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专业思政的空间数据分析课程群改革探索

2022-04-01 14:16逯燕玲
地理空间信息 2022年3期
关键词:思政专业课程

何 丹,孟 斌,逯燕玲

(1.北京联合大学 应用文理学院,北京 100191)

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各类课程与思政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2018年6月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在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课程思政、专业思政、学科思政的体系正在形成。专业思政建设是新时代高等学校本科教育的要求。2018年10月教育部下发的《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也被称为“新时代高教40条”)中明确提出强化专业思政。专业思政是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形成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的内在要求。课程思政是最基础的手段,要在专业思政大框架下具体认识某门课程的课程思政建设。专业思政与课程思政需进行一体化设计,分工负责、协同推进。目前课程思政教育研究和教学改革已成为各界关注的焦点,形成了一系列教学改革成果,并初步显现出教学效果[1-2];但仅靠课程思政还不能有效达到全程、全方位育人的目的,亟须拓展深化到专业思政的层面,将其在“点”上的代表性和示范性升级为“面”上的整体性和系统性,实质上是将立德树人的落实从单一思政课程的“点”到专业课程的“线”再到人才培养和专业建设的“面”的过程[3]。

课程群是指基于二级学科或自设特色学科方向,在课程体系建设和培养计划中由3门以上性质相关或相近的课程所组成的课程群体[4]。它是由内容上密切相关、相承和渗透且具有互补性的系列课程组合而成的有机整体[5],是将与该学科或研究主题具有逻辑联系的若干课程在知识、方法、问题等方面进行重新规划、整合构建而形成的有机课程系统,是深化课程改革、优化课程设计的一种有效途径[6]。课程群建设作为提升课程质量的重要路径,是推进一流专业和一流课程建设的重要抓手和内容,是近年来国内高校教学改革的重点和方向。

地理信息科学(GIS)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其中的空间数据分析课程群与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联系极为密切,与国家未来的智能化发展趋势息息相关,因此该课程群中融入课程思政教育改革对本专业人才培养和未来社会发展具有深远影响,有利于从专业建设层面进一步提升对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认识和实践。成果导向教育(OBE)注重学生学习成果,强调学生主体地位,又称产出导向教育。OBE是1981年由美国教育学家斯派迪首次提出并迅速兴起于北美的一种创新教育模式,是一种以产出导向、互教互学为基本特征的教学方法[7],现已成为许多国家教育改革的主导理念。目前,国内已有GIS专业相关课程和课程群建设的研究与探索[8-14],但关于课程思政和专业思政的建设和改革稍显薄弱[15],本文拟根据GIS专业人才培养要求和课程群建设现存的问题,基于专业思政的角度和高度,融入OBE理念,积极开展空间数据分析课程群建设和改革实践,探索如何形成系统化的有机融入思政教育的整体课程群;通过系统设计教学目标和方案、整合优化教学内容、丰富革新教学方法、完善教学考评体系和构建持续改进的质量保障体系,培养GIS专业高素质应用型本科人才。

1 GIS专业思政建设思路和举措

1.1 专业思政建设思路

面向国家和首都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落实学校“城市型、应用型”办学定位,结合GIS专业特点,秉承OBE教育理念,建立专业核心素养观,明确人才培养最终目标,体现专业对人才的核心素养要求,有机融入思政教育元素。通过剖析GIS专业各门课程的思政融入点、融入形式和预期价值引领的效果,形成各课程的思政教学大纲,在知识传授中融入思政内容,此为“立德”。从“德”的角度来看,GIS专业学生需具备社会公民的社会公德、接受高等教育的专业人士的学术品德以及作为GIS职业人的职业道德。通过各门课程思政的系统引导,培养能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的,具备诚信品格、法制意识、责任意识、求真务实、创新意识和科学思维的专业复合型GIS人才,此为“树人”。在实现立德树人的过程中,通过理论课程与社会实践教育的显隐结合,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图1)。

图1 GIS专业思政建设思路

1.2 专业思政建设举措

根据GIS专业培养方案,坚持“学生中心、成果导向、持续改进”的教育理念,积极探索课程思政与OBE教育理念的融合,促进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的互动互融,不断提高人才培养效果与培养目标的达成度,实现课堂教学知识传授和价值引领的有机统一。

加强教研室制度建设,落实课程群集中备课制度,设立教授(教师)工作坊,不断完善协同育人和实践教学机制,深化产学研合作、三位一体协同育人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专业建设工作机制。支持教师在职进修和参与行业实践,提升专业教师执教能力和水平;组织专业教师加强相关学习和培训,推动一体化实施专业思政和课程思政,提升教师研究能力,推进教育教学改革持续深化;加强课程建设、教材建设等,固化相关建设成果。以课程群建设为主线,坚持思政元素和谐融入、相似课程共享共用,达到良好育人的效果。

2 空间数据分析课程群建设现状

2.1 课程群介绍

空间数据分析通过科学定量的计算方法、数学理论和决策模型来提供地理空间数据利用的工具和方法,是一门兼有基础性、应用性和边缘性的综合学科[16]。空间数据分析课程群是GIS专业的核心课程群,包括GIS空间分析、计量地理学、大数据分析与挖掘、三维GIS、空间数据分析实践和GIS应用综合实习6门课程,后两门是实践课程,具体情况如表1所示。

表1 空间数据分析课程群概况

2.2 课程群建设现存的问题

在实际教学实践中,空间数据分析课程群建设存在的问题包括:①课程相互独立,没有形成课程群体系;②教学内容多按单门课程确定,教学设计多基于专业或知识逻辑,很少开展系统化优化整合,使得课程内容不协调、不连贯、内容重复等;③教学方法和内容较落后,OBE理念应用不够;④课程考核指标和方法较单一;⑤对于思政方面的建设略显薄弱。针对上述问题,本文开展了基于专业思政的空间数据分析课程群改革探索,通过课程群建设,加强课程间的关联,发挥协同效应,培养核心素养。

3 基于专业思政的空间数据分析课程群改革实践

3.1 确定课程群培养目标和方案

研读党和国家政治经济政策、战略方针等,在深入调研和科学论证的基础上,编制课程群培养目标,建立与之相应的培养方案。认真审视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所涉及的各环节各方面,对达成本专业毕业生思想政治核心素养的实现路径进行整体设计,把专业思政目标细化落实到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明确专业思政实施步骤和进度计划,强化专业育人功能;并理清群内课程间的关系,对课程教学目标中知识、能力和素养进行分解和再整合,修订各门课程的教学大纲,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渗透到课程实践教学中;然后编制教材,进行集体备课,共享可复制、可推广的教学方案。

3.2 优化和整合课程群教学内容

突出“+文化”和科研反哺教学的特色,从已有科研基础和学院发展方向定位等方面深入挖掘思政元素,并有机融入到课程群建设和改革中去。结合学科发展前沿和专业的行业应用,不断深化课程思政建设,推进专业思政建设,探索学科思政建设,促进课程思政、专业思政、学科思政一体化体系的加速形成。将GIS专业思政目标体现到各课程的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中,通过专业调研、思路策划、方案设计等方法把思政教育贯通到GIS专业建设各要素的全过程。以课程群中的《GIS空间分析》课程为例,本文在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层面,针对部分章节的知识点,设计了思政内容,有机融入思政元素,如表2所示。

表2 《GIS空间分析》课程思政教育的融入点

根据教学目标打通课程群单门课程的界限,反向设计课程群教学内容,按照“基础+应用”的原则进行优化整合。优化后的课程群教学内容,理论部分在尊重学生学习规律的基础上,有效避免了不同课程间的内容重复,并结合科研成果和企业案例加大了应用知识的学习和训练;应用部分通过项目或案例教学以及连贯式实验教学对课程群单门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串联,构成完整的教学体系。每门课程再分别设置不同类型的实验项目,使之组合成一个结构合理、层次清晰、彼此连接、相互配合的连环式课程集群。同时,紧跟学科前沿,增强教学内容的新颖性与信息量。

3.3 丰富和革新课程群教学方法和手段

由于群内课程具有不同特征、关注的重点不同,因此课程群教学广泛采用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方法。通过重点讲清基本知识理论进行启发式教学,启发学生对空间数据分析原理和主要理论的思考。通过设立问题进行引导式教学,针对知识点引导学生产生、分析并解决问题,从而自主构建知识体系,并采用布置课后习题与阅读相结合的方式培养学生自主和创新的学习能力。采取小组学习研究的方法,让学生分组实训,成员分工合作,通过空间数据收集和处理、软件操作、空间分析与制图、PPT制作和口头汇报等过程,加强学生团队的合作精神。采用研讨式教学,联系教学内容并结合热点地理现象进行开放性话题研究讨论。采取案例教学讲授空间数据分析基本理论,并运用所学专业软件进行实训,培养学生运用理论知识去解决具体现实问题的能力。学生在对案例进行分析、提出解决方案的过程中完成对已学知识的内化与应用。通过研究性学习的方式,引导学生阅读文献,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和创新性获取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从事空间数据研究和应用分析的素质。注重实践教学,课程分散实训与集中实践相结合,充分利用实验教学环节,培养学生空间分析的综合能力。

同时,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实现线上线下混合教学、课堂内外互动、思政有机融入。课前备课时,教师通过通知预习、课程回顾、学生示范、成果展示等方式挖掘课程思政元素,立足传统文化、强调行为规范、引导相处之道、倡导社会责任。课前教师把课程内容、课外资源和视频发布到BB网络学堂平台,学生可在线浏览知识点、提问等;课堂讲课时,采取课程讲授、举例分析、上机实践、课堂讨论、课堂汇报和课堂辩论等方式将思政内容融入大纲,体现有机融入课堂教学;课后教学反思时,通过课后总结、知识点概括、师生答疑、课后作业、最终考核等方式不断自我提升,听取同行意见,持续修整改进,领悟教育者先受教育。

3.4 建立多元化的教学考核与评价体系

课程考核与评价是OBE教学体系的关键环节。根据课程群特点,各门课程都摒弃了以往单一的考核评价方式,灵活采用多元化评价依据和方法,更注重评价指标的科学性、考评依据的全面性和评价过程的可操作性,进一步体现了OBE理念在课程考核环节的落实,如表3所示。

表3 课程群教学考核和评价体系

3.5 构建持续改进的质量保障体系

1)组建课程群高水平教学团队。教师是课程群建设的主体,教师团队合作是课程群建设的支撑。在提高教师专业水准的同时,提升专业认同感和价值感,通过参加思政教育讲座和教学竞赛、外出学习、线上培训、教授工作坊等多种途径切实增强专业教师的理论自信,不断提升思想文化素养、育德意识和能力。在此基础上,组建专业素养高、学养丰富、潜心教学、思政教学能力强、师德高尚的专业教师团队。

2)建立课程群优质教学资源体系。根据课程群培养目标和方案,开展群内集体备课,明确后续课程对先修课程的知识、能力要求,梳理群内以及群间课程的内在联系,整合群内课程的课件、视频、教材、实验指导书和扩展资源等原有教学资源。同时,整合设计新的教学资源,建设关联课程的贯通式教学案例库,兼顾专业性、实用性和趣味性,实现理论与实践教学的有机衔接,实现群内不同课程在空间数据、软件操作、空间分析理论和方法等完整案例流程中的共享共通和层次递接。优化设置实践课程,完善实践类型,利用学校科教平台的设施条件和开放式的管理模式构建课程群支撑平台。

3)建设其他保障机制。充分发挥教师党支部组织的推动作用,集体合作、群策群力,深化产学研合作,鼓励学生参加生产实践和学科竞赛,着力建设校外实践教学基地,采用行业联合课题和创新创业训练等形式开展案例调研和课题研究。以思政为引领,从师资队伍、课程教材、教学方法、实践教学、第二课堂、质量保障、学科支撑以及国际交流与合作等方面开展建设。建设专业人才培养平台、文化资源建设和传播平台、科技创新平台、智库服务平台,为学科、专业发展提供支撑。坚持“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的基本理念,努力培育以人才培养为中心的质量文化,建设为专业建设保驾护航的质量保障机制。

4 结语

围绕课程思政和专业思政的主旨,结合OBE教育理念,本文整体设计了GIS专业思政的建设思路和举措,归纳挖掘了空间数据分析课程群的思政教育元素;并针对课程群建设现状和问题,从专业思政的角度和高度探索了空间数据分析课程群建设和改革路径,包括确定课程群培养目标和方案、优化和整合课程群教学内容、丰富和革新课程群教学方法和手段、建立多元化教学考评体系、构建持续改进的质量保障体系等内容。今后,力图通过空间数据分析课程群建设与改革的实践范例,以立德树人为中心环节,将思想政治教育贯通到GIS专业建设各要素的全过程,进行全面的专业思政建设,实现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

猜你喜欢
思政专业课程
清华大学:“如盐在水”开展课程思政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课程思政在专业基础课程中的实施
《管理学原理》课程中开展“课程思政”教学改革
课程思政在组织行为学课程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
部分专业介绍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更聚焦、更深入、更专业的数据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