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刚
摘 要: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工作走过了百年发展历程,深刻把握其发展规律,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工作守正创新的客观要求。坚持党对思想政治工作的全面领导,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导向,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華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扎根中国大地推进思想政治工作,坚持党的思想政治工作只能加强不能削弱,是在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工作经验总结基础上,更深层的规律认识和把握。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工作在理论与实践的深度融合中不断创新发展,对其发展规律的把握也将在百年经验总结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工作;百年发展;规律认识;规律把握
DOI:10.15938/j.cnki.iper.2022.01.001
中图分类号:D2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9749(2022)01-0001-07
中国共产党在百年发展历程中,思想政治工作持续创新发展,在党领导人民进行的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中发挥了重要价值。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强调,在文化建设上,我国意识形态领域形势发生全局性、根本性转变,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文化自信明显增强,全社会凝聚力和向心力极大提升,为新时代开创党和国家事业新局面提供了坚强思想保证和强大精神力量。[1]保障意识形态安全,增强精神力量,离不开在借鉴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工作百年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探求其中蕴含的深层次发展规律。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借鉴百年发展宝贵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刻把握思想政治工作的发展规律,是新时代思想政治工作守正创新发展的客观要求。
一、坚持党对思想政治工作的全面领导,把思想政治工作作为治党治国的重要方式,始终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
思想政治工作最鲜明的特色之一就是始终坚持党的领导。《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以下简称《决议》)指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够扭转近代以后的历史命运、取得今天的伟大成就,最根本的是有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2]这既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发展历程积累的宝贵历史经验,也指出了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发展的重要规律。在思想政治工作中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把思想政治工作作为治党治国的重要方式,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是中国共产党对思想政治工作发展形成的重要规律性认识。
在革命、建设和改革各个历史时期,党对思想政治工作的领导一以贯之。首先,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不断加强对军队思想政治工作的领导。1927年,毛泽东在江西永新县三湾村进行了著名的三湾改编,将党的支部建在连上,成立各级士兵委员会,实行民主制度,在政治上官兵平等。由此开始改变军队中存在的不良习气和作风,从组织上确立了党对军队的领导。[3]1929年,红四军党的第九次代表大会(古田会议)在福建省上杭县古田召开。大会根据中央九月来信精神,通过毛泽东起草的古田会议决议,其中最重要的是关于纠正党内的错误思想的决议案,确立了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原则。[4]三湾改编和古田会议通过的相关内容进一步加强了党对军队思想政治工作的领导。其次,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持续加强思想引领。1951年,刘少奇在第一次全国宣传工作会议上指出,“今天,思想政治工作的必要性更加提高了,更加需要加强党的思想领导,因为目前的情况与过去不同了,中国人民的革命胜利了,各种工作更繁杂,实际工作任务更加重了。”[5]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实践中,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工作迎来了新的任务和新的挑战。坚持党的领导,确保了思想政治工作在新的历史阶段能够进一步深化发展,在国家各项事业中发挥重要作用。再次,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持续加强各领域思想政治工作的领导。1983年,中共中央批转的《国营企业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纲要(试行)》,就强调加强对企业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的领导,并责成中央宣传部牵头,中央组织部、中央书记处研究室、国家经委、全国总工会、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参加,组成全国职工思想政治工作领导小组,在中央书记处领导下工作。各省、市、自治区和国务院有关经济部门,应在党委统一领导下,因地制宜建立和健全对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的领导和管理。[6]同年,《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农村思想政治工作的通知》强调,各级党委要加强对农村思想政治工作的领导。在纠正错误之后,曾一度出现的埋头经济工作,忽视党的政治领导和思想工作,对社会上的歪风邪气放任不管的倾向,必须坚决纠正。有关部门,包括青年、妇女、民兵组织,政法组织,农村经济工作部门等,都要在党委的统一领导下,主动做思想政治工作。[7]1987年,《中共中央关于改进和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决定》指出,学校党委对思想政治工作负有领导责任。要加强党的思想建设和组织建设;会同行政统一协调工会、共青团、学生会等各方面的力量,做好学生和教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保证和监督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8]从企业到农村再到学校,党对思想政治工作的领导体现出全面性,为各领域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发展提供了政治保障。新时代,党进一步加强对思想政治工作的全面领导。2021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新时代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指出,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党的建设和国家治理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牢牢掌握工作的领导权和主动权。[9]这就进一步指明和深化了党对思想政治工作的领导地位,成为新时代思想政治工作守正创新的重要遵循。纵观党的百年发展历史,坚持党对思想政治工作的领导,是思想政治工作保持正确发展方向的重要保障。
党对思想政治工作地位的认识不断深化,思想政治工作成为治党治国的重要方式。首先,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军队政治工作中率先运用了生命线理论。1932年中共中央给苏区中央局及苏区闽赣两省委的信中提出:“政治工作在红军中有决定的意义,每一个红军战斗员不仅要能够有充分的军事技术——手的武器,而且最重要的是脑子的武装。必须充实现有军队中的政治工作,实现中央政治工作条例,政治工作不是附带的,而是红军的生命线。”[10]思想政治工作“生命线”理论的生成和中国共产党军队建设实践密切相关,充分展现了思想政治工作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实践中的重要地位。其次,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将思想政治工作“生命线”理论拓展到党和国家的各项事业之中。1955年毛泽东指出:“政治工作是一切经济工作的生命线,在社会经济制度发生根本变革的时期,尤其是这样。”[11]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思想政治工作“生命线”理论继承了党的政治工作优势,积极营造良好的党风和社会风气,坚定干部和群众理想信念,在此基础上为经济建设和其他相关建设更好地凝聚了力量。再次,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中国共产党进一步坚定思想政治工作生命线理论。1981年,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重申和肯定了“思想政治工作是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12]这一论断的重要意义。2000年,江泽民在全国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对“生命线”论断做了进一步丰富:“党的思想政治工作,是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是团结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实现党和国家各项任务的中心环节,是我们党和社会主义国家的重要政治优势。”[13]党的思想政治工作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价值,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精神动力。进入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结合时代发展特征和中国改革发展实际,提出“把思想政治工作作为治党治国的重要方式”[14]。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思想政治工作在党的建设实践和国家治理实践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已经成为了治党治国的一种重要方式,这是对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工作战略地位的高度凝练和时代表达。从党的“生命线”理论到“治党治国的重要方式”,体现了党对思想政治工作战略地位的认识深化,也体现了党对思想政治工作规律的深刻把握。gzslib202204021114思想政治工作与党的建设同向同行,贯穿国家治理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共同为党和国家的工作大局服务。《决议》指出:“在革命斗争中,党弘扬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实施和推进党的建设伟大工程,提出着重从思想上建党的原则,坚持民主集中制,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和自我批评三大优良作风,形成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三大法宝,努力建设全国范围的、广大群众性的、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完全巩固的马克思主义政党。”[15]在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发展历程中,思想政治工作和党的建设协同推进,共同服务党和国家的工作大局。同时,党在治国理政的各个领域,尤其是在军队、农村、机关、企业、学校、社区、网络等领域,持续加强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的协同创新,更好地发挥思想政治工作在国家治理中的重要价值。
二、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导向,服务于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致力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发展,离不开人民群众的广泛支持。《决议》指出:“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人民是党执政兴国的最大底气。民心是最大的政治,正义是最强的力量。党的最大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16]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工作如果离开了人民群众的支持和理解,它的创新发展也就失去了最大的根基和动力。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深入总结党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百年历程,深刻指出党的百年奋斗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民的前途命运,把“坚持人民至上”概括为党百年奋斗的十条历史经验之一,强调全党必须永远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不断为美好生活而奋斗。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工作在发展历程中,十分重视同人民生死相依、休戚与共的血肉联系,从而为创新发展提供了血脉根基,这成为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发展的重要规律。
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工作因人民而生。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指导下,在国内进行了广泛的思想宣传和组织动员等工作。中国共产党早期思想政治工作的直接目的包括促进国人觉醒,认清封建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的剥削本质,发动工人运动。这些工作的深层原因主要是为了解放被压迫的国民,以求实现国民的自由解放,获得全面发展,构建一个人人平等、自由民主的新国家。《古田会议决议》明确指出:“特别是现在,红军决不是单纯地打仗的,它除了打仗消灭敌人军事力量之外,还要负担宣传群众、组织群众、武装群众、帮助群众建立革命政权以至于建立共产党的组织等项重大的任务。红军的打仗,不是单纯地为了打仗而打仗,而是为了宣传群众、组织群众、武装群众,并帮助群众建设革命政权才去打仗的,离了对群众的宣传、组织、武装和建设革命政权等项目标,就是失去了打仗的意义,也就是失去了红军存在的意义。”[17]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工作有利于宣传、组织、武装和建设革命新政权,而这些直接目标的深层目的是让人民群众能够当家作主。刘少奇在党得第一次全国宣传工作会议上的总结报告中指出:“我们党所领导进行的每一项中心工作和实际工作,都是有政治意义的,都是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上考虑和决定下来的。因此在进行每一项中心工作和实际工作时,都必须向群众宣传这一项工作的政治意义,说清楚为什么要做这项工作,怎样做法,结果怎么样,不做行不行。”[18]党的思想工作和宣传工作,帮助人民群众更好地理解党领导的中心工作和实际工作,在满足人民群众发展需求的基础上开展相关工作,充分展现了中国共产党对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发展规律的把握。
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工作因人民而兴。思想政治工作是做人的工作,人民满不满意,人民答应不答应,人民接受不接受,直接关乎思想政治工作存在的合理性和创新发展的动力问题。思想政治工作和人、社会、国家的发展密切相关,人的全面发展既是思想政治工作的目标,同时也是思想政治工作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没有了人的发展,思想政治工作也就失去了存在的价值。改革开放以来,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中,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水平极大提升,这为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动力。同时,人和社会、国家的发展也存在密切关联,人在发展的同时,客观地推动着社会和国家的发展,社会和国家的发展对增进人民群众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起到了重要作用。从1994年《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到200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从2016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到2021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新时代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工作在时代发展进程中,结合中國改革发展大势,不断创新发展,这和人民群众的自身发展以及由此而推进的社会、国家发展密不可分。
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发展的重要动力。中国共产党的思想政治工作始终面向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需求。习近平总书记曾深情回忆:“我们这代人有一份情结,扶一把老百姓特别是农民。社会主义道路上一个也不能少,全面小康大家一起走!”[19]如今,我们已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正在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新时代,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思想政治工作继续坚守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地位,关切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需求,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思想政治工作的奋斗目标,增强人民群众的信仰、信念和信心,凝民心、暖民心,全国各族人民汇聚成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力量,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对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发展规律的深刻把握。
三、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用党的理论创新成果武装全党
科学理论是思想政治工作的先导。理论每创新一步,理论武装就跟进一步。《决议》指出:“党之所以能够领导人民在一次次求索、一次次挫折、一次次开拓中完成中国其他各种政治力量不可能完成的艰巨任务,根本在于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及时回答时代之问、人民之问,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20]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我们党创立了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我们党创立了邓小平理论,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我们党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每一次飞跃,中国共产党都会推进理论武装,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成果成为党和国家发展的指导思想。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工作的百年发展中,坚持以不断发展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使思想政治工作更加符合中国具体实际,更加体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滋养。gzslib202204021114发挥党的创新理论的凝聚力,在理论武装中统一党员干部的思想和行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党是一个大党,统一思想历来不易。”[21]以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统一全党思想和行动,是我们党的伟大创举。中国共产党有九千五百多万名党员,如何统一这么多党员的思想和行动,坚持不懈地用党的理论创新成果武装党员头脑是一个重要路径。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改革和建设时期、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结合国家发展的中心任务和党员干部的思想实际,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同中国实际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结合中,不断提升创新理论的凝聚力。在此基础上,帮助党员干部在理论魅力和理论底蕴的吸引中,自觉地形成思想向心力,不断将党员干部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上来。
发挥创新理论的感染力,在理论武装中不断坚定党员干部的理想信念。《决议》强调:“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共产党人如果没有理想信念,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必然导致政治上变质、经济上贪婪、道德上堕落、生活上腐化。”[22]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工作百年发展历程充分证明,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全党,发挥创新理论自身的吸引力,帮助党员干部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中感悟理论魅力,才能让党员干部真正理解马克思主义信仰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才能让党员干部在理解的基础上相信马克思主义,在相信的基础上确立为真正的信仰。信仰的确立是人在与社会实践的互动中真正形成和深化的,不断发展的党的创新理论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反映着社会发展中的时代特征和实践需求,对人更好地理解社会、更好地和社会实践互动具有重要意义,对坚定人的马克思主义信仰也就具有了强大的感染力。
发挥创新理论的吸引力,在理论武装中增进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工作动力。《决议》指出:“马克思主义理论不是教条而是行动指南,必须随着实践发展而发展,必须中国化才能落地生根、本土化才能深入人心。”[2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之所以能够更好地落地生根,了解人民群众的困惑、需求,了解中国改革发展实践的大势是重要原因。不断用党的创新理论解决党员干部思想上的困惑、认识中的偏差,满足人在成长发展中的需求,才能进一步增进理论创新的生命力。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工作在百年发展历程中,理论武装没有脱离人的发展实际,没有脱离人的成长需求,没有脱离人熟知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才使得思想政治工作始终保持旺盛的发展驱动力。
四、坚持扎根中国大地推进思想政治工作,把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注重经验总结和现实应用
中国共产党的思想政治工作,是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下,结合中国实际生成并创新发展的实践活动。从实践导向上看,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工作的生成源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实践,同时发展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工作理论主要豐富于相关实践经验的总结和提升;从理论基础上看,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发展离不开理论支撑,这些理论既包括对马克思主义的遵循,更包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创新运用,从而使理论更能满足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工作的实际需求;从文化的层面上看,就文化哲学一般性上而言,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工作本身也是一种文化,一种源于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实现自由解放、独立富强实践的文化,文化的生成和发展离不开它得以滋养的土壤,思想政治工作正是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滋养中不断创新发展。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工作发端于中国大地,它的创新和发展也注定离不开这片土地和人民。《决议》强调:“脚踏中华大地,传承中华文明,走符合中国国情的正确道路,党和人民就具有无比广阔的舞台,具有无比深厚的历史底蕴,具有无比强大的前进定力。”[24]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工作的百年发展历程中,不断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和中国改革发展实际相结合,和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和思想实际相结合,使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工作在各个时期都显示出强大活力,成为其创新发展的规律遵循。
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工作和各发展阶段的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同向同行,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解决思想问题。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后,无论是土地革命时期的中央苏区,还是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时期的根据地,我们党始终立足中国实际、中国革命和中国人民的需要,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在《古田会议决议》中强调思想建党,思想政治工作在坚持列宁灌输理论的同时,结合中国具体实际,坚持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发挥榜样示范效用,不断加强党的思想建设;在陕北公学等党创办的学校教育中,结合中国革命实际,开始探索符合中国国情和党政军民学需要的马列课程体系。改革开放以后,我们党又结合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正反经验,围绕思想政治工作科学化问题展开了丰富的讨论。1980年,第一机械工业部全国机械公会思想政治工作座谈会,对思想政治工作科学化问题进行了深刻探讨,其中就包含对结合中国实际和工作对象实际的思考。在这次大讨论中,《光明日报》以“思想政治工作要科学化”为题展开了讨论,指出:“思想政治工作不能离开人们的物质利益去分析各种思想问题,也不能离开人们的物质利益去解决各种思想问题。否则,就失去了它的基础,也失去了它的目的……它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引导人们正确地认识自己的物质利益,并团结起来为自己的利益而奋斗”。[25]这里充分展现了中国共产党坚持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统一的规律遵循。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座谈会中强调:“我国有独特的历史、独特的文化、独特的国情,决定了我国必须走自己的高等教育发展道路,扎实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方向要同我国发展的现实目标和未来方向紧密联系在一起,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26]坚持结合中国实际,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是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工作一以贯之的规律遵循,是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工作得以创新发展的重要保障。gzslib202204021115不断加强党史学习教育,注重中国共产党经验智慧的现实运用,是增进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发展的重要动力。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坚持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同向发力,先后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党史学习教育等,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全党,推进学习型政党建设,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从思想上正本清源、固本培元,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保持共产党人政治本色,挺起共产党人的精神脊梁。[27]在党史学习教育中增进思想政治工作效果,在“大历史观”中领悟中国共产党经验智慧,将这些经验智慧应用于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发展,体现了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发展的重要规律。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也强调:“党的历史是最生动、最有说服力的教科书。我们党历来重视党史学习教育,注重用党的奋斗历程和伟大成就鼓舞斗志、明确方向,用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坚定信念、凝聚力量,用党的实践创造和历史经验启迪智慧、砥砺品格。”[28]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工作的百年创新发展,一方面注重从党的发展历程中总结经验,注重总结中国共产党领导思想政治工作的智慧,实现思想政治工作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的有效融合;另一方面,注重发挥党史教育的思想政治功能,在党史学习教育中进一步发挥党史文化自在的育人功能。回顾中国共产党百年发展历程,结合党史学习教育增强思想政治工作实效,运用党的经验智慧推进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发展,是中国共产党百年思想政治工作实践的又一个重要规律。
五、坚持思想政治工作只能加强不能削弱,不断丰富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因地、因人、因事、因时制宜开展工作
創新是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工作百年持续发展的重要动力。《决议》强调:“创新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进步的不竭动力。越是伟大的事业,越充满艰难险阻,越需要艰苦奋斗,越需要开拓创新”,“只要我们顺应时代潮流,回应人民要求,勇于推进改革,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永不僵化、永不停滞,就一定能够创造出更多令人刮目相看的人间奇迹”。[29]在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工作的百年发展中,关切人民群众的需求,积极推进改革创新,因地、因人、因事、因时制宜开展工作,不断增进自身发展的动力。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是在继承各时期实践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新的时代特征、中国发展实际进行的创新,既有对以往思想政治工作规律的总结,也有在实践经验基础上的新规律的把握。
坚持党的思想政治工作只能加强不能削弱。在中国共产党的革命、建设和改革各个历史时期,不断完善的思想政治工作“生命线”理论充分表明,党的思想政治工作只能加强不能削弱。在“生命线”理论的基础上,中国共产党对思想政治工作只能加强不能削弱的认识持续深化。毛泽东和邓小平都多次强调了思想政治工作的“生命线”作用;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明确提出了“思想政治工作是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江泽民指出:“思想政治教育,在各级各类学校都要摆在重要地位,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和削弱”;[30]胡锦涛指出:“面对新的形势,我们的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加强而不能有任何削弱”;[31]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32]中国共产党对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视是一以贯之的,持续加强思想政治工作为其创新发展提供了重要动力。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意识形态领域形势发生全局性、根本性转变,这与对思想政治工作只能加强不能削弱的规律把握是分不开的。
坚持不断丰富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决议》强调:“完善思想政治工作体系”。[33]在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发展历程中,结合各阶段党的工作重心以及党面临的任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不断发展。尤其是在新时代背景下,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对“构建教书育人、科研育人、实践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文化育人、组织育人长效机制”的明确要求,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加强和改进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建立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体制机制”的特别强调,教育部等八部门《关于加快构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意见》的颁发和实施,等等,都是推进新时代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化建设的有力引领和积极探索。这些实践探索积累了丰富的规律性认识,为新时代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发展提供了宝贵经验。
坚持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因地、因人、因事、因时制宜开展工作。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工作的百年发展,坚持遵循规律,结合不同时期、不同领域、不同对象、不同内容具体开展工作,为其创新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共产党确定了党员干部和青年学生为思想政治工作的重点对象,结合不同教育对象的思想行为特点,制定有针对性的工作策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提出:“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要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遵循教书育人规律,遵循学生成长规律,不断提高工作能力和水平。”[34]2021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新时代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再次强调:“坚持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因地、因人、因事、因时制宜开展工作;坚持守正创新,使新时代思想政治工作始终保持生机活力。”[35]在创新发展历程中,从“三因”到“四因”,同样体现了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工作发展规律的深化把握。
把握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工作发展规律,对推进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工作的理论与实践创新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但是,对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工作规律的把握,需要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不断提升和深化,是一项持续推进并逐步深化的工作。深刻理解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工作的百年智慧,在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工作实践探索中总结经验、把握规律,是深化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工作研究的重要着力点。gzslib202204021115参考文献
[1] 中共十九届六中全会在京举行[N].人民日报,2021-11-12(1).
[2][15][16][20][22][23][24][27][29][33]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N].人民日报,2021-11-17(1).
[3][4] 中国共产党简史[M].北京:人民出版社,中共党史出版社,2021:38,43.
[5] 建国以来重要文选选编(第二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301.
[6][7] 十二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359,279.
[8] 十二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1421.
[9][14][35]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新时代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N].人民日报,2021-07-13(1).
[10] 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八卷)[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9:310.
[11] 建国以来重要文选选编(第七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207.
[12]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的历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央全会重要文件选编(上)[M].中央文献出版社,1997:201.
[13] 江泽民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74.
[17] 毛泽东文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79.
[18] 刘少奇选集(下)[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86.
[19] 习近平总书记两会“下团组”[N].人民日报,2020-05-24(1).
[21] 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抓基层强基础纪实[N].人民日报,2017-06-29(6).
[25] 孙友余,钱学森,费孝通,等.论思想政治工作科学化[N].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1:35.
[26] 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 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N].人民日报,2019-03-19(1).
[28] 习近平.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讲话[J].求是,2021(7).
[30] 江泽民文选(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332.
[31] 胡锦涛文选(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459.
[32][34] 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