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 洁,姜庆伟
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陕西 咸阳 712000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2020年6月,教育部印发了《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全面、全方位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旨在充分发挥课堂教学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主渠道作用,将思想价值引领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全课程育人的耦合效应,使专业、课程、教师协同发挥育人作用。高职院校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门,肩负着培养广大技术技能人才的重任[1-2]。因此,高职院校深化并推进专业课课程思政,是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题中之义,更是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应有之义。本文立足高职院校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实际,以HTML5设计与应用课程为例,依托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校园文化育人内涵,引领贯穿专业课程育人全过程,实施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将“红色匠心”文化育人理念与课程专业知识技能深度融合,实现高职院校信息类专业学生实践技能和思想素质双提升。
“课程思政”在2014年就已广泛提出,经过多年发展,现已成为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并指导建设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虽然高职院校都很重视该项工作,但仍然不同程度存在口号响、动作少、成效弱的现象,如何推进课程思政建设,一直是高职院校专业课程发挥协同育人作用的痛点和难点,深刻内涵尚待深入思考与研究实践[3]。
痛点:课程思政并不是一门课程,与思政课程的内涵定位也不相同,不少高职教育工作者依然认为课程思政是叠加在专业课程之上的新任务,是在专业课程教育基础上增加的内容,这种“加法”的认识完全与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针不一致。实质上,课程思政是一种方法、一种改革,甚至是构建一个体系,是充分挖掘隐性元素,发挥隐性教育的育人功能[4-5]。
难点: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两张皮”现象尚未有效解决。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专业知识与思政教育融合存在难度,课程思政方面的课程研究和课程团队本身就少,课程教材更是稀缺。在目前的探索阶段,需要专业教师深入挖掘专业课中所蕴含的价值追求,回归教育初心,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学的过程中。二是协同育人机制完善与建构存在难度。课程思政建设不是孤立于专业教学的一项任务,而是要将思政元素有效地融入课程教学的各环节、课程内容的各方面,将思政元素、知识领悟和能力培养三者融为一体、不可割裂[6]。
第一,丰富课程思政内涵。校园文化直接影响着学校的育人氛围和效果,充分利用学校多年积淀下来的校园文化理念和内涵来浸润学生、滋养人心,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与发展,为课程思政的实施提供了更为丰富的内涵。
第二,拓宽课程思政渠道。校园文化中所蕴含的校园标志性建筑、景观等物质文化和学校传统、校风、学风以及各种规章制度、行为准则等精神文化建设更加贴近大学生的学习生活,更能有效地融入思政教育的内容。特别是随着新媒体的不断衍生,通过“互联网+”平台将优秀校园文化融入学生思政教育,也已经成为高校师生学习和交流的重要平台。这些都为课程思政拓宽了渠道和方式[7]。
第三,增强课程思政效果。既然校园文化承担着以文化人的功能和使命,必将不断强化学生的文化认同,并在此基础上进而树立学生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塑造学生的特质。校园文化的理念和内涵,通过各种渠道在陶冶大学生的情操、涵养大学生的品格,这为课程思政提供了最直接、最有效的教育素材和内容。
高职教育起步发展较普通本科晚,总体上文化育人理论指导欠缺,没有贯穿于育人各个环节。一方面,高职文化育人主要靠传统的强制、灌输,学生缺乏主动性、积极性,参与不足、吸引力不够。另一方面,工科类高职文化育人存在理论层面缺“魂”,核心引领不足;内涵建设缺“色”,职业精神不强;实践层面缺“位”,运行体系不畅,运用到课程思政建设工作中,自然出现育人机制不健全、模式无特色等问题[8]。
基于以上问题,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结合自身装备制造行业背景特点,从目标设计上,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围绕“培养合格公民—合格大学生—大国工匠—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目标路径,明晰学院文化育人理念。从内涵设计上,整合陕西丰富的革命故事、革命人物、革命遗迹、革命精神,形成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整合陕西作为重工业基地所展示的“匠行、匠技、匠魂、匠品”形成精益求精、开拓创新、知行合一等精神特质;结合学院“追求卓越、争创一流”的大学精神,三者有机融合,形成理想信念铸魂、道德品质立身、文化素养固本、精艺强技筑基、创新创业健骨、劳动实践乐业“六位一体”的“红色匠心”文化育人核心理念。
作为工科类院校,信息类专业课程思政元素融入有一定困难,且部分教师在推进课程思政过程中,出现思政元素干挖硬套、学生学习实际契合不够、学生学习兴趣不足等现象。本文以HTML5设计与应用课程为例,在充分理解和消化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红色匠心”文化育人理念和内涵的基础上,将校园文化中的思政元素与课程的知识与能力培养要求有机融合,实施“红色匠心”育人模块+“专业技能”能力模块的双达标课程人才培养工作。
将“红色匠心”文化育人核心理念融入HTML5设计与应用专业课程,定位思政素养目标与知识能力目标“耦合”的课程人才培养目标,如表1所示。
表1 HTML5设计与应用课程培养双目标
按照“红色匠心”育人模块+“专业技能”能力模块的双达标课程人才培养目标,明晰HTML5设计与应用课程知识能力和思政素养培养的双目标,对课程教学内容整合优化,借助信息化教学手段和学生易接受的教学方法,将“红色匠心”文化育人所涵盖的思政要素潜移默化融入课程教学全过程,实现全方位对学生知识、技能、素质的培养,具体教学设计与实施策略如表2所示。
表2 HTML5设计与应用课程思政教学设计与实施
原有课程教学评价方式均以笔试成绩为主,引入思政元素后,必须增设思政素养的过程性考核,例如:通过教学设计中体现的小组展示、实践观摩、讨论答辩等形式,以学生小组互评以及教师量化打分等形式,得出过程性考核成绩。最终结合期末考试成绩予以综合评定。特别在过程考核中,重点观察和感受学生在掌握知识技能时,对思政元素的准确把握程度和理解深刻度,通过及时纠正、引导,帮助学生在培养沟通交流、团队合作、分析归纳等能力的基础上,切实将“红色匠心”文化育人内涵和思政元素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经过两年的探索实践,学生知识、技能、素养得到有效提升,先后有15名学生参加省级以上技能大赛获一等奖1项、二等奖5项、三等奖4项,6名授课学生被学校评为优秀学生。
课程思政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途径和方法,是推进“三全育人”纵深发展的关键环节,与思政课同等重要。本文以HTML5设计与应用课程思政为例进行了初探与实践,将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红色匠心”文化育人内涵与专业课程知识技能有机融合、耦合,有效实现了“育人”+“技能”的德技并修人才培养双达标,切实提高了思政元素挖掘的科学性、融入的有机性、建构的系统性,有效破解了信息类专业课程思政难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