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旭晨,孙 强*,张驰强,王晓琦
(1.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 黑龙江,大庆 163319;2.中国政法大学 北京 100088)
学历继续教育在当今的多样化发展,取决于继续教育在高校整体运行中的定位和重要程度。作为农业高校生源主体逐渐由各科类混招向现阶段特色办学专业招生转变,各高校在继续教育发展上逐渐走向了差异化道路。
自《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颁布实施以来,高等教育在发展方向上出现了新变化。实践方能出真知。通过《规划纲要》制定的政策和措施,结合我国当前高等教育发展的实际情况,制定了当前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从每一个年度计划到今后几十年的发展战略目标,筹划了改革工作的方针,明确了改革的总体任务,理顺了改革思路,提出了重大的举措。我们可以在《规划纲要》中清楚的体会到国家关于高校学历教育发展的要求,就是要继续加强继续教育的长久发展,并且在不断构建方法多样、形式多样的终身教育体系的框架下,建立一个全面的继续教育机制。这就相当于要求高校学历继续教育要为培育的人才打造一种终身学习的有效平台,推进各式各样的学历教育互相沟通和有效协调,让学历教育人才充分享有获得感和归属感,最终让他们学以致用,学有所成;另外高校也要做到“打铁必须自身硬”,要办好开放大学,第一要务是要深化改革自学考试制度。可以看出,国家的政策导向是培养为社会服务的、为社会经济发展做贡献的应用型多样化人才。为此,《规划纲要》加强学分积累与转换制度领域的完善和构造,建立健全宽进严出的毕业制度,努力达成不同类型学习成果的互认和衔接。
我国一些具有重要代表性的学术研究成果为朱爱敏提出了我国高等学校新闻专业教育的超常规发展,带来了新闻专业人才培养的同质化问题;艾美华提出了差异化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李俊龙提出了学校要主动地适应当前社会对于学生的需求差异化和对于学生成长阶段需求差异化的创造性新要求;肖俄芳提出从战略管理学的角度重新认识地方院校专业的定位等,达到学生、企业、地方社会、高校等多方共赢局面。
继续教育发展本身具备高校各自特点的差异性,这种差异性大概率来源于国家的政策和导向,结合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自身发展特点,着重立足于农科类专业拓宽差异性战略发展是未来的必然趋势。作为省内普通农业高校继续教育一直面临着发展的壁垒,只能在某一行业的专业领域立足,依托相对应的行业来发展。从南海、高志敏、胡志刚、彭涛、杨自文、闫志勇等众多学者的研究中可以得到这样一个定义:继续教育的主体可以通过多维度进行阐释,亦可通过多角度进行挖掘,高等院校和企业培训机构都可以作为学历教育的主体,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都可以作为继续教育的形式,在职人员和学生都可以作为继续教育的对象。可以发现继续教育在生源和教学方面的表现都与差异性战略表现出的思想不谋而合。这也势必推动着国内大部分的各类普通高等学校会加入到应用型高校建设大潮中。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作为一所省属农林科类本科高校,始建于1958年,学校自创办以来共培养了不同层次、不同专业具有学历继续教育文凭的各类人才近2万名。根据近年来我校招生市场的趋势和变化,通过对在职学历继续教育的生源形势情况分析,能够以点带面地反映出差异化发展是我国在职农业高等院校的学历继续教育发展的现状。
我校2014年至2018年学历继续教育农科类的生源的比例一直比较高,涉及农科类的招生专业,主要为农学、动物医学和园林专业。根据实际招生数据显示(见表1),2014年理工类专业占比较大,主体是农业机械化、土木工程、电气工程、食品科学等专业。随着社会需求的变化,从2015年开始我校学历继续教育农科类的生源的比例由农机专业、土木专业转向至农学专业和动物医学专业,这也从侧面表明时下高校开设动物医院、学生获取执业兽医师资格证书的情况成为社会潮流。管理类专业生源五年内占比基本维持在30%左右,是因为我校的会计学和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作为省重点专业,从而受到广大学生踊跃报考。至于农科类生源对象更是在2017年达到了62.2%,这项数据突出显示了农业高校始终要立足在农科类成人教育教学的范畴。
表1 我校学历继续教育学科类生源分布表
随着学历继续教育的市场化趋势和科技手段的更新,行业需求越来越精细,之前我校设置的普教招生专业不一定完全适用于继续教育,必须要用科学合理的方法对其加以调整,达到招生专业与社会需求相适应,使学习者在课堂上学习到的专业知识可以适用于一线实践之中。比如:在田间农学,动科畜牧兽医,审计会计等。因此在学校努力创建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同时,对于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学院的专业转轨应有相当重视,抛弃旧有的管理体制,主动迎接市场化趋势,在以市场为导向的差异化办学机制中,赢得主动权。在课程设置上增强对社会就业者的吸引力,在专业教学计划设置上按照“差异化战略思想”的原则,调整相应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从专业基础课,专业学位课、职业核心课、综合实践课整体比例出发,在结构上充分考虑社会发展需要,从高校教育自身的实际出发,设置合理的课程系统和考核标准。
我国高校学历继续教育的整体运行机制中继续教育的地位举足轻重,它在推进学历教育的过程中如果能遵循市场化运行机制,将直接引导和决定着继续教育在高校整体运行机制中的发展地位。在教育和市场的关系处理过程中,为保证高校及继续教育的协调可持续发展,就要确保两者可以有效磨合。高校继续教育不考虑和熟悉完全的市场化运作方式和路径,将高校继续教育按照本科生教育的模式完全分割开来,独自进行市场化运作。这种方式运行下将出现生源时好时坏,也就是形成了俗语中的“大小年”。率先改革管理思路和管理方式的成为了潮头者,生源数量剧增。我校尽管开启了一些尝试,但是这种类似的改革没有完全铺开。市场化机制运行不到位,生源没有形成网络,在“一地一点一站”的大环境生源站位中没有落脚点,将决定继续教育无法在高校中占据重要地位。
缺乏学校层面重视的继续教育,终将发展成为高校的“收益园”或国家规定下的“存在”,这就导致在学历继续教育发展过程中出现教育质量下滑,发展动力不足现象。在人力资源配置方面更是严重不足。在学历继续教育市场化、差异化趋势下,严重缺乏合格的双师型师资人才。我校一直采用固有的普通高等教育模式,按部就班的展开学历继续教育,但在学历继续教育市场化、差异化趋势日益发展的当下,忽略了学生群体自身出现的新特征。不仅如此,学院在自身教学任务繁重的情况下,为了保证继续教育学生的毕业率,在组织学生考试的过程中,对学生要求不严格,对考试过程不重视,对规章执行不尽责。最为关键的是我校双师型师资匮乏,严重制约了我校学历继续教育的良性发展,学院仅有的少量授课教师且均为兼职,抽出本科教学的剩余时间组织继续教育教学,本身的激励机制严重不足,导致教师难以投入大量时间和精力,授课积极性不高,学生上课质量不高。
密切关注社会需求,随着时代生产力的需要,调整应用教育教学的目标,学历继续教育的受众群体的需求,也是他们在相应企业或事业单位的需求,企业的需求量会较大,细化受众群体的需求,会逐渐形成企业需求和高校的双边合作关系。在社会责任和共同利益的趋势下,学历继续教育和企业合作的关系会日趋稳定,形成良好互助互信的合作关系。根据企业及时反馈,切实按照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方式调整教学内容,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摒弃旧有管理理念,不断调整教学思路,围绕有益于广大受众群体能够有效就业的目标,对专业课程结构、课程设置、学时配置、毕业论文、项目设计等方面提出更高的要求,积极提倡在这些领域深化产学合作,创新发展思路,从而谋取更大进步。另外可以结合教学目标,拓宽学历和从业合作的领域,以学历教育为基础,结合执业资质培训,使得学历继续教育既专业背景、从业资质、学历资质全覆盖。
高校继续教育建设是整个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一环,围绕高校继续教育建设的现实和需求,就应当坚持走一条产业化发展道路。高校在开展继续教育时,就应考虑到如何采取市场化经营运作的方式,深化改革,转变管理体制,调整改革管理思路、管理方法以及运营方式。从现实情况考虑,开展学历继续教育既能提高全民文化素质,又能实现社会经济利益,是时下社会发展进程中的重要推动力量。应根据高校自身的地缘优势、校友资源、实习基地等建立覆盖省市的生源网络,根据生源网络的特点再形成教育教学网络,按照产业化思路模式和原则,有针性地进行布局,采取市场化运作方式,最大限度的保证各方利益。这也是在坚持“国家兴办”的基础上,围绕继续教育展开市场化运作方式,促进高校继续教育建设未来发展的预估和规划。
经过多年的实践研究可以看出,继续教育招生专业的性质是由其师资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继续教育面授的教学质量主要是由其师资综合素质所决定。鉴于此,高校的继续教育建设迫切需要一支具有自身特色、实际操作经验丰富、课程教学技术水平较高、结构合理、相对稳定的教师专兼职融为一体的师资力量。另外一类必须缺少的就是具备综合性素质较高、在实际中具有丰富的管理经验、并且能够适时地调整自身发展策略的高校管理团队。高校应该加强继续教育管理人员、师资队伍建设,加大培训力度,多渠道引进人才,切实做好教学管理人员、师资队伍稳定工作。高校要有长远目标性地提供必要条件,制定符合市场实际的优惠政策,并实行协议化管理。教学质量影响着学历继续教育的长远发展,管理人员队伍保障学历继续教育发展的运作方式,两者缺一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