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针灸联合镇肝熄风汤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肝肾不足证效果观察

2022-04-06 08:37:46范晓健鲁芳
中国疗养医学 2022年4期
关键词:椎动脉肝肾颈椎病

椎动脉型颈椎病多由退行性病变引发,中老年患者居多,近年来有年轻化趋势

。常用治疗方法,如运动、经皮神经电刺激、牵引以及药物注射等,均具有一定的治疗效果,但易反复发作,且治疗周期长,远期效果也不甚理想。近年来中医在治疗颈椎病中取得较大的进步,相关研究指出温针灸及镇肝熄风汤在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肝肾不足证中均具有较好的效果

。但二者联合治疗的相关报道较少,为此山东省青岛疗养院开展此项研究,探讨治疗效果,报告如下。

通过对三种典型生物燃料及 0#石化柴油进行GC-MS分析,准确量化了燃油的组分及各组分含量。结果表明,通过酯化反应制备的生物柴油与高温裂解生物油组分构成差异较大,生物柴油的组分碳链长度集中在C16 ~ C18之间,且不饱和组分含量较高;生物裂解燃油的组分碳链长度较为分散,短链组分的比重较高;石化柴油的组分为烷烯烃类物质,且不含氧元素,与生物质燃料的组分分子结构完全不同。理化特性分析表明,生物燃料的粘度、密度、热值及自燃性能等与石化柴油的性能相似,说明生物燃料具备了用于车用发动机的基本条件及作为替代燃料的可行性。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山东省青岛疗养院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收治的92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随机数字表分两组,各46例。对照组,男26例,女20例,年龄24~69岁,平均年龄(52.56±6.28)岁,病程2~20周,平均病程(10.42±2.71)周。观察组,男27例,女19例,年龄23~70岁,平均年龄(52.44±6.36)岁,病程3~21周,平均病程(10.27±2.19)周。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0.05)。

1.2 选取标准 纳入标准:西医诊断符合《实用颈腰肢痛诊疗手册》(第3版)中椎动脉型颈椎病诊断标准

,平片X线检查可见颈椎生理曲度改变、椎间隙变窄、椎体前后缘骨赘、项韧带钙化、椎体移位。中医诊断符合《中医骨伤科学》(第4版)中肝肾不足证辨证标准

,肝肾阴虚头晕、目干涩。患者知情同意。排除标准:有创伤性脊柱损伤、腹侧压迫性病变、既往胸外科手术、胸椎间盘突出症伴随的颈椎及腰椎病变的患者,对温针灸和中药汤剂不耐受者,配合度较差者。

As the electrons velocity was v(E), for high electric fields, the validity of the drain current was[13]:

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温针灸联合镇肝熄风汤的治疗方式。温针灸取俯卧位,选双侧天柱、风池、风府、完骨穴,按揉片刻,常规消毒后,针灸(天津亿朋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津械注准20172270152)针刺以上诸穴,深26~40 mm,天柱直刺,风池向鼻尖方向,风府、完骨均向下斜刺,行平补平泻手法,留针30 min。1次/d,连续6 d为1个疗程,治疗5个疗程。镇肝熄风汤组方:牛膝20 g,代赭石、白芍、龙骨、玄参、牡蛎各15 g,钩藤、天麻各10 g,丹参、川芎、葛根、甘草各5 g,随证加减用药,肝肾不足者加服补骨脂、巴戟天、熟地各10 g。1剂/d,分早晚顿服,连续15 d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

中医将椎动脉型颈椎病归为“痹证”“眩晕”等范畴。肝肾不足证,主要指肝肾阴虚

。温针灸是一种将针刺与艾灸相结合的传统中医治疗方法,旨在通过针体将热力传入穴位

。在本次研究穴位的选择上,天柱穴归属足太阳膀胱经,缓解患者肩膀肌肉僵硬、酸痛;风池穴归属足少阳胆经,改善患者颈部僵硬;风府穴归属督脉,起到吸湿化风的作用;完骨穴属足少阳胆经,起到疏导水液的作用。在所有穴位刺激持续时间(30 min)内,通过不间断的有效刺激,促进肌肉紧张状态的缓解、疏通筋脉,加速血液循环进而实现温针灸的可持续调节作用。近年来,温针灸在治疗颈椎病中取得长足的进步,杨喜兵等学者在其研究中指出温针灸加穴位贴敷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效果显著优于单独穴位贴敷治疗

1.3 研究方法 对照组使用JQY-IC型牵引仪[石家庄华行医疗器械有限公司,冀食药监械(准)字2011第2260094号]给予常规牵引治疗。患者取坐位,如果位置导致症状外周化或无法忍受的症状增加,可根据需要来调整位置,以促进症状的集中和患者的舒适度。治疗过程中,静态牵引力施加最多12 min,其中包括10 min 所需强度,加上1 min的加速时间和1 min的减速时间。其中,拉力强度为患者体质量的40%~60%,并且在牵引过程中,需要随时根据患者的耐受性和症状反应进行调整。在牵引治疗结束时,患者保持姿势不动2 min后,协助患者进行颈椎的活动。1次/d,持续治疗30 d。

2 结果

椎动脉型颈椎病症主要表现为眩晕、偏头痛、耳鸣等,诱发原因主要为坐姿及睡姿不当、咽喉部疾病、颈部受凉

。现阶段西医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以机械牵引、药物和手术为主均具有较好的效果。但这些疗法也存在着较为明显的局限性,如机械牵引治疗方式效果欠佳,药物治疗方式毒副作用较高,手术治疗方式风险较大且患者接受程度较低等。因此,需要一种更加有效、温和、风险小且接受度高的治疗方法。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症状评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眩晕、偏头痛、肩颈痛、恶心呕吐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0.05。治疗后两组评分均显著改善且观察组各项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

<0.05,见表2。

YU Lixiu, SHAO Chen, ZHU Jin, et al. Discussion on the influence factors of the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level of bentonite[J]. Conservation and utilization of mineral resources, 2018(6):20-23,30.

3 讨论

2.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 治疗后,观察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

<0.05,见表1。

2.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椎动脉参数比较 治疗前两组椎基底动脉内径、椎动脉阻力指数、收缩期血流速度、舒张期血流速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0.05。治疗后两组各项指标均显著改善且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

<0.05,见表3。

1.4 观察指标 ①采用日本骨科协会评分(JOA)评定患者的治疗效果。JOA评分系统将最低评分12分或以上视为正常功能。根据恢复率(RR)=(术后JOA评分- 术前JOA评分)/(最大评分- 术前JOA评分)×100%,判断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其中,恢复率75%~100%为痊愈;恢复率50%~74%显效;恢复率为25%~49%为有效;恢复率为0~24%为无效。②采用单项症状评分评定患者的症状缓解情况。单项症状包括眩晕、偏头痛、肩颈痛和恶心呕吐四种,根据症状的严重程度进行评分,以无症状表现计0分;轻度、偶尔发生计1分;中度、时常发生计2分;重度、持续存在计3分,得分越高表明症状越严重。③采用椎动脉参数评定患者颈部血气循环的改善情况。采用彩色经颅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检测患者治疗前后椎基底动脉内径、椎动脉阻力指数、收缩期血流速度以及舒张期血流速度。

根据Koetschan等[15]建立的ITS2数据库及其网站预测滨海白首乌及其近缘种的ITS2二级结构(图3),可以看出,所有物种的二级结构均为一个中心环(主环)及4个螺旋区(Helix)构成,每个螺旋上又有大大小小、或多或少的茎环(Loop)结构。通过比较滨海白首乌及其近缘种的ITS2二级结构发现,各物种在4个螺旋区的茎环数目、大小、位置以及螺旋发出时的角度均有明显差异,因此,依据ITS2二级结构,可以直观地将滨海白首乌与其近缘种区分。

镇肝熄风汤是清代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中收录的传统方剂,主治阴虚阳亢,头目眩晕,目胀耳鸣,脑部热痛,心中烦热,面色如醉,或时常噫气,或肢体渐觉不利,口角渐形歪斜;甚或眩晕颠仆,昏不知人,移时始醒;或醒后不能复原,脉弦长有力者

。其中牛膝补肝益肾,代赭石起到治疗肝阳上亢而致的头晕的作用,白芍平肝止痛,龙骨舒筋活络,玄参凉血滋阴,牡蛎平肝潜阳,钩藤清热平肝,天麻平肝息风,丹参祛瘀生新,川芎活血祛瘀,葛根解肌退热,甘草补益五脏。为了进一步加强药效,同时,让方剂更加具有针对性,对于肝肾不足者加服补骨脂、巴戟天、熟地,其中的补骨脂起到补肾壮阳的作用;巴戟天起到增志益气的作用;熟地起到补血滋阴的作用

潘明柱等在其研究中采用镇肝熄风汤加减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效果显著

。本文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表明采用温针灸联合镇肝熄风汤的治疗方式有效率更高。分析其原因,一方面以温针灸缓解肌肉痉挛和疼痛,起到通经活络、益髓清脑的作用

;另一方以镇肝熄风汤降低血液黏度和椎动脉循环阻力,增大椎动脉内径和血流速度,改善脑部供血供氧,从而改善患者眩晕等临床症状。观察组眩晕、偏头痛、肩颈痛、恶心呕吐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推测是因为温针灸具有较好的中枢镇静作用,能够有效对抗眩晕症状;镇肝熄风汤具有降逆重镇、平肝潜阳之功。此外,治疗后观察组的椎动脉参数显著优于对照组,推测是因为该方式中的温针灸具有明显的镇痛、抗炎作用,能够增加血管流量、改善血液循环;镇肝熄风汤能够有效抑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具有改善血液流变、促进细胞再生等作用。

综上所述,温针灸联合镇肝熄风汤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肝肾不足证有助于疗效的改善,缓解患者临床症状。

[1] KANWALJEET GARG,ANKITA AGGARWAL.Effect of Cervical Decompression on Atypical Symptoms Cervical Spondylosis-A Narrative Review and Meta-Analysis[J].World Neurosurg,2022,157(1):207-217.

[2] TZONG-HANN YANG,SUDHA XIRASAGAR,YEN-FU CHENG,et al.Association of Cervical Spondylosis With Peripheral Vertigo:A Case-Control Study[J].Laryngoscope,2021,131(2):625-630.

[3] 高群兴,张盛强,郭志彬,等.手法推拿联合镇肝息风汤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疗效分析[J].颈腰痛杂志,2020,41(1):96-98.

[4] 杨昆鹏,田国杰,廖明娟,等.基于“颈腰同治”理论温针灸治疗颈型颈椎病的临床研究[J].颈腰痛杂志,2020,29(10):1781-1783.

[5] 柳登顺,张剑赤.实用颈腰肢痛诊疗手册[M].3 版.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4:223-225.

[6] 黄桂成,王拥军.中医骨伤科学[M].4 版.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6:389-395.

[7] 潘伟东,陈志标,罗卫平,等.针刺联合推拿治疗瘀血阻络型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观察[J].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021,38(9):1886-1893.

[8] 周峻,熊振成,董春科,等.椎管减压联合补阳还五汤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研究[J].中华中医药学刊,2020,38(2):135-139.

[9] 冯萧澈.中药联合针灸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临床疗效观察[J].四川中医,2021,39(8):134-136.

[10] 张学思,高景华,王宝剑,等.引火汤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56例[J].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2020,29(4):41-43.

[11] 杨喜兵,钱立锋,沈来华,等.温针灸加穴位贴敷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观察[J].颈腰痛杂志,2019,17(2):137-140.

[12] 黄源锐,张俊君.镇肝熄风汤加味联合电针治疗脑卒中的疗效及对患者认知功能及血清炎性因子的影响[J].四川中医,2021,39(10):139-143.

[13] 叶静静,张恋,钱伟,等.镇肝熄风汤加减治疗肝阳上亢型青春期胆碱能性荨麻疹的疗效及对血清胆碱酯酶的影响[J].中华中医药杂志,2021,36(9):5657-5659.

[14] 潘明柱,荣兵.镇肝息风汤加减配合项七针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研究[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8,24(5):658-661.

[15] 韩墨洋.温针灸联合康复治疗对中风恢复期病人中医证候、肌痉挛及神经功能缺损的影响[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9,17(20):3199-3202.

猜你喜欢
椎动脉肝肾颈椎病
停不下的酒局饭局最伤肝肾
基层中医药(2021年2期)2021-07-23 01:41:54
颈椎病与老年痴呆
基层中医药(2021年2期)2021-07-23 01:41:44
中医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探究
游泳 赶走颈椎病
今日农业(2020年17期)2020-10-27 03:10:46
肝肾好的男人更健康更有魅力
颈椎病的简便贴敷疗法
基层中医药(2018年9期)2018-11-09 01:20:40
超声引导下老年肝肾囊肿抽吸固化治疗效果观察
推拿配合热敷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89例
三针刺配合直旋扳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110例
滋肝补肾法治疗肝肾亏虚型骨质疏松症4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