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茜
什么是“读写绘”课程?简单来说就是读书、写作、绘画三者有机结合的课程。对于低年级学生而言,绘本故事图文并茂,能够紧紧吸引住他们的注意力,是培养阅读兴趣的重要手段之一。如何让绘本成为“慧”本,让学生在“读写绘”课程中获得语言表达以及思维能力的发展?
一、读中之“慧”
绘本的“读”不仅仅局限于讲故事,而是应该根据绘本的内容采用不同的方法,引导学生从多个方面进行阅读。
1.表演性阅读
有些绘本故事内容生动有趣,学生读起来兴味盎然,再加上色彩鲜艳的插图的辅助,吸引着孩子们的目光。在阅读这样的绘本故事时,教师要紧紧抓住绘本有趣的故事情节,设计角色对话和情境表演,让孩子用稚嫩的语言、夸张的动作、生动的表情等把故事表演出来,既充分发挥了他们的想象力,又调动起他们阅读绘本的兴趣,让他们真正走进绘本,感受故事中的人物。
2.猜想性阅读
想象是阅读绘本的重要方法,很多绘本都可以采用猜想的阅读方法。教师引导学生将故事的文字和对应的插图结合起来,遇到有想象空间的地方,可先猜一猜,为下面的阅读埋下伏笔;继续阅读故事,看看故事接下来的情节与自己的猜想是否一致;发现前后呼应的地方,可引导孩子发现语言的特点,进行分析品味,了解作者的语言表达方式。
3.欣赏性阅读
有些绘本故事情节性不强,但是文字优美,此类绘本教师可以带领学生结合插图朗读文字,通过教师优美的语言带领孩子走进绘本,感受文字中所蕴含的情感。也可以让他们选择自己喜欢的部分进行朗读,读出自己的独特感受。这种类型的绘本故事,我们班采取自愿报名的方式,孩子们绘声绘色地朗读故事并录制成视频,利用阅读时间一起欣赏绘本故事。
二、写中之“慧”
低年级学生在绘本阅读的熏陶下,表达的欲望增强,因此,结合绘本开启写话的大门,感受笔下神奇的“智慧”。
1.仿写绘本中的“话”
“九层之台起于累土”,低年级学生正处于语言习得的开始阶段,这个阶段的学生在语言表达上以模仿为主。绘本的语言简练、浅显易懂,有趣味性,是孩子模仿写话很好的范本。孩子从模仿起步,依葫芦画瓢,渐渐习得语言的规律。
例如,教学绘本《我爸爸》时,里面出现了很多结构相同的句式,比如“我爸爸吃得像马一样多,游泳时像鱼一样灵活”。带领学生反复品读,同时分析这几句话的句式结构,然后引导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仿照绘本中的句子描述自己的爸爸或妈妈。有的孩子写道:“我妈妈像小蜜蜂一样勤劳。”“我妈妈像花蝴蝶一样美丽。”通过仿写表达自己心目中父母的形象,同时也感受语言的智慧和魅力。
2.续写绘本外的“话”
有些绘本故事的结尾往往又能引出另一个新故事的开端,绘本的作者在故事的最后巧设悬念,埋下伏笔,引发孩子们想象的空间以及表达的欲望。教师要紧紧抓住这一点展开写话练习,抓住学生的兴趣点续写绘本外的故事。
例如读完《母鸡萝丝去散步》一书,引发学生思考:第二天母鸡萝丝又去散步,它还会去哪些地方?狐狸又会发生什么状况?有的孩子这样写:“萝丝走到草地上,奸诈狡猾的狐狸又跳了出来,它不会善罢甘休的,它就是想吃香喷喷的鸡肉。它向萝丝扑去,不料,一下子撞到了一块大石头,把牙齿都撞断了,这下,它再也吃不了鸡肉了。”在他们的笔下,一个个故事新鲜出炉了。通过这样续写故事,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发散思维,也在心中埋下了一颗热爱写话的种子。
3.创写绘本中的“空白”
很多绘本作者在画面的布局以及语言的表达中都留有一定的空间,留下一些“空白”,而这些“空白”往往能引发读者无限的想象,而这些想象往往是最能激发孩子灵感的地方,教师应抓住这些“留白”处,巧妙设计问题,引发孩子进行创作的灵感。
在阅读《鸭子农夫》时,文中的动物朋友们决定帮鸭子脱离苦海,他们商量对策的时候,作者仅仅用极少的文字来介绍:“哞哞!”“咩咩!”“咕咕!”他们究竟商量了一个什么办法?有个孩子是这样写的:“牛、羊、鸡看到鸭子没日没夜地干活,累得快要崩溃了。于是他们商量着怎么帮助鸭子,羊说:‘我们把农夫偷偷抬到没有人知道的荒野上。’牛说:‘那我们怎么回去呢?’鸡说:‘我把小米撒在路上,回来的时候我再把小米吃掉不就好啦?’”
三、绘中之“慧”
巧借绘画也可以激发孩子的写话兴趣。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儿童是用形象、 色彩、声音来思维的。”爱画画是孩子们的天性,如果把画画与写话有机地结合起来融入到“读写绘”中,让他们用灵巧的双手画出自己的内心想法,既符合低年级孩子的思维特点,又能让他们写绘结合,大大激发写话的兴趣。
繪画的过程中应鼓励他们大胆地想象,大胆地画,在画中激发起他们创编故事的灵感,为写话提供更新奇、有趣的素材。
绘本之“慧”,在于读、在于写、在于绘,我们要将三者有机结合起来,让学生读有所获,写有所长,绘有所乐,让“读写绘”的智慧点亮孩子们的成长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