激发内生动力——外出打工、学习新技术、主动闯市场等的有效融合,而要实现这种融合,单靠一省一地或者一地一村的力量是做不到的,必须建立更为广泛的共同体,以共同体之力解决特定难题。作为东西部协作的典范,闽宁协作始终遵循“优势互补、互利互惠、长期协作、共同发展”的指导原则,从移民吊庄政策实施遇到实际困难,到依靠对口帮扶进行劳动力输出和发展养菇产业,再到诸多问题的解决,走出了由“输血”到“造血”,由“扶志”“扶智”的脱贫攻坚之路。“《山海情》中呈现的共建共治共享是以基层组织为力量,结合东西部对口帮扶结构性地整合成一个‘共同体’。”[2]“点对点”“一对一”的结对帮扶、双方互派干部挂职锻炼、引导西部地区逐渐适应市场经济体制,这些生动的探索实践印证了中国共产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民族不能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一个民族也不能少”的庄严承诺,更说明了中华民族是一个经济共同体。在中华民族这个大家庭中,大家都是兄弟姐妹,只有共同富裕、共同发展,才能实现民富、国强、民族复兴。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魂魄。文化认同是最深层次的认同,是民族团结之根、民族和睦之魂。《山海情》之所以能够获得不同年龄、不同社会阶层观众的普遍好评,其根本原因不在于演员阵容的强大,不在于剧情设置的巧妙,关键在于其彰显了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价值内核和文化张力,这是获得社会普遍认可和共情的密码所在。《山海情》突出了浓浓的“情”字,这里有对祖祖辈辈生活的家乡热爱和难舍的情感,有扶贫干部“愚公移山”的真情,有村干部敬业奉献、勇于担当的攻坚豪情,有得宝和麦苗跨越山海的恋情,有水花对永富不离不弃的亲情,有白校长热爱学生的师生情,更浸透着党和国家“人民至上”的高尚情怀。《山海情》将当代中国摆脱贫困的集体经验与个体经历紧密相连,人物情感线索清晰、朴实、真诚、含蓄,感觉就是身边的哪个人,感觉这些人都在诉说着中华民族共有的情怀,这些情感汇聚在一起,如同一部交响曲,奏响山海之间的乐章。
《山海情》不仅有“情”,“情”的背后是中华文化的多样性以及蕴涵其中的价值观念和时代精神的影响力。剧中的黄土、土屋、蜿蜒山区的羊肠小道、戈壁滩上的飞沙走石以及老乡们那一张张饱经沧桑的脸,描绘出宁夏西部山区的广阔苍凉以及人们面对贫瘠土地的无助。剧中的人物、地名,如喊水、水花、水旺、涌泉村、玉泉营等以名字中含有“水”的意蕴象征着人们对水的期盼。整个剧中流淌着的方言夹杂着浓厚的乡土气息扑面而来。最初福建人来了听不懂宁夏当地话,宁夏人听不懂福建话,以至于福建人陈金山和马得福初次交流时,因方言理解的偏差还引发了很多笑话,在交往交流交融中逐渐消除地域语言观念以及生活习惯上的不同,“美滴很”等方言受到大家的喜欢和模仿。中华民族灿烂的文化是各民族共同创造的,实践证明,语言文化上的互融互通是构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基础。
《山海情》很“土”,“土”到所有的场景好像都刚刚经受一场沙尘暴的洗礼,“土”到让人怀疑这是不是改革开放后的中国,但“土”得实事求是,这种“土”植根于生活,“土”中彰显出中国人的价值观念和人格品质。张树成、马得福等作为基层干部经受很多委屈,委屈到经常要拷问自己能否坚持下去;凌一农作为技术扶贫的代表,对地方形式主义和财力资源有限有很多无奈,无奈到要自己拿钱来补贴,等等。他们也有自己的人性弱点,但他们的骨子里渗透着一种品质,呈现出一种“很中国”的价值观念,我们从他们身上看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精神内涵,看到了中国人崇德尚义、坚忍坚韧、永不服输、追求幸福的性格特征,体悟了文化认同的价值,感受到了积蓄已久的磅礴之力。以博大深沉的中华民族的共同情感打动人,这是电视剧《山海情》之所以能够影响人、征服人的关键所在。
《山海情》展现了一群普通人不甘贫穷、立志改变命运的故事。张树成是移民吊庄政策的执行者和功臣,三级扬水站建成了,他却因车祸去世没有看到;白校长不同意春玲辍学打工而被家长误解嘲讽,最终因为坚守师德改变了很多孩子的命运;水花为了寻一个活路,用一个板车拖家带口走了七天七夜四百多公里赶到玉泉营从而改变了一家人的命运;凌一农引导乡亲们种蘑菇,饱受资金、市场、信誉等各方面压力但改变了很多菇农的命运;水旺爷爷在玉泉营种树致病,但始终相信这些树可以遮挡风沙改善环境,还有得福、吴主任,等等。无论是张树成、陈金山、马得福还是马喊水、马得宝、李水花、麦苗,乃至每一位村民,他们的命运与改革开放这个时代紧密相连,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紧密相连,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紧密相连。《山海情》以平民视角描写了西海固普通村民生活中的普通事情,这正是百万大移民的现实生活缩影,更是民族富强和时代变迁的真实写照。
正如剧名《山海情》所言,山海之间的情谊不仅限于“海对山”的帮扶,更有“山对海”的诚挚感激之情,体现了兄弟省份之间的手足情深,也是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思想的生动诠释。他们不相信“富贵在天”,他们相信有党和国家的好政策,有东西部协作对口支援帮扶,有他们自己的奋斗和努力,一定会改变命运。实际上,在改变个人命运的同时,他们也在改变国家命运和民族命运。马得福是大家的主心骨,同时也是千千万万基层扶贫干部的缩影,在他们的身后,站着的是伟大的祖国、勤劳的中国人民和坚持以人民的利益为最高利益的中国共产党,这是他们的职责所在、使命所在,更是信心所在。“共同富裕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美好愿望,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共产党始终如一的历史使命。一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就是一部中国共产党为了各民族共同富裕不懈奋斗的历史。”[3]
电视剧《山海情》书写了中华民族用自己的勤劳和智慧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奇迹。贫穷已经成为记忆,但在脱贫过程中所蕴含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思想却值得永远思考和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