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先懿 张小新
前不久,一年一度的武汉时装周落下帷幕。这届时装周以“汉·潮”为主题,从时尚的角度讲述中华文化故事,拥抱中国传统文化。
作为闭幕大秀,服装设计师王紫菲同名品牌ZIFEI WANG 2022春夏系列新品“赛博·紫禁”,创造性地展现了赛博朋克与中式高古的碰撞融合。将东方传统文化与西方先锋理念解构重组,是王紫菲一以贯之的设计风格,也是对本届时装周主题的生动诠释。
王紫菲本科就读于中国人民大学的经济学院,作为听话的女孩,她遵从父母期望,毕业之后赴英国圣安德鲁斯大学(University of St Andrews)读硕士,按照计划走的顺遂生活,激发了王紫菲骨子里的叛逆,几次叛逆“出走”,成就了如今熠熠生辉的高定品牌ZIFEIWANG,也成就了她如今独特的人生。王紫菲的“非典型”时尚之路,也是她的一场自我探索之旅。
王紫菲,一直以来走的是“别人家孩子”路线,她个子很高,人生得好看,成绩又好,是个懂事的乖乖女。王紫菲虽家境优渥,父母却也从来是严格要求,希望她学习金融并进入银行,“有一份体面的工作”。她便按部就班考入了中国人民大学的经济学院。
一路顺遂的生活浇灌了王紫菲的叛逆,很少有人会安于被安排的命运。还在上大三那年,王紫菲收到了亚洲电视发来的亚洲小姐比赛邀约,想做点有趣的事情,便应邀参加。
初出茅庐,尚未进入社会,王紫菲对亚洲小姐这样一个光鲜亮丽的比赛充满好奇,那是美丽、聪慧、性感、得体的代名词。
王紫菲在亚姐的比赛中经历了破茧成蝶的信心与锻炼。少女的无措伴随着初生牛犊不怕虎的毅力,王紫菲一路向上,从京津地区的冠军,走到华北赛区冠军,最终走到中国赛区亚军,还收获了当年的最具魅力奖。来自主办方的青睐,释放了积极的信号,她顺利进入亚洲小姐总决赛,亚视也向她递来了签约的橄榄枝。
但与此同时,王紫菲收到了英国圣安德鲁斯大学金融系研究生的录取通知。
“当时我觉得自己的眼界还不够宽,更希望可以去国外看看更远更大的世界。”在王紫菲看来,那时的自己不够成熟,内心也不够丰盈,无法支撑起长远的发展路线,“如果在内心没有足够多的东西的時候到了那个角色上,会变得非常浮躁,而且容易出问题,就像个泡沫似的,早晚会破掉。”
于是,就在离“亚姐”桂冠一步之遥时,王紫菲选择了退赛,回归校园,继续攻读金融学硕士,亚姐之路止步于此。
她心中叛逆的神经抽动了一下,送她到了亚洲小姐的总决赛,却还没有真正拉开她自我追寻的大门。
圣安德鲁斯大学是苏格兰最古老的大学,在悠久的历史和浓厚的文化氛围滋养下,王紫菲的世界被打开一扇又一扇新的大门。
圣安德鲁斯给王紫菲带来的蜕变,更多是心态上的。参加完亚姐比赛后,她承受了许多赞誉。名声和赞誉接连涌来,自然令年少的王紫菲有些浮躁。可贵的是,她能在圣安德鲁斯的静谧氛围中扎下根来,清醒地发现自己的问题并找寻解决方法。
王紫菲从小热爱艺术,在音乐、舞蹈、美术等方面均有涉足,对美和展现美有着极致的追求。学生时代,王紫菲便习惯用穿搭表达将自己的态度。即便她学的是金融,她仍然利用课余时间,到圣马丁大学修读时装设计等短期课程,也兼职做模特。这种追求似乎预示着她未来终将走向的时尚设计道路。
短期课程的体验坚定了王紫菲继续在时尚领域深造的决心,于是,从圣安德鲁斯大学金融系毕业后,她又申请了圣马丁艺术与设计学院的研究生,攻读创新管理硕士。王紫菲觉得,这是一门特别有趣的学问,“创新是特别极端、特别先锋的,而管理又是特别规矩、特别系统化、特别结构性的,属于完全相冲的两个概念。我们学习的过程是把这两个概念融合成一起”。
对王紫菲来说,在圣马丁艺术与设计学院的求学经历,是她思维转变的重要过程。在这里,她接触到后来对自己影响至深的福柯、加塔利、德勒兹等哲学家。“从小到大,受到的几乎都是逻辑思维、理性思维的教育,都是客观决定主观的思路,在圣马丁接触到的后现代主义哲学是比较偏形而上的,其实跟庄子的一些概念非常有共通之处。”
在后现代主义哲学的影响下,王紫菲开始思考人存在的意义,并找到了自己的答案:“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思想,并且可以通过不同的方式表达出来。比如有的人用写作的方式,有的人用音乐的方式,有的人用绘画的方式,也有些人像我一样,通过服装去表达。”
在英国的前三年,王紫菲基本上都在图书馆度过,相比于曾经声色犬马的华丽生活,王紫菲在寂静与枯燥的修炼中完全沉淀下来,不再拘泥于现有的规律和模板,对人生的脉络与走向也更加清晰。
结束圣马丁的课程后,王紫菲先是回国,按照计划进入银行工作。释放自我的过程已经经历了一番挣扎,重回系统内的工作,令王紫菲感到无所适从。 “感觉被困住了,那种无力感不是因为工作有多难,而是十分麻木机械,甚至有点才华被侮辱的感觉,几乎可以说是处在抑郁边缘。”
两个月后,王紫菲辞职,准备通过创业实现自我追求。在英国的几年,除了接受教育,王紫菲也有着丰富的工作经历。
她曾就职于英国知名买手店 Browns fashion,以媒介和买手的身份为Browns工作了两年。Browns fashion是伦敦最有名的精品店之一,发掘了John Galliano、Alexander McQueen等一系列先锋设计师品牌。
王紫菲为人聪慧,即便穿梭于不同工作之间,也能快速掌握行业本质。“买手的工作,主要讲究商业功能和艺术设计的平衡,帮助客户选择商品的同时,也在训练了我对于流行文化和时尚设计的理解,工作到后期,我已经可以提前预判下一季的流行色。”
2011年,独具慧眼的王紫菲看到了中国奢侈品电商市场的缺口,成立了中国第一家内容化的奢侈品电商,取名为绘事后素,后转型为自主品牌。
她对身边发生的一切都有强烈的感知,也越来越能感觉自我表达的强烈欲望。随后,王紫菲创立了ZIFEI WANG的同名设计师品牌,主打国际化的中国风,从而表达自己对于时尚的理解和思考。ZIFEI WANG对东方传统工艺元素与西方先锋服饰理念精妙解构再重组,既展现中式高古的水墨、粗布、宋锦、苏绣等元素及非遗工艺,又糅进廓型版、无性别、结构、解构等国际创新趋势,形成独树一帜的创意中国风。
或许正是因为王紫菲丰富的跨界生活经历、非传统时装出身的背景,才能将中国文化巧妙地融入国际化设计,打造实穿与高古结合的中国风时装。从她本人身上,我们能够看到她由内而外生发的冷静与沉稳。从亚洲小姐的舞台走向金融从业者,又从金融从业者走入时装界,她的叛逆和自我实现经历了不少的挣扎,在这种挣扎中放弃了轻松鲜亮的道路,她的勇气和克制,也成为ZIFEI WANG的品牌气质。
王紫菲自幼學习琵琶和中国舞,她的美学启蒙与中国文化的熏陶密不可分。在英国求学的日子,王紫菲在西方先锋理念的浸染下重塑了哲学观,但远离故土,却让根植于心底的中国文化情结日渐破土而出。
回国后,王紫菲专程去了趟故宫、颐和园、圆明园,从建筑到雕花,一砖一瓦地仔细观察,对中国古典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这种东西本身就是刻在骨子里的,只是以前没有发现它,当我远离它很久之后才意识到。”王紫菲说。
“赛博·紫禁”系列的灵感正是源于此。“有一次去故宫,看到宝华殿香炉中缓缓升起袅袅烟雾,有一种说不出的庄重与神秘,过去与未来的边界感似乎也不那么清晰了。”于是,王紫菲将古典与未来感交织,用时装呈现出一个赛博朋克氛围下的紫禁城。
由故宫酝酿出的巧思落在一针一线上:宝华殿的袅袅香烟化作衣襟上的条纹图腾,初雪中的故宫红墙化作红色解构小礼裙,紫禁城的龙纹图案化作解构旗袍上的抽象刺绣……
这一季的设计,王紫菲一如既往不惜成本地采用了多种中国古老工艺制成的面料,除了在以往设计中多次用到的苏绣、非遗宋锦外,今年还新加入一款中国独有面料——罗坯底香云纱。同时又采用TPU透明反光面料、不对称的解构剪裁,为设计增添未来主义色彩。
华服之下,“赛博·紫禁”的主题更是蕴含着王紫菲对时尚与社会的深入思考:现代社会,许多人正在逐渐失去自己的独立思维和主观意识,科技对人性的麻痹正在加速,需要引起高度警惕。赛博朋克代表着反乌托邦精神,紫禁代表着中国古典文化气息,二者的对立融合体现了对未来中国社会精神文化发展的一些期冀。精美不应仅流于表面,精神内核往往比华丽的外壳更为重要。
这次在武汉时装周的大秀上,格外引人注目的是,王紫菲特意邀请了一位男性模特来走秀。她希望以此表达自己对美的认知:美无关性别、胖瘦、美丑,是一种由内而外的自信与独立的精神内核。男性模特身穿的白色廓型刺绣外套也是王紫菲对抗疫英雄的致敬,“在武汉抗疫的过程中,有很多牺牲的抗疫英雄,其中有男生也有女生,有着自己的家庭和亲友。在我心中,他们是为国捐躯的战士,是永垂不朽的英雄”。
“当下的时装表达,不仅应继承传统,更应预示未来。”王紫菲正在用她的设计描述中国服装未来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