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瑶 何璞 周思萌
关键词:乡村振兴;民族服饰;承续
1 乡村振兴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决议,作出了关于乡村经济振兴发展战略的重要决策,乡村振兴战略提出的“乡村产业振兴、乡村人才振兴、乡村组织振兴、乡村生态振兴、乡村文化振兴”等五个方针政策,终极目标是为了不断提高村民在产业发展中的参与度和受益面,彻底解决农村产业和农民的就业问题,确保当地群众能够实现长期稳定增收[1]。其中,乡村文化的价值是乡村得以存在和延续的核心与精髓,支撑着村民的心灵归属[2]。民族服饰是乡村文化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是指各民族本身文化中独有特色的服饰,也可以称为地方服饰或民俗服饰。作为各民族物质和精神文化相結合的民族服饰,能够显现出不同民族间各自的文化内涵。
2 云南民族服饰现状分析
文化变迁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规律,日新月异的社会生活也使作为民族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民族服饰不断发生改变。当下的云南,由于传统服饰高额的手工制作成本,没有现代服饰物美价廉,许多少数民族的着装逐渐汉化。目前生活在云南的少数民族中除了部分中老年外,大部分青年和儿童均穿着现代服饰,很难在生活中见到真正的民族服饰。云南民族服饰现状与其他地区的民族服饰并无太大区别,在非民族地区多作为一种服饰商品存在,而在民族居住区的民族服饰主要以婚丧嫁娶、节日祭祀、家族传承、表演服饰、旅游商品、日常穿着等形式出现。基于云南民族服饰的现状,结合实际观察,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2.1 民族服饰生存空间缩小
随着历史的发展和时代的变化,中国的民族服饰逐步丧失掉其功能性需求和使用环境,云南传统的民族服饰也不例外。在当今经济全球化发展的浪潮之下,文化全球化也初显端倪。中国包括民族服饰在内的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作为文化影响力较弱的一方在近代至今仍受到西方的影响。有形和无形的民间传统文化的存续空间发生了重大改变,致使中国各个民族文化、区域文化日趋雷同化、模式化。这种大环境致使云南民族文化的消亡速度也随之明显加快,流失状况也非常严重。
云南民族服饰形成、发展于民众的日常生产与生活中,但就目前而言,其传统服饰在云南民众的日常工作和生活中逐渐淡化。如今,在云南民间,除了婚嫁节庆及特定展示场合,平日里已少有能见到穿传统民族服饰的云南民众, 如图1 所示。民族服饰的制作技艺对于他们而言也很陌生,民族的传统服饰逐渐边缘化。随着云南各地区经济的发展与群众生活的改善,其民族传统服饰的生存空间将会被进一步压缩,民族服饰的生存与延续陷入了窘境。
2.2 民族服饰制作艺人缺失
云南的社会经济结构正在转型,现代化的工业产品极大丰富和改善了民众的生活方式与意识形态。他们已经对本民族传统的手工技艺失去了兴趣,且这些新一代的民族青年不愿再像他们的长辈那样花费大量的时间、精力和情感去学习和制作传统的民族服装。
一方面,现代技术对民族服饰面料和制作工艺改进,简化了服装的制作工序,提高了服装制作效率,使得现代民族服饰对传统制作技艺的依赖度越来越低。而另一方面,现代服装制作技术的参与使得传统的民族服饰制作群体竞争力降低,手工艺人家中的年轻人由于经济原因会将工作的重心偏向于其他生产劳动中,无法专心从事传统民族服饰的制作。
老一辈传统技艺的传承者逐渐凋零,而年轻的手工艺人无法专心承袭传统技艺,这种状况将会导致熟练掌握整套制作工艺的人越来越少,民族传统技艺也将会面临失传的困境。
2.3 民族服饰创新能力缺乏
云南地区居住着大量的少数民族,这些民族的服饰以手工制作为主,服装面料的选择多为传统的棉麻质料,注重服饰的实用性,对于现在的流行服装来说显得款式单一,美观性较差,市场竞争力较弱,如图2 所示。由于其服饰的文化性,致使其只能在小范围内穿戴,推广力度不足。如花腰彝族的民族服饰,虽然其服饰颜色亮丽,质量较好,但是由于知名度不高,而且服饰无法满足现代民众日益变化的审美需求,进而无法使花腰彝族的民族服饰得到发展。
近些年,不乏有一些云南当地的民间艺人凭借民族文化保护意识自发的对本民族的服饰文化进行创新实践,力求能够传承和发展本民族的服饰文化,提高民族服饰的活力。这种人群多集中在旅游风景区及服装销售步行街道。通过观察不难发现这种发展模式的一个现象就是从事者的年龄偏大,受教育水平不高。年轻一代受过高等教育的从事者比重较少,这必然会导致民族服饰的创新性无法提高。此外,刻意满足游客的好奇性和新奇感的急功近利的心态也是民族服饰创新的障碍。有许多民族服饰制造商为了产量和效率,使民族服饰的色彩搭配单一化、刺绣针法简单化、装饰造型夸张化、图案元素趋同化,使原本美轮美奂的民族服饰逐渐失去了往日的辉煌,阻碍了民族服饰创新的步伐。
2.4 民族服饰制作工艺简化
工艺简化主要指产业技术升级所带来的生产制作过程中工艺上的变化。服装制作工艺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而不断演化的。科技的进步使得工业化生产方式不断迭代更新,不可避免地会影响到传统手工制作行业,使其被动产生产业优化升级。以彝族花腰服饰为例,彝族花腰服饰最大的特色之一是面料与刺绣不分家。服饰上刺绣的图案、针法、造型、题材等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彝族花腰服饰的服饰风格和艺术价值。传统的手工刺绣对手工艺人的技术要求更高,熟练掌握刺绣技能需要长时间的学习周期,学习成本高,手工艺人少,制作时间长,因此会有很高的人工成本。而随着现代生产方式的介入,出现了由机器生产制作的机绣绣片和服饰品,这使得原本的民族服饰的生产流程得到简化,生产成本大大降低。云南民族服饰制作方式的改变也导致传统服装中许多精彩绝伦、充满变换、极具艺术价值和审美价值的手工刺绣图案变成了刻板笨拙、千篇一律的机绣图案,色彩没有了以前和绚丽,丢失了灵秀之气。这让原本依靠手工缝制花腰彝绣片的艺人失去了竞争力,被迫选择其他生产劳动。
客观来说,民族服饰制作工艺的简化一方面体现了技术水平和生活质量的提高,另一方面也使得精致的民族服饰制作技艺逐步退出历史舞台。在云南现代化进程越来越好的今天,现代技术对生活方方面面的渗透让人们的生活更加便捷、舒适,但现代技术对传统文化、传统技艺中被过度使用和依赖的现象需要被适当的引导和改变,否则将会对民族传统文化带来不可逆的损失。
3 乡村振兴背景下云南民族服饰文化的承续策略
针对云南民族服饰文化价值传承的特殊性和重要性,需要以党中央在“十九大”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为指导,结合云南民族服饰文化在现阶段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明确云南民族服饰文化传承的目标和方向,提出遵循原则的相关措施。基于以上分析,可以从三点出发去思考云南民族服饰文化的承续策略:一是对传统民族服饰文化的活态保护,这是对传统的继承,也是云南民族服饰文化承续的基础;二是对现有民族服饰生境的开发引领,只有合理引导民族服饰的发展方向,才能保证民族服饰文化的延续;三是基于服务设计的民族服饰发展模式探索,针对云南本土的民族经济特点,充分利用云南少数民族的优势,探索适合云南民族服饰的发展道路。
3.1 对传统民族服饰文化的活态保护
民族传统服饰文化的珍惜之处在于它是展现其民族发展的一面镜子,在它身上能反映出当时本民族文化的各种情况,所以保护民族传统服饰原本的面貌和形式极其重要[3]。对于云南少数民族地区传统服饰实物流失严重的现状,需要加强对原貌服饰动态文化的保存力度。
首先,博物馆及其他相关机构应该继续对传统民族服饰进行抢救和收集。对传统民族服饰进行收集时,在保证服装质量、价值的同时,也要尽可能增加数量,让传统民族服饰通过这种静态保存的方式得到保留。对于静态保存的方式,要突破以往仅仅把民族服饰作为“民族文化标本”的静态展览模式,在收集服装的过程中运用文字、影像等多种方式对所收集服装的制作、穿戴、场所、内涵等相关文化进行研究记录。所收集到的服装和资料不仅能够向大众展示,起到传播文化的作用,也可作为研究本民族的珍贵文献资料。
其次,能够使传统民族服饰文化得到活态保护的关键是要让其“活”起来,增加其在日常生活中的使用次数。民俗活动是一个民族展现其民族服饰活态生存的文化土壤,是增强民族文化活力、保护民族服饰文化的重要现实途径。在充分立足于本民族文化的基础上,通过组织开展相关的民俗活动,倡导民众穿着、展现本民族的传统服饰,并依靠自身优势,搭建对外的文化宣传平台,达到对传统民族服饰文化的活态保护,进而传承和发扬本民族的传统文化[4]。例如,楚雄彝族自治州永仁县直苴村和大姚县三台乡的彝族赛装节,通过发展彝族传统的民俗节日,丰富了其活动形式和内容,伴随着各种表演节目和媒体报道,充分展示与宣传了彝族服饰文化。
3.2 对现有民族服饰生境的开发引领
对现有民族服饰生境的开发引领,需要从内外两个方面进行分析。现有企业,尤其是已经形成一定规模和影响力的企业,属于民族外部的影响因素,应当从社会责任出发进行引导,激励企业雇佣当地民族人员。要以社会效益为主导,重视服饰原生地的民众生活,向着文化企业的方向发展,加强其服饰产品中的文化属性。本民族间的服饰流通属于民族内部的影响因素,应当对当地民族进行合理的理念宣传,成立公益性质的传习馆,创造能够培养传承人群的文化氛围,提高当地民众对本民族文化的自豪感,增强民族商人的艺术鉴赏力和社会责任感。与此同时,应该重视自身民族服饰品牌的发展,对有发展潜力、有创新能力的服饰品牌加以相应的帮扶和政策倾斜,从而增强民族服饰的发展活力和文化竞争力。在对内外两个方面的引导时要注意其同步性,哪一个方面都不能落后另一个方面的发展,让企业所带来的经济效益带动服饰流通,让当地民众的文化氛围带动服装市场,形成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
3.3 对当地民族服饰产业的优势利用
从云南少数民族服饰文化资源保护和产业的发展路径上分析,云南民族文化需要根据自身的发展现状,制定出服务于本民族发展及符合市场需求的服饰文化发展模式,从而促进云南民族服饰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能够有序进行。
鉴于云南多数民族聚集地刚刚脱贫,当地的市场化处于起步阶段,经济活力在长时间内十分有限,所以建立发展模式需要政府的支持。实践表明,妇女在建立系统的发展模式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妇联等当地组织可以有效地与服装设计师、文化工作者以及相关志愿者联系,形成以保护和发展民族服饰文化为主要目的非政府组织。研究当地民族文化的专家学者也可以主持成立多学科项目小组,由政府或协会提供活动经费。基于以上的资源特点,文章提出了两个民族服饰的发展模式。
3.3.1 民族服饰生产小组
这些组织和科研小组可以从云南民族地区中选取服饰形制、工艺、材质等富有特色的地区、村寨为试验点,通过调研,设计出既具有当地民族文化特色,又符合现代主流审美的产品。但需要注意的是,对民族传统服饰的创新设计需要以民族精神为基础。民族传统文化以民族精神为根基,而创新设计需要设计师追本溯源。因此,民族服饰的设计和应用于民族服饰的起源不可分割。应立足于民族文化的基因,设计出的服装产品应该包含民族文化的独特性。生产出样品后,聘请专业技术人员对当地妇女进行培训,使其掌握产品生产制作的技能。这些产品可以采用展会和订货会的形式进行宣传和推销。既能解决人们的经济问题,也能促进传统技艺的传承。如果试验点能够取得足够成果,可以发展到相邻的地区,使云南逐步建立一个大型的民族服饰工艺品基地。
3.3.2 乡村小学校服设计
除此之外,还可以从当地学校出发,对乡村小学的校服进行再设计。校服,作为一种常见且具有标示性的制服,一方面是学校整体形象和教学面貌的外在展示,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元素;另一方面,校服不仅仅是学校的形象,也体现了一个地区甚至是其民族的文化内涵,尤其是民族地区的校服更是反映了当地民族文化的传承现状和发展情况。云南少数民族地区有着丰富的民族服饰文化资源,但是绝大多数的本民族地区的小学校服并没有民族特色,展现不了其民族文化。许多小学校服毫无设计感可言,服装结构也不合身,学生对校服并无喜爱之情。
将民族文化融入现代校服的生产设计中,是对当地民族文化的“动态保护”和“活态传承”。在校服设计的过程中,不仅要借鉴国外的设计理念,在此基础上,也要多加思考怎样保留民族文化的精华[5]。要将当地的民族传统服饰融入校服的创新中,在改良中不断做出新的尝试,取得进步,使其富有本民族的个性,能够让学生们在校园的学习阶段被其民族文化所围绕,让民族文化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影响到他们,增加他们的民族认知感和责任感,主动传承本民族文化。
4 结语
云南传统的民族服饰是国家民族文明的镜子,是民族文化的特征。民族服饰是一个集使用价值和审美价值于一身的传统服装。因此,人们要把民族服饰纳入乡村振兴的内容中,加强对民族服装的收集,恢复逐渐丢失的传统民族服饰。在谈及乡村振兴与少数民族服饰文化保护时,不能孤立地看待某一方面,如果只是單纯地把少数民族服饰文化原封不动地保存下来不符合经济发展。不过对当地的民族而言,所有来自外界的乡村振兴计划或项目也只能发挥一个引导的功能,而培养民族自身的自觉性和自立性,才是云南民族地区经济长期稳定发展的一剂良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