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型城市旅游产业与区域经济耦合协调发展研究

2022-04-03 22:43:08田闻预樊兴颖
中国市场 2022年10期
关键词:耦合协调度资源型城市六盘水市

田闻预 樊兴颖

摘 要:旅游产业与区域经济的耦合协调对资源型城市经济发展转型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通过构建旅游产业与区域经济指标体系,以贵州省六盘水市为研究区域,运用熵值法等对2009—2018年六盘水市旅游产业发展水平与区域经济耦合协调度进行测算与分析。研究表明:六盘水市旅游产业与区域经济耦合协调发展均呈上升趋势,旅游产业发展综合指数与区域经济综合指数比较之下相对滞后;旅游产业与区域经济耦合协调度从2009年的0.396237发展到2018年的0.98226,实现从初级失调发展到优质协调;最后文章从区域经济与旅游产业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提出发展建议,以为六盘水市旅游产业与区域经济发展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

关键词:旅游产业;区域经济;耦合协调度;六盘水市;资源型城市

中图分类号:F5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22)10-0079-04

DOI:10.13939/j.cnki.zgsc.2022.10.079

1 前言

经过20多年的发展,旅游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成为国民经济中发展速度最快的行业之一 [1] 。旅游业是一个开放并充满活力的经济体,其发展涉及多产业的支撑,区域旅游产业和经济的发展是相互促进的,旅游产业的发展离不开强大区域经济的支持,区域经济的促进也离不开旅游经济的推动 [2]。从旅游产业发展来讲,可以带动交通、餐饮、住宿、农业等相关产业发展、增加就业岗位并扩大当地外汇收入,以此推动当地经济增长;从区域经济发展来讲,其为旅游基础设施、目的地旅游形象打造提供物质支持和保障。发达的区域经济收入既可为旅游产业提供资金支持,又可增加当地居民可支配收入,从而刺激居民的旅游需求,为旅游业发展拉动内需开拓市场。

耦合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运动形式或系统通过各种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以达到协同的状态 [3]。在国外,Khan、Lee等人引入协整理论,研究旅游业与经济增长之间的互动关系,指出旅游业发展对区域经济增长有正相关促进作用 [4]。在国内,2009年,生延超、钟志平以耦合协调模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除长沙市达到优质协调外,湖南省旅游业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滞后于区域经济对旅游产业的刺激[4]。2015年,李田通过对旅游产业与区域经济耦合协调指标数据的实证分析得出河北省整体耦合协调水平很低,区域经济尚未对旅游产业发展提供有力反哺的结论[5]。2017年,王璐璐、虞虎、周彬利用此研究方法对浙江省旅游产业与区域经济发展进行分析[6]。

综上所述,国内学者利用耦合模型对旅游产业与区域经济两者之间的案例分析多为旅游发展快、经济基础好的区域,而对旅游业发展晚、旅游基础薄弱的老工业城市研究较少。因此,文章选取工业城市六盘水为例,对该市区旅游产业与区域经济耦合协调关系进行分析,为六盘水市由资源型城市向旅游型城市转型发展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

2 研究区域概况与数据来源

2.1 研究区域概况

贵州省六盘水市原为工业型城市,主要以煤矿、钢铁等第二产业为经济主要产业。2005年,凭借夏日平均气温19℃的气候优势,荣获“中国凉都”稱号,成为全国首个以气候命名的城市。[7]截至2019年,已有27家A级景区,其中4A级景区10个、3A级景区12个、2A级景区5个,省级乡村旅游示范区9个。2009—2018年,六盘水市旅游总收入翻30倍,由10.09亿元递增到301.23亿元。

2.2 数据来源

文章统计数据来自《六盘水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六盘水市统计年鉴》(2010—2019)及相关统计官网。

3 指标体系构建与研究方法

3.1 指标体系构建

本研究根据旅游产业与区域经济相关文献资料,结合六盘水市旅游产业和区域经济发展现状,选取2009—2018年的数据,构建旅游产业与区域经济评价指标体系(见表1)。

3.2 研究方法

3.2.1 熵值法

因为采用每个指标的量纲和单位是不同的,无法直接比较、计算,所以在各指标权重计算前,将其标准化处理,处理如下(正向指标):

式中:xij为第i个系统的第j个原始指标,xmaxj、xminj分别表示xij的最大值和最小值,为保证数值的客观性,本文用熵值法计算权重,结果如表1所示(因篇幅关系,省去计算过程,直接显示结果)。

3.2.2 耦合协调度模型

为了通过数据更清晰直观地体现六盘水旅游产业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文章借用耦合系数模型,得到六盘水旅游产业与区域经济耦合关联度和耦合协调度,分别用式(1)、式(2)和式(3)估算。

D为协调度,表示两个子系统通过各自耦合因素产生彼此影响的程度,C为耦合度(评价标准见表2)。T为旅游产业与区域经济的综合评价指数,反映两个子系统整体协同效应的综合评价指数,代表旅游产业与区域经济的整体协调效应和贡献。式(2)中α+β=1,θ、α、β分为两子系统的权重。通过阅读文献整理参考资料数据,子系统1的权重α和子系统2的权重β各为0.5。

3.2.3 评价标准

耦合协调度D是指两个子系统交互耦合的程度。两大子系统的耦合协调度在0~1,按照耦合协调度的大小,可将其分为10个等级。

4 研究结果分析

4.1 旅游产业与区域经济综合发展水平分析

在旅游产业系统(U1)中,基础指标权重排列为:产业规模(0.455865)>经济效益(0.28949)>发展质量(0.254646),旅游产业规模决定该系统的综合水平,而旅游产业的发展成效取决于经济效益。在该系统三级指标中,有4个基础指标的贡献份额较大:入境旅游人次(含港澳台同胞)(0.166746)、外汇旅游收入(0.15698)、国内旅游收入(0.13251)、国内旅游人数(0.126519)。这说明,在发展旅游产业过程当中,扩宽国内外消费市场、增加国内与外汇旅游收入是优化旅游产业结构的重点。研究时限内该系统综合水平(U1)呈持续增长趋势。从各二级系统来看,产业规模在3个二级系统中增速最快;其次增速较快的是经济效益的增长速度,在2017年反超发展质量,旅游产业发展带来的经济收入由此体现。纵观数据,①2009—2016年旅游产业系统综合水平低于0.5且每年增长速度较缓慢,在此期间六盘水处于产业转型发展阶段。自提出转型以来,从城市形象、交通设施、体育赛事等方面变革,以促进旅游业发展;②2016—2018年六盘水市旅游产业综合发展水平曲线上升较快,在此期间,《六盘水市“十三五”乡村旅游产业扶贫规划(2016—2020年)》开始实施,再加上前期为旅游发展所做的投资开始实现从量变向阶段性质变变化。

在区域经济系统中(U2),基础指标权重排列为:基础效应(0.63007)>资金效应(0.221263)>收入状况(0.148667)。在三级系统指标中,建成区城市绿地面积(0.230607)、固定资产投资总额(0.111879)、邮电业务总量(0.135765)对区域经济系统的贡献份额较大,占基础指标指数比重为47.83%。总体来看,建成区城市绿地面积对区域经济影响较大。此阶段,六盘水从工业资源城市向旅游资源城市转型,在“生态文明建设”和“两山论”发展理论的指导下,创建城市湿地公园,提高城市绿化面积,减少工业污染,为旅游业发展提供良好的城市环境和形象。研究时限内,六盘水市区域经济综合水平(U2)呈增长趋势。从各二级系统来看,基础效应涨幅大、资金效应和收入状况涨幅较小。整体来看,区域经济综合水平呈倒“U”形增长。①2009—2013年区域经济综合水平曲线上升缓慢,在此时段当地经济一方面受2008年金融危机影响仍处于复苏阶段,另一方面处于产业转型初期,第一、三产业收入占比较少,第二产业收入占比较高。②2014—2018年区域经济综合发展指数曲线上升较快。

4.2 旅游产业系统与区域经济系统耦合分析

据计算结果得出,2009—2018年六盘水市旅游产业与区域经济耦合协调度呈上升发展态势,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1)2009—2010年,六盘水市旅游产业与区域经济耦合协调度(D)呈上升趋势,耦合协调度为0.396237和0.436735,但0≤D<0.5,属于“失调—旅游产业相对滞后”类型,两个系统处于耦合协调发展的萌芽阶段。此阶段,六盘水市仍然处于依赖煤炭资源、电力资源、钢铁生产等第二产业拉动区域经济增长阶段,对旅游产业的投入力度不够,旅游产业所带来的经济收入占比较低。

(2)2011—2016年,六盘水市旅游产业与区域经济耦合协调度呈继续上升趋势,从“失调”类型转化为“中级协调”类型。2011—2013年,0.5≤D<0.6,属于“勉强协调—旅游产业相对滞后”类型,两个系统耦合协调发展进入起步阶段;2013—2016年,0.6≤D<0.8,属于“中级协调—旅游产业相对滞后”类型,两个系统耦合协调度进入稳定阶段。此阶段,旅游产业发展与区域经济发展相比相对滞后,说明旅游发展带动六盘水区域经济的增长,但其影响力还未占主导地位。

(3)2017—2018年,六盘水旅游产业与区域经济耦合协调度分别达到0.920844和0.982268,属于“优质协调—旅游产业相对滞后”类型,两个系统耦合协调度进入成熟阶段。截至2018年,六盘水旅游总收入占第三产业比重为47.38%(旅游总收入含外汇旅游收入),旅游产业对区域经济的影响作用明显。

5 结论

通过构建六盘水市旅游产业与区域经济系统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耦合协调度模型对2009—2018年耦合协调度进行测算,结论如下:

(1)该时限内,2009年六盘水市旅游产业与区域经济耦合协调度为“初级失调”等级;2010年,耦合协调度为“濒临失调”等级;2011—2013年,耦合协调度为“初级协调”等级;2014年,耦合协调度达到“初级协调”等级;2015—2016年,耦合协调度达到“中级协调”等级;2017—2018年属于“优质协调”等级。整个研究时段,与区域经济发展相比,旅游产业发展相对滞后。

(2)在研究时间范围内,旅游产业系统和区域经济系统占比最重的二级指标分别是产业规模和基础效益。在各三级指标中,旅游产业系统主要受到入境旅游人次(含港澳台同胞)、外汇旅游收入、国内旅游收入、国内旅游人数的影响;区域经济系统主要受到建成区城市绿地面积、固定资产投资总额、邮电业务总量的影响。

(3)旅游产业与区域经济综合水平的变化基本同步发展。在旅游产业的发展驱动下,六盘水市的经济收入配比有所改变,不仅提高了第三产业在财政收入中的比例,同时为当地提供了更多就业岗位。区域经济发展需要旅游产业的推动,旅游产业的发展需要区域经济提供资金保障。一要加强地方财政对旅游基础设施和建设的投资,为旅游资源开发、项目建设提供资金保障;二要加强旅游产业优化与兼容,发展特色山地旅游的同时加强旅游产品营销,带动相关产业发展,提高地方经济收入。

参考文献:

[1]何光炜.中国旅游业50年[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1999:1-10,904.

[2]姜嫣,马耀峰,高楠,等.区域旅游产业与经济耦合协调度研究——以东部十省(市)为例[J].华东经济管理,2012,26(11):47-50.

[3]VEFIE L.The penguin directionary of physics[M].Beijing:Foreign Language Press,1996:92-93.

[4]KHAN H,PHANG S,TOH R.The multiplier effect:SingaPore's,hospitality industry[J].Cornell Hospitality Quarterly,1995,36(1):64-69

[5]生延超,鐘志平.旅游产业与区域经济的耦合协调度研究——以湖南省为例[J].旅游学刊,2009,24(8):23-29.

[6]李田.基于耦合协调视角的河北省旅游产业与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研究[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15,31(2):87-90.

[7]王璐璐,虞虎,周彬.浙江省旅游产业与区域经济发展的耦合协调度分析[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7,36(6):87-92.

[8]杨荣斌,郑建瑜,程金龙.区域旅游合作结构模式研究[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5(5):95-98.

[9]马士彬,张勇荣,安裕伦.山区城市土地利用动态空间分布特征——以贵州省六盘水市为例[J].自然资源学报,2012,27(3):489-496.

[10]廖重斌.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定量评判及其分类体系[J].热带地理,1999,(2) :171-177.

[11]邵权熙.当代中国林业生态经济社会耦合系统及耦合模型研究[D].北京:北京林业大学,2008.

[12]秦趣,胡泽黎,刘安乐,等.贫困山区旅游扶贫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关系研究[J].世界地理研究,2020,29(6):1272-1283.

[13]包剑飞,张杜鹃.旅游产业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演变分析——以长江三角洲城市群为例[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0(3):117-127.

[14]生延超.旅游产业结构优化对区域旅游经济增长贡献的演变[J].旅游学刊,2012,27(10):11-19.

[15]刘智.旅游产业与农村可持续生计耦合的空间格局及驱动机制——以张家界为例[J].经济地理,2020,40(2):209-216.

[16]程慧,徐琼,郭尧琦.我国旅游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发展的时空演变[J].经济地理,2019,39(7):233-240.

[基金项目]贵州医科大学2020年度乡村经济振兴研究与农业产业技术攻关项目专项研究——软科学重点项目(基金编号:XJZD2020003)。

[作者简介]田闻预 (1993—),女,贵州六盘水人,助教,硕士,研究方向:旅游管理、文化旅游、旅游经济;通讯作者:樊兴颖 ( 1990—),女,贵州贵阳人,讲师,硕士,研究方向:健康管理、医药物流与供应链管理。

猜你喜欢
耦合协调度资源型城市六盘水市
山的国度
乡村地理(2020年2期)2020-09-10 07:22:44
中国“三化”协调发展的区域格局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新疆旅游产业与区域经济耦合协调度研究
资源型城市转型中景规格局的优化
基于DEA的资源型城市转型效率评价
商业经济(2016年3期)2016-12-23 13:08:14
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中环境行政执法问题研究
朔州市煤炭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六盘水市新版暴雨强度公式推求探讨
知识产权的创造能力与保护能力的耦合评价
商场现代化(2016年1期)2016-03-18 23:24:36
六盘水市法院开展离退休老干部健康体检
晚晴(2015年7期)2015-05-30 16:5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