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敢尝试,胜于原地踏步

2022-04-04 19:27陈莹
青春期健康·青少版 2022年3期
关键词:公益读书

陈莹

我(图1)出生的时候,正值寒冬腊月。四川盆地的冬天,终日阴雨绵绵,寒气入骨。

我们家住在悬崖下面,一条弯弯曲曲的马路,马路两侧就是一大片悬崖,从马路上攀下去就可以看到一间盖着瓦片的土房,两屋一灶。主屋的床历史久远,依稀可辨有几分清末时期的风格,每次翻身都可以听到疑似床板断裂的声音,却从来没有真的崩塌过。灶房里有一方青色的石头水槽,一根管道把河里的水导引到水槽中,一口很大的铁锅架在土灶上,烧火时可以看到屋顶的袅袅炊烟。

屋前是一片稻田和小池塘,池塘边长着几棵硕大的柚子树,每到秋天,金色的果实沉甸甸地挂着,轻轻摇动就会有胖乎乎的柚子砸入池塘荡出一圈圈涟漪。

小院子里养着鸡鸭,还有一只怯生生的猪,猪圈上面是晾晒衣服的高台,这是我们家最高的地方,我一直称它为“瞭望台”。每当天朗气清,短胳膊短腿的我都会爬上瞭望台,万籁无声、一碧万顷,阳光下的暖意在全身流淌,我仿佛变成了那棵柚子树上的一片叶子,享受着阳光的沐浴,光合作用产生的能量在一个个细胞里绽放。

及至我两岁,我的大姐姐已经开始去城里住校读初中,父母迫于养育我们的压力不得不远赴千里之外谋生,于是我开启了独自与奶奶相处的岁月。

吹灭读书灯 一身都是月

五岁的时候,父母终于把我接到了他们所在的南疆一起生活。

2004年,尚还是个扎着双马尾的小学生的我,周一到周五去学校,到了周六周日便无所事事。我们这一代的父母大多会为孩子准备各式各样的课后班,但我的父母从来没有给我报过任何辅导班或者兴趣班,因此我没有体会过在应接不暇的兴趣班中疲于奔命的感觉。

这个城市只有一家新华书店,在距离我家大约3公里的地方。我和母亲去商场买东西的路上偶遇了它。书店很小,坐落在二楼,进门后右转走10步就来到了儿童阅读区,从那一天起,我的全部闲暇时间就在这方寸之间悠悠度过。

这一年的寒假,新疆的冬天长夜漫漫,雪虐风饕。早上10点天将破晓,我踩着厚厚积雪,穿过一条条银装素裹的街道,带着一身风雪踏进书店。从《世界未解之谜》《希腊神话》《山海经》到“四大名著”少儿版,从真诚善良的Oliver、鹅背上的尼尔斯、鹦鹉螺号的奇妙航程到格列佛经过的那些怪诞荒谬的国度。沉浸在书的世界里,我渐渐对窗外呼啸的寒风、远处肃穆的天山和这个浩瀚又神秘的世界产生了强烈的兴趣。凛冽的深冬突然变得可爱起来。

后来,我从大西北再次回到了大西南的四川盆地开启了中学生活,不同于北方直爽的阳光和大风,那里终日乌云蔽日。每到细雨沥沥,我便裹着外套坐在窗台上读书,任微风细雨轻轻落在身上。手捧一书,时而阅读,时而听雨,心境澄澈,静谧且安宁。很多年后,当我接触到《心流》这本书时,才恍然大悟原来那时候的状态就是心流。中学阶段,我阅读了200多本文学名著。受益于那时候建立的阅读习惯,我的学习能力和理解能力得到了显著提升。

家乡的教育质量并不是很高,由于经济拮据,我没有像同班同学一样去外面找辅导老师,没请过家教,只是依托于在读书中得到的积累,我的学习能力比较好。

高中生活本来和所有人一样在以上课和学习为主的节奏中平淡度过,直到高三前的一场生病住院——在医院的深夜里,我看着窗外漆黑的街道,凝视着远方影影绰绰的灯光,街道的尽头仿佛是苍茫的宇宙,我第一次有完整的时间去思考我的人生。

敢于跨出第一步 才能迎风远航

其实,我刚上大学的时候和很多学生一样十分迷茫,不知道大学到底应該学习什么,未来的道路在何方。每当看到人生目标清晰的同学,都会觉得很羡慕,尤其是看到他们朝着自己的目标不断做准备时总会担心自己因此刻的迷茫而蹉跎岁月,被远远地甩在他人身后。

尽管大学仿佛是在一片迷雾中走过,如今回头看时,非常感谢从前的自己做到了勇敢尝试和不断学习。

大一的时候因为一个偶然的契机,我认识了几家成都公益组织的人员,当时他们反馈说成都这几年新建立了很多公益组织,但是大家都是新手,遇到很多问题不知道该怎么解决。

当时,我就想能不能做些什么。于是,我和学姐一起建立了一个公益项目,我们从国外去寻找那些经验丰富的志愿者,协同中国的志愿者一起参与到成都公益组织的发展中去。

我现在回想起来,都觉得很惊诧,那时候的我还是个傻乎乎的小姑娘,就凭着一腔热血,从“0”到“1”去做一个公益项目。

一开始创立这个项目,遇到了好多难题——怎么去找国外的符合要求的志愿者?志愿者怎么才能拿到签证来中国?来到成都后他们怎样参与到工作中?每一步都是难题。但是,我们一点一点去解决了。在这样的经历中,我收获最大的就是解决问题的能力。

也正是这次勇敢的尝试,种下了后来我敢于创业的种子。

年少时,我们最可贵的不仅是青春年华,还有人生刚刚开启,前方蔓延出无数条路。

很多人会走进一个误区,那就是认为“这个事情如此困难”,或是“这个事情好像也没有必要做,那么还是算了,我不行的”,长此以往,人会下意识地认为自己能力不足。这种无故的自我贬低是很可怕的,很容易使自己缩在壳里变成一个自卑而胆怯的人。

所以,人还是要勇于去尝试,不要害怕遭遇失败,不要轻易向困难低头,也不要过分地在意他人的看法。

本科的时候我选了很多课程,学了很多东西,修习了双学位,还认真上了很多通识课,文理兼学,掌握跨学科知识。

我上研究生之前收到过导师一封洋洋洒洒的长信,导师情真意切地跟我诉说研究生阶段到底要怎么度过。在这封长信里面告诉我研究生期间一定要多读书,导师给我推荐了好几本在那时的我看起来还比较艰深的社会学、政治、历史方面的书籍。gzslib202204041927

从到北大开学第一天开始,我听导师的话,读了他推荐的书,尽管是个文科生我却选了好多门技术类的工科课程,虽然最后这些学的东西其实并没有用上,但是跨学科学习带来的思维受益是无穷的。(图2)如果感觉自己很迷茫,没有方向,那就先好好读书、学习。读书和学习可能学不到以后你要用的知识,但绝对可以锻炼你的思辨能力。尤其是大一大二的时候,要多学一些不同学科的知识,掌握跨学科通识,学工科的同学多看点人文社科的书籍,学人文的同学可以试着去学点工科思维。

兴趣变为志趣 找到人生使命

我从来没有想过有一天读书这一兴趣会变成一个值得终身奋斗的事业。

2021年春天,在看电视剧《觉醒年代》的时候我深受触动,但也仅仅是停留在内心的波澜之中,未承想4个月后我也踏上了“赋能青年人,赋能大学生”的道路。

我和我的一位北大同学都喜欢读书,很早就在讨论能不能带动更多的大学生看书。2021年的夏天,我还身处期末考试的旋涡中,每天在宿舍写机器学习的算法和代码,我同学兴致勃勃地来找我,一本正经地说:“我们创业吧,就做读书。”(图3)

有时候做出一个决定需要很长的时间,有时候却只需要一瞬间。

《创业维艰》的作者本·霍洛维茨说在他担任CEO的多年时间里只有3天是顺境,剩下的8年几乎全是举步维艰。走上创业这条路之后,每天的日常都变成了出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这是一个全新的世界,我从前学的学科知识几乎毫无用武之地,无论是业务能力、商业思维还是团队管理都要从“0”到“1”去积累。读书不是能让人立刻释放多巴胺进而快乐起来的事情,要做起来不太容易,有意义的事情往往不是轻而易举可以完成的。邀请各种知名企业家、清华北大教授、青年才俊作为讲书人,围绕着大学期间面对的问题去讲书,在线下开展一系列活动提供学习之后的实践平台,真正帮助大學生学以致用、知行合一。不知道那样美好的愿景什么时候可以实现,路是一步一步走出来的,如果每天我们自己和我们所做的事情都可以进步1%,365天之后,我们就会变成现在的37倍,不断累加终会长成一棵参天大树。

茨威格在《人类群星闪耀时》说:“一个人最大的幸福,莫过于在年富力强时,发现自己的使命。”尽管前行的路上遍地荆棘,但每当想到心中美好的愿景,就有了披荆斩棘的勇气和力量。(图4)

心有迷茫,并不是一件坏事,说明四面八方皆是大道,你还可探索。正是这种不确定性,才使得人生更加丰富有趣,拥有无限可能。

猜你喜欢
公益读书
丁云龙:公益路上显大爱
郭初阳:读书真的太有意思了
读书使人进步
公益
公益
我爱读书
正是读书好时节
公益
公益
我们一起读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