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明超
当“枯藤老树昏鸦,空调Wi-Fi西瓜,葛优同款沙发,夕阳西下,我就往上一趴”成为当代年轻人的真实写照,当“床以外的距离都是远方,手够不着的地方都是他乡”真的被奉为信条,“懒”不再是一个负面词汇,越来越多的人也愿意承认自己就是地地道道的懒人,开始习惯用金钱换时间。
甚至,许多人认为“懒”才是真正的第一生产力。知萌咨询发布的《2022中国消费趋势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显示,有27.6%的人认为“懒人经济”是人类进步和社会发展的标志,还有27.4%的人认为“懒人经济”是现代人更好地利用和分配时间的体现(见图1)。
就连世界上第一台电脑的发明者约翰·阿塔那索夫都说:“我太懒了,不喜欢运算,所以就发明了电脑。”后来也因为人们的“懒”,各类“助懒”产品层出不穷:懒得走路就发明了汽车,懒得爬楼梯就发明了电梯,懒得出门购物就发明了电商……“懒人经济”的千亿生意经由此开启。
伴随着消费升级,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懒人经济也从过去单纯为了赶时间吃泡面的“效率懒 ”,升级为如今为了更好享受生活的“品质懒”。预制菜、快手料理、智能产品等兼具“懒”与“质”的产物迅速发展,覆盖了吃、喝、玩、乐等生活的方方面面,满足了人们“懒到底”的需求,成为不少消费者的选择。
如果说过去的“懒”是为了节省时间,今天的“懒”则是为了更加精致地享受美好时光,“质懒”成为一种新的生活方式。
淘宝在“懒人消费分类”中把懒人分为了四类,分别是弯腰障碍患者(视弯腰为大敌,善于运用懒人神器避免弯腰系鞋带等动作的人群)、平躺生物(借助懒人神器实现躺着也能有丰富多彩生活的人群)、家务指挥专家(擅长指挥扫地机器人、智能音箱等智能家电解决家务问题的人群)、不做饭斯基(通过各种方法减少饭菜准备时间的懒人群体,能不做饭坚决不做)。
报告显示,按照淘宝的“懒人消费分类”,“00后”几乎可以被称为“全能懒人”,每一类都有近九成的“00后”中招,有90.0%的“00后”都是不做饭斯基;有79.5%的“95后”则是家务指挥专家。“60后”和“70后”因为年纪和身体因素,弯腰障碍患者人数最多,分别占61.8%和76.8%(见图2)。
从消费升级以及追求效率生活的发展趋势来看,人们“变懒”已经成为一个不可逆转的趋势。通过数据也可以看出,追求便捷、品质的生活方式已经不仅仅是Z世代年轻人的专属,“懒人”用户群体还在向“90后”“80后”甚至是“70后”和“60后”展开。随着商业便捷性的完善以及生活服务的不断提高,“质懒经济”也将向着深度和广度继续延展。
人可以懒,但品牌和产品不可以。换句话说,恰是因为人够懒才造就了大批品牌和产品。所谓懒人善假于物,而品牌善假于人也。在“质懒”浪潮下,一些日常消费也成了品牌们的新赛道。
在“民以食为天”的中国文化里,“吃”一直都是国民的头等大事,当“吃”和“懒”结合在一起,即食产品、半手工产品打破传统做饭场景,在“质懒”的同时也要有烟火气。
报告显示,在所有日常生活的消费中,做饭成为国民“偷懒”的第一梯队,外卖和预制菜、快手料理分别以37.4%和37.2%的占比,飞入万千百姓家,其次是智能产品和速食(见图3)。
近几年自热食品凭借其速食、便捷的属性,在消费者中广泛流行,除了自热食品外,速冲食品和即食食品以低负 担为标签,切入“质懒”消费板块。
除了红利效应最为明显的餐饮业以外,近年来,衣柜整理师、家宴厨师、上门理疗师等各种新兴职业层出不穷,智能家居产品、奇思妙想与方便实用的小设计也借助网络平台大卖特卖,“智慧懒”也在促进着智能家电的市场迭代升级。
例如,海尔智家在2020年发布全球首个场景品牌——三翼鸟,借助5G、AI、IoT等技术,将小的智能单品进化为大的智能生态,为用户提供阳台、厨房、客厅、浴室、卧室等智慧家庭全场景解决方案,为用户提供最领先的产品、最丰富的场景、最有温度的生态服务。不仅推动了定制化智慧美好生活的全面普及,开启智慧家庭升级的新时代,还开辟了“质懒”和“智懒”物联网时代场景品牌的新赛道。
“质懒经济”的异军突起,可以看出品牌为了迎合消费者的心理需求所提供的服务性质,也预示著经济的人性化趋势。对此,品牌应该如何抓住这一热潮,在多变的市场消费行为中占领先机?
策略一:定位“质懒”场景。在越来越注重细分场景需求的推动下,品牌在进行用户定位时,也应该对用户的使用场景和状态进行定位,在最合适的地方进行最合适的营销,以达到最合适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