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空间分异与影响因素

2022-04-01 09:05邵秀英杨惠婷崔丽敏
市场周刊 2022年3期
关键词:民宿重点空间

邵秀英,杨惠婷,崔丽敏

(太原师范学院,山西 晋中 030619)

一、引言

党的十九大提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乡村旅游是加快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一步,乡村旅游的快速发展也是遴选重点村的重要前提。2019年,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发布«关于开展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名录建设工作的通知»,通知对于乡村旅游重点村在文化旅游资源、传统文化保护、生态、民宿、乡村旅游产品体系、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以及经济带动效益等方面遴选指标做出了明确要求。发展乡村旅游重点村为乡村旅游发展提供了新机遇,并且获得乡村旅游重点村称号已成为地方政府高度认可并极力追逐的目标。

随着乡村旅游的快速发展,学术界在乡村旅游方面的研究成果日趋成熟,国外关于乡村旅游的研究有很多,Dewi研究了旅游对于村落发展的意义,Weaver和Lawton对乡村旅游聚类进行了分析,国内关于乡村旅游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乡村旅游体验、乡村旅游规划与开发、乡村旅游发展评价、空间分布等方面。沈山等对乡村旅游重点村禀赋类型和空间分布进行了研究。马斌斌等、何昭丽等以全国首批320个重点村为研究样本,探究其空间分异规律、类型结构特征与影响因素。王明杰等分析了长江经济带地区重点村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运用ArcGIS空间分析法和数理统计方法,在全国范围内研究其空间分布结构规律的基础上,分批次研究其位移特征,揭示重点村分布趋向,旨在为全国乡村旅游发展提供借鉴价值。

二、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一)数据来源

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的数据来源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网站(http://www.mct.gov.cn),2019年7月确定了第一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名录乡村名单,2020年7月确定了第二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名录乡村名单,两批共1000个(不含香港、澳门、台湾)。社会经济数据来源于2020年中国各省区市政府工作报告和统计年鉴。

(二)研究方法

1.最近邻指数

采用不均衡指数

S

值分析重点村的空间分布均衡性。公式如下:

式中,

n

为省区个数,

Y

为第

i

位重点村的累计百分比。

S

的取值范围在0~1,如果重点村完全集中在1个市内,则

S

=1,如果重点村平均分布在各个市内,则

S

=0。

S

越接近1,重点村分布数量越集中,

S

越接近0,重点村数量分布越平均。

2.核密度分析

通过ArcGIS中的核密度分析来揭示重点村的空间分布密度。公式如下:

3.标准差椭圆

通过ArcGIS中的标准差椭圆来揭示重点村的空间位移趋势。公式如下:

4.地理联系率

运用地理联系率揭示重点村与相关影响因子在地理空间分布上的联系情况。公式如下:

式中,

L

为地理联系率,

S

为第

i

个地区重点村占总数的比例,

P

为第

i

个地区5A级景区、各省区GDP、第三产业总值、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乡村民宿数量占总数的比例。

L

值在0~100之间,值越大,说明两者之间的地理联系越紧密。

三、重点村的空间分布特征

(一)空间分布均衡性

从四大经济分区看,东、中、西以及东北地区的重点村所占的比例分别为20.00%、11.20%、30.80%和38.00%,可见,重点村在东北部地区所占比例最高,其次为西部地区。从中国地理区划看,华北、东北、华东、华中、华南、西南和西北地区的重点村各自所占比例为11.70%、9.90%、23.80%、10.30%、8.90%、16.80%和18.40%,可见,重点村在华东地区所占比例最高,华南地区所占比例最少。综上,从初步的宏观分析来看,重点村在空间上呈现出凝聚型分布的特点。为进一步验证重点村的空间布局特征,将所获取的重点数据代入地理集中指数公式,计算得出

G

=18.38,其分布较为分散。假设全国各省区的重点村平均分布,则地理集中指数

G

=17.96。由于

G

>

G

,说明如果以省域尺度为空间单位,则重点村分布较为集中。将重点村数量导入Excel,计算其所占百分比及累计百分比获得表1,从而生成重点村的洛伦兹曲线图(图1)。通过不均衡指数公式计算,得出重点村的

S

为0.11。表明重点村在各省区的分布不均衡,通过表1和图1洛伦兹曲线的上升趋势进一步证明,重点村在空间上的分布存在不均衡性。

表1 中国各省区乡村旅游重点村数量统计

图1 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分布洛伦兹曲线

(二)空间分布核密度

研究通过ArcGIS10.3软件空间分析(spatial analyst)中的核密度分析(kernel density)工具,设定合理空间搜索带宽(search radius)

h

为30km。对其核密度的空间分布格局进行可视化分析。分析得出:乡村旅游重点村在空间密度上呈现“双核集中、多片区分散” 的空间特征:①双核即重点村形成了以京津冀和长三角地区为核心的空间格局。②多片区即以四川、重庆、贵州为核心的片区;以山西、西安、河南为核心的片区;以山东为核心的片区;在西北黄土高原、青藏高原交汇地带形成的以兰州、西宁为核心的西北片区。③重点村在全国范围内的空间分布特征表现为东部经济发达地区数量较多,西部偏远地区数量相对较少,南部地区较为密集,北部地区相对稀疏,内陆地区少于沿海地区。

四、重点村的空间位移特征

将重点村的标准差和权重设置为1,权重字段按等级划分,通过标准差椭圆公式计算,最后得出表2。从表2可以看出,标准差椭圆的中心由(111.51,33.03)迁移到(111.03,33.28),重点村的分布总体呈现向西北方向偏移的空间格局,主要集中在京津冀和长三角。从第一批重点村到第二批重点村,椭圆短轴半径的长度在减小,表明重点村的分布范围逐渐缩减,向心力逐渐增强。第一批重点村沿“东北—西南”方向分布,范围小且各方向重点村分布离散程度较小,其中数量突出的城市有北京、天津、河北、江苏、浙江、上海、安徽等地。第二批重点村沿西北方向分布,长轴半径和短轴半径长度差值最大,具有较强的方向性。因此,第二批重点村相较于第一批总体呈向西北方向位移趋势,说明重点村有由沿海地区向西部地区位移的特征。数量突出的城市依然以京津冀和长三角为主,进一步说明两大区域的旅游业态较为丰富,具备乡村旅游发展优势。

表2 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标准差椭圆参数

五、影响因素

(一)高级景区依附

截至2020年,全国5A级景区数量达到302个,利用地理联系率

L

的取值来反映5A级景区与重点村的地理联系情况。通过计算,得出

L

=84.8%,表示两者之间的地理分布存在紧密的联系。表明重点村的发展受周边地区A级景区的影响,具有环高级景区分布的特征。

(二)经济因素

研究主要选取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第三产业总值两项指标来探究重点村与经济发展之间的联系,利用地理联系率来测算与重点村的关联程度,通过计算得出重点村分布与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关联度是83.41%,和第三产业总值的关联度是68.67%。由此可看出,经济因素是影响重点村分布的重要因素。

(三)客源市场因素

运用ArcGIS10.3以各省会城市、地级市、县级驻地为中心,进行缓冲区分析,半径分别设置为80km、40km和30km,分析乡村旅游重点村与三者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重点村有252个位于80km省会城市缓冲区内,占比25.2%,有392个位于40km地级市缓冲区内,占比39.2%,有876个位于30km县级驻地缓冲区内,占比87.6%。通过分析可以看出,越靠近城市的地方,重点村分布越集中。

(四)交通因素

运用ArcGIS10.3建立主要公路20km的缓冲区,对重点村和主要公路进行点对线分析,以揭示公路交通对重点村空间分布的影响程度。结果显示,701个重点村覆盖在20km带宽的缓冲区内,占总数的70.1%。这表明,大多数重点村公路交通状况便捷,可进入性较强。

(五)民宿因素

研究中,民宿的主要数据来源于“去哪儿” 网平台,截至2020年,中国大陆共有民宿60220家。运用地理联系率计算得出,两者的关联度为69.66%,表明重点村和民宿之间有着较为紧密的联系,可见,民宿在乡村旅游发展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六)政策因素

乡村旅游的快速发展得益于国家和各地政府部门的政策支持,2015年至今,国务院等相关部门陆续发布或联合发布了一系列乡村旅游扶贫政策,为乡村旅游扶贫提供了支持和保障。如:2015年以来,中央一号文件对种种制约乡村旅游发展的问题做出了针对性政策响应,2018年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规划,在资金保障、基础建设、人才培育、市场开拓等方面做出了更全面的考虑。目前,重点村分布在大陆各个省区,说明乡村旅游在全国范围都得到了良好的发展,因此,重点村的发展同样受到政府政策的影响。

六、结论与讨论

研究综合运用数理统计方法和一系列地理空间分析方法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的空间分异特征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论如下:

首先,从整体分布特征来看,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分布最多的省份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空间分布上呈现2个核心区和4个次级片区,总体上表现为东多西少、南密北疏、西北内陆少于东南沿海的特征。通过ArcGIS软件计算得出两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地理集中指数

C

=18.38,不均衡指数

S

=0.11,且洛伦兹曲线呈明显上升趋势,进一步说明重点村在空间分布上存在不均衡性。

其次,从第一、第二批重点村空间位移特征来看,第二批重点村相较于第一批重点村,两大核心区的辐射范围在西北方向上明显扩大,东部地区辐射圈出现相交,形成集中连片分布。重点村的标准差椭圆中心由(111.51,33.03)迁移到(111.03,33.28),分布趋势向西北方向偏移。可见,为了响应乡村振兴战略,西部地区正在激发自身旅游开发潜能,提升乡村旅游的品质。

最后,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空间格局的形成与演变受高级景区依附、经济、交通、客源市场、民宿和政策等因素的影响,研究表明,重点村具备较高旅游开发价值,其空间分布与地区旅游业发展布局相吻合。交通的通达程度作为影响游客选择目的地的重要因素,对重点村的空间布局影响十分显著;重点村的客源地主要集中在以县级驻地为辐射圈的周边地区;第三产业总值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直接影响重点村的分布;民宿作为评选重点村的重要指标,是影响重点村空间布局的重要因素;国家乡村旅游政策同样影响重点村旅游产业的发展。

在未来的研究中可以实地调研一些旅游发展具有代表性的重点村,就重点村的评定在促进地方产业结构调整和带动当地农民就业等方面的内容进行深入探讨与研究。

猜你喜欢
民宿重点空间
孪生院子民宿
空间是什么?
民宿生态,大考中加速洗牌
创享空间
存在感
你是民宿达人吗
单品推荐“抓住重点,改头换面”
所谓“重点中学”……
QQ空间那点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