覃圣云 廖立刚
界首镇位于广西桂林市兴安县城以北15公里处,是一座依湘江而造的千年古镇。其起源于两汉,发展于唐宋,繁荣于明清,自古就是连接湘桂两省和桂北四县(兴安、全州、灌阳、资源)的水陆交通枢纽,也是广西与中原地区往来的要塞。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六国,置零陵县,零陵县城就设在今界首镇城东村一带。明朝以前,全州属湖南,而兴安属广西,界首正处于两省的交界之处,因而得名“界首”。界首是桂北四县的区域性商贸中心,也是中原文化与岭南文化传播交流的“桥头堡”,有“桂北四县乡镇第一街”“桂北版清明上河图”之称。明代旅行家徐霞客在其游记中就记载界首“乃千家之市”。
除了繁荣兴盛的商贸文化,界首还曾是红军长征浴血鏖战的地方,保留着鲜明的红色文化印记。作为中国革命史上著名的湘江战役的四个主战场之一,1934年11月27日—12月1日,中国工农红军在界首与国民党军队展开了激烈的战斗,惨烈的湘江战役使界首世人皆知。
《红军长征史》载,1934年10月,中央红军8万多人撤离中央苏区,连续突破敌人三道封锁线后,于同年11月下旬进抵湘桂边境。这时,蒋介石调集30万大军在湘江以东地区(兴安、全州、灌阳一带)布下了号称“铁三角”的第四道封锁线,试图将中央红军全歼在此。11月29日,红三军团第四师第十团在界首南光华铺打响了阻击战。红三军团军团长彭德怀把指挥部设在湘江西岸离界首渡口不到100米的一座祠堂里,并亲自指挥这场阻击战。面对生死存亡的危境,红军将士浴血奋战七昼夜,以折损过半的惨重代价,分别由兴安县的界首,全州县的大坪、凤凰嘴等主要渡江点突破湘江。战斗中,红十团两任团长沈述清和杜宗美在同日里相继牺牲。之后,中央红军一、二纵队在其他军团的继续掩护下,进入兴安县华江瑶族乡和金石乡,艰难翻越红军长征以来的第一高峰——老山界,尔后向云贵川挺进。从界首渡江的领导人主要有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彭德怀、邓小平、张闻天、王稼祥、博古等。
1984年,著名军旅作家魏巍重走红军长征路时,来到界首光华铺红军烈士墓前,心潮澎湃。回到北京后,魏巍与聂荣臻元帅共同向国务院建议修建红军长征突破湘江烈士纪念碑园,以抚慰烈士英魂和教育革命后代,界首渡口便成为红军突破国民党第四道封锁线的重要标志。碑园坐落于兴安县城西南1公里的狮子山,占地面积8万平方米,由大型群雕、主碑、纪念馆组成。1996年6月,碑园被确定为“全国中小学爱国主义教育基地”;1997年6月,中共中央宣传部将其列为首批“全国百家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之一,成为全国重要的革命传统教育基地。
三官堂(红军堂)位于界首镇古街北头,原是一座道观,始建于1912年,因供奉着天官、地官、水官而得名。三官堂坐西面东,分前后两厅,中有天井,门前临湘江。红军长征时,两个中央纵队就是从这里通过浮桥渡过湘江的。界首渡口也因此被称为“红军长征突破湘江第一渡”。前面提到的彭德怀指挥湘江战役所在的祠堂,就是三官堂。“文革”期间,界首中学一群红卫兵到三官堂“破四旧”,听说这里是红军长征指挥部,顿生敬仰,于是找来纸笔,写下“红军堂”三个大字,贴在门楣上。三官堂从此被称为“红军堂”。
现在走进红军堂,仍然能看到大厅正面毛泽东、朱德的头像。四周的墙壁贴着湘江战役的相关介绍以及历史图片。而在古镇的百姓中,则流传着一个个关于军民鱼水情深的动人故事。例如,红军过江时需要架设浮桥,老百姓就自发把家里的门板拆下来送给红军,红军在每一块门板上标上记号,用完后原样返还。红军战士对老百姓很爱护,在战斗间隙还帮老百姓挑水扫地、料理家务等。红军长征过广西,经过壮、苗、瑶等民族聚居的村寨,与当地人民结下深厚的情谊,播下了革命的种子。据介绍,我国民族政策最初的制定与践行,相当多的部分来自广西。湘江战役打响后,红军总政治部出台《关于瑶苗民族中工作的原则指示》等民族政策,为湘江战役取得胜利打下了坚实基础。在红军实行民族政策的感召下,从红军进入兴安县界首起,沿途都有群众带路。这些故事,就像火把一样,永远照耀在这块红色的土地上。
穿过红军堂便进入了古街。界首镇至今还保存有最完好的明清时期遗留的300多座骑楼商铺。镇内紧靠湘江古渡口修筑的古街长达1300多米,始建于明崇祯年间,曾分为五排、四排、青龙、黄龙、红龙5条街,是全国县级规模最大、长度最长、风貌最为完整的明清古骑楼建筑群之一。
以湘江上的大桥为界,古街的上游段被称为上街,下游部分称下街。上街分布有湖南会馆和老粮仓,而下街则有关帝庙、江西会馆和红军堂等。古街上的骑楼沿着江面一字展开,坡屋顶和马头墙错落有致,灰瓦白墙,与周边山水相互辉映,展现出优美的天际线。
关帝庙位于下街的东北端,始建于公元1789年。红军长征突破湘江抢渡界首渡口时,曾在这里演文明戏,向老百姓宣传革命道理。关帝庙后来由于年久失修倒塌,现存的关帝庙门楼于2016年重新修复。
据当地群众介绍,古街上的房子大多是老一辈留下来的。许多老住户为了保留历史古迹,将房子的格局都原样保留下来,两层木楼在古街随处可见。古街民风质朴,行人渴了热了不必担心,哪家门口有水井的,自己去打水就行了。碰上有人在家的,没准还会热情地招呼你进屋坐坐。
漫步在界首古街上,街上的古騎楼大都保存完好,许多传统风格的药店、杂货铺、旅社、裁缝铺、榨油坊、土法酿酒厂等随处可见。一些店铺前的廊柱上还留有“志源祥”“裕昌隆”“公信行”等老字号铺名。古街的商铺大都用青砖、木材和夯土修筑,具有强烈的乡土气息。街上的数百间铺面,家家相连,形成商铺长廊。这些铺面前有许多旧石墩,青砖砌成的墙上留有记事碑和比较原始的地图;铺面上部的门窗随处可见木质雕花。商铺从二楼起筑有骑楼,下面由用青砖砌的廊柱支撑,形成3米多宽的长廊。骑楼之间砌有拱门,一个连着一个,往两头延伸,光廊柱就有上千根。骑楼的屋檐边装有接屋顶雨水的排水管系统,雨水通过埋在廊柱中的陶管,直接引到下水道中排入湘江。这样的建筑设计,既能遮挡烈日和风雨侵袭,又有利于商铺的经营和发展。据古镇的老人介绍,街上最热闹的时候人都挤不动,很多湖南、江西、广东来的商人在古镇上做生意。这一点也从古街中西合璧、多元共存的建筑风格可见一斑。
古街之所以能成为桂北地区商贸的重要集散地,与湘江便利的水运有关。古街有众多巷道直通江边,形成许多水路转运的码头,如萧家码头、彭家码头、四排街码头、五排街码头等。界首的古码头水静岸长、河道宽深,是古代湘桂漕运从湘江到灵渠的唯一通道的中转站。南北往来的商船到达界首一般天色已晚,不夜航的商船就在界首停泊过夜。民国初年,这里仍天天停泊着许多装卸货的商船,有北上湖南的大风帆船,也有转运货物经灵渠南下桂林和广州的翘翘船,水运十分繁荣。
界首古街于2006年被国务院评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界首古镇2014年被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评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如今,随着从中央到地方对红色文化的传承和保护上升到新的高度,到红军堂、界首渡口、光华铺阻击战旧址等红色遗址参观和缅怀先烈的人逐年增加。
“重兵压境争河渡,杀气腾腾血色污”。在界首渡口,惨烈悲壮的往事早已沉淀在萋萋水草与潋滟波光中。只有见证过繁华与落寞、战火与硝烟的古街,依旧如饱经风雨沧桑的老者,拄杖江边,为我们守望着来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