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晶娣
语言艺术,是指教师以新颖的教学观念和丰盈的教学智慧来对语言进行艺术加工的过程,目的在于增强语言的感染力,让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语言艺术的影响,感知艺术,审美语言,体验魅力,陶冶情操,从而形成自己独特的情感体验、语言风格以及对语言灵活运用的能力。从核心素养的视域出发,小学语文教师提高课堂教学语言的艺术性,对于小学生语言素养的培育有重要作用,推动着语文课堂艺术氛围的营造,也关系着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形成。
一、与趣相融,丰富个性语言环境
就以往的教学经验来看,学生对语文活动的主观意愿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整体开展。尤其是在“趣味”思维的推动下,学生往往能够以较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投身于阅读、品味和探究活动中。在素质教育的要求下,小学语文教师应当重视教学过程对学生好奇心的激发和兴趣的调动,针对小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征设计生动、趣味的个性化元素,充盈课堂语言应用环境,并巧妙运用与之相匹配的语言艺术来激发学生的创造灵感,让语文课堂与“趣”相融。
例如,《牛郎织女》这个极富感染力的民间故事,无论是色彩浓郁的故事情节和纯朴自然的民间风格,还是奇妙美好的神话色彩和积极阳光的故事主题,都让学生对故事中的美好场景感到无限好奇和向往。因此,教师可以利用牛郎星和织女星的图片来导入课题,运用启迪性的趣味语言来激发学生的兴趣。随后,教师可以播放牛郎织女故事的动画视频,并运用鼓励性的语言来引导学生大胆分享自己对故事的了解,如故事的背景、民间故事的特点或自己对牛郎织女美好未来的想象等,这些都能成为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的情感动力。在这个过程中,有的学生或许会遇到忘词或卡壳的情况,教师应当及时鼓励和加以点拨,帮助他们提高自信,让他们更愿意分享自己的见解。此外,教师还可以设计课本剧的课堂实践活动,让学生还原牛郎织女相会的场景,脱离文字的束缚,以生动的演绎呈现故事内容,让语言成为趣味元素的重要载体。
让趣味成为课堂情感的活力源泉,无疑是符合小学生心理需求,顺应素质教育“寓教于乐”理念落实的重要手段。当语言艺术能够助推趣味因子融入课堂活动时,学生往往能够与“趣”亲密接触,并在教师有意识的语言启迪下,展开想象的翅膀,融入到课堂教学之中。
二、启迪智慧,激活潜在思维活力
启迪学生的智慧,激活学生潜在的思维活力,是助推“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模式有效落实的必要举措。在开展课堂教学时,教师不妨根据学生对文本内容的认知水平,利用点拨性设问来启发学生思考,让语言艺术成为设问的“点睛之笔”,增强设问的层次感和启发性,使学生在教师有意识的点拨下,层层递进地挖掘和探求文章的内涵,感悟情感的魅力,收获更为深刻的阅读体验。
例如,《桂花雨》这篇充满童年回忆的文章以清新的语言和纯朴的情感,向学生展现作者童年在家乡摇桂花的场景。当学生能够跟随作者的脚步,以童年的视角去品析其中的纯真童趣,必然能够更为深刻地品悟到那份“摇花乐”。因此,教师可以构建阅读情境,引领学生回归作者的童年时光,让学生将情感和目光凝聚在摇桂花这一场景中,并运用语言艺术巧妙点拨学生的思维,鼓励学生思考文中母亲所说“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中所蕴含的深厚感情。譬如,教师可以这样设问:“同学们,人们常常会把情感寄托在事物上,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寓情于物,你们知道‘我’为什么喜欢桂花吗?大胆想象一下‘我们满头满身都是桂花’的场景,再思考为什么它是‘好香的雨’。”在层层递进的引导和启发中,学生能够紧随线索,揣摩作者在摇花乐中蕴藏的对家乡的怀念和童年生活的留恋,从而领悟到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中的作用,收获更多独特的阅读体验。
运用语言艺术来启迪学生智慧,是推动学生去发现和探索的高效阅读形式。当学生能够将活跃的阅读思维流转于字里行间并感悟词句场景所蕴含的独特韵味时,他们往往能更为深刻地领悟到那丰富真挚的情感,从而提升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感悟。教师需要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力,为他们综合能力的发展创造更多机会。
三、艺术评价,增强学生探究自信
在小学语文课堂中,语言艺术不仅体现在教师讲课的艺术上,还体现在教学评价的艺术上。对于小学生而言,赞美的语言往往能够给予他们极大的精神安慰和心理满足,他们接收到的不仅是教师语言上的肯定,更是教师传递的关爱和认可。小学语文教师应当避免运用口语化的质疑性语言来评判学生的学习成果,而应当依据语言艺术性的要求,多给予学生语言上的赞美和精神上的肯定,激活学生对语文活动的探究兴趣,促使他们更为自信地展现个性。
例如,在《圆明园的毁灭》中,学生通过教师创设的阅读情境,经历了圆明园辉煌的过去和惨痛的毁灭,也在教师有意识地设问点拨之下,理解了作者匠心独运的构思,激发了热爱祖国文化、仇恨侵略者的情感。此时,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阅读感悟,运用语言艺术来开展评价。当学生激情澎湃地講述自己对曾经美好的圆明园的向往时,教师的评价可以适当跟进点拨,如“你的饱满热情让我们也感受到了那份向往!你能详细地跟我们说说,你喜欢圆明园的什么吗”,以此来启发学生对课文内容的回顾和思考。有的学生在表达自己对圆明园毁灭的遗憾时,偶尔出现紧张卡壳的情况。这时候,教师的评价应当以鼓励性语言为主,要巧妙地介入学生的话题,如“从你的描述中,我们仿佛又看到了昔日圆明园的毁灭经过,你能为我们讲述更多的细节吗?”这有助于及时缓解学生的紧张情绪,让学生得以调整心态,逐步完成语言建构。这不仅能够维护学生的自尊心,还能够提高学生的自信心。
艺术性的评价语言往往蕴含着独特的情感魅力,给予学生的不只是语言上的肯定,更多的是精神的力量,这些情感元素也在无形中推动着学生勇于思考、勇于创新、积极探究、自信创造,进而促进学生在语文探究学习中实现素养的全面提升。在日常教学时,小学语文教师应当灵活运用艺术性的评价语言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他们可以更为积极主动地投入到语文学习中去。
四、规范用语,培养良好语言习惯
从本质上看,语文是一门教学生如何运用语言的学科,学生在学习语文中每时每刻都能接触到标准的语言文字。在课堂教学开展过程中,作为学生学习榜样的教师直接影响着学生语言学习的意识与习惯。那么,小学语文教师在运用课堂语言艺术时,应当时时刻刻注意自身语言表达的规范性,尽可能地在日常的一言一行中运用好标准的普通话来对学生进行正确引导,以此来逐步培养学生的良好语言习惯。
例如,在进行识字教学时,教师需要着重注意字词的发音指导,避免受到当地方言的影响而出现发音不准确的现象。同时,教师还需要结合语言艺术的要求,尽量把日常用语和教学规范用语区分开来,在保证语言运用规范和准确的同时,尽可能避免出现各类语气词,如“哦”“嗯”“啊”等,以身作则地为学生营造出良好语言环境。如,《邓小平爷爷植树》这篇课文主要描写的是邓小平爷爷植树时认真的态度,目的是让学生了解植树的意义,形成保护环境的意识。那么,当教师在对本课内容进行讲解时,应当减少累赘的语言,运用简洁明了、规范准确的话语,引导学生快速理解文本内容,领悟文本蕴含的情感。而《姓氏歌》这篇课文主要是引导学生认识姓氏汉字。当教师在引导学生朗读课文时,应当做好领读工作,重点强调其中的后鼻音、前鼻音等,帮助学生克服学习普通话的难关,既让他们规范用语,又提高识字效果。如,许多学生在读“郑”这个姓氏时,常常不能准确读出后鼻音。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反复进行练习,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进行重点指导。久而久之,学生就可以在日常学习过程中改变用语不规范的毛病,也能形成良好的语言表达习惯。
总之,在新课标理念的指导下,小学语文课堂中的语言艺术关系着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也对学生语文素养的长远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小学语文教师应当从构建富有情趣、活力的语言环境中入手,善用灵活的语言艺术来调动学生的探究兴趣,以导向性的语言指导学生自主探究,巧妙运用评价艺术为语文课堂教学领航。
作者单位 江苏省扬州市维扬实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