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锐锐 朱其华 冯银平 孙红梅 杜婉莉 卓雪琳 王楠楠
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colitis,UC)是一种慢性非特异性肠道炎症性疾病,其以结肠黏膜连续性、弥漫性炎症改变为特点,病因未明,暂无法治愈[1]。其临床表现为持续性、反复性的腹泻、腹痛、伴随黏液脓血便。保留灌肠法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有效方法,可以使药物直接且快速作用于肠道黏膜,缓解症状。保留灌肠的体位、灌肠的材料、插管深度、灌肠液的温度可直接影响药物在肠内保留的时间及疗效[2]。现临床使用的一次性保留灌肠液产品前端仅5 cm,对于病变部位较高的患者,药液不能直接作用于病变部位,且长期腹泻可导致肛门括约肌松弛,不利于药物的保留,从而达不到预期治疗效果[3]。本研究是在一次性灌肠液前端连接一次性硅胶吸痰管进行保留灌肠,并联合提肛运动锻炼的方法,观察药液在肠道内的保留时间有效率、患者对保留灌肠操作的满意度情况,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0年1月-2020年6月的29例(住院期间行保留灌肠213次)溃疡性结肠炎且行药物保留灌肠的住院患者为对照组,选取2020年7月-2020年12月的29例(住院期间行保留灌肠287次)溃疡性结肠炎且行药物保留灌肠的住院患者为观察组。观察组中男19例,女10例,年龄16~85岁,平均年龄(41.79±17.14)岁;对照组中男13例,女16例,年龄22~68岁,平均年龄(43.83±13.92)岁。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病情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保留灌肠前一般资料比较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①纳入标准:诊断符合炎症性肠病诊断与治疗共识意见[4];使用同一种保留灌肠液保留灌肠的患者;自愿并同意参加。②排除标准:有精神病史、认知或智力障碍;灌肠过程中患者强烈要求终止者;明确表示不同意参与者。
1.3 方法
1.3.1 对照组 对患者实施常规保留灌肠法,即取一次性灌肠液,灌肠前嘱患者排空肠道及膀胱,抬高臀部10 cm,左侧卧位,一次性灌肠液前端插入肛门,将灌肠液缓慢挤入肛门内。
1.3.2 观察组 对患者实施个体化精准保留灌肠联合提肛运动锻炼法:①在行保留灌肠治疗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床尾悬挂自制表格,表格内容包括床号、姓名、性别、年龄、诊断、病变部位、大便次数、保留时间、满意情况等内容。②保留灌肠时在一次性灌肠液前端连接一次性硅胶吸痰管,用石蜡油充分润滑吸痰管前端后,根据病变部位将吸痰管前端插直肠和乙状结肠置入15~17 cm,乙状结肠以上20~25 cm[5],将灌肠液缓慢挤入肛门内,观察患者有无不适情况,嘱平、左、右、俯卧位休息,保留至少2 h以上,7~10天为一疗程。③每日进行提肛运动[6]:患者行仰卧位,上肢平放在身体两侧,腿并拢弯曲,将肩部和脚掌作为支撑点,进行深呼吸,吸气时紧缩肛门,呼气时放松,持续10 s/次左右,首次做15组,以后逐渐增加到30组,2次/d。④提肛运动锻炼方法制作成视频,发送至微信群供患者参考。⑤每日由责任护士督促患者进行提肛运动锻炼。
1.4 观察指标 ①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保留灌肠后药物保留时间有效率 = 同期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保留灌肠后药物保留时间≥2 h次数/统计周期内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保留灌肠总次数×100%。②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保留灌肠满意度=(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保留灌肠满意+较满意次数)/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保留灌肠总次数×100%。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秩和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观察组患者保留灌肠后药物保留时间有效率、保留灌肠满意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表3。
表2 两组患者保留灌肠保留时间比较 例次(%)
表3 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比较 例(%)
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在结肠直肠黏膜发生的不明病因的慢性自发性的炎症与溃疡改变。UC常侵犯直肠远端,并最常侵犯黏膜,而很少侵犯肠壁深层,以黏膜糜烂溃疡为主,多累及远端结肠,亦可累及全部结肠[7]。现临床使用的一次性保留灌肠液产品前端仅5 cm,对于病变部位较高的患者,药液不能直接作用于病变部位,同时灌肠液直接刺激直肠,易引起排便反射,从而达不到治疗预期效果。我科采用的的个体化精准保留灌肠法,一次性灌肠肠液前端连接一次性硅胶吸痰管,根据病变部位将吸痰管前端插直肠和乙状结肠置入15~17 cm,乙状结肠以上20~25 cm,能够将灌肠液直接送到肠道黏膜病变部位,这样能够避免灌肠液直接刺激直肠,引起排便反射[8],能够延长灌肠液在肠道内保留时间。我科采用个体化精准保留灌肠法使患者灌肠后保留时间大于2 h占比约90.24%,患者满意度为92.33%,保留时间的延长,满意度提高,进一步增加患者依从性,提高治疗效果。
溃疡性结肠炎临床表现主要为腹泻、黏液脓血便、腹痛、病变活跃期期与缓解期交替出现等,长期腹泻引起患者肛门括约肌松弛,不利于药液的保留。提肛运动是一种既简单又实用的肛门功能锻炼方法,具有预防和治疗肛门疾病的双重作用[9]。我科采用个体化精准保留灌肠联合提肛运动锻炼,每日进行提肛运动锻炼使肌肉间接性收缩起到“泵”的作用,改善盆腔的血液循环,提高肛门括约肌的弹性,增强肛门的约束力,加强控制排便能力,可延长保留灌肠治疗时间,达到很好的治疗效果。目前大多数患者在护士指导下能进行提肛运动锻炼,但是还不能有效进行锻炼,因此我科制作提肛运动锻炼视频,分享在患者微信群,供患者随时学习并锻炼,此方法不仅在临床方便应用,而且可以居家应用,值得临床推广。
综上所述,经保留灌肠法治疗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采用个体化保留灌肠联合提肛运动锻炼能够增强治疗效果,促进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肠道黏膜愈合,提高患者满意度,在临床上有很高的推广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