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为什么在名之外还要取“字”

2022-04-02 21:18:50
祝您健康·文摘版 2022年4期
关键词:加冠人父长辈

《礼记·檀弓》曰:“幼名,冠字。”人一生下来就得由父母起个名,这个名称为“小名”或“乳名”。等长到20岁,可以挽起头发戴上帽子成人了,还得由父母郑重其事地为其举行“冠礼”,再给他起个名,也叫“表字”——这表示他“有为人父之道,朋友等人不可复称其名,故冠而加字”。因而,古代平辈之间甚至一般关系的尊长对晚輩都应该以“字”来称呼对方,以示尊重,自称则必须用“名”。因此,“字”虽然是自己的,但却是为外人称呼自己的时候准备的,自己从来不去使用。例如,刘备、关羽、张飞都可以称诸葛亮为“孔明”,但诸葛亮本人却只能自称为“亮”。此外,名与字有不同功能:“名以正体,字以表德。”婴儿出生伊始,父母和长辈显然无法断定其将来的德行如何,因此,为孩子取“名”一般都选用意思比较宽泛的字。待孩子长大,至弱冠之年,其个性、禀赋包括缺点已为外界所了解,此时,长辈再为其加冠表“字”就有了表扬、劝诱、敦促之意。

猜你喜欢
加冠人父长辈
古代男子的冠礼
牵挂
读者(2024年10期)2024-05-15 06:53:13
冠礼与笄礼
成年礼
从戏里的青年,到戏外的父亲
东方电影(2019年5期)2019-05-18 06:43:46
长辈篇
幽默大师(2019年5期)2019-05-14 05:39:56
“冠礼”,古代男子成人的标志
长辈们的教诲
快乐语文(2016年15期)2016-11-07 09:46:41
困了
诗林(2016年5期)2016-10-25 00:13:09
长辈对晚辈可否说“请”字
语文知识(2014年2期)2014-02-28 21:5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