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传雷,刘书美,章 瑜,董 尹
(1.安徽大学 商学院,安徽 合肥 230601; 2.安徽大学 物流与供应链研究中心,安徽 合肥 230601; 3.合肥学院 经济与管理学院,安徽 合肥 230601)
作为一种新型交易方式,跨境电商于2012年正式诞生,借助互联网信息化的应用,打破了时空与体验效应维度,为网民带来更加便捷的服务。2019年,我国跨境电商交易规模已达10.5万亿元,较2013年增长约3.33倍,商贸流通业中最具代表性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约1.76倍[1]。发展时间短但爆发力强的跨境电商不仅给我国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经济增长动力,而且给传统商贸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即倒逼传统商贸业转型升级。因此,研究跨境电商与商贸流通业之间的协同效应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目前,有关跨境电商与商贸流通业关系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以下几点:一是跨境电商与商贸流通业的动态关联性。如:肖凯[2]通过构建跨境电商和商贸流通业之间的VAR模型,探究两者在长期演化发展过程中的动态关联性;胡炜[3]基于跨境电商与商贸流通业之间的VAR模型,比较分析跨境电商的不同模式与商贸流通业具有的动态关系。二是跨境电商对区域商贸流通企业的单向推动作用。如蔡婕[4]认为,跨境电商对区域商贸流通企业的协调推动作用主要表现为促进商贸流通企业空间集聚度、流通协作效率的提高及协调合作模式方面的创新。三是商贸流通业与跨境电商的相互促进作用。如陈娟、刘运芹[5]基于创新视角,探讨了跨境电商在营销模式、规模效益、产业链布局及创新价值等方面对商贸流通业产生积极的影响。四是商贸流通业对跨境电商的促进作用。如李治国[6]分析了在经济全球化环境下我国商贸流通业促进国际贸易发展面临的重大挑战。上述研究主要集中于跨境电商对商贸流通企业的单向作用、跨境电商与商贸流通业的关系研究、商贸流通业对国际贸易的促进作用,但研究两者关系的方法只有VAR模型,方法较为单一,难以全面评价两者之间的协同关联性。本研究参考已有的相关研究,利用复合系统协同方法,通过构建跨境电商和商贸流通业复合系统协同度模型得出两者的有序度及复合协同度,进而分析两者协同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以期为两者更好地协同发展提供相应的建议。
跨境电商主要指不同关境的交易主体通过电商平台完成交易的全过程。跨境电商的应用是基于互联网大数据平台的一种“互联网+外贸”的新业态、新模式,具有贸易链扁平化、数据标准化、供应链全球化等特征。
商贸流通业通常指商品流通及为流通环节提供服务的相关产业,不仅包括批发和零售业,而且包括餐饮和仓储等行业。由于批发和零售业集传统流通业和知识密集服务业于一体,所以批发和零售业最具流通业特性[7]。因此,本研究中商贸流通业的衡量指标主要为批发和零售业。
序参量主要指规定子系统整体行为变化方向的子集的集合变量[8]。在系统演化过程中,序参量不仅决定着相变的形式、特征,而且还是引导整体系统由无序走向有序的根本变量,它既体现了部分之间的竞争性,又表达了系统的整体性[9-10]。
跨境电商的飞速发展离不开商贸流通业的支撑,同时促进了商贸流通业的革新升级,两者既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又相互竞争、相互协同。根据2020年海关总署《关于开展跨境电子商务企业对企业出口监管试点的公告》:增列海关监管方式代码“9710”,全称“跨境电子商务企业对企业直接出口”,简称“跨境电商B2B直接出口”,适用于跨境电商B2B直接出口的货物;增列海关监管方式代码“9810”,全称“跨境电子商务出口海外仓”,简称“跨境电商出口海外仓”,适用于跨境电商出口海外仓的货物。跨境电商与商贸流通业协同机制见图1。
图1 跨境电商与商贸流通业协同机制
如图1所示,我国跨境电商的良好持续性发展离不开商贸流通业的基础性支撑作用,尤其是物流配送系统的迭代革新。国内消费市场向海外市场的转向,进一步激发了国内商贸流通企业加快创新、加大产品研发、更加注重品质提升及品牌化和标准化的创造与发展,推动国内商贸流通企业走向国际化。
1.序参量分量fij的有序度
首先将跨境电商和商贸流通业两个子系统组成一个复合系统f={f1,f2},f1、f2分别为跨境电商子系统和商贸流通业子系统,两者通过互交性影响产生协同作用,从而推动整体复合系统的有序发展。设跨境电子商务子系统的序参量为f1={f11,f12,…,f1j},商贸流通业子系统的序参量为f2={f21,f22,…,f2j},f1和f2分别表明两个子系统的发展水平(j=1,2,…,m)。f1j和f2j分别为跨境电商子系统和商贸流通业子系统的序参量分量,其取值范围为αij≤fij≤βij,i=[1,2],依据取值的客观性及已有研究,本研究中αaj、βij分别取fij的最小值和最大值。序参量分量fi1,fi2,…,fik为正向指标,其取值大小与该子系统有序度呈正向相关性;fik+1,fik+2,…,fim为负向指标,其取值大小与该子系统有序度呈反向相关性。序参量分量的有序度的表达式为
(1)
由式(1)知,ui(fij)∈[0,1],其值越大,表示序参量分量fij对该子系统的有序度影响越大。反之则越小。
2.子系统fi序参量的有序度
基于整体复合系统视角,通过对各子系统序参量分量的有序度ui(fij)进行线性加权求和,从而得出各子系统的有序度,其表达式为
(2)
其中:εj表示各指标在该子系统中的权重;ui(fi)表示子系统的有序度,且ui(fi)∈[0,1],其值越大,表示该子系统对整个系统贡献度越高,亦即有序度越大。
3.复合系统F协同度
(3)
各子系统的指标选取对复合系统协同度至关重要,且决定着各子系统协同作用的大小。为有效测度出跨境电商与商贸流通业两子系统的协同度,并结合两子系统发展特性,本研究主要从总量、结构(或质量)、潜力三个层面着手。首先,衡量跨境电商行业发展水平的主要方面分别为市场交易规模、进出口结构占比、发展速度等;其次,衡量商贸流通业发展水平的主要方面分别为市场交易量、对GDP的推动力、发展速度等。依据上述跨境电商和商贸流通业相关指标的关联性和数据的获得性,构建如表1所示的跨境电商与商贸流通业协同指标体系。
表1 跨境电商与商贸流通业协同分析指标体系
1.数据来源、数据处理与赋权
通过结合跨境电商正式发展时间与指标数据的可取性,选取2013年至2019年我国跨境电商与商贸流通业主要指标数据,所选的指标数据均来自中经网统计数据库与中国跨境电商研究中心网站。
为使各指标单位统一标准,需要对各变量进行正向化处理以消除量纲。为了客观反映各变量权重,采用熵值法,计算得到跨境电商子系统序参量指标和商贸流通业子系统序参量指标的权重系数分别为ε1j=(0.0973,0.0960,0.1139,0.1068,0.1052,0.1166,0.0802,0.0927,0.0966,0.0948)和ε2j=(0.1231,0.1373,0.1408,0.1527,0.1356,0.1057,0.0943,0.1105)。
2.各子系统序参量分量的有序度
根据式(1)可得各子系统序参量分量的有序度,且其值ui(fij)∈[0,1],uif(ij)值越大,各序参量分量fij对该子系统的贡献度越大。
3.各子系统的有序度
各子系统的有序度通常采用几何平均算法和加权求和法。为了便于计算,本研究采用加权求和法来计算跨境电商与商贸流通业子系统有序度,即依据式(2)可得跨境电商子系统f1的有序度u1(f1)和商贸流通业子系统f2的有序度u2(f2),且ui(fi)∈[0,1],其数值大小表示该子系统有序度的高低。
4.整体复合系统协同度
通过式(3)可得我国跨境电商与商贸流通业在2013年至2019年的复合协同度,如表2所示。根据表2可绘制跨境电商与商贸流通业协同趋势图,见图2。
表2 2013—2019年我国跨境电商和商贸流通业协同度
图2 2013—2019年我国跨境电商与商贸流通业协同趋势
由表2和图2可知,从总体上来看,跨境电商子系统的有序度2013年至2019年呈逐年上升趋势,而商贸流通业子系统的有序度2013年至2019年基本为M型增减趋势,但两个子系统的有序度均为[0,1]。跨境电商和商贸流通业的复合协同度在2013年至2019年也呈M型波动趋势,且其值均为 [-0.2,0.2]。
1.跨境电商子系统发展水平分析
通过图2可以看出,2013年至2016年跨境电商子系统有序度基本呈线性上升趋势。其发展迅速的原因主要在于自跨境电商问世以来,全球市场消费倾向有很大的转变及我国政府对其持续大力支持。从2012年起杭州多次召开有关跨境电商试点的相关会议,我国政府在2013年至2015年发布了多项有关规范跨境电商标准的指导意见和促进其大发展的支持政策,如《关于实施支持跨境电子商务零售出口有关政策的意见》(国办发〔2013〕89号)与《关于大力发展电子商贸加快培育经济新动力的意见》(国发〔2015〕24号)。随着跨境电商的逐步发展和完善,2016年至2018年,其有序度基本稳定在0.6左右,增长速度较为平缓,主要因为跨境电商子系统序参量分量网购用户规模逐渐趋于稳定,故每一个序参量分量的波动都会对该子系统的发展水平造成一定影响。2018年至2019年,跨境电商网购用户规模增速较2018年相对增长率为41.24%[1],因而跨境电商发展水平有所提升。
2.商贸流通业子系统发展水平分析
依据表2,2013年至2015年商贸流通业子系统有序度先增后减,2015年至2019年也表现为先增后减趋势。2013年至2014年,该子系统有序度由0.4810增长到0.5958,达到近7年的最大值,原因主要在于此期间商贸流通业子系统序参量指标中除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指数(上年为100)略有下降外,其余主要指标基本保持上升趋势。在此阶段我国政府也颁布了促进内贸健康发展的相关文件,以加快现代流通领域更高层次的改革创新。2014年至2015年,商贸流通业子系统的有序度从0.5958降低为0.2788,反映了此阶段我国商贸流通业的发展并不协调,原因在于该期间国家大力推进商贸流通业改革升级创新发展,致使商贸流通业序参量指标大部分都明显下降,尤其是批发和零售业对GDP的贡献率与批发和零售业对GDP增长的拉动率分别降低了29.09%和32.29%。2015年至2017年,商贸流通业子系统有序度呈现明显上升趋势,由0.2788增长为0.5133,原因在于改革创新进一步激发经济的大发展,使得该子系统序参量的各项主要指标基本都保持明显上升趋势。2017年至2019年,该子系统的有序度又缓慢下降,由0.5133降低为0.4552,主要原因在于近年国际上的贸易竞争对国内经济造成一定影响,使得该序参量指标中批发和零售业对GDP的贡献率、批发和零售业对GDP增长的拉动率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都有所降低。
3.跨境电商与商贸流通业的协同发展分析
众所周知,跨境电商的发展是基于传统商贸业与互联网应用,商贸流通业的发展会推动跨境电商更快发展,同时跨境电商的兴起必然会与国内商贸相关产业相竞争。总之,两者既相互促进又相互竞争。
通过表2和图2可知,虽然跨境电商和商贸流通业两个子系统整体上都表现为向前发展态势,但是复合协同度并不是一直处于协同状态,而是呈M型波动且始终为[-0.2,0.2],其最大值为0.163,最小值为-0.1918,处于不稳定的协同发展阶段。由此说明复合系统的协同度不仅依赖于各个子系统内部组成要素的有序发展,而且依赖于组成复合系统的各子系统间的协调耦合作用,若其中某一子系统发展水平滞后或不变,其他各子系统均向前发展,则整体复合系统会处于较低水平。如:2013年至2014年,我国跨境电商和商贸流通业发展水平均有所提高,故两者的协同发展水平有所上升;2014年至2015年,虽然跨境电商仍然保持向前发展势头,但商贸流通业改革升级发展水平明显下降,导致两者协同发展水平显著降低;2015年至2016年,跨境电商和商贸流通业处于相互协调状态,两个子系统的有序度基本保持同步增长态势,故两者的协同度大幅提升;2016至2018年,跨境电商子系统有序度保持稳定趋势,而商贸流通业子系统有序度表现为先上升后下降,故两者的协同度显著下降;2018年至2019年,跨境电商子系统有序度明显增加,商贸流通业子系统有序度缓慢增加,故两者的协同度表现为平缓增加趋势。
1.加强跨境电商基础设施建设,提高软服务水平
基础设施的完备是支撑跨境电商良好发展的根本,主要包括物流系统建设、互联网信息技术创新及安全保障体系等。首先,物流是目前跨境电商发展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而物流费用在其发展过程中占比较大,因而有效降低物流费用是提高效益与效率的重要突破口;其次,互联网信息水平的迭代更新,要求不断加大信息技术的研发力度以确保信息平台的不断优化,提高现代电商数据的公开化、透明化及共享化;最后,构建完善的信用体系,一方面加强信用评价体系和完善市场退出机制,另一方面优化金融支付的简捷性和安全性,从而有效降低企业交易成本,保障消费者合法权益。
2.完善跨境电商综合产业园建设,发挥政府与市场协同作用
产业园将信息流、物流、资金流集于一体,基于现代化信息技术有效连接运营、物流、电商及出口等环节以形成一体化服务体系。目前全国电商产业园数量不少,但各地电商产业园发展质量参差不齐,区域差异较为明显,应同步推进电商产业园高质量发展。一方面,各地方政府要重视电商产业园经济的重要性并根据当地实际特色制定适用于企业的相关政策,而非一味套用;另一方面,要坚持以市场为主、行政调控为辅,以市场化引导本地跨境电商产业园良性快速发展。
3.构建跨境电商复合型人才培育体系,培养多层次人才
跨境电商是数字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培育具有国际视野和资源整合能力的跨境电商复合型人才,以适应全球数字化市场经济的发展。目前,跨境电商人才需求主要集中于以下几点:一是熟练掌握外贸交易与平台运营规则,二是至少具备两种高水平的语言能力,三是具备较高的互联网计算机技术开发能力,四是具备较强的实际操作能力。结合跨境电商未来发展需求,一方面要推动各高校探索新时期人才培养模式与机制,积极引导高校培育电商实务人才和专业人才;另一方面要通过校企联合培养,打造跨境电商专业实训基地,整合高校国际贸易、语言、财务、法律、电子商务等专业资源,以培养出多专业多能力多视角的复合型应用人才。
1.完善流通网络布局,优化流通网络结构
加强现代流通体系建设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战略举措,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顺应时代大发展的必然选择。目前我国流通网络布局和结构功能还不完善,主要体现在区域流通和城乡流通发展不均衡不充分,差异显著。因此,要加强区域和城乡共享一体化发展,结合各区域优势促进区域经济大发展,大力推进乡村流通体系现代化发展,使得各城市群与乡村集聚区在各方面都能互联互通互享,实现各末端链条有效对接。
2.推动商贸流通业数字化、智能化改造升级
跨境电商的飞速发展为我国经济增长带来了不竭动力,更激发了传统商贸业纷纷转型升级。一方面,要顺应时代,推动商贸流通业与消费融合发展。随着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显著提高和对精神价值追求的提升,消费行为逐渐向个性多元化、回归本质及追求绿色与品质方向转变,传统的生产方式难以满足现代消费需求。因此,生产结构必须顺势改革升级,转向精益化、个性化、智能化制造。另一方面,要推进流通业与互联网、智能端融合发展。数据时代必须加快迭代更新的信息技术的普及与应用,以保证流通企业的实时智能化服务与管理,同时流通行业协会与相关部门要加强建立健全行业标准,促进流通业、政府部门之间的数据共享与统一。
跨境电商与商贸流通业的良好发展都必须基于完备的基础设施建设、高端的物流配送系统、发达的智能平台应用、迭代更新的互联网信息技术、良好的管理服务体系等。两者的发展并不是平行的,而是相互交叉融合的。一方面,建立跨境电商与流通业信息共享平台与管理机制。信息共享可以促进跨境电商激发流通业创新发展,激活其经济动脉,同时知识产权和专利机制会进一步推动整个行业向更高层次创新。另一方面,打造跨境电商和商贸流通业全球供应链体系。在各产业领域建立集运营、贸易、产业等为一体的综合体系,推动关联上下游之间深度融合,连接终端跨境电商,打造全体系的供应链服务体系,推进流通业与跨境电商紧密融合,循环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