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伟平 尹碧波 刘拓知 陈子归
(1.湖南工商大学 经济与贸易学院;2.湖南工商大学 设计与艺术学院,湖南 长沙 410205)
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是高等教育的三大基本职能,这三大基本职能之间具有统一辩证的关系。经济学是一门讲求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科专业,经济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旨在保障其通识教育的基础上,重点强调其进阶专业课程的学习,从而体现经济学相较其他学科人才培养的特殊性(丁任重等,2021)。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对经济学人才的培养要求不再局限于具备充足理论知识、良好专业应用能力,掌握科研思维和较强创新实践能力的要求不断扩大(阎琨和吴菡,2020;郝佩佩等,2021)。
近年来,全国高校纷纷开展形式多样的创新创业教育工作,形成了一大批“双创”人才培养基地以及良好的科创环境(郭卉等,2016)。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工作重心仍然是加强经济建设,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因此,培养全面发展并具有较强创新服务能力的经济学人才具有重要价值(胡娟,2020)。在经济高质量发展背景下培养经济学拔尖创新人才,应熟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新理论与当代中国经济发展新模式,掌握现代经济分析新方法,紧跟新技术变革新趋势,适应于相关单位企业从事经济学教学科研、经济分析规划和经济管理工作。
创造力包含了专业知识技能、创新思维、创新动机这三个要素。创新动机反映了主体开展创新行为的缘由及其通过创新行为所希望达到的目的,拥有创新动机是相关主体运用创新思维和专业知识技能去解决问题的前提,因此创新动机在创造力三要素层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郑磊等,2020)。
创新动机的激发和维持是经济学专业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前提,能够帮助其产出高水平创新成果。现实当中部分经济学专业学生不明确自己从事科学研究的目的,也不知道该如何开展科学研究。由于其在实际执行过程中缺乏科研所必备的恒心、执行力和开拓精神,遇到困难就马上退缩,致使产出创新成果成为了停留在脑海中的空想。与此同时,受社会多元价值观的影响,部分学生很容易将精力转而投向了社会兼职挣钱或是享乐,这些情况都不利于经济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因此,如何持续激发学生的创新动力成为了高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首要问题。
此外,新制度主义学者发现制度安排将直接影响到创新的效果,强调了相关制度在创新中的决定性作用。因此,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管理制度中,科研激励制度成为其中的重要环节。作为影响学生科研动力的内在驱动,激励制度安排得有效与否,直接关系到学生创新能力培养质量的高低。
打破常规、敢为人先、挑战未知是创新思维的显著特征,是基于创新精神而形成的思维品质。创新思维这一能力并非与生俱来,往往通过后天的训练培养得以形成。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场所,学校教育对经济学专业学生创新思维形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般来说,经济学专业学生的创新思维会直接受到学校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的影响。诸如,“灌输式”教育和“自主探究式”教育会使学生形成截然不同的思维方式,从而使教育人才培养的效果产生较大差异。除此之外,包括学校实验设施、教师研究能力、科研激励制度等在内的学校教育条件同样会影响到经济学专业学生的创新思维形成。
科研就是将所产生的创新思维转化为实践者头脑中的经验而得以保存的创新过程。首先,科研是一个目标明确的严密逻辑过程,在这一过程当中,科研人员逻辑思维能力得到了有效训练,从而为培养其创新思维夯实基础。其次,发散思维、逆向思维、组合思维等各种思维方法的运用交织融合在科研实践的整个过程之中,灵活地进行思维方法切换是研究人员的基本素质,而思维方法的灵活切换也是创新思维的基本要求(郑磊等,2020)。最后,在科研实践过程中,研究人员的创新思维将伴随着科研结论的产生而形成,并进一步上升为一种思想方法能够为研究人员在后续科研工作中使用,如此反复,科研人员的创新思维水平将得到不断发展与提高(高海涛和官邦贵,2020)。
创新知识和创新经验是创新思维的理论支撑和专业基础,只有基于创新知识和创新经验的科研实践,才能标示出明确的创新方向、清晰的探索路径和合理化的思维层次。与此同时,创新思维的培养离不开一定的科创实践训练,而体现在科研实践过程中的创新技巧则是一种较为成熟的创新思维模式,这些个体素质因素都将影响到经济学专业学生创新思维的形成。
创新作为国家持续发展的动力源泉,自然成为了一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目标。作为衡量经济学专业学生实践能力与思维能力的重要指标,创新能力培养的关键在于激发探究问题的主动性和汲取知识的自觉性。
科研课题研究是我国高等教育中的重要内容,对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思维与创新能力至关重要。借助科研项目的广泛开展,让经济学专业学生深入参与科研项目,可以将其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于科研,增强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带动其综合能力的提升。更重要的是,经济学相关科研项目往往与社会现实问题有紧密联系,参与其中可以拓宽学生的视野,提升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为个人的长远发展打下坚实基础。在参与科研项目的过程中,经济学专业学生会通过不同渠道查找资料,获取前沿技术方法,并逐渐明确研究方向和方法,并通过大量试验亲身实践,去验证自己的假想是否成立。通过切实参与到科研项目的整个流程中,学生能够将脑海中的创新思维转化为实际的科研成果,这便实现了有效培养经济学专业学生创新能力的目标。
在学生参与科研活动的过程中,应教育学生用严谨的科研态度对待研究课题选择,并且这种严谨态度应该在课题包括设计研究方案、进行调查探索、查阅整理资料、得出研究结论、撰写调查报告的每一个环节得以贯彻。此外,可以通过对经济学专业学生进行如毕业论文、毕业设计等专门的科学研究训练,帮助其熟悉研究过程,掌握创造性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能力。在这样一个过程中,学生的身份将由人类已有知识的接受者转变为半独立甚至独立的科研创新者。
创新型人才培养是我国发展高等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 随着创新型社会的不断发展,国内外学者关注的焦点逐渐集中到如何提高创新型人才培养质量上来。作为财经类高校的优势专业, 经济学专业在其人才培养中占主导地位, 财经类高校经济学专业急需解决的关键且现实的问题是如何推进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创新型人才队伍的建设对于实现国家长远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经济学专业创新型人才应主要针对经济分析规划、经济管理、经济学教学科研工作,在公司企业、政府相关部门、高校及科研院所中充分发挥自身的创新能力。高校作为我国高等教育工作的主要开展场所,应担起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任。培养新时代经济学专业的创新型人才,必须使其具有主体意识,认识到创新能力是决定个人能力的关键因素。
经济学专业创新人才的培养应以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为首要标准。其中,本科阶段应注重通识教育,侧重于培养创新后备人才;硕士阶段则应注重人才分类培养,学术型硕士应朝着学科拔尖创新过渡人才的方向培养,专业型硕士应朝着应用复合型创新人才的方向培养,分别对接科研和市场的需求(林健,2020)。
图1 高水平科研驱动经济学创新人才培养路径
对于经济学专业学生来说,高质量的经济学课程在奠定其理论功底、培养其创新思维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课堂教学质量将直接影响经济学专业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质量。
当前经济学专业的教学中,部分教学内容陈旧落后,无法适应高校创新人才培养对于最新科技发展和科研成果的追求。要实现创新型人才培养, 则需改革教学模式和内容,即在现有教学体系的基础上,优化经济学专业课程结构,对相关课程进行动态调整,主动适应以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和新模式为特征的新经济社会发展变化(元英等,2020)。同时,丰富经济学专业教学内容,按照“经管为主、技术为要、交叉融合”原则,促进商科与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及其对其他学科的辐射与渗透,加强内涵建设,强化新商科与新工科、新理科等的交叉贯通、跨界融合,大幅提高复合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比重,并且在提高学生科研能力的同时,兼顾其综合素质的培养。借助现代科学技术手段,进行启发式教学,能最大程度调动学生探索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此外,丰富学生学习渠道,让知识的学习不再局限于课堂的理论知识学习,而是通过增加学生参与科研课题的实践机会,积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经济学专业的“育人”特殊性,不但要注意学生批判思维的培养,也要关注人文素养的形成;不但要求夯实学生的经济学理论基础,也要重视科研创新能力的提升。定期根据学科发展方向和课程教学实际,动态整合社会经济热点与前沿,在课程安排中增设现代经济学前沿、当代中国经济问题等内容,让经济学教育更贴近中国现实,培养学生扎根中国大地的自觉、关注中国问题。
高水平科研的强大推动作用能够在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过程之中体现出来。特别对于研究型高校来说,只有不断提高教师科研水平,确保一流教师进行授课,才能确保学生得到一流的培养。具体来讲,研究型大学的科学研究应改变“跟跑”的传统思想,发挥自身主动性,站在学术研究前沿,以国家重大需求为导向,进而开展相关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力争引领国际学术科研潮流。
建设一支富有创新精神的师资队伍是高校提高创新人才培养质量的必要途径。富有创新精神的教师通过从事科学研究,能够充分调动教师的创新思维,将学科专业前沿知识和研究成果引入课堂教学、学业指导、实习实践等环节中,从而激发学生创新意识,培养学生创新思考能力。对于科研教师来说,教学和科研往往是一种协同互补的关系(杨凡和周丛照,2015)。一方面,通过教学过程中的师生互动,增强了教师在科研工作中的灵感和动力;另一方面,科研丰富了教学内容更的内涵,使教学模式更有新意。在科研教学工作融合的过程中,应发挥教学名师的教学科研示范作用,对青年教师实行“四定”管理,并对所有专业教师实行教学与科研联动考核,实行“末位淘汰”制。
实施导师制,采取导师与学生之间“全程负责”精英化指导,有条件的情况下制定个性化教学计划,引导学生成长成才。在导师的选用及专业指导上,为学生配备相应的导师,应围绕科研创新能力培养这一核心内容开展导师和学生的双向互选工作,通过师生面谈形成学生的个性化培养计划,并根据培养计划有针对性地开展相关的学术研讨会议,在平等互助的氛围中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以及学术创新意识,并在专业学习、论文写作、课题研究等方面进行指导。
改善科研工作环境是开展高水平科研活动的前提。良好的科研工作环境,是进行科研活动的重要物质基础。即使有科研人员获得了科研灵感,但在缺乏必要的科研辅助设备的情况下,也会面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困境,科研活动便难以获得令人满意的科研成果,更不用说通过科研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所以,应当为科研活动提供一定的物质基础,尽力满足科研人员对于工作场地、办公设备、文献信息数据库等方面的基本资源需求。同时,为了满足不同科研主体对科研资源的个性化需求,应在整合校内科研资源的基础上,建立科研资源共享共用机制。
在整合校内科研资源的基础上,加强不同高校间的科研合作,积极探索科研设备资源共享机制,逐步实现校内外资源共享,实现跨校科研平台资源整合,充分利用科研资源,改善部分高校自身科研条件不足的情况。在明确科研设备使用权责利基础上,通过建立科研设备资源共享机制实现贵重稀缺科研设备的使用协调,为不同学校间科研人员的相关科研及创新人才培养活动提供条件。
大胆创新的精神和敢于质疑的勇气是科研人员必须具备的素质,宽松自由的学术环境对于培养学生这两方面的素质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往往新思想、新观念产生于宽松自由的学术环境之中。要培养经济学专业学生的创新精神,应积极引导学生自主发展和自由探索,并扩大学生科研方向自主选择权。当学生在科研过程中出现错误或失败时,应积极正向引导,增强其科研信心。包容、竞争的学术氛围能促进学生在不断的学术交流中快速成长。另外,勇于挑战、敢于质疑的学术风气对于学生成长为创新型人才非常重要,科研是一个厚积薄发的过程,切忌急功近利。在宽松自由的学术氛围中,能最大程度激发经济学专业学生勇于创新的精神和敢于质疑的勇气,进而促进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取得新突破。
图2 高水平科研助力经济学创新人才培养的保障措施
高水平科研平台作为培养经济学专业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重要载体,是高校核心竞争力所在。通过科研平台对经济学专业学生进行实践教学,既应有基本科研技能训练,还需要训练学生创新能力。与此同时,加大教学科研资源投入,推进智慧教室、虚拟仿真实验室、行为经济与数字经济实验室的建设。高效优质科研平台的建设落成应利用好经济学博士点建设、学科建设等专业学科建设活动,促进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双向互动形成平台提升的合力(王娟等,2019)。
在科研平台建设过程中应强调跨学科交叉融合。近年来,国家不断对科研平台进行提质减量优化,通过整合现有高校科研平台,进一步提高平台质量。高校应以此为契机,紧跟国际学术前沿以及国内重大科研需求,组建学科交叉、国际合作的优质科研平台,汇聚国内外一流科研创新人才。经济学专业学生在这一科研平台中学习,熟练掌握统计学、计量经济学等主要计算机软件的操作和应用,通过模拟电子商务、国际贸易等经济活动的全过程,能促进学生的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相结合,从而增强学生的专业学习兴趣,强化其动手能力及本专业核心竞争力,进而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杰出科技创新能力的人才。
科研平台落成后应对科研平台加强考核管理,从而引导平台健康有序发展并产出高水平创新成果。通过完善平台建设的激励和监督机制,严格落实平台考核制度。根据考核评估结果,对评估结果为优秀的科研平台,予以相应的激励,对评估连续不达标的科研平台,按照优胜劣汰的规则予以淘汰。通过对科研平台管理的优化,保障和提升平台产出成果的质量。
相关高校应成立科研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并细化科研激励制度,发挥科研激励对师生科研的重要导向作用,引导研究生潜心科学研究,对学生创新能力进行培养,以不断提升培养质量。
建立科技创新奖学金,对在各类科技创新竞赛中取得优异成绩的学生给予一定奖励,以增强其自我创新能力提升的动力;实行学生科研成果评优奖励制度,适当增加创新成果的评分比重,突出科研创新能力的重要性,将学生在读期间发表的高水平文章、参与获得的授权专利等纳入经济学专业建设年终科研成果奖励,从而有效地引导和激发学生创新积极性,以促进涌现更多优秀成果;推行工作量及科研产出与助研津贴挂钩制度,形成学生间适度竞争氛围,激励其积极投身科学研究;建立学术交流制度,推荐符合条件的学生参加国际国内学术交流活动,拓宽研究生的国际视野,为培养具有全球思维的未来科学家打下基础(尹碧波等,2021)。
在实行科研激励的过程中,通过物质和精神组合激励的方式,往往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师生科研潜力。在学术研究过程中,研究成果的产出能使相关研究人员获得精神上的享受,但如果科研投入产出比过高,也会打消科研工作者的积极性。因此,高校科研管理部门应该针对本校科研实际情况,设计合适的物质、精神组合激励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