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 峰
明清怀庆府所辖地域,大致范围在太行山以南、黄河以北地区,核心区域为今焦作市、济源市所辖地域。怀庆府戏曲文化历史悠久、繁荣发达。早在南北朝时期,怀庆府地区就有了边歌边舞并以人物登场表演的艺术形式——《踏摇娘》。近些年来,在温县、沁阳、焦作、修武等地发现的宋金时期的戏曲雕砖等遗存亦可证明该地域戏曲文化曾有的繁盛。明清以来,怀庆府的戏曲文化趋向繁荣,不仅表现在诸如怀梆等地方戏剧的形成和传播上,还表现在民间神庙剧场的相继创建与重修,尤其是佛教寺院戏楼得以创建重修。据《焦作市戏曲志》记载,“焦作地区曾建戏楼(舞楼、乐楼)417座”,而作为戏曲繁荣标志之一的明清佛教寺院戏楼亦占一定比例。据统计,明清怀庆府佛教寺院戏楼至少有40座,约占怀庆府所有戏楼的10﹪。目前焦作地区现存明清时期的佛教寺院戏楼5座,如沁阳常河村朝阳寺舞楼、博爱上岭后观音堂戏楼、修武小横河石佛寺戏楼等,均为山门式戏楼。“佛教发展至明清两际,少数寺庙兴建了专门用于敬神献戏的剧场建筑,这不仅是单方面的中国本土民俗文化对佛教寺院的冲击,而且也是部分佛教宗派对教规、教义的自我改革调整所导致的结果。”明清怀庆府佛教寺院戏楼的创建经历了由排斥到默许再到接受的过程,标志着明清怀庆府戏曲文化的繁荣。
就文献记载和田野调查得知,明清以来怀庆府佛教寺院戏楼至少有40座(见附表1),分布在沁阳、温县、博爱、武陟、修武以及济源等县市。
表1 豫西北佛教寺院戏楼一览表(4)主要源于《焦作市戏曲志》,辅以所辖县市戏曲志的记载,并利用笔者调查所得资料。
明清怀庆府的佛教寺院戏楼目前有两种存续状态:一种是仅存在于文献记载,即为文献记载的佛教寺院戏楼,另一种是现存的佛教寺院戏楼,现分别予以考述。
明清怀庆府佛教寺院戏楼,绝大多数仅存在于文献之中,计有34座,而且多数仅仅列为辞条,信息极为简单,仅有为数不多的寺院戏楼如温县大吴村慈胜寺戏楼、济源下冶村普救寺戏楼、济源山口村香岩寺戏楼等有较为丰富的文字记述。
1.温县慈胜寺戏楼
慈胜寺,位于温县番田镇大吴村。坐北面南,始建于唐初,历经唐宋,毁于兵燹。元至元五年(1339)重修,现存山门、天王殿、大雄殿三座建筑。慈胜寺是河南现存较早的古代建筑之一,为中原地区保存最完整、元代部件最纯正,最具代表性的元代官式建筑。
关于慈胜寺戏楼,《温县戏曲志》记载曰:
慈胜寺始建于后晋天福三年(公元938年)。原楼高一丈二尺,宽三丈四尺,深为三丈一尺五寸。座(坐)北向南。传说戏楼为唐时修建。后经鉴定为明末清初之重建,1957年经徐坦芝重修。修时,梁檩皆朽、垂于毁坏之态,仅在原有的基础上,重新备料动工,修后高一丈四尺四寸,宽为11.3米,深为5.5米,比原来的略高,戏楼座(坐)北转南,为砖木结构,总面积62.1平方米。
无独有偶,《焦作市戏曲志》对“温县慈胜寺戏楼”的记载与《温县戏曲志》大致相同,但修建时间略有不同,即慈胜寺“明末清初已在其侧院建有戏楼一座”。就两志的记载而言,慈胜寺戏楼的创建时间不确定,一种说法是“明末清初之重建”,另一种是“明末清初已在其侧院建有戏楼一座”。不过,慈胜寺戏楼在明末清初的存在可能是事实。
2.济源普救寺戏楼
普救寺,位于济源市下冶镇下冶村,始建于北宋初期,是济源重要的佛教圣地,历史上僧人众多,香客如云。
关于普救寺戏楼,《济源县戏曲志》记载:
宋代创建的普救寺(亦称下冶寺),元代重修,明初在寺东建一戏楼,座(坐)东向西,单体建筑,和寺院隔河相望,观众可在河西岸看戏。此处山回峰转,唱戏非常出音。当年,越调艺人宋景栋(老歹)等逢庙会常在此演出。现在戏楼已被拆除,改建楼房。
《焦作市戏曲志》对“普救寺戏楼”也有基本相同的记载。
由两部戏曲志的记载可知,普救寺创建于宋,元曾予以重修。明初,在普救寺的东边创建一座戏楼,坐东向西,单体建筑,与寺院隔河相望。戏楼现已拆除。
3.济源香岩寺戏楼
香岩寺,位于济源市五龙口镇山口村,创建于唐,原名觉林禅院,宋改为香岩寺。金大定二年(1162),金世宗钦赐匾额“香岩禅寺”。历史上屡废屡建。现存碑刻可知,明清两代曾多次重修。
香岩寺戏楼,坐南面北,创建于清代,毁于民国年间,《济源县戏曲志》曾记载曰:
沁河北山口村的峡谷中,有一香岩寺院,庙系金大定年间创建,清代复修时建一戏楼,座(坐)南向北,正对主体建筑玄台殿大门。民国年间,戏楼和寺院均被国民党军队付之一炬。这个戏楼是济源县花鼓戏发源地的演出场所之一。山口村和尚庄村的花鼓戏班常在此碰班演出《爬天桥》《二度梅》《钉缸》《捣灶》等戏。
《焦作市戏曲志》对“香岩寺戏楼”亦有大致相同的记载。
香岩寺,创建于唐,宋改香岩寺。金大定二年(1162),赐额“香岩禅寺”,在“清代复修时建一戏楼”。戏楼坐南向北。民国年间毁于兵燹。
除此3座佛教寺院戏楼有较多文字记载外,明清怀庆府绝大多数的佛教寺院戏楼仅仅处于“辞条”的存目状态。
1.沁阳朝阳寺舞楼
朝阳寺位居沁阳市常平乡常河村,但长期以来,文献均未曾记载,而较早的介绍则是2009年的一则通讯报道:“沁阳发现一古代寺庙遗址”。关于朝阳寺舞楼,该通讯报道曰:“戏楼面阔五间,进深一间,上下两层,底层南开拱券门,砖筑墙体,硬山,灰板瓦饰顶。”
朝阳寺创建时间不详,坐北面南,现有山门舞楼、拜殿以及大殿,保存较为完好。据调查,朝阳寺舞楼,坐南面北,为山门舞楼。舞楼面阔五间,上下两层,四椽五架梁硬山式结构,灰色板瓦覆顶,砖、木、石材质。现存碑刻显示,朝阳寺舞楼最早重修于清乾隆三十九年(1774),是重修舞楼三间;而清嘉庆十九年(1814)乃“重修建造舞楼上下十间”,清同治十年(1871)年“重瓦”舞楼。现存舞楼应是清嘉庆十九年重修的遗构。
2.修武通济庵舞楼
通济庵位于修武县岸上乡茶棚自然村内,故称茶棚通济庵,亦称龙门通济庵(茶棚为龙门村的自然村),创建于清康熙五十一年(1712)。每至三伏天时,施茶水以济行旅,“茶棚”由此得名。2013年出版的《焦作市宗教古迹概览》曾介绍“修武通济庵”曰:
龙门通济庵:位于修武县岸上乡龙门村茶棚自然村内。创建于清康熙五十三年(1714)的通济庵,是茶棚、石瓮等四村为行人休息而建。现存舞楼,面阔三间,单檐硬山,两层阁楼式建筑,块石砌墙,灰板瓦盖顶,二层前檐柱为木柱石柱础。大殿面阔三间,东西配殿各面阔三间,为2000年重修建筑。
在这里,需要指出的是,《焦作市宗教古迹概览》记载的通济庵“创建于清康熙五十三年”的说法是错误的,是将刊立碑刻的时间误认为通济庵的创建时间。通济庵现存大殿、东西配殿以及舞楼。通济庵舞楼面阔三间,单檐硬山式建筑,灰色板瓦盖顶,块石砌墙。为清代遗构。
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嘱咐患者按时按量服药,并基于患者的病情予以饮食指导,对患者日常生活进行精心照顾,预防产生各种意外事件的出现。
关于茶棚通济庵舞楼,《修武县戏曲志》记载曰:
同济庵戏楼,位于金陵坡茶棚村的同济庵内,建于清朝康熙五十三年,座(坐)南向北,高5米(底层高2米,上层高3米),台口长7米,宽6米,东边有大门,两边有耳房,场地可容观众500余人。
《焦作市戏曲志》对“修武县茶棚村同济庵戏楼”的记载与《修武县戏曲志》基本相同,因而存在的错误也完全一致。如:两志均记载通济庵戏楼“建于清康熙五十三年”,错误。实际上,通济庵创建于清康熙五十一年,清康熙五十三年乃《东黄崖迠创修通济庵碑记》刊立的时间。而通济庵舞楼则创建于清道光二十二年(1842)。现存的清道光二十四年《通济庵增修两配殿与舞楼志》记载:清道光壬寅年即道光二十二年春,“开工造作,尽心竭力,两越月而舞楼告竣”。清宣统三年(1911)重修通济庵大殿东殿,兼创修东西耳楼看楼。所以,两戏曲志的记载是错误的。至于寺院名称,碑刻记载为“通济庵”,而两戏曲志则曰“同济庵”,显然亦不确。
据调查,通济庵舞楼,创修于清道光二十四年,坐南面北,上下两层,单檐硬山式建筑,灰色板瓦覆顶,块石砌墙,砖石结构;上层为戏台,高3.7米。面阔三间8.30米,明间2.94米,次间2.03米。进深四椽5.6米。前檐有圆形木质明柱,下置石质柱础;下层三间,高2.30米,块石砌墙,面北正中明间设门一道,两次间设格棱窗各一。舞楼东西两侧有耳房,并有看楼两间,亦上下两层。耳房、看楼当为清宣统三年创修。东耳房下层设门,进出通济庵。
3.修武石佛寺戏楼
石佛寺位于修武县岸上乡小横河村,创建年代不详,现存有大殿及东西侧房、配殿、戏楼等建筑。从现存碑刻可知,石佛寺曾在清代及民国得以重修。《焦作市宗教古迹概览》记载:
横河石佛寺,位于修武县岸上乡横河村小横河北山坡上。创建年月不详,清代重建。现存大殿、东西耳房、配殿、戏楼,均为清代建筑风格。大殿坐北向南,面阔三间,进深两间,单檐硬山,灰板瓦顶;东、西耳房各两间;东、西配殿各五间;戏楼坐南向北,面阔三间,进深两间,单檐硬山;戏楼下方正中原为寺院出入口,现已封堵,寺门开在东配殿石佛寺大殿南头。院内存有“重修石佛寺碑”l通,碑首残缺;石佛像2尊,高1.2米,头部缺失。
关于小横河石佛寺戏楼,《修武县戏曲志》记载:
横河戏楼,位于岸上乡小横河村,建时不详,座(坐)南向北,五间总长20米,宽6米,高5米(底层高2米,上层高3米),台口长7米,场地可容观众三百人。
对于石佛寺戏楼,《焦作市戏曲志》的记载与《修武县戏曲志》基本相同,源于同一文本。
据调查,横河石佛寺,位于小横河村北山坡上。创建年月不详,清代重建。现存大殿及东西侧房、配殿、戏楼等。戏楼为山门戏楼(过路式戏台),坐南面北,四椽五架梁单檐硬山式建筑。面阔三间6.6米,明间2.70米,次间1.95米,进深两间5.03米,台高4.5米。两明柱为抹角四方形石柱,高1.9米。柱头置有大额枋、平板枋,素面无饰。戏台前沿置石栏,青石条剪边。戏台东西两侧各有耳房一间,面阔4米,进深3.7米。戏楼明间正下方原为寺院出入口,现已封堵,目前石佛寺戏楼处于大部坍塌状态。
4.修武崔庄观音堂戏楼
崔庄观音堂,位于修武县七贤镇(原方庄镇)崔庄村,创建年代不详,建筑布局不识,仅有遗址。现存碑刻显示,崔庄观音堂曾于清顺治十八年(1661)、清同治十二年得以重修。现存有观音堂戏楼一座,坐北面南,面阔三间,始建年代不详。
关于崔庄观音堂戏楼,《修武县戏曲志》《焦作市戏曲志》均有记载,而且内容大致相同,如《修武县戏曲志》记载曰:
崔庄戏楼,位于方庄镇崔庄村观音堂的对面,座(坐)北向南,三间总长10米,宽1.5米,始建不详,碑文表明修复于清同治十二年。
据调查,观音堂戏楼坐北面南,居于高1.15米的台基之上,创建年代不详。为单檐硬山卷棚式建筑,灰色板瓦覆顶,砖木结构。面阔三间8.6米,明间3.27米,次间2.65米。进深5.2米。明间距后山1.3米处设置木质隔断,以分前后台。戏台前檐有圆形木质明柱,下置鼓登石柱础。戏台西次间台基前(面南)设砖砌台阶三级,以便上下。戏楼形制基本完好。
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县市两部戏曲志均记载崔庄观音堂戏楼“复修于清同治十二年”,恐不确。现存清同治十二年《本村重立观音堂两座碑记序》仅有“重修观音堂两座、神像焕然一新”的记载而未见有重修戏楼的文字。
5.博爱上岭后观音堂舞楼
上岭后村观音堂位于博爱县寨豁乡上岭后村东南山坡上,坐北面南,现有大殿、山门舞楼以及东西道房,整体建筑由石块垒砌而成,但史志无载。现存碑刻显示,清乾隆三十八年(1773)创建观音大殿,乾隆四十二年金粧观音圣像,道光八年(1828)重修观音大殿,民国二十三年(1934)创修东西道房。
观音堂舞楼创建于清乾隆三十八年,坐南面北,面阔三间,上下两层,为山门舞楼。舞楼下层高2.5米,正中面南设石砌拱门一道,以为山门;两次间由石块垒砌封实。舞楼上层为戏台,楼高4米,四椽五架梁,灰色板瓦覆顶。通面阔三间(含东西山墙)8.73米,明间3.23米,次间2.18米,进深4.40米;明间后墙设方形窗户(宽97厘米,高97厘米),以便通风与扩音。檐下大额枋、平板额,素面无饰。台前沿设檐柱两根,青石质,抹角四方形,高1.96米;檐柱下置正方形、束腰覆巾青石柱础。台前设石质栏板,有简单装饰。舞楼东次间设八级台阶以供上下。保存完好。
从现存的5座佛教寺院戏楼而言,除了修武崔庄观音堂戏楼外,沁阳朝阳寺舞楼、修武通济庵舞楼、修武石佛寺戏楼、博爱上岭后观音堂舞楼均为山门舞楼,说明舞楼已成寺院的有机组成部分。
有学者指出:“一般而言,正统坛庙、高级别的道教宫观、大多数佛教寺院以及各级文庙均不建戏台”。但“明中后期,尤其清一代,一些世俗化、民间化程度较高的佛教寺院,在戏曲艺术空前繁盛的大背景下,开始逐渐接受本土民众赛社演剧式的祭礼模式,兴建剧场。”所以,佛教寺院兴建戏楼,是以佛教观念的异化,特别是世俗化为前提的。而佛教寺院戏楼的创建重修,则是神庙剧场全面繁荣的标志。明清时期怀庆府众多的佛教寺院戏楼的创建同样是该地区神庙剧场全面繁荣的标志。但“部分佛教寺院、政统神系的本庙,对于戏曲的演出由排斥到默许再到主动接纳,直到创建固定的舞台,都经历了较为漫长的转变过程。民间戏剧的文化品位和社会地位的不断提高,社会各阶层的精神生活、娱乐需求越来越离不开戏曲,是促成这一转变的主要原因”。
明清怀庆府佛教寺院戏楼的创建与重修,表现出佛教寺院对戏楼有一个由排斥到接受的过程,呈现出被动接受和主动接受两种不同的态势。
温县慈胜寺从创建至今,供奉的一直是佛教神系,是一座典型的佛教寺院。从元至元五年(1339)重建以来,直到明代,慈胜寺一直没有戏楼的建置,说明慈胜寺一直拒绝戏曲、拒绝戏楼的修建。但是,值明末清初,或重建,或创建了慈胜寺戏楼。这体现了一种由拒绝到默许再到接受的过程。即便如此,这种接受也有勉强的意味,亦可称为“被动接受”,体现在戏楼创建的位置。那就是慈胜寺戏楼修建于侧院,并不在慈胜寺的正院,而且坐北面南,未在慈胜寺的中轴线上,也未能正对大殿、正殿,也不是山门戏楼或山门外戏楼。似乎演戏不是为了酬神,而是为了娱人。故而,我们推测,时至明末清初,在世俗势力的作用下,戏楼得以创建,但迫于佛教的教义、僧众的“勉强”,戏楼并未能正对山门,或正对大殿,为寺院外戏楼。无独有偶,济源下冶普救寺戏楼、济源山口香岩寺戏楼等均为寺院外戏楼。
根据《济源县戏曲》《焦作市戏曲志》的记载可知,济源下冶普救寺戏楼建于明初:“明初在寺东建一戏楼,座(坐)东向西,单体建筑,和寺院隔河相望,观众可在河西岸看戏”。济源山口香岩寺戏楼是“座(坐)南向北,正对主体建筑玄台殿大门”。均为寺院外戏楼。通过分析,我们得出如下的结论:(1)这两座寺院在创建时没有戏楼的建置,同时也没有创建戏楼的考量:既没有在寺内创建戏楼(寺内没有创建戏楼的空间),也没有在重修时创建戏楼。只是在经过相当长的时间之后,才创建了戏楼。这说明了对戏曲及戏楼的排斥态度;(2)这两座寺院后来分别创建戏楼,说明寺院接受了戏曲、接受了戏楼;(3)这两座寺院创建戏楼,而且是创建了寺院外戏楼,或“和寺院隔河相望”,或“正对主体建筑玄台殿大门”,戏楼从属于寺院。从上述佛教寺院戏楼位置进行讨论可知,“这些剧场从寺院布局结构上看,多位于院外,且非中轴线上,表现出佛教寺院对民间敬神献戏的赛社活动既接受又有所保留的矛盾形态”。是一种被动接受,也是一种妥协。
另外,还有一种可能是在佛教观念的异化、特别是世俗化的前提下,对戏曲、对戏楼的一种主动接受,表现为戏楼乃山门式戏楼(舞楼),戏楼乃寺院的有机组成部分,如沁阳常河村朝阳寺舞楼、修武小横河村石佛寺戏楼、修武茶棚村通济庵舞楼、博爱上岭后村观音堂舞楼等。再则,位于济源轵城王庄村佛山寺舞楼则与山门、中佛殿、后佛殿处于寺院的中轴线上,成为寺院的组成部分。
明清时期怀庆府佛教寺院戏楼的创建重修,有一个重要的特征,那就是民间俗神进驻佛教寺院、俗务进入佛教寺院,民众信徒保留了自身的信仰习俗,突出了神庙剧场演戏的宗教性和习俗性,演戏主要作用就是酬神。
沁阳常河村朝阳寺的创建时间不详,但明崇祯三年(1630),曾“重修后殿、金粧佛像”,又“复建拜殿、三门”。明崇祯五年五月,村民刘进忠“创塑老君、圣人二尊,站神四尊”,“三教完满一新”。至此,民间俗神进驻朝阳寺。清乾隆三十九年(1774),在重修舞楼三间的同时又重修山神祠,并在寺外东南角创建马王庙。民间俗神增多。清道光八年(1828)在“重修拜殿伍楹”、重修东西两殿的同时重修了山神庙;清同治三年(1864)“重修三教堂、拜殿五间,重修舞楼按廊十间”。由此可知,朝阳寺虽是佛教寺院,而实际上则是供奉有“老君、圣人二尊,站神四尊”,此外,还有山神、马王神等民间俗神。故而,朝阳寺创建舞楼也就成为一种必然。民间俗神进驻,势必俗务进入。“作为宗教场所,其基本职能是满足当地人们的信仰需求,但不可忽视的是我国宗教信仰中突出的宗教习俗特征”。诚如清徐县的刘文炳所言:“觇民风者,与其谓为宗教思想,毋宁谓为宗教习惯”。此为支撑寺庙的精神力量,也是寺庙存在的基本理由。
诸位俗神进驻寺院,朝阳寺绝非个案,寺院戏楼的创建也非特例。如济源仙口村仙口寺,始建年代不详,坐北面南,为二进院落,第一进院东有关帝殿、西侧厢房两座,二进院西侧为戏房遗址。现存有前佛殿、中佛殿、后佛殿等6座建筑,分别供奉弥勒佛、释迦牟尼佛、观世音菩萨、阿弥陀佛以及大势至菩萨,均为明清时代。戏房成为仙口寺的组成部分,也体现出对戏曲的接受。
此外,佛教接受戏曲和戏楼还有一种现象就是佛教神系进驻民俗神庙,或者说在民俗(世俗)神庙里有观音堂、菩萨殿的建置,这也标志着佛教与戏曲的融合。“神灵杂处式神庙,其戏台的创建无不与民间俗神赛社祭礼演出戏曲密切关联,佛教神灵被请入民间俗神庙宇的同时也顺便接受了民间社众的祭拜模式,欣赏起了戏曲艺术”。
综上所述,明清以来,怀庆府的戏曲文化趋向繁荣,作为戏曲繁荣的标志之一的佛教寺院戏楼亦占一定比例。上文已经指出,明清时期怀庆府的佛教寺院戏楼至少有40座。而佛教寺院戏楼的创建经历由排斥到默许再到接受的过程,正是体现了佛教与戏曲的融合,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明清怀庆府戏曲文化的繁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