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吴 兰
当前,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掌握学科基础知识,还要重视培养学生的爱国意识和民族意识。历史学科在初中阶段是一门基础学科,教师要引导学生掌握历史知识,拓宽学生视野,培养学生的迁移思维,使学生在学习中逐步加强民族认同感。在历史教育中,教师应引用大量史实材料来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历史使命和家国情怀,帮助学生成为全面发展的人才。从教学实践来看,教师应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利用现代化教学工具,改进教学方式,从而实现培养学生家国情怀的目标。本文探讨了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以供参考。
家国情怀根植于中华民族血脉,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民族发展具有重要的文化支撑作用。《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22年版)》提出:“历史课程要培养的核心素养,主要包括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五个方面。”
家国情怀是学习和探究历史应具有的人文追求与社会责任,其内涵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要认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文化认同表现在学生能够接受并继承这些优秀文化,比如保护物质文化遗产,包括具有艺术特色的字画《清明上河图》《兰亭集》等;传承我国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如皮影戏、川剧变脸、剪纸等。这些文化对于当今时代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其次,要有国家发展与存亡的责任感。在国家存亡之际,很多仁人志士不畏牺牲、挺身而出,才使中国得以向前发展,才能够有现在美好的生活。在历史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责任感,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感受到当今生活的来之不易,从而接过先人手中的火炬,肩负起家国发展的重任。
最后,能够认可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家国情怀要求人们不能局限于一家一国,要对人类命运共同体有一定的认知。随着经济全球化、世界多极化的发展,各个国家之间的交流更加密切。在历史学习中,学生要能够认识到各个国家之间实现“共商、共享、共赢”是当下的发展方向,因此,教师要注重引导学 生学习世界历史,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
《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22年版)》将家国情怀作为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由此可见,历史教材中含有丰富的家国情怀教育资源,教师要有效地挖掘这些潜在的资源,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
初中阶段的历史教学内容涵盖了中华上下五千年,这些内容都是经过精挑细选的史实,是教师培养学生家国情怀的重要资源。教师可以结合一些历史事件,对学生进行具有启发性的引导,以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教材为媒介,发挥纵向延伸思维,引导学生用更加广阔的视野来看待历史。在具体的讲解过程中,教师可以按照时间顺序对教材内容进行整体的梳理,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进行讲解,带领学生在分析历史知识的基础上,帮助学生形成独立分析、自主学习教材的能力。学生通过自主学习能够吸收历史知识,感受家国情怀在历史上的传承。
在历史教学中,教师也可以拓展课外历史资源,帮助学生掌握更丰富的知识,使其了解历史事件的时代背景。教师适当进行知识拓展,能够给学生一种新奇感,在课堂上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第一,教师可以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收集资源,将收集到的历史教学资源融入历史教学课堂,并有针对性地选择合适的内容,以帮助学生树立家国情怀和民族认同感。第二,教师可以利用本土历史资源开展教学活动,本土文化更能够让学生产生认同感。教师在历史教学中引入当地的历史故事、历史名人和历史古迹等,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也可以在保证学生安全的前提下,开展实践教学活动,比如带领学生参观当地的历史博物馆或是名人馆,让学生实地了解相关历史内容。
在历史教学中,教师应重视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提升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历史教学不仅能够磨炼学生的意志、塑造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还能够发展学生的人文关怀、道德情操等,从而推动学生全面发展。
了解历史的过程就是了解中华民族五千年来的发展历程,在历史长河的穿梭中,学生能够感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产生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对国家产生荣辱与共的家国情怀。在学习世界史和中国史的过程中,学生能够对中西文化有更深入的了解,掌握当今世界的发展格局,对于一些国家大事有自己的见解和判断,从而具备国际视野和大局观。
历史学科是培养学生家国情怀的重要载体和有效渠道。在中华民族的发展历程中,有无数的仁人志士、先烈英杰,他们为家国做出了伟大的贡献,他们所体现的爱国主义精神是中华儿女宝贵的精神财富。
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树立三观的重要时期,在初中历史的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引用优秀历史人物教导学生,帮助学生塑造健全的人格,使其形成正确的历史观,产生对祖国、对民族的认同感,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接 班人。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学会在实践中不断地探索,创新教学方式,真正实现培养学生家国情怀核心素养的教学目标。
1.转变观念,提高能力。在历史教学中,教师应该转变自身的教学观念,认识到教学目的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而不是只会考试的机器。初中阶段的教师要能够突破考试要求的局限,更加注重夯实学生的知识基础、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让学生在学习中成长。另外,教师要增强自身的教学能力,不断更新教学方式,拓宽教学途径,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
2.钻研教材,启发教学。在初中教学阶段,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资源进行联合教学,以实现教学目标。教师要对教材进行拓展分析,选取相关的教学内容,通过对相关事件与人物的介绍,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教师还应帮助学生养成自主探究的学习习惯,因为课堂教学的时间是有限的,教师可以向学生介绍一些知识拓展的途径,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查阅大量的相关资料,增加知识储备。
1.在情境中感悟家国情怀。在历史教学中,教师利用情境教学法能够帮助学生记忆历史知识,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教师可以在教学中设置相关的情境,营造历史学习氛围,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先人的所思、所想、所感,产生内心的共鸣。比如,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引导学生进行情景演练,或是组织学生开展历史剧表演活动等。
2.在辩论中感悟家国情怀。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要认识到拓展学生思维的重要性,不仅要引导学生学习中国历史,还要引导学生了解世界历史,从世界的角度看待历史的发展。教师要与时俱进,结合当前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进行教学,以培养学生的大局观。教师可针对某一话题开展小组辩论活动,让学生在思想碰撞中擦出火花。
3.在实践中感悟家国情怀。在历史教学中,教师要践行理论与实践并行的教学理念,带领学生进行实地考察。比如,部分中小学开展研学活动,带领学生前往红色基地,切实感受红色文化。在历史教学中,教师可以为学生介绍本土的历史知识,在课后带领学生进行实地考察。在活动结束之后,教师可以要求每个学生提交一份报告,写一写自己的情感体会、事件反思等。在观察与论述的过程中,学生能够有自己的思考,进一步发展家国 情怀。
4.信息技术下感悟家国情怀。在历史教学中,教师要重视知识拓展。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教师可以利用现代化技术突破时间、空间的局限性,让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历史知识,体会历史故事中蕴含的家国情感。一方面,教师可以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通过多媒体投放影视剧中包含爱国情感的片段,激发学生心中的爱国情怀,促使学生积极投入历史学习;另一方面,教师可以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展示古今中外的历史文化资源,通过对比学习让学生感悟家国情怀。
结合以上在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家国情怀的策略可以发现,这些策略也适用于其他学科,因此,教师必须结合学生学习历史的实际情况,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创新教学方式,以提高学生的历史学习能力。
目前,素质教育的发展已经成为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教师要与时俱进,更新教学理念,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家国情怀是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之一,在历史教学中,教师要认识到家国情怀的重要意义,以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为出发点,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