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非遗活态传承为特色的艺术类专业教学模式研究

2022-04-07 20:04郑佳
陕西教育·高教版 2022年1期
关键词:活态传承艺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

[摘  要]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族凝聚力和自信心的重要源泉,是民族复兴中国梦的文化根基。文章以此为背景,探讨非遗传承在高校教育中的创新发展,提出以非遗活态传承为特色的艺术类专业教学模式,论证了非遗活态传承有助于非遗文化的健康持续发展和艺术类专业的学科建设和创新,同时对文化发展具有推动作用。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  活态传承  艺术类  教学模式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民族古老生命的记忆和活态文化的基因,是千百年来社会生活的产物,它反映了一个民族特有的文化形态和个性特征,是民族凝聚力和自信力的重要源泉。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征程中,以非遗为代表的文化根基是民族的纽带,非遗的传承质量也是民族复兴的重要衡量标准。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工作,从留住文化根脉、守住民族之魂的战略高度作出一系重要指示和全面部署。在新发展阶段、新发展理念、新发展格局思想指导下,高校应积极研究和实践艺术类专业教学模式与非遗传承之间更加有效的搭配方式。当代非物质文化遗产受到很大冲击,许多传统技艺濒危,大量历史文化遗存流失,使得高效保护和发展非遗文化、培养新一代传承人迫在眉睫。对于非遗活态传承,陕西高校普遍未建立长效机制,缺乏成熟的专业教学体系、教学模式和制度保障。因此,高校中非遗传承相关的人才培养目标的调整、课程教学模式的改革是当下探讨的主要内容。

陕西高校教学中非遺活态传承的可行性分析

非遗传承应该秉持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的理念。活态传承是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产生与发展的环境当中进行保护和传承的。而活态传承是最符合发展与保护辩证关系的方式。高校是非遗文化传承的理想场所,教育环境和人力资源、物力资源为非遗活态传承与传播提供了沃土。为了实现活态传承,可以优先在高校教学中开展非遗宣传、教育和相关学科建设。新时代的非遗传承是以“人”为核心的,日常中除了传统的口头传承、亲自示范等方式,还可以运用数字化新媒体技术推动非遗文化更大范围的传播。实际中要找到传统文化和现代生活的连接点,在传承中实现创新性发展。已有不少高校将非遗项目引入校园,如中央美院、清华美院均针对性地开设了专业实践课程。年轻一代对非遗的认识程度已有显著提高,通过非遗进校园推动传统文化教育是行之有效的发展方案。

截至2021年,陕西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国家级87项,省级674项,市级1998项,县级5249项。陕西省级非遗项目普遍具有浓郁的西北地域特色,有的展现陕西传统的民族民间文化创造力,有的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因扎根于相关区域的文化传统,世代相传,有的具有促进陕西地域文化认同、增强社会凝聚力和社会稳定的作用,是文化交流的重要纽带,有的具有见证文化传统的独特价值,并出色地运用传统文艺和技能展现高超的技术水平,有的担负着区域文化传承的重要作用,等等。但其中许多非遗项目因各种变迁或缺乏保护措施而面临着无法传承和发展的状况。针对于此,国家制定了一系列的方针政策,做了大量的工作,加大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力度,尤其是大力扶持传承人,并鼓励他们用新的方式学习技艺。

非遗活态传承对艺术类人才培养目标的作用

高校教育包括基础理论教学、思政教育、专业课程教学等,其中社会实习、创新实践是拓展学生能力的重要要素,在此过程中也担负着文化传承的责任。艺术类专业以培养具有高素质的艺术设计领域优秀人才为目标,其顺应时代需求,为社会培养具有独立思维和专业技术技能的创新创业型人才。

首先,多元非遗文化提升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非遗文化具有鲜明的地域性特色,代表着多样的地方性文化。当代大学是要培育具有独立思考和创作能力的人才,非遗文化集创造力和创新性于一身,是激发高校学生艺术创新思维的最佳载体。新媒体技术的发展有助于为社会培养更多具有创新思维能力的人,而非遗文化有助于对学生创新性的培养,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创新性思维。其次,高校开设的非遗课程能提升学生的民族文化自信。以非遗课程为基础构建传统文化与校园文化共同发展的平台,使学生零距离接触和体验传统文化中的精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观能动性,提升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可度。非遗课程是融合历史、文化、美术、手作等内容为一体的综合课程,学生可以从中汲取营养。最后,非遗课程为学生自主创业提供了更多的选择思路。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和鼓励自主创业,是服务于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重大战略举措,是落实以创业带动就业,促进高校毕业生充分就业的重要措施。非遗技能学习丰富了人才培养内容,拓展了学生多领域的知识,提高了学生的手工技能水平。非遗文化进校园是顺应国家发展方针政策,可以提升学生艺术审美能力,帮助学生缓解压力和释放负能量。

艺术类专业非遗活态传承的“配对式”教学模式研究

非遗承载着独特而丰富的想象力、文化意识和民族精神,在现代社会中并非格格不入,而是有着新的形态与意义。高校可以有组织地开展非遗教学,适当的教学模式和有序的教学计划可以保障非遗学习的持续性开展。“互联网+”给非遗传承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使得非遗传承能拥有更多的年轻受众。艺术类专业非遗活态传承与传统教学形式进行配对,能够使组织形式更多样,内容更兼容。艺术类专业非遗活态传承的“配对式”教学模式研究如图1所示。

图1  艺术类专业非遗活态传承的“配对式”教学模式

1.“非遗活态传承—理论教学”配对模式

将高校培养方案中的理论教学与地方特色非遗合理配对,相互促进,既发挥了高校自身优势,又充实了新时期的人才培养方案。高校课程设置中的学科基础课、公共基础课、通识选修课、专业选修课、专业核心课等可以结合实际情况,在其中加入非遗项目教学环节或非遗课程内容,提升学生的非遗关注度,提高师生了解和学习非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非遗活态传承—理论教学”配对模式灵活多样,可以根据课程内容设置,在基础理论课中安排植入式教学环节,如将课堂的案例教学、讨论环节等作为调研、视频作业中的研究对象;在专业课设置中围绕相关领域的非遗项目,将非遗技艺作为一门独立的课程开设,如果学生具备一定的艺术设计功底,则其更容易在自己的专业领域有所创新;综合类大学中可以在选修课中设置非遗文化、非遗知识和非遗技艺的相关课程,以进行普及性的非遗传播。

2.“非遗活态传承—实践教学”配对模式

非遗活态传承偏重于人与人之间知识与技艺的传授。高校的实践课程教学十分注重培养学生的实操动手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其中包括专业实践、毕业实践、课程设计和创作实践等,是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关联的重要教学环节。在实践类课程中可结合实际情况加入非遗实践课程或非遗项目,也可以偏重于基础性研究。高校可以与传承人的作坊合作,签订实习协议,使学生能深入民间非遗传承一线感受非遗文化和传承非遗技艺,进而学习当代非遗管理模式,以达到宣传和发展非遗的目的。“非遗活态传承—实践教学”配对模式需结合专业特色,重在实践创新。在高校采风、实地考察的教学环节中,可加入对某一项非遗技艺的调查,进行一手资料的收集和相关研究。这样做也是了解传统文化和非遗技艺真实情况并获取可靠资料的好机会,可以使学生更加了解非遗现状,便于他们后期的动手实践、学习兴趣培养和创作能力的提升等。

3.“非遗活态传承—人才培养基地建设”配对模式

“非遗活态传承—人才培养基地建设”配对模式是搭建非遗传承与创新设计的平台,是非遗技艺更加集中和深入的实践。首先,在教师队伍中培养传承人。艺术类专业教师专业能力突出,学习能力强,传播力广,能够有效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由静态传承向活态传承转变。其次,对于热爱传统文化及愿意继续深造的学生,可将其作为潜在传承人培养,使其未来能担负起在更广范围内的非遗传承工作。再次,与非遗传承人合作。可以将非遗传承人作为客座教师带领学生学习非遗文化等,或以讲座形式进行非遗知识传授。最后,推进与非遗相关的产学研融合和校企合作,通过合作共建、传承人到学校兼职任教、建立工作室等方式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在非遗教学活动中,学生结合已有的地域知识了解和体验非遗文化,在具体实践过程中传承非遗技艺。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由民间作坊到大学课堂、由传统技艺到现代工艺、由少数传承人到大批专业人才、由博物馆陈列静态传承到商业化运营活态传承的转变。

4.“非遗活态传承—互联网教学”配对模式

“非遗活态传承—互联网教学”配对模式是利用网络教育资源与平台进行线上非遗文化展演和授课,这一措施摆脱了时间与空间的限制,采取课堂讲授、传承人讲座、技艺观摩、线上互动、实践分享等教学方式,能使学生多元体验非遗文化。从一对多的教授形式变成一对无限多,这使得非遗传承的传播面和受众面更广。科学技术的发展不仅有利于非遗保护,还有利于现代技术与古代技术的融合发展。高校可以通过技术革新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设计理念与现代工艺的有机结合。不拘泥于固有知识和方法,努力探寻新技术和新材料,积极寻求突破传统手工作坊生产效率低下、成本居高、不利于批量化生产和商业化运作等的限制,做好民族文化元素与现代工艺的有机结合。采取“项目+工作室产品”的模式,研发生产系列产品,同时积极进行商业化探索,将非遗产品品牌化和市场化。

结  语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应积极响应国家非遗文化传承发展的号召,将艺术类专业教学与非遗传承相互融合,进行“非遗”与艺术类专业理论教学、实践教学、人才培养基地建设及互联网教学等方面的探索,在艺术类教学中积极采用活态传承非遗教学模式。高校的活态传承有助于非遗文化的健康持续发展,有助于艺术类学科建设和创新,有助于新时代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对文化复兴和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张泰城,何建良.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高校教育的路径研究[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2(12):11-15.

[2]张小芳.基于区域文化资源的地方高校特色发展路径[J].教育评论,2017(3):26-30.

[3]姚松奇,陈晓.数字化背景下“非遺文化进校园”的传承教育创新研究”[J].萍乡学院学报,2018(5):104-107.

[4]陈昕.非遗进校园的实现途径与实证研究[J].美术大观,2016(12):172-173.

[5]高翔.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地方高校内涵发展的融合困境、路径与机制[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6):184-188.

(郑佳:西安工程大学新媒体艺术学院)

猜你喜欢
活态传承艺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
艺术类专访心得
艺术类声乐高考误区与思考
面向文化创意产业的闽南民间故事活态传承路径研究
河北蔚县古堡建筑群落文化结构表征研究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校园活态传承与工匠精神培育初探
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传承的价值与途径研究
关于如何运用吉林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培树核心价值观问题研究
推动沈阳市戏曲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产性保护策略研究
浅论吕剧艺术的传承与传播
数字艺术类专业三大构成课教学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