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研员专业发展路径探索

2022-04-03 21:28黄炎权陈彬
广东教育·综合 2022年3期
关键词:五华县梅州市教研员

黄炎权 陈彬

2020年,梅州市五华县教师发展中心被评为广东省基础教育县(市、区)教研基地。为有效开展教研基地建设工作,梅州市五华县教师发展中心对全县教研工作进行深入调研。调研发现,大部分教研员认为,“教研团队建设”“课堂教学研究与指导”和“促进学科教师的专业发展”是最重要的工作能力;“课堂教学研究与指导”被排在“身为教研员,您认为目前自己在哪些方面需要提升”的第一位,其次是“教研团队建设”和“课题研究与指导”。调研还发现,当前五华县教研队伍专业化发展亟待加强,具体表现为“一弱一老,五多五少”:专业理论弱,教学经验“老”;被动学习多,自主学习少;空谈原则多,坚持调研少;行政指导多,亲身示范少;检查督导多,长期跟踪少;听课评课多,精研课例少。

当前五华教育进入快速发展期,具体表现为办学规模扩大,教师队伍壮大,办学条件逐步改善,教育水平不断提升。快速发展的五华教育呼唤教研员的专业发展。这些都要求教研员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水平和综合素质,实现专业的持续发展。

依据相关政策,结合五华县教育发展需求和教研现状,五华县教师发展中心确定了基地项目的核心研究任务——探索教研員的专业发展路径。具体的研究思路为:深耕品质课堂,精研优质课题,培养教研人才,开创教育新局。“深耕品质课堂”,即以“四有”(有意义、有价值、有意思、有温度)课堂为导向,以课堂观测工具为切入点,促使教师观念更新,推进课堂转型,在保证课堂品质的基础上追求高效课堂;“精研优质课题”,即以小课题研究为切入点,通过试行精品课题招投标制度,引导广大教研员带领教师做科研、用科研,以科研促进教育质量提升。通过以上两个抓手,探索适合山区教研员的专业发展成长之路,培养一支敬业精神强、专业化程度高的教研队伍。

一、通过课堂实践强化教学实践能力

建立蹲点上课制度。要求教研员每学年集中时间到基地学校和对口学校进行教学实践。例如,在2021年3月至5月,采取“分级到人,上课到班”的方式,组织全县义务教育阶段教研员到基地学校河口中学和河口小学,高中学段教研员到对口学校开展授课、听课、评课、磨课、教学调研等活动。

引导教研员承担各项培训任务。结合省“三区教师”轮训工作,要求教研员担任讲师,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于2021年7月13日至15日对全县教师进行集中培训。

落实学科专题讲座和示范课制度。组织教研员到学校调研,根据学校的需求开设专题讲座;每学期开展高质量示范课教学,录制公开课供教师学习借鉴。

开展驻校教学调研活动。2021年11月,统一安排教研员到对口学校进行为期一周的全方位调研,针对学校教育教学的存在问题进行深入诊断,形成教学诊断报告,以此强化教研员实施教学诊断与改进、开发和建设课程教学资源的能力。

二、通过课例打磨提升教学指导能力

借助观测工具,提升教研员教学指导能力,追求品质课堂。以梅州市聚焦课堂评价标准为依托,以“学生学习”“教师教学”“课程性质”和“课堂文化”为基本维度,探索编制适合山区教学特点的课堂观测工具。

以教研员为主体开展“课例工作坊”活动。由教研员带领教研团队下校调研,深入课堂,围绕典型课例,进行深入研讨,诊断问题,持续开展多种形式的课例工作坊活动。

构建区域教研联盟新模式。把全县划分为北中南三大区域,每个区域的所有学校同级同科的科任教师全员参与,在活动中以教研员为主体进行指导、引导和辅导,促进区域校际间的交流、互助、合作,发挥先进学校的示范作用,助力薄弱学校和薄弱学科的质量提升,实现资源共享、互学共进。

实行全县线上大教研制度。要求各个学校在每周规定的时间内开展学科教研活动;教研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在线上线下结合开展全县的学科大教研活动,进行集体备课和专题研讨。

三、通过小课题研究提升科研能力

针对五华县教研“课题立项多、实验操作少,流于形式多、真正落实少,被动应付多、主动钻研少,论文发表多、成果推广少”的问题,项目组以小课题研究作为突破口,发展和强化教研员的教育科研能力。具体操作如下:根据需要,引导教师发现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中有价值的问题,特别是变“问题”为“课题”,以教研员为指导顾问,组织教师开展小课题研究;教研员对小课题提供理论指导,实行全程跟踪,指导开设课题实践课,进行评价验收和推广。

为促进教研员和教师自下而上对教学改革经验和成果进行研究、总结、提升和分享,促进教学改革点上深化、面上推广,项目组实行优秀课题招投标制度,由教研员向学校募集有研究价值的小课题主题,然后在全县范围内向所有教师发布招投标信息,鼓励他们积极参与,以此解决课程与教学改革中的实际困难和问题。具体见下图。

四、下一阶段工作方向

教研基地项目的建设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如教研员视导制度、基层学校校本教研制度没有得到很好的落实,高效教研团队的打造有待进一步加强,驻校调研的闭环流程需要规范化,实现跨学科教研活动的有效载体有待探索等。下一阶段,梅州市五华县教师发展中心将围绕基地项目建设的核心目标,深化推进以下工作。

一是通过具体的活动和项目,继续唤醒和培养教研员的专业发展意识。以党建为引领,积极探索把“苏区精神”融入教研工作中,厚植教研员的教育情怀,敬畏和热爱教研工作,引导老教研员变工作“惯性”为“德性”,让新教研员的研学实现由“自发”到“自觉”,从“被动”到“主动”,促使他们的专业发展从被动“点燃”过渡到主动“自燃”。具体包括:{1}对所有教研员开展职业规划教育,要求他们结合自身实际撰写五年的中期职业规划书;{2}教研员根据自身情况制定每年的读书计划,撰写读书心得,进行分享交流;{3}积极开发教研员自主研修课程,要求所有教研员每年选择自己最擅长的领域为所有教研员和骨干教师做一次主题分享演讲;挑选优秀的本土名师、名校长、高校专家和其他教育工作者参与教研员的本土培训。

二是创造机会和平台让教研员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促进教研员的不断成长。首先,项目组要求所有教研员与基地学校联合培养青年教师,每个教研员结对帮扶至少一个青年教师,制定相应的培养计划和方案,建立教师成长档案,以三年为期,培养出一批青年教师骨干。其次,推荐优秀教研员参与竞聘市、县名教师工作室主持人,以工作室主持人的身份开展各种教研活动。至今,已经有2位教研员成功被评为梅州市名师工作室主持人、5名教研员被评为五华县名师工作室主持人。

三是继续推进小课题研究和试行“精品小课题”招投标制度。制订并完善《五华县小课题实施管理办法》和《五华精品小课题招投标实施办法》。向全县教师进行有关小课题研究的意义、方法、程序等宣传教育,促进教师从教学型教师向教研型教师的转变。建立多样化的示范基地:确定示范幼儿园、安流中学、水寨中学为临床诊断式示范点;河口小学、河口中学为帮扶结对式示范点;兴华中学、第一小学为合作联营式示范点;龙村幼儿园为网络互动式示范点。通过抓好以上八个“示范点”,发挥基地学校示范辐射作用,把小课题研究向全县所有中小学铺开。

四是结合梅州市聚焦课堂改革活动,继续研发和使用适合五华山区教育的课堂观测工具,并在日常的听评课中推广、完善。让听评课不再是“随意说几点”,而是要从“业余”走向“专业”——立足现实,进行定性与定量观察结合,寻求证据,促使教研员和教师合作改进,强调协作意识,打造高效课堂。

五是结合双减政策,项目组要求小学阶段教研员领衔教研团队积极开展单元作业设计、课堂练习设计活动;初中高中教研员开展试题命制活动和课堂练习设计活动。

展望未来,我们将继续以广东省基础教育县级示范基地项目建设为契机,通过课堂和课题两个抓手,促进教研员“敬业”和“专业”,探索出一条适合山区教研员专业发展的路径,培养一支高素质、能教善研的教研员队伍,助推乡村教育质量提升,实现五华乡村教育跨越式的发展。

注:本文系广东省基础教育县(市、区)教研基地项目(梅州市五华县教师发展中心)阶段性研究成果。

本栏责任编辑 黄博彦

猜你喜欢
五华县梅州市教研员
梅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展陈提升开展仪式
为孩子的幸福人生引航
——五华县特殊教育学校
梅州市丰顺县汤坑镇侨思小学作品集
地质灾害危险性综合评估——以广东省五华县为例
赋能:教研转型中教研员的应然追求
解决孕吐难题 让孕妈妈更安心——记梅州市早孕安科技食品有限公司
从一名教研员的视角看德国音乐教育(下)
从一名教研员的视角看德国音乐教育(上)
为教研员“下水”击掌叫好
五华县开展补贴机具质量跟踪调查暨安全宣传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