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造太阳”应用前景可期

2022-04-05 13:42李伟
检察风云 2022年5期
关键词:人造太阳托卡马克核聚变

李伟

在地球上开发并运行“人造太阳”,被科学家视为解决能源问题的一个重要途径。但需要关注的是,太阳核心所发生的核聚变,其功率密度并不大。就算人类让可控核聚变成为现实,“人造太阳”能作为一种新的能源吗?

太阳核心的温度达到1500万摄氏度

“人造太阳”内部结构

2021年12月30日,中国EAST全超导托卡马克装置(“东方超环”)成功实现1056秒的长脉冲高参数等离子体运行,创造了新的世界纪录。

据法新社报道,2021年5月,“东方超环”实现了温度1.2亿摄氏度、持续101秒,以及温度1.6亿摄氏度、持续20秒的等离子体运行;12月30日,它又实现了温度7000万摄氏度、持续1056秒的长脉冲高参数等离子体运行。这些都是了不起的科研成果,也是中国在“人造太阳”开发方面所取得的重要阶段性成果。

与“东方超环”类似的装置,在科学界有统一的名称——托卡马克。它源自苏联科学家在20世纪50年代发明的一种环形容器。这个名称是其构成要素——环形、真空室、磁场和线圈的俄语缩写。顾名思义,它就是一个环形真空室,其中遍布由线圈提供的强大磁场。

在托卡马克装置中,强大的磁场对于带电的等离子体来说,相当于一个容器,且没有任何实物直接与等离子体接触。所以,等离子体可以被加热到极高的温度。当等离子体的温度足够高时,其氘、氚原子核的热运动就能克服彼此之间的排斥力,从而猛烈撞击,生成氦原子核,并放出中子和大量能量——这就是核聚变反应。

核聚变反应是太阳的能量源泉,托卡马克装置产生能量的原理是促成核聚变,所以这类装置被形象地称为“人造太阳”。

太阳表面的温度达5500摄氏度左右,这听上去是一个很高的温度,但在核物理领域可以说是微不足道的。虽然地球上没有太多能够承受如此高温的材料,但要达到这一温度并不困难。例如电焊设备生成的电弧,温度就高达6000—8000摄氏度。

太阳的核聚变反应发生在核心部位,其温度达到1500万摄氏度,这对人类来说无疑是个天文数字。不过,你可能想象不到,太阳核心发生的核聚变,功率密度只有每立方米276.5瓦。通过对比,我们就能认识到这个功率密度有多小——人体的发热功率密度约为每立方米100瓦。也就是说,太阳核心的功率密度只相当于人体的2.8倍。那么,它怎么能够为整个太阳系,包括地球生态圈提供能量呢?

答案是:太阳实在太大了。其质量占太阳系总质量的99.86%,其半径为70万千米,是地球的110倍。因此,就算功率密度较小,它仍然能够依靠庞大的体量产生巨大的能量。

在太阳的核心,质量按照爱因斯坦“质能方程”转化成能量。巨大的能量以可见光的形式向外界辐射,抵达遥远的地球。能量在穿过大气层时有所损耗,在到达地表时,仍然能够保持每立方米100瓦的水平。

太阳核心较小的发热功率密度带来一个好处——燃烧更持久。太阳能够发热,也会散热。帮助太阳核心“保暖”以维持其“体温”的,是整个太阳——这可比我们的羽绒服厚多了。更何况,太阳表面之外是真空,其大部分能量只能通过黑体辐射的形式散发出去,所以散热过程相当持久。

太阳从50亿年前开始核聚变的那一刻起,就没有从外界摄取过任何能量,但它还能再燃烧约50亿年。

持久稳定的能量供应,是地球生命诞生的重要条件之一。宇宙中出现的第一批恒星都比太阳大得多,其核心温度比太阳的核心温度高,核聚变功率密度也比太阳大得多。但是,正因为它们燃烧得太过剧烈,第一代恒星往往在几百万年内就燃尽了自己——这么短的时间远不足以支持复杂生命系统的诞生和发展。

可以说,正因为太阳的核心不够“热”,地球才能出现生命,人类才能诞生并发展至今。

如果人类开发的“人造太阳”,与太阳核心的功率密度相当,那么就难以解决能源问题,因为地球上不可能造出像太阳那么大的“人造太阳”。所以,科学家在制造“人造太阳”时,并未完全参照太阳的标准。

在太阳核心,氢元素主要是以单个质子的氕的形式存在,带一个中子的氘和带两个中子的氚并不多。当两个氕原子撞到一起,就形成氦元素——不带中子的氦-2。氦-2极不稳定,马上会变成两个质子。因此,这并不算真正的核聚变。

俄罗斯科学家曾设想用氢弹发电

只有当两个氕原子碰撞的一瞬间,相互作用力主导的β衰变让一个质子衰变成中子,并放出电子和电中微子,才能形成氘原子核,并稳定存在。然后,氘原子核继续进行核聚变,产生能量。所以,太阳核心的核聚变反应,效率是非常低的。如果“人造太阳”模仿这种核聚变反应,就看不到应用前景。

在上述核反应中,最关键的是氦-2里面没有中子,极不稳定。如果一开始就用带中子的氘或氚进行反应,那么就不需要依靠β衰变,可以直接生成氦-4,并产生大量能量。温度的提升能大幅增大核聚变的功率——“人造太阳”模仿的是这种核聚变反应。其温度比太阳核心的温度要高得多,超过1亿摄氏度。反应过程也比太阳核心更合理,这才有机会实现比太阳核心大得多的功率密度,从而成为可利用的能源。

厘清了“人造太阳”的工作原理,我们就能够明白,目前的托卡马克装置只有继续提高等离子体的温度,增大等离子体的密度,延长等离子体的运行时间,才能实现可控核聚变。温度、密度和时间三者的乘积被称为“三重积”,只有它超过一定数值,才能形成向外供能的人造核聚变装置。

人类其实很早就让“三重积”越过了核聚变的门槛,氢弹就是实例。不过,氢弹温度太高,功率密度太大,利用起来难度极大。俄罗斯物理技术研究院在1997年出版了《核爆氘能能源学》,系统地分析了“氢弹发电”方案的可行性。俄罗斯科学家设想在山体中挖出一个空腔,在其中引爆氢弹,将热量转移出来,用于发电。不过,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个国家实践过这种发电方式。

除了托卡馬克装置,科学家还利用“惯性约束”装置促成核聚变,其目标是实现输出能量大于输入能量。2021年8月8日,三个足球场大小的美国“惯性约束”装置,将192束总能量为1.9兆焦的激光在20纳秒内聚焦到一粒胡椒大小的核聚变材料上,释放出1.35兆焦的能量,输出能量达到输入能量的70%——这已接近能量平衡点。

总体上,以“人造太阳”为代表的可控核聚变装置离人类越来越近。未来的核聚变实验反应堆(ITER),其目标就是实现可控核聚变,让核聚变的输出能量达到输入能量的10倍左右,从而实现“人造太阳”的实际应用。

编辑:姚志刚  winter-yao@163.com

猜你喜欢
人造太阳托卡马克核聚变
核聚变能应用前景现一丝曙光
英原型聚变堆ST40实现1亿℃等离子体高温
燃起“太阳之火”——谈谈“可控核聚变”
中国“人造太阳” 再获重大突破
EAST托卡马克上截面效应对电荷交换复合光谱测量结果的影响
德国仿星器:聚变装置造出氢等离子体
反射内存网络在托卡马克装置快控制器中的应用
基于 PXI Express 的托卡马克同步数据采集系统设计
受控自持续核聚变的新曙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