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莉
277500滕州市精神卫生中心精神科三病区,山东滕州
双相情感障碍躁狂发作(BDME)是指抑郁与躁狂同时发作,是较为频发的精神障碍,发病年龄无特异性。BDME患者多伴有言语增多、情绪高涨等表现,但也可能伴有情绪低落或思维奔逸等不典型表现[1]。其病程较长,呈反复性发作,且疾病间歇期无规律,躁狂发作时患者的社会功能和认知能力均会明显下降,容易出现极端行为。临床多通过药物治疗控制病情,但患者的情绪状态不稳定,对于药物治疗的依从性较差,且药物不良反应较明显,需要严格观察治疗情况[2]。为此,BDME 患者治疗期间需要加强护理沟通,全面掌握患者病情,筛查高危因素,最大程度上保证疗效。标准化医护沟通模式(SBAR)是新型护理沟通模式,其具有标准化特征,要求护理沟通期间说明患者目前情况、不良情况的诱因和解决方案,可以提升沟通效率[3]。
本研究选取滕州市精神卫生中心2018年10月-2020年8月收治的BDME 患者,分析采用SBAR 护理沟通的效用,具体报告如下。
选取2018年10月-2020年8月收治的87例BDME患者的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2 例与观察组45例。对照组中男22例,女20例;年龄21~59 岁,平均(32.58±1.62)岁;病程4~18 个月,平均(7.58±0.48)个月。观察组男23 例,女22 例;年龄22~58 岁,平均(32.17±1.50)岁;病程5~19 个月,平均(7.80±0.65)个月。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经伦理委员会审核以后准许开展此次研究。
纳入标准:结合临床诊断标准与影像学依据,确诊为BDME;对研究知情且完全同意。
排除标准:伴肝肾功能异常;伴精神类疾病;语言功能障碍;临床资料部分缺失。
方法: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具体包括以下内容。①生命体征检测:患者入院后进行生命体征检测,重点提示患者心率、血压、脉搏等生理指标情况。当发现异常时,及时进行干预。②应急控制护理:当患者发生躁狂问题时,及时对患者进行干预,使用镇静类药物,或拘束的方式控制患者恢复平静。③心理护理:在对患者进行心理测试与评估的基础上,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结合患者的心理情况,综合使用心理引导与心理干预的方法对患者进行护理,充分纠正患者的不良心理状态,在心理稳定的基础上,控制躁狂的发生。④药物护理:按照主治医师设计的用药方法对患者使用药物,并详细记录患者的用药情况,当患者出现用药异常时,及时通告主治医师进行处置。
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入SBAP 沟通护理方式,具体包括以下内容。(1)护护沟通。在进行交班处置时,重点提示四部分内容:①现状(S):对患者的现状进行交接沟通,如姓名、具体床号、诊断结果、医嘱情况和病情状态,重点交接本班患者的病情变化;②背景(B):对患者的背景进行交接沟通,如患者病史、用药史、过敏史和其他主诉情况,交接检查结果的异常项目和当下用药情况,重点交接阳性检查、特殊护理措施;③评估(A):结合现状与背景评估可能出现的特殊用药等情况,判断药物输注等治疗措施的合理性,结合当下病情评估患者有无伤害他人或是自伤等风险,重点交接本班检查数据,患者的用药执行情况和心理状态,提出护理风险;④建议(R):建议关注临床护理的注意点与注意事项,总结当下护理措施的合理性和不足之处,指出下班护理的重点和难点。(2)医护沟通。在与医生沟通时候,重点提示四部分内容:①S:患者的姓名、具体床号和问题;②B:患者主诉,护理问题的依据以及相关结果分析;③A:患者的异常报告数据和不良反应、心理状态和观察要点;④R:汇报现阶段的护理措施,并针对相关问题提出应对建议。
观察指标:①躁狂评分情况,使用杨氏躁狂评定量表(YMRS)[4]测评躁狂水平,具体包括11 部分内容,设计总分为60分,得分制方式评分,认定得分越高,躁狂情况越严重。护理人员负责测评,于护理前后分别进行测评。②认知评分情况,使用韦氏记忆量表(WMS)[5]评估患者认知能力,具体包括视觉再现16分、逻辑记忆25 分、词语配对21 分及图形重置20 分。得分制方式评分,得分越高,认识水平越好。护理人员负责测评,于护理前后分别进行测评。③护理满意度情况,使用纽卡斯尔护理满意度评分量表(NENE)[6]评估患者满意度情况。设计满分为100分。得分>90分(包括90 分)为非常满意,得分75~89 分为一般满意,得分60~74 分为基本满意,得分<60 分为不满意。满意率=(非常满意+一般满意+基本满意)/总例数×100%。
统计学分析:数据处理经由SPSS 21.0 软件完成,计量资料用(±s)表示,比较采用t值;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两组患者躁狂评分比较:护理前,两组患者躁狂水平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的躁狂水平评分均实现了显著的降低,观察组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躁狂评分比较(±s,分)
表1 两组患者躁狂评分比较(±s,分)
注:与本组护理前比较,*P<0.05
组别n护理前护理后对照组4227.15±4.2811.29±1.17*观察组4527.03±4.198.14±1.04*t 0.13213.291 P 0.8950.001
两组患者认知水平评分比较:护理前,观察组患者视觉再现评分、逻辑记忆评分、词语配对评分及图形重置评分均处于较低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视觉再现评分、逻辑记忆评分、词语配对评分及图形重置评分均实现了一定程度的提升,观察组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认知水平评分比较(±s,分)
表2 两组患者认知水平评分比较(±s,分)
手段分组视觉再现逻辑记忆词语配对图形重置护理前对照组(n=42)7.15±1.3213.25±2.6611.18±2.859.88±2.35观察组(n=45)7.18±1.2513.42±2.5811.75±2.729.75±2.41 t 0.1090.3030.9540.254 P 0.9140.7630.3230.800护理后对照组(n=42)10.15±2.1916.88±4.7014.29±3.5013.11±3.54观察组(n=45)13.59±2.3320.16±4.8517.65±3.7516.78±3.65 t 7.0833.1994.3124.755 P 0.0010.0020.0010.001
两组患者满意率比较:观察组护理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满意率比较[n(%)]
临床研究提示,BDME 是临床中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患者神经系统受损后会出现躁狂,同时伴认知能力下降[7]。临床中一般采用药物干预的方式,用药期间需对患者状态进行严密观察,但这一观察无法由单一护理人员完成,因而护理中的沟通交接较为重要。常规护理无法充分满足临床中对交接工作的需求,基于此,临床中提出了使用SBAR 护理沟通方法。有临床研究显示,SBAR 护理沟通具有一定的临床优势,不仅有助于加强医护与护护间团结协作,减少工作阻力,提升其工作满意度,同时能突出优质护理和人性化护理理念,优化交接班流程,增强护理人员的专科水平[8]。部分临床研究还提示,SBAR 护理沟通能保证护理措施的持续性改进,及时发现并整合问题,进而给出改进建议[9]。
本研究针对SBAR 护理沟通模式的临床效果作出集中分析,结果提示,经过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躁狂水平评分低于对照组,视觉再现评分、逻辑记忆评分、词语配对评分及图形重置评分高于对照组。这一结果说明了SBAR 护理沟通的临床优势。因为充分进行了沟通,护理持续性效果较好,同时由于较为有效的沟通,主治医师对患者的情况也掌握较好,因而促进了药物治疗效果的实现,促进了临床治疗效果的提升。同时,本研究还分析了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情况,观察组护理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说明由于临床效果较好,故患者的满意度较高。因此,在临床中推广SBAR护理沟通方法具有较好的推广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