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锡军
(上饶市德兴生态环境服务中心,江西 上饶 334200)
德兴市坐落于江西省东北部,地处饶河流域中上游,为江西、安徽、浙江3省接壤之处,辖区总面积2 082 km2,共辖6镇、6乡和4个街道。2020年,德兴市户籍人口33.6万,其中涉及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的人口有16.2万[1-2]。2020年,德兴市农村居民年平均生活用水量约为 400万m3,年平均污水排放量约240万 m3[3]。农村生活污水主要来源有厕所排水、厨房排水、洗涤洗漱排水、公用设施排水、农家民宿排水及畜禽水产养殖废水等方面。其中,厨房排水包括淘米、洗菜、刷锅等含有油脂、悬浮物、有机物的废水;洗涤洗漱用水通常富含氮、磷等元素,易导致水体出现富营养化,而且过量的阴离子洗涤剂也会危害人体健康。
德兴市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设施大多采用的是分流制或不完全分流制排水系统,部分区域污水主干网基本建成,但部分区域入户管网建设并不完善,雨水和污水未实现分流,多数混合后沿道路两旁水渠汇入自然水体。德兴市山地占44%、丘陵占33%、低丘岗地占23%[4]。部分位于丘陵地区的居民点生活污水排放较为分散,多数排水顺地势经排水沟渠进入农田、塘坑或自然水体。这些区域的生活污水未经有效处理就直接排入水渠和河流,逐步渗透到地表土壤与潜水层的水体混合在一起,极易污染村庄的土壤和地下水,严重威胁着农村居民的用水安全。目前,德兴市大部分村庄的生活污水基本实现了“黑灰”分离,部分农村居民家庭的黑水进入化粪池处理后再用于浇灌果树或蔬菜,灰水直接排放至附近田地或水体。德兴市属中亚热带湿润季风区,具有四季分明和昼夜温差大等山区小气候特点。农村居民的用水量受季节更替和时间变化影响较为明显,通常夏季比冬季用水量高,昼间比夜间用水量高。污水排放量基本符合当地农村居民的生活规律,其中用餐高峰时段污水排放量波动较大,夜间排放量通常偏少,有时甚至出现断流现象。部分乡村(如香屯楼上楼、花桥小目源、江村茶园、石头部落等地)建设了一批农家乐、宾馆和特色民宿等旅游服务设施,旅游旺季和淡季的水量、水质也会发生显著变化。由此可见,德兴市农村用水量的变化比较显著,污水排放量的变动幅度较大,呈现出不稳定连续状。具体来说,德兴市农村生活污水具有排放总量相对较小、集中排放频率较低、排放区域比较分散等特点。因此,德兴市难以集中统一治理各地的农村生活污水,有必要根据各地客观实际状况逐个编制治理方案。
《江西省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行动方案(2021—2025年)》明确提出,推进厕所粪污与污水协同处理。德兴市将农村污水治理和厕所革命工作一体化推进,积极协调做好规划、建设、管理等重要环节工作,实现了“厕污共治”的有效衔接。例如,在生态环境容量较小的村庄,推进农户卫生厕所功能性改造,使厕所粪污废水得到较好的治理。在其他区域,则根据农村居民易接受、经济成本合理、维修操作简单和不易污染公共水体环境等技术特点,修建符合生态环境保护要求的公厕。农村新建住房基本都配套建设了无害化冲水式厕所,人口较多的居民点均新建了标准的公共厕所。目前,德兴市农村居民改厕普及率已超过95%,卫生厕所类型均为水冲厕,且配套了三格式化粪池。部分农村居民会将处理后的生活污水用于耕田种地。在部分无消纳污水能力土地的区域,生活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后排入附近的水沟或自然水体。
1.4.1 统一纳管治理模式。德兴市建有1个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厂,设计处理能力为10 000 t/d,存在超负荷运行现象。因此,当地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厂的二期扩建项目已于2021年底开工,新增污水处置能力6 000 t/d[5]。此外德兴市住建部门分两期建设了13个位于集镇的生活污水处理设施,主要采用FMBR一体化工艺和“AO+接触氧化”工艺,处理规模为200~1 000 t/d,计划将12个乡镇政府和2个街道办事处所在的村庄及周边村庄污水统一纳入集镇污水处理设施进行处理。
1.4.2 集中治理达标排放模式。自2016年,德兴市开始分阶段实施农村污水治理项目,优先治理位于生态环境敏感区域的重要居民点的污水。截至2021年底,德兴市生态环境部门和农业农村部门已建成40座农村污水处理设施,大多数采用小型人工湿地处置工艺,总设计处理能力约为2 000 t/d,服务人口约1.6万[6]。根据调查,德兴市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大多于2017年之后建成,建成和运行时间较短,设施基本能维持正常运行,其中部分设施的氧化塘略有淤积,部分设施存在污水收集PVC管破损、设施外围配套设施破损等现象,主要原因还是后期运维管理工作未及时跟进。
1.4.3 分散处理与资源化利用模式。分散处理模式采用小型设备或自然方式处理生活污水,适用于人口密度小、地形条件复杂、污水不易收集的村庄污水处理。德兴市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目前处于初始阶段,还未对数量庞大的分散农村居民家庭的生活污水开展有计划的治理。《农村厕所粪污无害化处理与资源化利用指南》建议采取水冲式厕所粪污分散处理利用方式,《关于推进污水资源化利用的指导意见》提出稳妥推进农村污水资源化利用。德兴市人口较少,规模小、居住分散的农村居住点在建设卫生厕所时会配套建设化粪池,但底部不密封,让粪污自然下渗。此外,当地居民通常不会建设化粪池出水处理设施或资源化利用设施,如污水池、沼气池等,黑水就近资源化利用率不高,灰水多直接排入外环境,污水几乎没有经过处理。调查显示,德兴市以农业为主的黄柏乡、张村乡、万村乡等乡镇的化粪池出水资源化利用程度较高,三格式化粪池的第三格蓄水常用于房前屋后的菜地、庄稼地、果园浇灌,污水实现生态治理。
经过多年的生态环境保护宣传引导,德兴市对农村生活垃圾的整治和对村容村貌的改善均取得了积极的成效,农村居民也逐渐养成了绿色环保的生活方式。但部分农村居民对农村污水乱排乱放的危害性及开展生活污水治理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日常生活中会随意倾倒排放生活污水。农村居民对污水管网铺设路线的意见不统一,有的私人区域不让开挖铺设管网,以致项目施工过程中群工矛盾较为突出,治理项目难以按既定计划实施。同时,部分农村居民受长期固有生活习惯的影响,一般将生活污水用于清洗房前屋后的地面或浇灌果园菜地,这样既污染了农村的土壤和地下水,又降低了管网收集率和污水处理率。
在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程项目建设中,既需要修建污水汇集管线和污水处理设备等室外排水设备,又需要改建部分入户居民的室内卫生间管网,而且施工数量多、建设成本高,在经济条件不宽裕的地方往往无法维系下去。目前,德兴市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经费主要来源于农村环境整治等方面的专项资金及市级财政资金,项目治理资金缺口较大,项目建设和后期运维都面临着较大困难。部分污水治理项目在中央、省级环保专项资金不足及地方配套治理资金也迟迟无法到位的情况下,施工推进速度极为缓慢,少数乡镇污水处理设施至今未建成或未正常投入运营。部分村庄建设好了污水处理场站,但污水收集管网没有覆盖到位,导致污水收集量达不到运行负荷要求,设备无法正常运行。
德兴市现有的村庄没有进行统一的规划布局,农村居民居住点相对分散,农村多数房屋为自建房,房屋密集且混乱,没有合理布局排水设施。虽然部分村庄编制了新农村建设规划,但绝大多数自然村仍由农村居民自发建设,未按照集中村庄规划开展新农村建设工作。多数人口密集的村庄没有将污水收集与排水设施纳入建设规划,部分村庄因房屋过于密集难以安装排水设施,生活污水收集难度大。同时,因为污水处理设施存在“邻避效应”,设施选址通常距离村庄居民点较远。
德兴市地处山地丘陵地区,村庄多沿河、山谷分布聚集。《上饶市德兴市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专项规划(2020—2030)》要求,至2025年德兴市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须完成9个纳管模式建设工程、193个集中治理达标排放工程和304个分散治理工程。自2016年,德兴市重点开展了位于建节水沿线的万村乡、黄柏乡部分区域及乐安河沿线的香屯街道、海口镇、新岗山镇部分区域的生活污水治理工作,建成了40个自然村污水处理设施,其他区域污水治理工作进度较为迟缓[6]。近年来,德兴市建设了13个集镇污水处理场站,铺设了大量污水管网,计划将集镇周边20余个村庄的生活污水纳入市政管网收集处理。与此同时,其他300余个村庄适宜选择分散式污水处理方式,但由于量大面广,德兴市尚未开展此区域的污水综合治理。截至2021年底,德兴市已建成53个农村污水处理设施(含集镇),数量分布总体偏少。
现阶段,德兴市运维农村污水处理设施的机制还不健全,缺乏相应的考核和奖惩措施,没有明确运维责任主体和经费保障机制,仅针对少数处理能力较大的集镇污水处理设施和第三方约定了运维期限。德兴市大部分集中式污水处理设施仅在建设合同中约定了质量保证期,工程质保期间由项目施工单位负责3 a运维,质保期限过后的运维方式尚未明确。当地部分农村污水处理设施建成后移交给乡镇或村庄,由于缺乏明确的运维机制及稳定的运维资金保障,造成污水处理设施经常处于无人看管的状态,部分污水处理设施建成后出现了“建得起、用不起”现象。例如,污水管网中的垃圾、泥沙等杂物无人清理,人工湿地的植物和填料无人更新,部分设施设备损坏后维修不及时,导致处理设施的出水不达标或设备无法正常运行。
农村污水处理设施项目建设包含工程建设、设施运营和后期维护管理等多个环节,涉及住建、水利、发改、财政、农业农村和生态环境等多个部门。由于目前各部门联动协调机制不健全,因而在项目建设中易出现相互推诿现象。目前,污水治理项目的业务环节和政府部门的管理职能联系不紧密,明显存在条块分割、监管缺位等现象,部分职能部门未按规定抓好污水处理设施运行管理的监督考核事宜。例如,江西省于2019年就出台了针对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的排放标准,明确规定了治理设施的水污染物排放控制要求和监测要求,但除了住建部门负责建设的一些设计处理能力较大的集镇污水处理设施外,绝大部分农村污水处理设施并未开展每半年1次或每季度1次的自行监测。
第一,德兴市应充分发挥抖音、微博、微信等媒介的宣传作用,通过开设知识讲座、发放宣传资料、优化村规民约等方式,宣传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意义,引导农村居民正确认识农村生活污水的危害性及治理污水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渐渐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和节约用水习惯,逐步减少肆意排放生活污水的行为。第二,鼓励动员广大农村居民、群团组织、有关企业和志愿者踊跃参与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的规划设计、建设施工、运行维护、监督管理等工作。第三,大力挖掘在农村污水治理工作中涌现出的好典型、好经验、好做法,坚决曝光阻碍农村污水治理和破坏农村水环境的违法违规行为,积极营造社会各界关心、支持和参与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的浓厚氛围。
德兴市政府应主动承担起治理农村生活污水的主体责任,按照中央和省级有关涉农资金统筹整合政策规定,统筹使用流域上下游横向生态补偿、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美丽乡村建设、农村改水改厕等专项资金。第一,拓宽治理资金筹集渠道,强化治理项目经费保障,如开展生活污水处理农户收费试点工作,将污水治理项目列入农村公益事业建设的财政奖补范畴。第二,加大农村污水处理市场化扶持力度,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特许经营、股权合作等方式吸纳社会资本参与治理,鼓励专业化、市场化建设和运行维护。第三,积极争取上级部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主要污染物减排、农村节能减排、新农村发展等专项资金,统筹投入农村生活污水处理项目。
德兴市应结合乡镇及村庄的规划调整,合理布局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地点。例如,可将分散的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在农村居民家的院内或屋后的空地,处理后的污水可供浇灌菜地、果园。集中式的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应严格按照《德兴市城市总体规划(2008—2030)》《德兴市旅游产业发展规划》《江西省地表水环境功能区划》《乐安河流域(德兴段)重金属污染综合防治规划》《德兴市畜禽养殖污染防治规划(2016—2025)》和《江西省生态保护红线》等要求,公开征求周边居民的意见和建议,科学论证农村污水处理设施的选址、出水口的位置和污水收集管网在村庄中的布局。
农村生活污水排放情况具有明显的地域差异性,德兴市各地应根据实际需要采用不同的污水治理模式。通常来说,要综合考虑村庄地形特点、人口数量、聚集程度、尾水排放要求、资金额度等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污水治理模式及技术工艺。部分村庄位于城镇郊区,可将生活污水接入城镇污水管网统一进行处理。部分村庄远离城镇生活污水管网、人口较为密集但不具备资源利用条件,可建设集中式污水处理设施和收集管网进行治理。部分村庄居住点相对分散、地形地貌复杂、人口数量偏少,可重点通过卫生厕所改造项目实现生活污水治理(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后,就近作为肥料资源利用)。在条件较好的区域,大力推行能耗低、成本小、效率高的污水处理工艺,鼓励采用氧化塘、小型人工湿地等生态治理方式。
德兴市应坚持建管并重,既要推进前期工程项目建设,又要抓好后续运行维护管理。第一,按照“政府扶持、社会参与、公众自筹”的原则,筹措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后期运维经费。第二,推行采取政府购置公共服务的模式,委托专业机构统一管理维护区域内的农村污水处理设施,实现标准化、精细化、科学化运行维护管理,同时健全运维管理考核办法,完善运维台账管理。第三,适时开展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技能帮扶指导,提升运维人员的业务技能、管理水平和协调处理能力,从而保障农村污水治理设施能够长期稳定运转。
德兴市应坚持政府监管和公众监督并举,定期对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设施开展监测、监控和监管等工作,充分发挥好社会大众的监督作用。第一,严格落实《江西省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技术指南》《江西省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程验收技术指南》《江西省农村新居排水方式及生活污水收集设施建设指南》《江西省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管护技术指南》等文件要求,加强农村污水治理设施建设施工、工程监理和竣工验收全过程管理。第二,全面排查现有农村污水处理设施运行效果,逐一分析设施不能正常运行的原因,并制订整改方案,明确整改时间,建立“一处一策”档案。第三,落实污水治理资金使用监管责任,完善污水治理项目的报备、招标、公示和审计等制度,定期监督检查农村污水治理项目的资金使用状况。
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具备长期性和系统性,是改善生态环境质量的重要民生工程,对打造美丽宜居乡村具有重大意义。德兴市通过治理农村生活污水,解决了一些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提升了农村水生态环境质量,但在污水管网建设、运行维护管理等方面还存在一些不足。德兴市应发动社会各界人士踊跃参与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各项工作,强化生态环境保护宣传教育,整合相关部门的资源力量,精心挑选符合当地实际状况的污水治理方式,严格落实治理设施建设质量全过程管理,建立健全运维管理污水处理的长效工作机制,完善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体系,助推美丽乡村取得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