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长江中下游籼型杂交稻推荐品种

2022-04-02 06:18浙江省种子管理总站310021俞琦英
新农村(浙江) 2022年4期
关键词:籼稻粒数叶枯病

浙江省种子管理总站(310021)俞琦英

2021年9月,国内水稻专家在浙江省嵊州市对浙江·长江下游水稻新品种大会的324个田间展示新品种从品质、抗性及田间长势进行评选,共选出20个推荐品种。现将其中的籼型杂交品种介绍如下。

1.晶两优1212

(1)审定编号 国审稻20186010。

(2)特征特性 籼型两系杂交水稻品种。全生育期133.3天,比对照“丰两优四号”短0.3天。株高120.3厘米,穗长25.6厘米,每亩(1亩=667平方米,下同)有效穗16.9万,每穗总粒数241.8粒,结实率85.4%,千粒重24.2克。中抗稻瘟病,感白叶枯病,高感褐飞虱,抽穗期耐热性中等。整精米率60.8%,垩白粒率11.0%,垩白度3.0%,直链淀粉含量13.7%,胶稠度73毫米,长宽比3.2,达到农业行业《食用稻品种品质》标准二级。

(3)产量表现 2016—2017年参加长江中下游中籼迟熟组区域试验平均亩产612.10千克,比对照增产2.39%;2017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600.24千克,比对照增产2.27%。

(4)栽培技术要点 适时播种,每亩大田用种量0.75千克,秧龄控制在30天以内;插植密度20厘米×26厘米,亩栽1.25万穴,每穴插2粒谷,每亩插足基本苗6万以上;重施底肥,及时追施分蘖肥,后期看苗补施穗肥;移栽后深水活蔸,分蘖期浅水促蘖,够苗及时落水晒田,孕穗期至抽穗期保持田面有浅水,灌浆期干干湿湿壮籽,忌断水过早。秧田期注意防治稻飞虱,预防南方黑条矮缩病;大田做好稻曲病、南方黑条矮缩病、纹枯病、白叶枯病、螟虫、稻瘟病、稻飞虱等病虫害。

(5)适宜种植区域 适宜在四川省平坝丘陵稻区、贵州省(武陵山区除外)、云南省的中低海拔籼稻区、重庆市(武陵山区除外)海拔800米以下地区作一季中稻种植。适宜在湖北省(武陵山区除外)、湖南省(武陵山区除外)、江西省、安徽省、江苏省的长江流域稻区以及浙江省中稻区、福建省北部稻区、河南省南部稻区作一季中稻种植。

2.华浙优223

(1)审定编号 国审稻20206141。

(2)特征特性 籼型三系杂交水稻品种。在长江中下游作一季中稻种植,全生育期136.5天,比对照“丰两优四号”晚熟3.7天。株高130.4厘米,穗长23.8厘米,每亩有效穗14.1万,每穗总粒数224.6粒,结实率82.3%,千粒重24.5克。中感稻瘟病,感白叶枯病,高感褐飞虱,抽穗期耐热性较弱。整精米率71.8%,垩白度0.5%,直链淀粉含量15.6%,胶稠度72毫米,碱消值6.8级,长宽比3.1,达到农业行业《食用稻品种品质》标准一级。

(3)产量表现 2018—2019年参加长江中下游中籼迟熟组区域试验平均亩产628.28千克,比对照增产3.50%;2019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651.51千克,比对照增产3.83%。

(4)栽培技术要点 适时播种、秧龄控制在30天左右;插秧密度29.7厘米×16.5厘米或26.5厘米×19.8厘米,每穴插2~3粒谷秧,每亩插足3.0万~4.5万落田苗;施足基肥、早施追肥,配合增施磷、钾肥和有机肥以利健根壮秆、青秆黄熟、籽粒饱满,后期注意控制氮肥用量;在稻瘟病和白叶枯病发病区加强对两病的预防;加强对二化螟、稻纵卷叶螟、稻飞虱、纹枯病、白叶枯病和稻曲病等的药剂防治。

(5)适宜种植区域 适宜在湖北省(武陵山区除外)、湖南省(武陵山区除外)、江西省、安徽省、江苏省的长江流域稻区以及浙江省中稻区、福建省北部稻区、河南省南部稻区的稻瘟病轻发区作一季中稻种植。

3.华浙优261

(1)审定编号 国审稻20200107。

(2)特征特性 籼型三系杂交水稻品种。在长江上游作一季中稻种植,全生育期148.90天,比对照“F优498”早熟4.4天。株高113.3厘米,穗长22.1厘米,每亩有效穗17.6万,每穗总粒数196.00粒,结实率86.00%,千粒重23.40克。稻瘟病综合指数两年分别为3.9、3.0,穗颈瘟损失率最高级7级,褐飞虱9级,感稻瘟病,高感褐飞虱,抽穗期耐热性强,耐冷性中等。整精米率58.9%,垩白度0.3%,直链淀粉含量16.2%,胶稠度69毫米,碱消值6.9级,长宽比3.4,达到农业行业《食用稻品种品质》标准一级。

(3)产量表现 2018—2019年参加长江上游中籼迟熟组联合体区域试验平均亩产670.10千克,比对照增产7.02%;2019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639.90千克,比对照增产3.00%。

(4)栽培技术要点 注意防治稻瘟病和白叶枯病。

(5)适宜种植区域 适宜在江西省、湖南省、湖北省、安徽省、浙江省双季稻区的稻瘟病轻发区作晚稻种植。

4.泰两优217

(1)审定编号 浙审稻2018011。

(2)特征特性 单季两系杂交籼稻。植株较矮,长势繁茂,分蘖力较强,剑叶挺,叶片较宽,有顶芒,穗型较大,谷壳黄亮,谷粒长。两年浙江省区试平均全生育期136.9天,比对照“两优培九”短0.3天;亩有效穗14.6万,株高114.2厘米,每穗总粒数217.9粒,实粒数185.9粒,结实率85.3%,千 粒 重24.6克。经浙江省农科院植微所2015—2016年抗性鉴定,中抗稻瘟病、中感白叶枯病、感褐稻虱。经农业部稻米及制品质量监督检测中心2015—2016年检测,平均整精米率59.6%,长宽比3.2,垩白粒率15%,垩白度2.4%,透明度2级,胶稠度85毫米,直链淀粉含量14.5%,米质综合指标分别为食用稻品种品质部颁普通和三等。

(3)产量表现 2015—2016年浙江省单季杂交籼稻区试平均亩产623.4千克,比对照增产8.0%。2017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633.6千克,比对照增产6.4%。

(4)栽培技术要点 注意防治白叶枯病。

(5)适宜种植区域 适宜在浙江省作单季杂交籼稻种植。

5.荃优822

(1)审定编号 浙引种〔2020〕第001号。

(2)特征特性 杂交籼稻品种。2019年经丽水、浦江、衢州、嵊州、台州、温州引种适应性试验,全生育期132.2天,较对照“两优培九”短2.8天;株高114.2厘米、株型适中、叶色淡绿、分蘖力较强;穗长25.3厘米、每穗总粒数181.5粒、实粒数158.3粒、结实率87.2%、千粒重27.8克;谷粒长型、稃尖无色、有短顶芒,米质主要理化指标达国标二级优质稻谷质量标准。2019年经浙江省农业科学院植微所鉴定中感稻瘟病。

(3)产量表现 2019年在浙江省引种适应性试验结果,平均亩产683.1千克,较对照增产7.2%。

(4)栽培技术要点 5月下旬播种,秧田亩播种量控制在15千克以内,秧龄控制在30天以内;栽插株行距17厘米×27厘米,每穴1~2粒种子,每亩1.5万穴;施足基肥,早施分蘖肥,适施穗肥,氮磷钾配合使用;浅水栽秧,深水保苗,返青后浅水勤灌促分蘖,抽穗扬花期保持水层,后期忌断水过早;抽穗期如遇连续阴雨,注意防治稻曲病。

(5)适宜种植区域 适宜浙江省作单季籼稻种植。

6.中浙优8号

(1)审定编号 浙审稻2006002。

(2)特征特性 迟熟杂交中籼。全生育期137.2天,比对照“汕优63”长5.2天。株型挺拔,叶色深绿,分蘖力较强,穗大粒多,结实率高,生长清秀,后期熟相较好,亩有效穗15.5万,株高120.4厘米,穗长25.7厘米,每穗总粒数165.8粒,实粒数144.5粒,结实率87.2%,千粒重25.4克。中抗稻瘟病,感白叶枯病,高感褐稻虱。米质较优。

(3)产量表现 2003—2004年省杂交晚籼稻区试平均亩产495.8千克,比对照增产2.3%。2005年省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36.4千克,比对照增产4.4%。

(4)栽培技术要点 亩插1.3万穴左右;应避免追肥过迟、过多造成倒伏;后期干干湿湿,切忌断水过早。在山区稻瘟病区和沿海白叶枯病易发区应作好两病的防治;注意螟虫、卷叶虫和飞虱的防治。

(5)适宜种植区域 适宜在浙江省作单季稻种植。

7.荃优929

(1)审定编号 浙审稻2020012。

(2)特征特性 杂交籼稻品种。株高适中,株型松散,分蘖力中等,剑叶宽,叶色绿色,有顶芒。着粒中等,穗型较大,叶下禾,谷壳黄亮。两年浙江省区试平均全生育期129.6天,比对照“中浙优8号”短5.5天;亩有效穗13.8万,株高114.0厘米,每穗总粒数218.9粒,实 粒 数198.4粒,结实率90.6%,千粒重27.9克。经浙江省农科院植微所等2018—2019年抗性鉴定,中感稻瘟病和白叶枯病,高感褐飞虱。经农业农村部稻米及制品质量监督检测中心2018—2019年检测,平均整精米率50.4%,长宽比3.0,垩白粒率15.5%,垩白度1.8%,透明度2级,碱消值6.5级,胶稠度75毫米,直链淀粉含量16.4%,米质综合指标分别为食用稻品种品质部颁普通和二等。

(3)产量表现 2018—2019年浙江省单季杂交籼稻区试平均亩产648.4千克,比对照增产9.0%。2019年生产试验亩产578.6千克,比对照增产3.7%。

(4)栽培技术要点 适当控制氮肥,及时防治稻瘟病。

(5)适宜种植区域 适宜在浙江省作单季稻种植。

猜你喜欢
籼稻粒数叶枯病
2021年无为市优质中籼稻品种比较试验
环境因素对青藏高原栽培大麦穗粒数空间分布的影响
利用Ln位点进行分子设计提高大豆单荚粒数
水稻白叶枯病的发生及防治
杂交晚粳稻通优粳1号产量及构成因子分析
高离不开矮的支撑
红掌帚梗柱孢叶枯病菌的鉴定
不同密度下大豆花、荚、粒发展规律研究
再力花叶枯病病原菌鉴定
江西省粳稻种植面积突破6 666 hm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