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链驱动:让深度学习真正发生

2022-04-07 05:07:07江苏如皋市外国语学校226500仇玉洁
小学教学参考 2022年36期
关键词:小点儿法治道德

江苏如皋市外国语学校(226500) 仇玉洁

深度学习是机器学习研究中的一个新领域,并应用至教育领域中。儒家讲究“学、思、习、行”,到了“行”又进入另一种“学”,这是一个循环往复、不断深化的过程和状态。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应由单纯的知识传授者向学生学习活动的引导者、组织者转变;教师要通过创设任务情境或问题情境,激发学生主动学习和探究的兴趣,鼓励他们大胆尝试解决问题的方法。这就要求教师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巧设驱动性问题,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引导学生用多种感官观察、体验、感悟、甄别社会,从而获得对世界的真实感受,让课堂成为学生体验生活、发展道德的主阵地,使深度学习就此发生。

活动是课堂教学的载体,驱动性问题链是推动课堂教学的主旋律,因为“课程的呈现形态主要是儿童直接参与的各种主题活动、游戏或其他实践活动”。学科知识具有两种意识形态,即学术形态和教育形态。教材呈现的具体知识,这是知识的学术形态,偏重结构线性和形式化。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通过探究活动,经历知识的再创造过程,激发学生用“火一样的思考”理解学科知识“冰一样的美丽”,这是学科知识的教育形态。它注重培养学生的知识建构能力和探究能力。这里,教师的任务就是把知识的学术形态转化为教育形态。那么,深度学习的理想形态是什么?知识的学术形态转化为教育形态的路径,即驱动性问题链如何设计?下面结合道德与法治教学的具体案例,谈谈驱动性问题链设计的策略。

一、深度学习的理想形态

1.让“真问题”成为课堂前提

“真问题”有温度、有深度。这里,温度是由学生的人文认知特点所决定的;深度则是由道德与法治学科思维决定的。所以说,“真问题”能成就好课堂。那么,“真问题”从哪里来?首先,来自对教材的精准把握。部编版道德与法治教材有明显的知识结构,知识主线呈螺旋上升态势,蕴含丰富的教育思想,有统一、有辩证。“真问题”就在知识的建构和重构中产生。其次,来自对学生的动态把脉。学生喜欢的、疑惑的、参与的、探究的,是在切实需要和课堂生成中自然产生的。最后,来自对社会的鉴赏认同。教师站在社会的视角使旧问题焕发新机,引导学生用辩证的两难思维进行思考,逐步形成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

2.让“有过程”成为课堂常态

“有过程”具有立言践行的特点,通过探究活动揭示规律,使发现的知识以创造的方式体现其价值。学科的知识是客观存在的,具有稳定、确定的特点。以部编版道德与法治教材四年级下册《合理消费》一课的教学为例。在探究活动中,学生明白有利于健康成长、符合家庭经济条件的要求是合理的,而价格昂贵、增加家庭经济负担、不利于身体健康成长、满足虚荣心的要求是不合理的。通过学习,学生形成的认知是理性的。亚里士多德强调:“德性的研究不是为了了解德性,而是为了使自己有德性。”所以,“有过程”的课堂教学的落脚点一定是实践的、行动的,是引导学生在探究、理解知识的基础上,通过行动实现生活和人的逐步完善的过程的。如上述教学,关于合理消费的下一个活动,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调整自己设计的心愿卡,结合所学的知识进行辨别、甄选,将合理消费的观念落实到现实生活中,学会管理自己的零花钱。

3.让“善评价”成为课堂内驱

评价贯穿于学的过程,为学生的学服务,让学生知道学习的态势、学习的质量和学习的成效。同时,评价贯穿于教的过程,促进教师改进教学方法,提升课堂教学效率和扩大教学功能。也就是说,“善评价”有标杆尺的功能。那么,评价有哪些类别?一是情感类评价,如“你听得真仔细”“老师也被你感动了”“你真是火眼金睛”等。这类评价主要针对学生的学习态度,更容易激发学生的认同感、自豪感,为课堂的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情感基础。二是内容类评价,如“我听明白了,你想说的是长征途中条件很艰苦”“是的,四渡赤水确实是红军长征史上以少胜多、化被动为主动的光辉战例”等。这类评价注重学科关键信息,让知识的重点更突出,有利于学生对重点内容的再认和复习。三是方法类评价,如“你一定是个会读书的孩子!读书时,我们就应该把重要的信息圈画出来”“用思维导图的方式,我们就能把薯片外包装的信息记录得一目了然了”等。这类评价指向学生的学习品质,为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拓展空间。课堂中,如能在小组合作交流时组织生生互评、在全班展示时开展师生点评、在追问答疑时进行即时评价,学生就会以更高的热情参与其中。这种主体角色意识的唤醒,不比学习本身更有意义吗?

4.让“高素养”成为课堂追求

“高素养”是立德树人的内涵。良好的品德指向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中所说的“引导儿童热爱生活、学会关心、积极探究是课程的核心”。可见,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核心是学会做人。学科教学的逻辑架构一般是“三问”,即“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如在部编版道德与法治教材五年级下册《红军不怕远征难》一课教学中,教师可提问:“红军为什么要远征?远征难在哪儿?红军为什么不怕远征?”在部编版道德与法治教材二年级上册《我们小点儿声》一课教学中,教师可提问:“什么是小点儿声?为什么要小点儿声?怎样小点儿声?”在部编版道德与法治教材四年级下册《合理消费》一课教学中,教师可提问:“什么是合理消费?为什么要合理消费?怎样合理消费?”这样的逻辑架构让学生在掌握知识技能的基础上,更关注怎么做。知识技能是手段、是载体,目的是促进学生发展。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将习得的知识技能应用到现实生活中,让真实的生活与真正的问题联结在一起,这样才能实现深度学习。有温度、有深度的学习,在活动单导学模式上要侧重展示,因为首先展示本身也是一种学习动机,可以激励学生不断学习;其次,展示本身就是学习过程,为了在全班展示,学生必须深入钻研;再次,展示也是小组合作能力的体现,有的学习成果需要小组合作才能完成,这是对学生小组内合作、共享、互助的能力进行检视;最后,能不能展示是检验学习效果的有效方法,展示本身是外显的思维过程,也是深度学习的过程。

二、驱动性问题链的设计策略

让“真问题”成为课堂前提,那么,“真问题”是什么样的?这个问题,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不过,让人印象深刻的“真问题”在达成深度学习的路上有其共性特征。在将知识的学术形态转化为教育形态的过程中,设计驱动性问题链是到达彼岸的智慧路径。

1.问题链要有真实性

鲁洁教授在《德育论著精要》中强调课程源于生活,生活是第一性的。从生活出发,就是要从生活中的现实、生活中的需要,以及生活中的问题、困惑出发。儿童的生活是设计驱动性问题链的宝贵来源,以儿童生活中的需要和问题为设计驱动性问题的主要源泉。如在部编版道德与法治教材二年级上册《我们小点儿声》一课教学中,教师先通过多媒体出示小朋友吵闹的情景,问学生的感受;接着,让学生用课前完成的一份调查表来搜索身边的吵闹声,自然而然地生成“什么是小点儿声?为什么要小点儿声?怎样小点儿声?”的问题链。又如,在部编版道德与法治教材二年级下册《小水滴的诉说》一课教学中,教师通过多媒体出示水龙头没关紧水到处流、将水杯里的水倒出来玩等照片,并在一旁增加小水滴的配音,从而生成问题链:“小水滴在说什么?为什么要节约水?怎样节约用水?”知识是在生活中直接体验、思考积累、逐步构建的。只有源于儿童实际生活和真实道德冲突的问题,才是真正引发他们思考的好问题。因此,“真问题”的产生必须根植于儿童真实的生活中。

2.问题链要有驱动性

驱动就课堂而言,是指以问题为载体,通过一系列的问题来引发学生自主学习、合作研究的内在力量。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实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培养学生良好的公民道德素质和勇于探究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驱动性问题链,其中的问题是学生喜闻乐见的内容。如教学部编版道德与法治教材四年级下册《我们的衣食之源》一课,在学生欣赏由大米做成的各种美食后,教师提问:“当你吃着香喷喷的米饭时,有没有想过大米是怎样来的呢?又经过了哪些种植和生产过程?”学生通过小组合作,从图片、视频、文字等资料中探究得出:大米是由水稻生长变化而来的,经过育秧、插秧、田间管理、收割、碾米等过程。在学生探究之后,教师创设浪费大米的情境,引导学生思考“应该怎么做才能杜绝浪费”的问题,使学生从立言到践行,形成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解决驱动性问题链中的问题有一定难度,会激发学生强烈的探究欲,且从不明白到清楚明了,这个过程也会给学生带来成就感。又如,教学部编版道德与法治教材六年级上册《公民意味着什么》一课时,教师让学生读一读《国籍法》并想一想:“如何辨别一个人是否具有中国公民身份?”学生在用思维导图梳理《宪法》条文的基础上,思考如何辨别一个人是否具有中国国籍。这里,教师通过问题先引导学生阅读相关条文,提取重要信息,绘制思维导图;再通过思维导图厘清知识结构,辨别不同人的国籍身份。探究并获得结果这个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逐步深入、层层推导出来。学生能准确辨别一个人的国籍时,心中一定充满成就感和满足感。这样,知识学习与问题探究彼此渗透、相互促进,实现生活、教学、发展三位一体,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欲望。

3.问题链要有开放性

老子说“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这说明任何事物都有对立性。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创设两难问题情境,激起学生的内心价值冲突,引导学生在矛盾中思考、甄别、选择,以达到重构认知、提高道德素养的目标,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如教学部编版道德与法治教材二年级上册《我们小点儿声》一课的问题链:“什么是小点儿声?为什么要小点儿声?怎样小点儿声?”在学生探究结束后,教师突然只做说话的动作而不发出声音,学生看后一头雾水。教师随即提出一个两难问题:“声音越小越好吗?”学生积极思考后得出结论:不是任何时候都要小点儿声的,不同的场合要用不同的声音来说话。这样的问题具有开放性的思考空间,能在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下,促进学生的社会性发展和辩证思维的发展。

4.问题链要有灵活性

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应该关注全体学生,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所以问题链的设计要具有一定的层次性。课堂上问题链的出示,要从学生的全体和个体两个方面出发。一是力求让每个学生都能平等地体验、经历探究的过程,获得探究思考的机会和权利。如教学部编版道德与法治教材六年级上册《公民意味着什么》一课,教师如何引导学生辨别一个人是否具有中国公民身份呢?画思维导图是一个不错的方法。因此,教师提出的问题要面向全体学生,让学生先自主阅读《宪法》的相关条文,圈画出重点信息,再绘制思维导图。二是兼顾学生群体需求和个体差异,坚信每个学生都会发光,让学生尽可能多地体验到成功感,增强自信心。还是以上述《公民意味着什么》的教学为例。教师在提出问题链后出示多种图片和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思考:“你们是否具有中国国籍?”面对这样的问题,学力弱一点的学生可以在学力强的学生的引领下进行判断、思考,形成生生相互促进的良好局面。这里,教师提出具有层次性的问题,满足了不同学力水平学生的需要。学生的情感、态度、探究能力、道德品质等是教育重点关注的方面,让每个学生都能在深度学习中拔节生长更是课堂教学的追求,所以“真问题”的提出必须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

至此,可以看到深度学习的理想形态,即“真问题、有过程、善评价、高素养”,从而找到将知识的学术形态转化为教育形态的路径——设计驱动性问题链,引导学生经历知识发现、生命成长的全过程。只有在活动中引导学生探究知识的本质,才能让学生在自主探究过程中最终内化所学的知识,并转化为学习能力,让深度学习真正的发生。

猜你喜欢
小点儿法治道德
送法进企“典”亮法治之路
今日农业(2021年9期)2021-11-26 07:41:24
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律
十几岁(2021年24期)2021-11-18 02:18:40
黎明被一群鸟儿啄出
小点儿声
跟踪导练(五)(2)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对道德虚无主义的思考
黎明被一群鸟儿啄出
永远的小点儿
反家庭暴力必须厉行法治
人大建设(2018年3期)2018-06-06 03:11:01
以德促法 以法治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