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 杰, 徐 金, 蔡 叶, 付曲生, 黎 丹, 伍正志
(1.遵义市红花岗区农业农村局, 贵州 遵义 563000;2.遵义市红花岗区金鼎山镇农业服务中心, 贵州 遵义 563000)
红花岗区位于贵州省北部、遵义市中南部,是遵义市的中心城区,交通便捷,区内大部分地区海拔在726~1 100 m之间,全区气候属亚热带季风湿润季风气候区,年平均温15.2 ℃,年均降雨量1 094.2 mm,水资源充沛,适宜的地理环境和气候为猕猴桃产业发展提供了先决条件。猕猴桃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具有很高的医疗保健功能和药用价值,素有Vc之冠,水果之王、天然药库的美称[1]。为弥补红花岗区内猕猴桃产业的发展,区政府从2013年以来大力支持猕猴桃产业的发展,到2021年已发展猕猴桃200 hm2,但栽培管理水平不均衡、产量质量不稳定,制约了猕猴桃产业的高质量发展。为降低猕猴桃产业发展成本,同时提高猕猴桃产量,于2020年10月开展了不同氮肥处理对猕猴桃氮生长的试验[2-3],为遵义地区猕猴桃的种植施肥提供数据支撑。
试验地位于红花岗区金鼎山镇板桥村花园组农户敖弟明的猕猴桃种植基地,地势开阔,交通方便,排灌条件好,海拔965 m,土壤为黄砂土,质地砂壤,肥力中等,代表面积237 hm2。供试猕猴桃品种:红阳。供试肥料:尿素(N 46%),普钙(P2O512%),硫酸钾(K2O 50%)、有机肥(N+P2O5+K2O≥5%,有机质≥45%),由遵义世松肥业有限公司提供。
本试验采用测土配方施肥“2 +X1”肥效试验方案[4],设4个处理,在增施有机肥,磷、钾肥为优化施肥水平的基础上,设置无N、70%优化N、优化N、130%优化N 等4个量级的氮肥处理。小区随机区组排列,重复3次,每小区种植猕猴桃5株,行距3 m,窝距1.7 m,小区面积25.5 m2,密度为130.78株/667 m2。
见表1,其中有机肥作冬前肥,50%尿素、普通过磷酸钙全部、50%硫酸钾作第一次追肥(腋芽萌发前),其余在果实膨大期施用。
2020年11月10日在试验地中划分好试验小区,按照以上施肥方案将有机肥作冬前肥采用沟施的方式,每个小区施入有机肥15 kg,施后覆土。2021年3月4日,按照方案在两个小区内分别施入相应的尿素、普钙、硫酸钾,施后覆土。2021年4月12日开始授粉,4月25日、5月3日、6月8日分别打枝一次,5月3日同时进行疏花。2021年5月3日,按照方案在两个小区内分别施入相应的尿素、普钙、硫酸钾,施后覆土。2021年8月21日,对小区内的猕猴桃进行全部采收测产验收。
表1 试验各处理施肥方案 单位:kg/株
参照修文猕猴桃病虫害绿色防控措施进行防治[5],2021年2月6日、2月13日各喷打石硫合剂一次;2021年3月7日、3月14日个喷多菌灵+保花保果+高硼+农用硫酸链霉素一次;2021年4月喷高维露+高硼+代森锰锌+异菌尿+毒死蜱一次。
本实验设计了4个处理,每个处理3次重复,计算氮肥施用量及猕猴桃产量与经济效益。
由表2可知,无氮区(处理1)产量622.7 kg/667 m2,70%的优化氮区(处理2)产量731.38 kg/667 m2,比处理1增产108.68 kg/667 m2,增产率为17.45%;优化氮区(处理3)产量830.96 kg/667 m2,比处理1增产208.26 kg/667 m2,增产率33.44%;130%的优化氮区(处理4)产量638.82 kg/667 m2,比对照增产16.12 kg/667 m2,增产率2.59%;处理1与处理2、处理3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表明优化氮区(处理3)更能提高猕猴桃产量。
表2 试验产量分析
表2 不同氮肥处理肥料投入
由表3可见,处理1(无氮区)经济收益为4 981.6元/667 m2,纯收入为3 876.6元/667 m2,处理3(优化施肥区)纯收益为5 313.88元/667 m2,比对照增收1 437.28元/667 m2,增收效果显著;其次为处理2(70%优化施氮区),纯收益为4 585.84元/667 m2,增收709.24元/667 m2;处理4(130%优化施氮区)纯收入为3708.16元/667 m2,比对照减少收入168.44元/667 m2;处理1与处理4之间显著性差异不明显;处理2和处理3的经济效益更好,与处理1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
表3 不同氮肥处理经济效益
从本次试验看,该猕猴桃的优化配方施肥效果较好,产量为830.96 kg/667 m2,纯收入5 313.88元/667 m2,比无氮区增纯收入1 437.28元/667 m2,其次是70%的优化施氮区,产量为731.38 kg/667 m2,纯收入4 585.84元/667 m2,比无氮区增纯收入709.24元/667 m2,130%的优化氮区产量有所增加,和无氮区相比,投入成本大,纯收入成负增长,体现了肥料报酬递减率的特点。曾志等[1]和粱洁等[3]研究表明,通过控制氮肥用量,猕猴桃的产量有明显差异,在一定范围内,随着氮量增加,产量明显增加,但到一定施肥量后,猕猴桃的产量和效益随着氮肥施用量的增加反而下降,本试验研究结果与之相一致,氮施用量从0增加到0.8 kg/株,产量从622.7 kg/667 m2增加到830.96 kg/667 m2,氮施用量从0.8 kg/株再增加到1.04 kg/株,产量不增反降,减少到638.82 kg/667 m2。本试验表明,优化氮区的经济效益最为显著,说明适合本区域的猕猴桃氮肥施用总量为尿素0.8 kg/株(折104 kg/667 m2),也即纯氮47.84 kg/667 m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