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院校一流本科专业错位发展研究

2022-04-07 07:45左卓蓉
普洱学院学报 2022年5期
关键词:一流院校专业

乔 磊,左卓蓉

1.中央民族大学 教育学院,北京 100081;2.普洱学院 教师教育学院,云南 普洱 655000

专业是人才培养的基本单元和基础平台,是建设一流本科、培养一流人才的“四梁八柱”[1]。专业建设是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着力点,是推动和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不断满足党和国家事业对高等教育需求的核心抓手。2019 年,教育部发布《关于实施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双万计划”的通知》(后文简称“双万计划”),规划用3 年间建设1 万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和1 万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并要求:在不同类型的普通本科高校建设一流本科专业,鼓励分类发展、特色发展。作为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地方院校是地域智力制高点,是区域社会经济发展人才需求的输送源和聚集地,是我国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一环。

目前,从教育部公布的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名单中,“双一流”高校表现抢眼,从专业数量上看,其入选比例均远高于其他高校。云南省一流本科专业数据显示:云南省共有国家级一流专业211 个,其中省属高校拥有200 个,占比94.79%;地方院校拥有11 个,占比仅为5.21%。省级一流专业293 个,其中省属高校拥有224 个,占比76.45%;地方院校拥有69 个,占比仅为23.55%。而地方院校由于资源投入短缺、定位同质化倾向、高水平师资不足、机制创新乏力等历史原因,其办学水平相较“双一流”院校较为落后。目前,高等教育整体向高质量、高水平转型发展的关键历史进程中,地方院校是我国高等教育的“纵深”,体现了全面振兴本科教育的价值向度和内在张力。没有地方院校充分、深度参与的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就难以从全局上实现全面振兴本科教育的历史任务,难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对优质、均衡教育资源的需求。

一、何以可为:地方院校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的错位必然

错位发展是指行为主体在竞争中依托自身优势形成的独特发展模式[2]。就其本质而言,错位发展是一种求异思维。其主要是在对竞争环境充分研判的基础上,通过自我剖析以明确目标定位、科学制定发展战略等手段有效规避劣势、以差异化发展突破自身瓶颈,从而赢取生存空间的战略思维。错位发展理念不仅体现了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高位走向,也是地方院校内涵式发展的应有之义。

(一)高等教育转型的主体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新时代要以更高水平和更高质量统领社会各领域的发展,这从根本上指明了我国高等教育转型发展的基本方向。转型既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大趋势,也是高校改革的重要特征。高等教育发展的内涵是转型发展,转型中求发展,转型即是发展,转型是高校闯过高等教育“深水区”的必由之路[3]。高等教育转型的目标是内涵式发展和高质量发展,转型的内容包括发展理念转型、人才培养模式转型、治理体系转型和评价体系转型等,转型的立足点是立德树人。然而,转型发展最终都要归结到主体上来,在我国高等教育主体结构中,地方院校数量和就读学生数均超过90%,成为高等教育当仁不让的主体[4]。因此,在高等教育转型已然成为“常态”的不争事实下,地方院校的主体地位理应得以彰显。

2022 年,新一轮“双万计划”正式启动,建设重点是落实和扩大高校建设自主权,坚持服务国家战略需求,加强与区域发展的对接联动。此轮建设鼓励建设高校主动对接需求、优化专业建设口径。国家鼓励地方院校根据自身特色优势、目标定位,以及服务国家、行业和地方发展需求情况进行一流本科专业建设。新的政策制度环境正是积极引导地方院校以错位发展理念加强一流本科专业建设。

(二)分类管理评价改革的趋势

建国以来,以办学水平为主要依据的高校分类管理和评价改革经历了重点高校建设、“211”工程和“985”工程建设、“双一流”建设等演进过程,旨在提升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水平和增强国家核心竞争力。通过一批高水平高校和重点学科的突破带动了我国高等教育跨越式发展。同时,以办学水平为依据的划分标准弊端也逐步显现,地方院校的办学资源和发展空间被进一步压缩。近年来,受卡内基教学促进基金会(CFAT)有关高校分类管理和评价标准的影响,我国高等教育逐步摆脱了仅以办学水平为分类依据,注重多元化的评价标准。从国家层面看,我国高校分类管理并未实现重大进展,引导高校特色发展的评价导向机制尚未完全形成[5],但这并不影响多元分类管理评价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特色发展的重要突破。

《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指出:“建立完善的高等学校分类发展政策体系,引导高等学校科学定位、特色发展。”《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要求:“推进高校分类评价,引导不同类型高校科学定位,办出特色和水平。”分类管理和评价正在成为我国高等教育转型发展的重要理念,这可以从2021 年教育部发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实施方案(2021—2025 年)》中得以窥见。新一轮审核评估坚持分类、分级、建改,极大地凸显了高校的办学和建设自主权。尤其“两类四种”评估方案赋权高校自主评估指标体系的权能[6],充分体现了高等教育分类管理评价中的错位发展理念。

(三)地方院校履职的内在规定

虽然高校职能受到经济形态和生产力、政治体制、文化传统、科技发展等因素的影响而呈现出拓展、泛化和分割等特点,许多学者从学理和实践层面做过诸多有价值研究,且目前讨论仍未停止,使得“三职能”“四职能”“五职能”“六职能”等说法众说纷纭。然而可以比较确定的是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联系社会是高校得以存继和价值彰显的核心职能要素。坚持“以本为本”,推进“四个回归”就是要科学纠正高校办学行为的盲目性、随意性和易变性,把高校从纷繁芜杂的事务和关系中“拯救”出来,回归高等教育的本分和初心,聚焦人才培养、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以创新的思维和发展的理念对待知识和看待学生,倾力实现教育报国、教育强国梦。鉴于高校的主体地位和其与社会的动态、协作、互利的关系角度而言,将“联系社会”[7]作为高校第三职能或许更为妥帖。

地方院校与非地方院校的职能并无二致,但在具体履行职能过程中的行为却体现了地方院校的办学主体性。一是在人才培养方面。地方院校多以培养能够在区域内就业、扎根和服务的实践应用型人才,本就与诸多“双一流”高校错开了就业空间。二是在科学研究方面。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科学研究要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要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地方院校处在地方,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是其专业设置的重要依据。因此,科学服务职能要求地方院校须着眼于地方各领域、各行业发展,既要聚焦国家发展重大需求,更要结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来实现科学技术成果的应用和转化。

二、为何而为:地方院校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的实然窘境

“双万计划”要求一流本科专业建设须全面落实“以本为本、四个回归”,积极推进“四新”建设、主动适应新的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不断完善协同育人和实践教学机制,切实落实本科专业国家标准要求,努力培育以人才培养为中心的质量文化。长期以来,由于高等教育政策缺乏张力、办学资源短缺与分散并存、以及高校自身发展等多重因素制约[8],地方院校一流专业建设实则困难重重。

(一)专业发展定位模糊,同质化问题凸显

正所谓“明分以辨类”,专业发展定位既是专业建设的目标和走向,也规定了专业建设的维度和重点[9]。定位具有边界性和排他性,因而与错位发展理念不谋而合。科学合理的专业发展定位隐含着对地方院校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的合理性“保护”。由于长期以来重点高校专业建设成效显著,且与资源获取直接挂钩,无形之中对其他高校专业发展定位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地方院校专业发展定位“跟风”现象明显,将本专业国内一流高校的发展定位直接拿来使用,较少考虑到由于不符合自身的专业基础和办学条件而产生的“水土不服”。此外,同类院校之间的专业发展定位也具有高度雷同。以小学教育专业为例:“立足地方”“全面发展”“综合素养”“综合育人”“实践运用”“应用型人才”成为人才培养中共同的高频词汇,此类定位描述仅为国家相关专业标准的共有要求。专业定位模糊和同质化问题直接影响着专业发展方向、浪费办学资源,导致地方院校一流本科专业建设与国家要求愈行愈远。

(二)专业布局不够合理,升级改造进度慢

专业布局是指高校各门类专业设置的结构和分布情况。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共有12 个学科门类、92 个专业类、506 个本科专业。专业布局既是高校综合实力的体现,也反映了高校某一阶段的重点发展方向和目标规划。专业布局既和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协调统筹有关,也和高校自身的发展规划有关,同时还受到社会经济发展与产业发展的影响。专业结构布局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会随着时代发展进行动态调整的。《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中办发〔2017〕46 号)强调“建立健全学科专业动态调整机制”,并给出了8 条专业结构动态调整的改革举措,目的是统筹优化专业结构、提升高等教育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度。然而,许多地方院校在专业布局过程中不断通过申报新专业来盲目追求“大而全”,走了一条非理性的院校综合化发展之路。一些地方院校急于升格为大学,不断增加学科门类和专业数量,从而引发各专业间的恶性竞争,本就不多的资源被再次分占。新设置的专业由于缺乏办学基础和条件,始终处于低水平发展状态。如某地方院校2015 年有本科专业15 个,2018 年增加到33 个,2021 年增加到42 个,涵盖9 个学科门类。可是,在省内的本科专业相关评估中,处于“国内平均水平以下”的专业数占到所有本科专业的80.95%,既包括新增专业,也包括传统专业。传统优势专业升级改造进度缓慢,新增专业成效不明显。

(三)专业办学资源匮乏,短缺与分散并存

办学资源是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的首要条件保障。资源依赖理论认为,“所有组织都必须为了生存而与其环境进行交换,获取资源的需求产生了组织对外部环境的依赖”[10]。由于办学成本逐年增加、资金来源相对单一、社会筹措力度较弱等原因,地方院校难以摆脱自身发展对外部关键资源获取的依赖性,也难以寻求获取稳定资源的手段。主要表现在:其一,地方院校教育经费长期短缺。数据显示:地方院校相较于部属高校收入逐年下降,两者的差异越来越大。从云南高校2022 年经费预算中可以看到,前10 位无一地州院校,11 所地州院校经费预算之和甚至都低于云南大学1 所高校;在昆高校平均经费预算是地州院校的3.23 倍。其二,地方院校教师流失问题严重。高校教师流失问题近年来越来越严重,尤其是高层次人才流失,成为地方院校学科发展和专业建设的首要制约因素。其三,地方院校在组织资源、制度资源和实践资源等方面缺乏且未得以整合。具体表现在:学校赋予专业建设的行政权力和专业权力不足,学科建设总体水平不高,难以牵引一流本科专业建设,专业建设多各自为战、专业集群建设滞后,充分利用与整合校外企事业单位等多方资源的协同育人机制尚未有效形成。

(四)人才培养质量不高,质量文化有待形成

人才培养质量是高等教育的生命线,是衡量专业办学的核心指标。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明确要求,“把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效果作为检验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通过提升专业建设水平和深化课堂教学改革,着力打造以人才培养质量为中心的专业品质和质量文化。各高校具有设定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自主权。在实践操作过程中,人才培养质量可以通过毕业要求达成度和培养目标达成度进行佐证。一方面,地方院校开展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有益论证和研究并不多。因为人才培养质量论证是一项复杂且科学性较强的工作,需要对专业人才培养准备、培养过程及培养结果进行交叉分析,评价主体涉及到专业本身、学生、用人单位、第三方等,评价和论证的成本较高,而且目前尚没有统一的评价标准。另一方面,质量文化是专业文化在综合育人中的凝结和沉淀,其核心是塑造根植于内心的质量意识与以约束为前提的自觉行为的结合[11]。质量文化既包含着专业人对专业文化的尊重和认同,更是一种自觉的行为规范。显然,地方院校一流本科专业建设距离专业质量文化还有相当大的距离,这绝非一朝一夕可以达到。

三、如何而为:地方院校一流本科专业错位发展的路径

在新的一流本科专业建设政策制度背景下,地方院校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应以错位发展为遵循,从专业建设的理念、目标、特色和治理机制等方面着力,以求打破壁垒、实现跨越。

(一)错位理念,错开建设轨道

地方院校一流本科专业的现实局面有定位不准、判断不清、规划不明的专业自身因素导致,但专业“先天不足”的壁垒实则很难短期突破。虽有一些地方院校在“双万计划”中表现优异,然“一流”却也让多数专业望而却步。因而要吃准吃透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的深刻内涵,“双万计划”充分考虑到地方院校专业的现实情况,划定了国家和地方两条“赛道”分列名额,鼓励地方院校专业在与区域社会经济协调和创新发展中建设一流。根据国家一流专业的建设原则,地方院校应首先瞄准一流专业建设的“省道”目标。在将专业建设与同类院校横向比较中凝练优势和摒弃不足,使人才培养质量和规格对口地方特色需求,以分层发展战略和梯级发展战略开拓专业建设空间。同时,还应营造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的文化氛围,增强学校师生员工对建设一流本科专业的认可度和认同度,使建设理念入脑、入心、入行。建立一流本科专业建设专项激励机制,保护每一位教师的专业建设贡献度和创造性,形成顶层设计、中层担纲、基层创新的专业建设新局面。

(二)错位目标,错开市场需求

目标是一个相对概念,是组织主体在一定时期内的预期成效,具有主观性、方向性、现实性、社会性和实践性等特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的目标内涵是坚持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而人才培养目标是其核心外延。地方院校在确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时首先要考虑国家战略及高等教育改革趋势。目前,高质量发展、“四新”建设、三全协同育人、创新品质是一流专业建设的重要改革理念,这是地方院校人才培养目标设立不可规避的时代背景。同时,还应将目标置于区域社会经济和产业发展的土壤之中。错位目标,就是要为人才输出赢得有利空间,产出适销对路的人才。在制定人才培养目标时,要树立市场导向意识和需求思维意识。一是要体现“由终而始”思维模式。由行业终端的人才质量和人才规格需求为导向设置目标;二是要体现“需求覆盖”思维模式。人才输出规格对接行业核心能力和素养,同时尽可能覆盖用户的差异化需求;三是要体现“预判发展”思维模式。对照行业和地区产业革命趋势,研判行业未来发展走向,及时更新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保证培养目标的时代性。

(三)错位特色,错开发展空间

特色发展是地方院校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的应然之策,只有常新才能常进,才能体现专业建设的一流性。由于长期以来地方院校专业建设同质化现象凸显,专业设置和专业结构不同程度存在问题,新兴专业建设进度缓慢、传统专业升级改造难度大,许多高投入低回报的专业始终占据主位。对标一流专业建设,地方院校亟需以刮骨疗毒、壮士断腕的勇气进行专业结构调整。淘汰一批始终处于低水平发展的专业,着力发展与区域经济相适应的新兴专业,打造优势专业集群。一是对传统专业进行升级改造。传统专业由于观念陈旧、创新不力等原因,难以催生动力和激发活力,续存只会过度消耗和分占资源。对传统专业改造升级要坚持信息化和数字化、坚持多学科交叉复合、坚持开辟专业新领域和新方向。二是重点扶持新兴专业。紧密结合区域重大战略和产业发展现状,重点打造和建设新兴专业。新兴专业是不可忽视的战略契机,是地方院校转型发展的重要机遇。如曲靖市十四五期间依托“硅晶产业园”“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园”“硅化工产业园”,全力发展光伏产业集群、新能源新材料产业集群、硅化工产业集群,将着力推进5 个千亿级支柱产业和7 个百亿级优势产业发展,建设世界一流硅精深加工产业基地,打造世界“光伏之都”[12]。这无疑给曲靖师范学院传统专业改造升级和新兴专业培育带来巨大的契机。学校可以依托地区产业发展规划,重组专业结构,优先将应用化学、人工智能、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等专业打造成一流本科专业,实现专业建设和产业发展的双赢局面。

(四)错位共商,错开协同模式

“双万计划”要求,不断完善协同育人和实践教学机制,着力推进与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协同育人的内涵是立德树人、实质是实践理性、基点是互利互赢。构建良性互补的协同育人机制,需要加强部门之间的合作,找到各的短板,取长补短、互通有无。

一是打通校际同类专业联盟,实现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共同体。同类地方院校有着相似的问题和共同的专业建设愿景,在错位发展理念下,双方应该是共存共荣的关系。可以在教学资源、教学成果、科研团队、教师培训、“金课”建设、学分转化等方面打破壁垒、实现共赢。地方院校在协同育人过程中,往往需要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从中协调,还需要优质高校牵头引领。如云南省教育厅根据省内教师教育现状和需求,以及云南省教育改革发展重大战略部署,组建了云南省高校教师教育联盟,统筹全省地方院校师范类专业协同发展。

二是构建“U-G-I”三螺旋共生联盟,实现校城共生新范型。美国社会学家亨瑞·埃茨科瓦茨于1995 年首次将三螺旋理论从生物学引入社会学研究领域,用以阐释高校、政府与产业三者间的关系,并架构了以互动为动力学的模型结构。在新时代背景下,高校、政府、产业界应当相互协调以实现共赢和共生。三方主体不再是两两互动的关系,而是相互“交迭”的三边网络与混合组织,三者在保留各自独立身份的同时,必须延展出另外两个组织的一些职能,其中高校可以成为三螺旋中的领导主体。正如埃茨科瓦茨所说,“知识生产机构正成为社会主要机构,它将取代产业界和政府,成为创新组织者领导作用的核心螺旋”[13]。为此,地方院校应主动突破“关起门来办大学”的理念桎梏,重新划定和分配职能,将一流本科专业建设融入地方产业和社会发展的“土壤”之中。同时,积极推动三者间的价值互融、战略互嵌、结构耦合、利益交融和协同治理[14],以实现“城校共同体”共生发展新范型。

总之,一流本科专业建设是一项时代命题,是新时期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目标方向和根本遵循。作为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地方院校应直面专业建设中的诸多问题和困难,以错位发展理念统领专业建设全局,转变思路、致力创新、追求卓越,责无旁贷地担当起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和使命。

猜你喜欢
一流院校专业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关注一流学科
我校获批4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双一流”建设如何推进
专业降噪很简单!
专业化解医疗纠纷
更聚焦、更深入、更专业的数据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