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构建我国农业科技创新生态的战略思考

2022-04-07 11:59
中国发展观察 2022年10期
关键词:农户主体科技

王 雯

农业科技创新是实现“藏粮于技”、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和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基础。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农业现代化,关键是农业科技现代化”,走科技优先发展之路成为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在中国农业实现现代化的道路上,我们不仅要通过农业科技创新解决粮食供给“够不够”和质量“好不好”的问题,还要解决竞争力“强不强”的问题,但在具体实践中更是一个“快不快”的问题,也就是如何在相对较短时间内实现农业科技竞争力的赶超。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突飞猛进,科技创新范式正在发生深刻变化。解决好“快不快”的问题除了加强农业科技创新投入之外,更为关键的是通过加快农业科技创新范式的变革,更加有效适应我国基本国情农情,持续提升创新整体效能和效率,扎实推进高水平农业科技自立自强,对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和加快实现农业现代化起到支撑和引领作用。

加快构建农业科技创新生态意义重大

纵观全球农业科技创新范式变迁,其经历了从强调农业科研系统到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再到农业科技创新生态的构建。在这些概念变化的背后是有关创新主体、组织方式和机制上的变化。创新主体更加强调多元、互补和能动,创新组织更加强调开放、协同和合作,创新机制更加强调共创、共享和共同演进,这一系列新理念注入农业科技创新生态的概念中,对农业科技创新政策和实践产生了深刻影响。世界各国都在积极构建能够适应本国国情农情,顺应创新活动内在规律,提升整体效能和效率的农业科技创新生态,这些经验对构建我国农业科技创新生态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一是更加有效适应“大国小农”的基本国情农情。根据第三次农业普查数据显示,我国农业经营主体98%以上是小农户,小农户经营耕地面积占总耕地面积的70%;全国共有2.3 亿户农户,户均经营规模7.8 亩,经营耕地10亩以下的农户有2.1亿户。客观上,“大国小农”这一基本国情农情不会在短时期内发生根本性改变,这是农业科技创新工作面对的基本现实。因此,如何优先服务好数以亿计经营规模小、布局分散的小农户就成为农业科技创新工作的核心命题。

世界各国在构建农业科技创新生态的实践中,都非常重视将农业科技创新成果的使用者视为创新主体纳入创新体系,重视同他们建立紧密连接和深度互动,重视满足他们多元化、个性化的农业科技需求,重视他们在新技术应用、集体学习和信息反馈等方面能动性的发挥。站在这个视角,小农户就不只是农业科技创新成果的被动接受者,而是我们重要的、不可或缺的创新主体。但是,在我们今天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中,小农户和连接小农户与农业科研机构的基层技术推广机构不仅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而且推广机构和专业人员的数量在减少、质量在下降,一些地方处于“无钱养兵打仗”的状态,甚至存在“连接线”断裂的风险。这就更加凸显出通过加快构建农业科技生态,增强小农户和农业科研机构之间有效连接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二是更加有效适应农业科技创新活动的内在规律。农业科技创新活动不仅涉及农业科研院所、农业技术推广服务机构、农业企业、农户等多元主体,还涉及生物学、农学、机械、电子等多学科领域,其从生物资源到最终产品和服务的创新过程更是受到自然条件、生物生长周期和地区农业资源禀赋等多重因素交织影响。多元化主体、多学科交叉和多重因素交互影响,使得农业科技创新活动同其他产业相比具有高度的复杂性,创新成功的可能性相对较低,创新的道路更加漫长。

根据第六次国家技术预测结果显示,目前我国农业农村领域有10%的技术处于国际领跑地位,处于并跑和跟跑阶段的技术分别占39%和51%,与发达国家相比,总体仍呈现“少数领跑、多数并跑和跟跑”的格局。一方面是农业科技创新赶超任务艰巨,另一方面是农业科技创新活动自身的高度复杂性,这就迫切需要我们通过加快构建农业科技创新生态,进一步强化国家战略性科技力量的关键支撑,增加科技供给推动和技术需求拉动之间的深度互动,扩大开放协同创新、整合资源的范围,更加有效适应农业科技创新的复杂规律,加快科技创新赶超步伐。

三是更加有效提升农业科技创新的整体效能和效率。近年来,我国农业科技创新投入不断加大,能力不断提升,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由2015年的56%增至2021年的61%,年均提升0.8个百分点。虽在局部领域有所突破,但基础研究薄弱、原创性创新能力不强的局面并未得到根本转变,依然存在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创新成果与实际应用之间连接不紧密的问题,没有形成持续、高效进行核心技术突破的农业科技创新生态。

以种业为例,目前基因编辑和调控技术等关键核心技术仍然由国外机构掌控,在基因性状功能鉴定和等位基因发现方面,美国拥有12930件专利,而我国仅有3409件专利,有大量种子重要功能基因被发达国家的种业企业发现并注册申请专利(裴瑞敏等,2022)。从发达国家经验看,推动农业科研机构和企业的深度融合,以创新生态视角部署重大科研项目,充分发挥企业在创新资源整合和衔接基础研究中的主体作用,是他们持续、高效进行核心技术突破的重要经验。因此,我国亟须加强农业科技创新生态中农业科研机构和企业的相互嵌入和深度融合,进而实现关键核心技术的持续、高效突破,提升科技创新的整体效能和效率。

加快构建农业科技创新生态正当其时

十八大以来,我国持续推进创新驱动农业发展战略,农业科技创新步伐明显加快。中央一号文件多次强调加强我国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相继出台《“十三五”农业农村科技创新专项规划》《全国农业科技创新能力条件建设规划(2016——2020年)》《“十四五”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规划》《“十四五”农业农村科技创新专项规划》等一系列政策措施,为农业科技创新营造了良好生态环境。当前,农业科技创新主体多元化的格局初步形成,农业战略科技力量加紧建设,协同创新实践积极探索,这都为加快构建农业科技创新生态创造了有利条件。

一是创新主体多元化格局初步形成。近年来,我国积极培育符合农业现代化发展需要的各类科技创新主体,农业科技创新活动中科研机构、高校、企业、社会组织等各类创新主体的功能定位得到进一步明确。目前,全国地市级及以上农业科研机构1035个,每年经费总投入可达300多亿元(刘涛等,2022)。科研机构和高校作为基础知识创造和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的主体作用得到进一步强化。农业高新技术企业已经有近万家,企业作为技术创新投入、创新活动组织和成果转化的主体作用有所提升。各类社会组织在科技普及、推广服务、教育等方面的作用不断强化,在一定程度上发挥着促进农业科技与经济结合的作用。

二是农业战略科技力量加紧建设。近年来,农业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农业科技创新平台和重大研发项目都在加紧布局建设和积极推进。截至目前,我国已建成农作物基因资源与基因改良国家重大科学工程和国家农业生物安全科学中心2个农业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进一步为守好种业“芯片”,打好种业翻身仗奠定坚实基础(于辉等,2021)。从农业科技创新平台情况看,截至2 0 1 9 年,在农业领域布局建设国家重点实验室56个,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20家,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8 4 家(孙康泰,2021),这些平台基本覆盖了农业科技创新重点领域、重点方向、重大产业应用。一系列重大研发项目在积极推进,“1+8+3+N”研发布局不断完善,抢占农业科技创新战略制高点的步伐明显加快。同时,一批45岁以下在生物育种、农业水土资源利用、智能农机装备、农产品加工贮运等领域的农业科研杰出人才也在加紧培育。

三是农业科技协同创新实践广泛开展。近年来,农业科技协同创新实践不断走向深入,涌现出一批国家农业科技创新联盟、国家现代农业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国家农业科技园区,这些创新载体促进了创新要素的聚集,促进了产学研用之间的协同创新,促进了农业科技创新和区域发展的紧密结合。截至2022年4月,已经有6 0 个创新联盟入选国家农业科技创新联盟,设立了南京、太谷、成都、广州、武汉等国家现代农业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国务院批复了9个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超过300家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总体上,在产业、专业技术、区域、园区等维度上的协同创新工作都在积极、广泛地开展。

综合来看,我国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在创新主体、创新能力和协同创新方面都取得了明显成绩,这为创新体系的进一步完善和提升创造了有利条件。为了更有效地适应大国小农的基本国情农情、适应农业科技创新高度复杂性的基本规律和提升农业科技创新的整体效能、效率,当前亟须以加快构建农业科技创新生态为主攻方向,进一步重塑新时代中国特色农业科技创新体系。

加快构建农业科技创新生态的战略取向

“十四五”时期,“突破、融合、重塑、提升”是我国农业科技创新工作的战略支点。这四大战略支点不是相互割裂、各自为战的,而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因此,通过加快构建农业科技创新生态提升整体效能和效率就成为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其中,强主体、深连接和活机制是完成这项任务的关键内容。

一是强主体。在加快构建农业科技创新生态的战略取向下,我们需要更加强调企业、农户和国家农业科技创新平台三大创新主体作用的发挥。第一,强化企业主体。长期以来,在农业科技创新体系中企业并未承担起创新主体的角色。虽然我国已经拥有了相当数量的农业科技企业,但整体上还处于“小而散”、创新能力弱的状态。2020年,我国涉农上市公司研发投入强度仅为0.69%,远低于世界第一梯队国家2.5%的水平,以及国内上市公司平均水平的1.41%。因此,特别需要着力打造航母型领军企业、特色优势企业和专业化平台企业,围绕产业创新需求部署科研项目和培养人才,尽可能发挥企业作为主要创新主体的作用。

第二,强化农户主体。农户主体长期以来并未纳入我们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内,更多被视为新技术的接受者。当前,更需要从基本国情农情出发,从农业科技创新的需求侧出发,增加农业科技创新有效供给,加强对农户的技术教育和运用新技术能力的培养,提高农户对新技术的需求、应用和信息反馈,释放农户作为农业科技创新主体的能动性。

第三,强化国家农业科技创新平台主体作用的发挥。当前,需要加快布局提升一批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农业科学观测实验站和农业科研试验基地,形成聚焦核心、前沿技术持续突破的能力。

二是深连接。在加快构建农业科技创新生态过程中,特别需要强调的是多元创新主体在重大研发项目、创新资源整合和全球创新网络上的深度连接。第一,加强企业参与国家重大项目的深度连接。目前,这些项目主要承担单位是科研机构和高校,企业在其中的参与度很低。因此,一方面可以鼓励企业牵头组建新型研发机构,建立跨领域、大协作、高水平的创新平台参与到国家重大项目中;另一方面国家重大项目在选择项目参与方时,除了考虑现有技术能力外,更应将“技术创新能力成长”作为重要的参考原则。

第二,以抓产品为导向促进创新主体的深度连接。农产品竞争力是各类创新主体投入创新资源形成一体化能力最集中、最直观的体现。从抓产品入手,精准界定创新问题,形成技术创新供给和需求的正反馈,促进企业、科研机构、中介服务机构、社会组织在创新资源投入和创新活动上形成一体化能力,实现在区域或园区空间载体上的创新要素集聚和协同,提升农业科技创新的整体效能和效率。

第三,加强农户同相关创新主体的深度连接。通过不断增强公益性农技推广队伍和服务能力,不断壮大专业化、社会化农业科技服务公司,不断强化农技推广骨干人才培养,持续加强农户同农业科技企业、科研机构之间的深度连接,提升农户参与创新的能力和能动性。

第四,加强同全球创新网络的深度连接。积极主动连接全球创新网络,强化与农业科技强国、重要国际伙伴的合作创新,强化与发展中国家的技术应用创新及示范推广合作,建立并巩固合作创新和推广平台。

三是活机制。激发创新主体的能动性,高效配置创新资源是农业科技创新生态构建过程中机制创新的核心要义。第一,建立创新资源共用机制。政府可以通过建立农业科技创新资源共用平台的方式,实现科研机构、高校与企业之间对于创新资源进行市场化的共用,推进科技创新与成果应用,推动产品品种与市场需求有机、深度融合,促进创新成果更好地市场化。

第二,建立人才流动机制。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积极探索科研机构与企业合力培养农业科技创新人才的新路径,畅通人才流动机制,使农业科技创新人才不仅自身有“活力”,而且能够真正“活起来”。

第三,建立创新成果共享机制。建立金融机构、企业、科研机构等利益相关者共担风险、共创价值和创新成果共享的机制,在更大范围内调动各类主体的能动性,积极应对创新的不确定性。(参考文献略)

猜你喜欢
农户主体科技
农户存粮,不必大惊小怪
论自然人破产法的适用主体
让更多小农户对接电商大市场
科技助我来看云
粮食日 访农户
农户存粮调查
科技在线
科技在线
关于遗产保护主体的思考
科技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