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翠琼
周末天气晴朗,我与友人一行四人去了一趟梧州市龙圩区广平镇。
年关的乡下,洋溢着快乐的气氛。人在村庄深处行走,少女、孩子、肥狗、货郎,静静地沉浸在和煦的阳光里……
在一座美丽的庭院前,我无意中瞥见一条条做工精细、图案优美的小背带。小背带在风中轻盈地摇晃,丝丝缕缕红丝线闪闪发亮,一种温馨美好的情感瞬间钻进我的心。
走进庭院,坐在温暖的阳光下,屋主李美琼大姐向我们说起了她爱上编织花背带的故事。
三十多年前,李美琼刚从新地镇嫁到广平镇,当时她对花背带的编织一点都不在行,眼看肚子里的小孩很快就要出生,可家中的婴儿用品,特别是人们常用常织的花背带一条都没有。一天傍晚,李美琼从地里回来,看见邻居正在编织婴儿花背带,她好奇地走向前,问邻居能不能帮她编织一条“花开富贵”的花背带。邻居听后,二话不说,立马帮她织一条既好看又实用的花背带。李美琼看着花背带上一簇簇娇艳的小花朵,以及那金黄色的“花开富贵”四个字,高兴得眉开眼笑,合不拢嘴。从那以后,李美琼爱上了这项穿针引线的手工。
李美琼刚开始学习编织的时候,经常出差错,但她不气馁,织错了就改,改好了再重新编织。随着孩子的出生,她的花背带终于有了用武之地。每当工作繁忙的时候,她就把孩子绑到后背上,一边工作,一边照顾孩子。孩子在她的后背上哈哈大笑,或者是安然入睡的时候,她就会感觉到无比的幸福。
孩子一天天长大,李美琼又开始学习编织小香包、小手串等各种小挂饰……日子长了,手工做得多了,李美琼成了一个编织花背带的小能手。背带织好了,还可以拿去卖掉换钱,改善生活。
20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广平小镇,每逢圩日或庙会,街上热闹非凡、人来人往。一个个美丽的花背带小挂件,吸引不少人的眼光。
在那些如诗如歌的岁月里,美丽的花背带编制给李美琼带来了许多幸福时光。而传统手工技术的传承与编织生活,无意中成就了广西梧州广平镇花背带的民族文化,让这个手工编织业开出一朵又一朵的时代芬芳之花!
广平花背带,不论造型、设计、刺绣工艺都很有特色。从结构上看,背带的两面都是用纱线织成的,上面绣有各种各样的花纹,各种颜色搭配成精美的图案,做工精细,秀美。背带的名称有很多,如红背带、蓝背带、方背带等。背带上的刺绣也五花八门,有的绣龙,有的绣花,有的绣动物,样式大小不一,厚薄有别,一年四季均可使用。這种手工编织的花背带既能兜住小孩的头,又可托住小孩的手脚,使之不向后仰,手脚活动自如、舒适。
广平花背带编织历史悠久,相沿成俗。据村中的一些老人家讲,在明朝中期前,广平是一个瑶族、壮族、汉族等多个民族聚居的小镇。在落后的农耕年代里,村民们一边种麻、绩麻,一边织布、刺绣,过着自耕自种、自编自织的生活。那些流传至今色彩纷呈的刺绣图案,一个个小巧玲珑的小挂饰,如头额、小围裙、小花巾、小帽子、小鞋子、绣花边等各类织品,都是村中妇女文化创造的结晶。
这些手艺,经过祖祖辈辈的传承,历经时代和环境的变迁,如今依然有着别致的花纹样式、写意的造型和独特的绣制手法。
村中除了李美琼,还有十几个人会织花背带,他家阿娘特别能干,即使去海南帮儿子带娃,空闲下来依旧编织花背带。花背带要么送给亲友,要么外销……
宽宽长长的花背带,给无数人带来了暖暖的回忆。
在广平镇,这些淳朴的乡村妇女担任重要的角色,她们既要编织又要育儿、做家务,还要下地干活。在一分分一亩亩的稻田里,在山路十八弯的坡道上,在人群密集的圩场里,到处可见用花背带背孩子的妇女,形成一道道靓丽的风景线。
在过去的生活中,每一个人的童年,都离不开花背带。在美丽的花背带里,孩子们跟随着母亲活动,开始一天的观察,去感受这个世界。孩子们在母亲的体温中熟睡,在母亲的背负下日渐长大。虽然花背带会陈旧,会磨损,但它永远磨不掉母子共同的气味,磨不走孩子们的快乐与幸福……
村组长陈庆平告诉我,广平花背带之所以制作精美,那是因为广平人心中有花。广平镇的女孩子们心灵手巧,独具智慧,她们手艺精湛,构思独特。这一切的一切,使得她们的花背带有了生活中的风景,有了生活中沉淀的数不清的热情。她们早已经懂得了简洁与丰富,懂得了在现实与虚拟之中的统一表达,懂得用一针一线表达一种纯粹的爱。
那些绣在花背带上的一处处花纹,一幅幅美丽的图案,不仅仅是一张张赏心悦目的装饰画,还是边远小镇一朵朵美丽的图腾!
这图腾,只需轻轻拂去尘埃,一种古朴纯粹的民俗风情就会向你扑面而来。这种生命护符的神秘光芒,永远熠熠生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