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转的新闻场:新媒体语境下的新闻反转与舆论效应研究

2022-04-01 03:24褚金勇
教育传媒研究 2022年1期

【内容摘要】“反转新闻”是新媒体时代出现在新闻空间中的新现象,新闻事实的渐次呈现导致社会舆情的态度反转,严重影响了社会公众的新闻观感,也伤及了大众传媒的公信力。“新闻反转”事件丛生,无法绕开网络新媒体的推波助澜。新媒体时代的新闻生产者因片面追求时效性而影响了新闻的真实性,同时公众的自我话语赋权促成了新闻事实的多元呈现并加剧了新闻“反转”的传播扩散。面对此情此境,公众需要调整以往的新闻阅读经验,既要保持“让新闻飞一会”的新闻阅读策略,以适应“反转新闻”满天飞的信息乱象,也要乐观地面对新闻传媒的“有机运动”,以期待新闻的所有真实得以最终呈现。

【关键词】新闻反转;舆论效应;报刊有机运动

描述新媒体语境下新闻生产传播的变化,一个无法绕过的现象便是不断涌现的“反转新闻”。环顾当下的新闻媒体场域,新闻反转事件日益增多,由此导致社会公众在新闻阅读接受过程中常常有一种“无所适从”的感觉,而新闻反转伴生下的舆论效应又会引起新一轮的舆情反转。如此这般,整个社会的公众也日渐“晕头转向”,仿佛置身于一个“旋转的新闻场”,①人们阅读新闻后的知觉、评判和行动的“惯习”也发生转变:如果说以前人们阅读新闻存在着“皮下注射”式的全盘接受,那么现在则需要时刻保持着“新闻警惕”,需要等待真相渐次披露才能够立身这“旋转的新闻场”,才能全面客观地认识、评判媒体报道的新闻事件。面对此种社会现象,我们需要认真梳理新闻反转的社会影响,挖掘反转新闻频发的生成逻辑,并试着提出社会公众在反转新闻时代进行新闻阅读的因应策略。

一、“反转再反转,新闻像扯淡”:反转新闻时代公众的新闻观感

置身新媒体时代,在新闻信息爆炸式增长的同时反转新闻也层出不穷,公众在匆忙中阅读信息、发表意见并跟随新闻事实不断反转,也已经日渐熟悉了“新闻反转”“反转新闻”等说法。置身于不断出现的事实反转和真相乱飞的新闻场,有学者语含愤怒地指出:“反转再反转,新闻像扯淡”。②如此这般,如何认知“反转新闻”现象,反转新闻满天飞的现象又会给公众带来何种观感,这些都是值得探讨的问题。

(一)反转新闻的案例呈现

从历时性的角度来观察,新闻反转在历史上并非没有,但是当代人们口中所说的“反转新闻”特指新媒体时代出现在舆论空间中的新现象,它指的不但是新闻事实真相的反转,同时也指公众态度根据新闻事实的反转。当然,关于“反转新闻”,在社会上也有着“新闻反转剧”“逆转新闻”等不同说法,但大体有着相同的意义指向。例如有学者认为:“新闻反转剧就是那些紧跟社会热点、标注新闻热词继而引发广泛关注,但随后被证实与事实主体或全貌不符,甚至与事实截然相反的新闻现象。”③而另有学者则如此阐释:“逆转新闻,又称新闻乌龙事件,指最初报道的新闻向相反的方向转变,随着新闻报道不断深入,事实真相被更加客观全面地呈现在读者面前,读者立场急剧逆转,并表现出与之前截然相反的态度。”④

可见无论“反转新闻”“逆转新闻”还是“新闻反转剧”,各种说法都是将新闻真相的渐次呈现与舆论态度的轰然转变结合在一起进行观察的,有着新闻报道与社会影响双重维度的考量。笔者将借助2015-2018年发生的有一定代表性的新闻反转事件(见第53页表)对“反转新闻”进行解析。

(二)反转新闻的公众观感

自从现代报刊诞生以来,阅读新闻已经成为人们的日常习惯,人们通过阅读新闻观看感知着整个世界,并借此产生对人类世界的印象。在报刊媒体时代,人们通过对文字图片类新闻信息的阅读感知认识世界,而广播、电视等视听媒体出现以后,阅读对象已经不仅仅局限于文字,而是拓展到了以文字、图片、图像、音频、视频等多种方式感知世界。在新媒体时代,新闻信息的生产传播更是融合运用了文、图、声、光、电等各种表现形式全方位地展示新闻内容,同时通过文字、声像、网络、通信等传播手段带给了受众接收新闻时的听觉、视觉、触觉的融合体验。⑤当然,这些是直观上观测受众的新闻观感,随着媒介的演进,人们受到新闻传播的影响也愈来愈深,花费在网络媒体和各种移动媒体上的时间日益增加,以往建立在纸质文本、电视屏幕上的新闻阅读行为、习惯发生了革命性的变迁。作为一种新的传播现象,新媒体语境下互动参与化的新闻阅读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尤其是伴随反转新闻的层出不穷,媒体与社会的互相影响直接影响到公众的新闻观感。

在同一新闻事件中,媒体报道和社会舆论出现一次或多次显著变化已经成为人类生活中见怪不怪的日常现象。面对这日益增多的反转新闻,社会大众也日益眼花缭乱、晕头转向。当然,反转新闻中,真正吸引人们眼球的并非具体的新闻细节,而是伴随着新闻细节的渐次呈现让人瞠目结舌的戏剧性反转以及舆论态度的反转。社会公众参与其中,像李普曼笔下的幻影公众,伴随着新闻信息的陆续披露,舆论批评的指向也摇摆不定。⑥以2015年5月3日发生的“成都女司机被打事件”为例,该事件视频在网络上发布后,社会公众先是对男司机张某下手之狠表示震惊,舆论批判的矛头指向男司机张某。然而当张某行车记录仪的视频被媒体公布,女司机陆某对张某进行别车等行为曝光,使新闻突然发生逆转,舆论态度立刻随着新闻逆转情绪化地摆向对立的另一个方向,舆论转而谴责女司机卢某开车太没规矩、太危险。开始被同情的受害者瞬间成为被唾弃者,而被攻击的作恶者立刻成为被同情者。⑦根据新闻事实的反转,公众舆论也有着180度的情绪态度大反转。与此相类,看到媒体报道医院手术导致病人右肾丢失,于是“斥责医院手术不负责任”,而后得知媒体故意将右肾“萎缩”写成“失踪”,舆论又“斥责媒体报道不负责任”;⑧见到网络视频中地铁大妈斥责cosplay女孩,便“斥责大妈态度恶劣无包容心”,而后知道视频是故意制作,舆论又“斥责虚假制作吸引眼球”;⑨见到李咏家人在外国的合影照片便“斥责李咏夫妇崇洋不爱国”,而后得知李咏患病出国治疗去世,輿论又“斥责之前的新闻造谣”。⑩由此我们看到,这些新闻反转事件尽管有着不同的新闻主题,但都遭遇了新闻真相的反转,并引发了前后颠覆性的舆论反转。

二、速度崇拜与流量至上:新媒体语境下新闻场域的规则变迁

探究“新闻反转”现象丛生的原因,无法绕开网络新媒体的推波助澜,即使以前也有“新闻罗生门”的出现,但毋庸置疑的是新媒体加剧了反转新闻的频现。一是新媒体为公众话语言说提供了相对自由、民主的平台,由此各类信息海量生产难辨真伪,二是新媒体时代媒体竞相追求新闻的第一时间报道,在对新闻真实的调查考证方面却大打折扣。

(一)新闻生产中的“速度崇拜”

在新媒体语境下,媒体越来越注重新闻报道的时效性。所谓新闻时效性是指新闻报道产生应有的社会效果的时间限度,也就是说在什么时间范围内,新闻才会达到传播效果,才会产生价值,因此新闻人往往都非常注重“第一时间”报道。讲求新闻报道的速度,注重新闻报道的时效,是现代社会大众进行新闻选择的重要价值标准。纵观中国现代新闻报道的演进轨迹,报道周期的不断缩短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人们对新闻时效性的要求。现代新闻事业诞生之初,新闻报刊大都采用的是月刊形式,到了广播电视媒介出现,新闻时效性又得到提升,从每天一报,到一天分早、中、晚开展新闻报道,而到了新媒体时代,无论是新闻门户网站还是社交媒体平台,在报道时效方面都具备了“即事即报”的条件,这无疑对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形成了一种新闻时效性压力。可以说,网络新媒体的出现将新闻报道追求速度的偏好推向了极致,滚动式新闻的即时报道使得很多传统媒体开始寻求“互联网+”式的媒体融合转型。环顾当下新闻媒体的竞争,已经转化为对新闻报道速度的竞争。各类媒体在新闻报道中一心求快,面对同一条新闻信息,好像第一时间报道就能获得高关注度,就能够抢夺更多新闻受众。随之而来的是各种媒体对速度报道的崇拜与跟风。例如2016年2月“上海女逃离江西农村”事件,本来是部分自媒体借助网络文章炒作的话题,但很多主流媒体没有核实内容便纷纷跟进报道,造成种种被动局面。即使如此,置身新媒体时代,媒体平台的新闻生产传播工作往往也紧密跟随社会新闻的动态发展,不敢落后一步。很多新闻工作者为了新闻时效性未经采访新闻当事人,便依靠网络社交平台上出现的只言片语写成一个新闻报道。例如2018年7月一些娱乐媒体借助自媒体内容粘贴拼合、捕风捉影地描述了哈文和李咏从央视离职定居美国的事件,直到哈文追念李咏的微博发出后才被证明哈文只是陪李咏去美国治病。可见,源于速度崇拜的新闻生产原则,使得新闻工作者容易忽视对信息真实性的甄别工作而盲目刊发报道。

(二)新闻传播中的“流量至上”

在新媒体影响下的媒体竞争中,新闻生产崇尚“速度”,新闻传播又追求“流量”。对于传统媒体从业者来说,不能仅关心“什么是热帖”,而应打破沙锅问到底,“为什么是热帖”。新闻反转,使得公众关注和讨论的焦点远远超越事件本身。更值得指出的是,有些新闻网站或者新闻工作者为了吸引更多的社会流量关注,面对一些爆炸性新闻事件,往往是未加确认便“添油加醋”地报道出来。例如2016年5月发生的“右肾失踪”事件。是年5月5日安徽某媒体根据当事人单方面的讲述,便以《我的右肾去哪了》为题报道了宿州男子刘永伟在徐州医学院附属医院做完胸腔手术,右肾离奇失踪。这篇爆炸性报道迅速引起了社会公众关注。然而,第二天徐州医学院附属医院证明刘永伟“右肾未丢失,只是萎缩”。可见,在新媒体语境下的新闻竞争导致部分新闻工作者对新闻“传播力”的追求压倒了对新闻“真实性”的追求,由此也就埋下了新闻反转的隐患。新媒体时代,未经访谈、碎片拼贴的新闻报道逐日增多,它们往往会对新闻事实进行模糊化处理,而突出一种主观化的想象和情绪化的渲染,会让公众在阅读新闻时以一己的心理偏好进入各自主观臆测的新闻情境,于是会催生一种“先入为主”的新闻事实假设,从而情绪化地进行站队,并旗帜鲜明地站在一方批评另一方。例如,2018年10月28日重庆市发生的那起公交车与私家车相撞的不幸坠桥的事故,造成多人死亡。在事故仍处于调查之时,人们发现这起事故中的私家车主是一名女司机,于是媒体舆论铺天盖地掀起了对于女司机的声讨。然而,随着新闻事实的逐渐丰富、逐渐清晰之后,人们发现是公交车内发生争执致使公交车逆行,进而导致与女司机所驾私家车相撞,以前所臆测的新闻事实与后来呈现的现实事实有着巨大差别。

三、话语民主与思维惯习:新媒体语境下新闻场域的社会效应

新闻反转频现的另一个重要原因便是新媒体场域中的众声喧哗。回顾以前的新闻舆论格局,话语权基本掌握在新闻媒体手中,新闻记者如何报道,公众便如何接受。但新媒体使得公众表达的话语渠道增多。不管是新闻当事人还是普通公众都可以通过微信、微博、论坛等自媒体形式发声。这突破了传统媒体时代媒体话语一元统治的局面。新闻当事各方的多元化表达使得新闻事件有着多重的真相。在信息渠道多元的新媒体时代,媒体拥有越来越多的信源,而当这些信源各执一词时,事件往往会变得更扑朔迷离。

(一)新媒体场域中的“话语民主”

新媒体时代,使用媒体的权利下移,社会公众人人都有自己的“麦克风”,被新媒体赋予了普遍的话语民主权利。当然,话语民主也导致了新闻真实的难以确认。在互联网平台上,微博和微信等社交媒体已经成为传统媒体重要的信息获取源。各类社交媒体平台不仅是“内幕消息的发源地”,而且日益成为“突发事件报道的竞争者”和“舆情的推动者”。伴随微博、微信等社交媒体舆论地位的提升,不正当的商业利益也渗透到这些舆论平台的边边角角,网络传播的猎奇心理,也使得一些视频制作团队开始故意制作一些“新闻”。例如2017年8月10日发生的“大妈在地铁怒怼cosplay女孩”的视频火爆网络,视频播放量超过3300万。视频内容显示,大妈怒斥cosplay女孩“穿得这么少,浪给谁看啊”!还称coser带坏了自己的孙女,而cosplay女孩全程保持礼貌没有回怼,被网友点赞。然而时至8月14日下午,cosplay女孩接受@北京时间采访时,称自己是被雇来的,有偿拍摄,费用为900元。使用媒體权利的民主化,引致此种策划新闻、制造话题的事例都非常之多。值得注意的是,尽管话题炒作已成为社会公害,偏偏有些记者和媒体仍然置若罔闻地跟风炒作。

(二)新媒体场域中的“思维惯习”

值得注意的是,影响公众判断和态度的不仅仅是新闻报道本身,还有存在于人们头脑中的刻板印象和思维定式。既定的思维模式和不完整的信息,往往导致人们在一系列新闻反转中坐上了情绪的“过山车”。在缺乏独立思考精神的舆论场里,符号标签式传播会被很多人采用。比如2015年5月成都女司机被打事件,人们从同情被打者到斥责被打者,“女司机”这个标签式符号在潜移默化地起作用。2018年10月重庆公交车坠桥事件,因媒体报道称事故系公交车避让一辆逆行的小轿车所致。由此导致公众舆论把矛头对准了小轿车女司机。然而后来才知并非小轿车女司机的责任。再如2017年8月大妈在地铁怒怼cosplay女孩事件,融合了“老人”“中国大妈”等标签符号,网络舆论对“老人”“中国大妈”并不陌生,甚至衍生出“老人变坏了”之类的群体污名化。尽管现代的新闻受众并非精英所言的“乌合之众”,受众有自我认知理性,但面对一些离我们较远或陌生的新闻事件,受众的头脑仍然无法摆脱“皮下注射”的强传播效果。正如有学者所言:“在打开的电视机和报纸面前,我们退返到无邪的婴儿状态,我们的头脑成为一个受动而畅通的频道,不经过大脑思维转换,连绵不尽的直观形象不断直接轰击我们的视网膜。”在新媒体时代,信息会在瞬间传播被无限放大,人类所固有的愤怒、恐惧或憎恶等情绪有时让我们无法认真审视事件的动态性和复杂性,从而放弃对新闻议题更深入的了解和理解,由此导致舆论反转事件层出不穷。

四、“让新闻飞一会”与“有机运动”:反转新闻时代的新闻阅读策略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能够看出反转新闻频现,既有着新媒体语境下新闻生产传播的“速度崇拜”和“流量至上”的诱因,也有着新媒体场域中的话语民主和惯式思维等方面的原因。面对反转新闻,我们的首要任务当然是要求新闻生产者不要受到“速度”和“流量”这两个“魔咒”的干扰,始终坚持“客观专业”“实事求是”的新闻生产传播原则。但同时需要注意的是,新闻事实本身有着动态性和复杂性,尽管基于媒体的自觉自律与外界的监督规范,反转新闻现象可能会逐渐减少,但远远不可能完全避免。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公众置身反转新闻频发的新媒体时代,该如何提升自己的阅读能力,从而深度把握新闻事件的动态性和复杂性呢?

(一)阅读策略:“让新闻飞一会”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这是由新闻场的规则特性决定的。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往往把媒体新闻当作现实世界,但我们所依赖的新闻媒介所反映的事实并非完全真实可靠。我们在享受碎片化的、未经甄别的信息流通的便利性的同时,也习惯于第一时间表态、第一时间分享我们的观点,在享受话语权的同时,也更容易陶醉于情绪化和极端化的表达带来的眼球效应和快感。因此,在反转新闻日益频现的新媒体语境下,公众在阅读新闻、感知现实的时候,对媒体报道保持必要的警惕是非常必要的。正如麦克卢汉指出的:“一旦拱手将自己的器官和神经系统交给别人,让人家操纵——而这些人又想靠租用我们的眼睛、耳朵和神经从中渔利,我们实际上就没有留下什么权利了。”这关系到新媒体语境下新闻意义的生产模式和读者参与新闻阅读的心理机制的生成。在新闻事件中,事实真相往往是复杂的,如果记者偏听偏信往往会使新闻增加反转的可能性。因为在新闻事件中,新闻当事人会很自然地建构起对自己有利的表述,且在面临压力时一些偏激的表述会引导控制网络公众的注意力,由此导致公众舆论被操纵,从而激化转型时代的社会矛盾。面对反转新闻,我们应该更加审慎地去阅读新闻,做一个批判性的思考者。人们通过阅听新闻获取信息,把阅听新闻当作对社会的知觉,但新闻与现实世界并非是一体的。这就容易导致偏信媒体,根据媒体的新闻报道来安排自我的生活。“昨天看新闻就感觉这事没这么简单,今天一看果然反转了,不知后续还会不会继续反转。看来以后都得让新闻飞一会才能看……”新媒体时代反转新闻的丛生已經严重影响了社会公众的新闻观感,人们不得不调整以往的新闻阅读经验,以适应反转新闻时代的新闻乱象。作为信息的阅听者,我们每天都会面对蜂拥而至的新闻信息,首先需要注意的是,不要简单地根据新闻报道去作价值评判,而应像网友倡导的“让新闻飞一会”,等待事实真相的不断呈现。“让新闻飞一会”,不但是新闻受众需要的,也是新闻记者需要的。当媒体不再急着为“抢新闻”而牺牲事实确证的环节,当公众不再因获知新闻真相的只言片语而急着“一吐为快”,大家都给新闻真相以时间等待,整个社会的新闻舆论生产传播水平一定会有显著提升。

(二)新闻真相:“报刊的有机运动”

同时需要注意的是,新闻信息在新媒体场域下的传播是即时性、互动性的,也是碎片的、叠加的。依据马克思“报刊的有机运动”的阐述,我们可以理解新闻场域中的真实并非一蹴而就地呈现出来,而是有一个多元重叠、动态演进的对话博弈、去伪存真的过程。正如马克思所言:“一个新闻记者在极其忠实地报道他所听到的人民呼声时,根本就不必随时准备详尽无余地叙述事情的一切细节和论证全部原因与根源。何况这样做需要许多时间和资料。一个新闻记者可以认为自己只是一个复杂的机体中的一小部分,他在这个机体里可以自由地为自己挑选一定的职能。”“譬如,一个人多描写些他和人民来往时人民的贫困状况所给他的直接印象;另一个人,譬如历史学家,就研究造成这种情况的历史;感情丰富的人就描写贫困状况本身;经济学家就研究消灭贫困所必须采取的办法,而且,这个总的问题还可以从各个方面来解决:从地方范围,从整个国家范围等等。这样,只要报刊有机地运动着,全部事实就会完整地被揭示出来。最初,这个完整的事实只是以同时发展着的各种观点的形式出现在我们的面前,这些观点有时有意地,有时无意地揭示出现象的某一方面。但是归根到底,报纸的这种工作只是为它的一个工作人员准备材料,让他把材料组成一个统一的整体。报纸就是这样通过分工——不是由某一个人做全部工作,而是由这个人数众多的团体中的每一个成员担负一件不大的工作——一步一步地弄清全部事实的。”由此,我们面对层出不穷的反转新闻时也不必太过悲观,不断推出的新闻真实、不断反转的新闻最终会“拼贴”出新闻的所有真实。当然,在新闻传播的“自由市场”上,弥尔顿所描绘的“观点的自我修正”总是姗姗来迟,因此我们既要保持“让新闻飞一会”的新闻阅读策略,也要乐观地面对新闻报刊的“有机运动”,以期待新闻场域中的所有真实得以最终呈现。

注释:

①“新闻场”的概念源自法国社会学家布尔迪厄的场域理论:“场域是诸种客观力量被调整定型的一个体系(其方式很像磁场),是某种被赋予了特定引力的关系构型,这种引力被强加在所有进入该场域的客体和行动者身上。”转引自〔法〕皮埃尔·布尔迪厄、〔美〕华康德:《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导引》,李猛、李康译,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版,第17页。布尔迪厄研究了许多场域,如美学场域、法律场域、宗教场域、政治场域、文化场域、教育场域等,“新闻场”只是其中之一。

②叶铁桥:《反转再反转,新闻像扯淡》,《新闻界》2015年第10期。

③刘峰:《新闻反转剧背后的媒体课题》,《新闻与写作》2014年第5期。

④石焱、刘冲:《逆转新闻的成因及应对策略》,《青年记者》2014年第12期。

⑤梅琼林、褚金勇:《全媒体时代的新闻传播、接受与编辑》,《新闻传播》2012年第10期。

⑥〔美〕沃尔特·李普曼:《幻影公众》,林牧茵译,复旦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第34-40页。

⑦《48小时,成都被打女司机失去舆论支持》,《中国妇女报》2015年5月6日。

⑧《“丢失”的右肾》,央视网,http://tv.cctv.com/2016/05/29/VIDEHgvcjRGmEGHjkBc6aOEG160529.shtml,2016年5月29日。

⑨中青评论:《cosplay女孩地铁被怼竟是炒作,别让情绪被别人利用》,百度,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575709695068654&wfr=spider&for=pc,2017年8月14日。

⑩《曾曝李咏一家三口移民美国,引起巨大争议,如今终于真相大白》,新浪,http://ent.sina.com.cn/s/m/2018-10-29/doc-ihnaivxq1354352.shtml,2018年10月29日。

《上海女孩逃离江西农村?别闹了,这事纯属虚构!》,《成都商报》2016年2月22日。

《李咏夫妇从央视双双辞职,疑全家定居美国》,搜狐,https://www.sohu.com/a/258490274_480702,2018年10月11日。

《我的右肾去哪儿了?》,《新安晚报》2016年5月5日。

《重庆万州22路公交车坠江 疑因一女司机驾驶私家车逆行导致》,《北京青年报》2018年10月28日。

《重庆公交车坠江,围攻“女司机”跑偏了》,《新京报》2018年10月29日。

《大妈怒怼cosplay女孩竟是商业炒作?》,中国青年网,http://news.youth.cn/jsxw/201708/t20170813_10499936.htm,2017年8月13日。

旷新年:《作为文化想象的“大众”》,《读书》1997年第2期。

〔加〕马歇尔·麦克卢汉:《理解媒介——論人的延伸》,何道宽译,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第105页。

《哈尔滨“天价鱼”事件涉事商家:顾客欲酒后赖账还动手》,观察者网,http://www.guancha.cn/society/2016_02_15_351071.shtml,2016年2月15日。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第211页。

(作者系郑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新华通讯社-郑州大学穆青研究中心研究员、硕士生导师)

本文系2021年度郑州大学新闻传播学学科建设专项课题“中国报刊‘五一’纪念的文献整理与研究(1921-2021)”(项目编号:21XKJS014)、2021年度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中共报刊‘七一’纪念的新闻生产研究”(项目编号:2021BXW019)的阶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