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长辉 贾海健 汤幸妮 侯利桥 苏适 邵明海 杨海华
纵膈区域是结内恶性淋巴瘤最常累及区域之一,早期纵膈淋巴瘤放化疗效果好[1],但放疗剂量比一般淋巴瘤要大,纵膈区域邻近重要正常组织较多,放疗后导致的副作用损伤一直是临床关注的重点[2]。调强适形放射治疗(intensity-modulated radiation therapyy,IMRT)能在提高肿瘤照射剂量的同时尽可能减轻周围危及器官(organs at risk,OAR)损伤。螺旋断层调强放疗(helical tomotherapy,HT)为新兴IMRT 技术,可降低周围重要器官照射剂量[3]。本次研究旨在比较HT 和常规加速器IMRT 治疗纵膈淋巴瘤患者效果及剂量学特点,为纵膈淋巴瘤放疗方式的选择提供更多依据。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4 年1 月至2021 年9 月期间在浙江省台州医院接受纵膈区域化疗的淋巴瘤患者65 例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39 例、女性26 例;年龄16~58 岁,平均年龄(35.24±5.33)岁;霍奇金淋巴瘤25 例、非霍奇金淋巴瘤40 例;Ann Arbor 分期:Ⅰ~Ⅱ期17 例、Ⅲ~Ⅳ期48 例;霍奇金淋巴瘤中国际预后评分:0~1 分7 例、2~3 分15 例、≥3 分3 例;非霍奇金淋巴瘤中国际预后指数评分:0~1 分6 例,2~3 分25 例,≥3 分9 例。所有患者治疗前进行详细体格检查、血常规、肝肾功能、胸部X 线检查、CT 和/或MRI 及骨髓穿刺活检,均经病理切片确诊,有完整的病例资料。本次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均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根据放疗方案不同分为HT组(28 例)和IMRT组(37 例)。HT组中男性16 例、女性12 例;平均年龄(35.15±5.20)岁;霍奇金淋巴瘤11 例、非霍奇金淋巴瘤17 例;IMRT组中男性23 例、女性14 例;平均年龄(35.33±5.45)岁;霍奇金淋巴瘤14 例、非霍奇金淋巴瘤23 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
1.2 方法
1.2.1 化疗 所有患者均予以同步放化疗。霍奇金淋巴瘤患者采用ABVD方案化疗(多柔比星+博来霉素+长春新碱+氮烯咪胺),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采用R-CHOP 方案化疗(利妥昔单抗联合环磷酰胺+多柔比星+长春新碱+泼尼松)。
1.2.2 放疗 取仰卧位,头颈肩低温热塑体膜固定,采用飞利浦Brilliance 16 排CT 机行碘海醇静脉造影增强模拟定位,层厚0.5 cm,层间距0.5 cm,扫描范围由颅底至双肺。根据患者CT 定位图像确定靶区及OAR 体积和范围,由同一名放疗科医生进行勾画,并由主任医师进行靶区审核。
大体肿瘤靶区(gross tumor volume,GTV)为根据放疗前影像勾画的纵膈阳性淋巴结;计划靶区(planning target volume,PTV)为CTV 前后左右外扩0.5 cm、上下外扩0.5~1.0 cm 形成。OAR 包括双肺、食管、心脏、脊髓、气管及女性双侧乳腺等。脊髓计划敏感器官体积(planned organ at risk volume,PRV)为脊髓外放0.5 cm 形成,以减少摆位误差影响。
HT和IMRT靶区处方剂量与OAR剂量限制相同,IMRT选用7野静态调强,采用Monte Carlo算法;HT准直宽度2.5 cm,螺距0.287,采用Collapsed cone 算法。霍奇金淋巴瘤处方剂量为95%PTV 36 Gy/18f,非霍奇金淋巴瘤处方剂量为95%PTV 50 Gy/25f。OAR限量中脊髓PRV≤40 Gy,双肺V20≤30%,心脏V30≤40%、V40≤30%。
1.3 观察指标
1.3.1 疗效及不良反应评价标准 治疗结束后3 个月接受CT 或MRI 检查,根据国际抗癌联盟制定的肿瘤近期疗效标准进行疗效评价,分为完全缓解、部分缓解、稳定、进展[4]。
缓解率=(完全缓解+部分缓解)/总例数×100%。
1.3.2 靶区评价指标 包括最低剂量(Dmin)、最高剂量(Dmax)、平均剂量(Dmean)、靶区内超过95%处方剂量的相对体积(V95%)、靶区内超过105%处方剂量的相对体积(V105%)、适形度指数(conformal index,CI)和靶区均匀指数(heterogeneity index,HI)。
CI=PTVPIV2/PTV×PIV
HI=D5/D95
1.3.3 OAR 评价指标 利用剂量体积直方图评价OAR 照射剂量,双肺评价Dmean、V5、V20、V30,食管评价Dmax、Dmean、D50、D80,心脏评价Dmax、Dmean、V30、D50、D80,脊髓评价Dmax、D50、D80,气管评价Dmax、Dmean、D50、D80,女性双侧乳腺评价Dmax、Dmean、V4、V20。其中D50、D80分别定义为50%靶体积剂量和80%靶体积剂量,V4、V5、V20、V30、V40分别定义为靶区内超过4 Gy、5 Gy、20 Gy、30 Gy、40 Gy的相对体积。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 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设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患者治疗后疗效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后疗效比较/例(%)
由表1 可见,两组患者的疗效缓解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1,P>0.05)。
2.2 两组不良反应比较 HT组出现1 例口干、1 例皮肤和黏膜反应。IMRT 组出现3 例口干、2 例吞咽困难、2 例白细胞减少及3 例皮肤和黏膜反应。HT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14%,明显低于IMRT 组的27.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2,P<0.05)。
2.3 两组PTV靶区覆盖度与均匀度参数比较见表2
表2 两组PTV靶区覆盖度与均匀度参数比较
由表2 可见,HT 组的Dmin和V95%明显低于IMRT组,CI 值更接近于1,亦低于IMRT 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7.44、6.90、2.49,P均<0.05)。
2.4 两组肺、食管、心脏、脊髓等OAR 参数比较见表3
表3 两组肺、食管、心脏、脊髓等OAR参数比较
由表3 可见,HT 组双肺Dmean、V5、V20,食管Dmean,心脏V30及脊髓D50明显低于IMRT 组,但左侧乳腺Dmax、Dmean、V4、V20和右侧乳腺Dmax、Dmean、V4、V20明显高于IMRT 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4.75、5.45、3.31、4.06、3.48、3.02、7.00、7.95、11.49、12.30、11.67、8.71、12.54、10.22,P均<0.05)。
随着PET/CT等诊疗手段和靶向治疗、干细胞移植等治疗手段的进步,放疗在纵膈淋巴瘤中的地位较前下降,但对于早期霍奇金淋巴瘤和部分侵袭性非霍奇金淋巴瘤,放疗控制仍然是提高患者生存率的重要手段[5]。但化疗方案导致毒副作用与放疗放射性损伤相互叠加,可增加患者远期并发症风险[6]。有研究发现,淋巴瘤放疗剂量降低及照射体积缩小可降低远期不良反应风险[7]。因此,如何优化放疗方案、降低放疗剂量、缩小照射体积已成为淋巴瘤临床治疗的关注重点。
HT 是依托于螺旋断层放射治疗系统TOMO 设备的癌症放射治疗方法,可根据不同靶区和周围正常组织器官采用不同照射剂量。在充分保护正常器官的前提下,HT 可提高靶区照射剂量,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可应用于全身各种肿瘤,提高肿瘤患者的临床疗效[8]。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两组疗效缓解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HT 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IMRT 组(P<0.05),提示HT 治疗可能不会提高淋巴瘤患者治疗疗效,但可明显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研究进一步对比分析HT 和IMRT 计划的剂量学参数,HT 组的Dmin和V95%明显低于IMRT 组,CI 值更接近于1,表明HT 能够更好地提高靶区适形度和均匀性,与解佳奇等[9]报道结果基本一致。本次研究结果还发现,HT组在双肺、食管、心脏、脊髓等OAR 剂量控制明显优于IMRT 组,但在乳腺高剂量控制明显差于IMRT 组(P均<0.05),表明HT 放疗可为纵膈淋巴瘤患者提供贴近靶区的适形度较好的剂量分布,减少照射剂量,更好地保护双肺、食管、心脏、脊髓等正常组织,主要原因在于HT 采用CT 影像引导实现共面交叉照射,可明显改善靶区适形性和剂量均匀性,降低周围重要器官照射剂量;也提示针对老年患者及合并心功能不全患者,采用HT 放疗可明显减少其心脏照射剂量,或可降低心血管事件风险,提高患者治愈后的生存质量。但袁媛等[10]发现,放疗低剂量与第二原位癌明显相关。第二原位癌常发生在放疗照射野边缘。此区域内通常给予低于6 Gy 的照射剂量。HT 在提高靶区适形度及减少双肺、食管、心脏、脊髓等OAR 剂量的同时,会造成乳腺低剂量体积增加,增加第二原位癌风险。因此,临床医师在制定放疗方案时,需根据不同患者情况考虑放疗对OAR 的损伤。对于年轻女性患者,靶区体积不大时采用IMRT 或是更好的选择,可降低第二原位癌风险;而对于合并基础心脏疾病的老年患者,采用HT放疗则是更好的选择。
综上所述,HT放疗可为纵膈淋巴瘤患者提供贴近靶区的适形度较好的剂量分布,减少照射剂量,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更好地保护双肺、食管、心脏、脊髓等正常组织,但可能会增加乳腺低剂量体积,造成第二原位癌风险提升,需根据不同患者的情况选择放疗方案。但本次研究纳入病例数有限,未根据照射靶区大小进行分层研究,部分患者仍在随访中,远期效果尚未进行全面对比分析,还需后续开展更多研究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