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癌症患者带来希望的,是抗肿瘤药物的几次革新。
1997年,全球首款靶向药利妥昔单抗(注射液)在美国上市,用于治疗非霍奇金淋巴瘤,打击癌细胞的同时减少了对正常细胞的损伤,而不像原来的放化疗,“杀敌一千、自损八百”,从而开启了癌症精准治疗时代。到2001年,小分子靶向药格列卫出世,使慢性髓性白血病患者5年生存率从30%提升到90%,患者在家吃药即可控制肿瘤发展,个别癌症变成了像高血压、糖尿病那样的“慢性病”。2003年,靶向药在中国上市。近50%的肺癌晚期患者,通过靶向治疗可以使生存期延长至3年以上。
国家癌症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等机构的研究人员分析了中国17个癌症登记处2003—2015年26种癌症的5年相对生存率,这一数字从此前的30.9%升至2012—2015年40.5%,10年间提高了近10%。
“现在有靶向药物、精准治疗技术和免疫疗法等多种治疗手段,局部晚期的肺癌患者,在确诊后又活20多年的大有人在。”中国医药教育协会肺癌医学教育委员会主任委员、首都医科大学肺癌诊疗中心主任支修益说,“对待肿瘤,我们其实可以更从容。”
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进程和环境致癌因素的影响,癌症高发不可避免,与其肿瘤晚期的时候在各种疗法带来的绝望与希望之间受折磨,不如重视肿瘤的一级预防、二级预防。其中,前者是指病因预防,目的是鉴别、消除癌的危险因素,防患于未然。后者则是指对恶性肿瘤的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其目的是提高治愈率,降低死亡率及致残率。
支修益近年来的一项主要工作就是呼吁癌症预防和早诊、早治。“老百姓可以做到的是,早筛、早诊,从而实现早治、早愈,只有做到这样,才能坦然面对癌症。”支修益介绍说,《“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提出“总体癌症5年生存率提高15%”的目标,实现的手段之一就是“针对高发地区重点癌症开展早诊早治工作”。
事实上,80%的癌痛可以通过药物控制,20%的难治性癌痛通过微创手术联合药物也可以控制在可承受范围内。“我们在技术上一点儿也不差,但疼痛管理最大的困难,是观念问题。”北京清华长庚医院疼痛科执行主任路桂军感叹说,很多患者仍以“忍痛”为美德,不知道要止痛,部分医生对患者的疼痛也漠视。
“医患双方对镇痛药的错误认识,是造成慢性癌痛得不到治疗的重要原因。”北京大学肿瘤医院乳腺肿瘤内科副主任医师陈钒说,癌痛的进展构成恶性循环,长期疼痛剌激神经系统发生病理性重构,让人对疼痛更加敏感,只会越忍越痛,疼痛又导致患者身体免疫力下降,更容易出现复发。
“现在有了各种新的药物与医疗手段后,癌症慢慢成为一种慢性病、一种生活方式疾病,不要过度恐惧这个病。”支修益眼下正在组织编写《癌症患者科普指南》,希望把专业医疗知识转化成患者能读懂的大白话。“真正让肿瘤患者活得更长、活得更好,就要让他主动掌握自己的疾病信息,掌握自己的病情变化,从新的治疗药物、治疗手段中获益,”支修益说,肿瘤作为一种长期伴随患者的慢性病,“家属要当好合格的家属,医生要当好合格的医生。”(文中受访患者均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