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娟
第一次遇见陈岸瑛,是2021年6月中旬在清华美院三层的一间教室里,走进去之后发现迎面墙上高高悬挂着“传统工艺与材料研究文化和旅游部重点实验室工作报告会”的横幅,心里有点嘀咕,今儿是应邀来参加斫琴非遗传承人群研修班开班仪式,怎么成了重点实验室工作报告会?在接下来简短的开班仪式上,陈岸瑛言简意赅,几句话说清了其中的原委:原来此次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是依托重点实验室平台展开的。
近距离聆听到陈岸瑛铿锵有力、有条不紊的发言,顿时感觉外表儒雅的陈岸瑛好厉害,人也长得帅气干净!透过他脸颊上那副无框白边眼镜,能看到他眼光炯炯,充满活力。记得他那天穿一件湖蓝色短袖T恤,一副谦谦君子的模样。在开班仪式结束后,我又旁听了他的一堂关于“雅俗之辩”的艺术欣赏课,面对不同基础、年龄悬殊甚大的听众,陈岸瑛旁征博引、娓娓道来,渐渐唤醒心底深处依稀可辨的那一缕光影,寂寥的晴空,一行白鹤排云直上,便引诗情到碧霄,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陈岸瑛不仅是传统工艺与材料研究文旅部重点实验室的负责人,也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的项目负责人与主策划。此次的第15期非遗研培汇聚了全国各地20多位从事古琴斫制和演奏的传承人。大家兴高采烈、神采奕奕,期待接下来的一个月内与专家学者和行业大师面对面学习、交流、切磋;期满结业后还能获得文化和旅游部、教育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及清华大学联合颁发的证书。说心里话,我在琢磨着何时也去向相关部门申请,有朝一日能骄傲地跻身非遗传承人行列。
这一期的大漆材料工艺与斫琴的渊源太深了,不论从“斫”字的本义还是甲骨文“琴”字的解读,都源自木头的自然灵感。一床七弦瑶琴取大自然之青桐梓木,经过天然大漆若干次的打磨、洗礼,一遍遍调试,逐渐做到弦与指合、指与音合、音与意合,最后弹奏出空灵、虚远的悠悠琴声,成为中华民族之“正音”,为众多的文人墨客乃至帝王将相青睐,眼下正有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喜欢上古琴,悄悄在书房里、茶室里弹着古琴。众多的非遗门类(项目)大多从远古走来,带着农耕文明的烙印与手作工艺,肩负起祖祖辈辈一代代人的温暖记忆。那些久远的技艺、手作工艺、建筑场馆、文字传说、饮食、节气等等,无论其历史积淀多么深厚、辉煌,沿袭至今,当下一定是继续在使用,或者有潜在的使用与发展空间,传承是活态的。
传统是有高度的,但随着时代发展,需要一代代人的不断创新、改进,一味重复过去的风格样式,其实是传统衰落的体现。陈岸瑛作为非遗保护领域的资深专家,有一次对一位采访他的记者如是说道。将传统理解为某种固定的风格样式是肤浅的,以前我们对传统工艺有些误解,认为有一个恒定标准来衡量什么是“最传统”。实际上传统工艺不存在一个统一的面目,同一代人尚有不同风格的大师,上一代人和下一代也不一样,这才是活态传承的正常表现。鲜活的社会实践表明,越是传统文化衰落的地区,风格越是单一,越是传统文化繁荣的地区,风格就越是多元化呈现,万紫千红才是春。
一幅绣画、一袭旗袍,究竟是陈列到博物馆还是款款走入寻常百姓家?传统文化和传统工艺的深层结构是什么?事实证明,只有进入日常生活才能更好地传承下去。形而下者谓之器,日复一日、循环往复的使用才有可能渐渐积淀为形而上之载道。我们要从传统文化中学习什么?陈岸瑛多次叮咛:透过作品表面的风格样式,汲取内在核心价值,去领略那种浸润到骨髓里的历史文化。目前的非遗传承人群绝大多数受经历和时代局限,未必能全面认识传统,深刻领会文化遗产的价值;因此,需要传承人不断深入实践,不断学习提升,深度挖掘传统工艺的文化内涵,使无形文化遗产得到有效活化。
随着新时代传统文化的全面复兴,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近些年从理论到实践都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与发展,非遗需要继承发扬,更需要发展转化,传统工艺行业亟待转型升级。2016年,陈岸瑛与热爱传统工艺的同事们一起申报获批成立传统工艺与材料研究文旅部重点实验室,这是清华大学首个文科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并联合清华大学材料学院、化工系,在传统大漆材料与工艺研究、传统印染纺织材料与工艺研究、传统陶瓷材料与烧造工艺研究等六大研究方向上展开基础和应用研究,为相关行业提供科技和学术支撑,带动学界、业界交流研讨,开展科普传播活动。自成立以来,这个重点实验室在科研项目、学术交流、人才培养、科普传播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有影响力的成果,为各地非遗传承人群提供学术支持。
在申报重点实验室之前,“中国非遗传承人群研培计划”就已经开始在清华美院、央美等院校试点。依托清华大学浓郁的学习氛围,非遗研修班为传承人群搭建了一个“强基础,拓眼界,立足当代,面向未来”的高端交流、孵化和推广平台。自2015年开始,已先后成功举办了陶瓷、苏绣、竹编等15期非遗传承人群研修班,培养、孵化来自各地区、各民族的新生代传统工艺传承人300余名,加上与之配套的其他公益性培训班,总计培养传承人500余名。与此同时,跨学科协同创新,联动国际化办学资源,对青海玉树、新疆哈密、四川大凉山、湖北恩施等少数民族聚居区和贫困地区进行了重点帮扶,对大湾区传统文化、漆艺、金属工艺、笔墨纸砚、年画、刺绣等传统工艺门类进行了重点关注。
“荆楚问漆——中日韩漆艺对话”2018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全国漆艺邀请展
借助清华平台,年轻一代传承人显著提升了传承、研究、设计和沟通能力,获得了更大的发展空间。有的上了央视或网络热播节目,有的作品获奖或被重要机构收藏,有的研发出受市场欢迎的新产品,有的晋升为国家级、省级、市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甚至还被评选为全国政协委员、省级人大代表,参政议政,为振兴传统工艺、非遗扶贫献计献策。清华美院的非遗研培模式曾两次获文化和旅游部原部长雒树刚批示,向全国推广。
在指导传承人群结业、创作过程中,陈岸瑛发现来自不同地域、不同工艺门类的学员自发产生了合作的倾向,由此产生了“1+1”的合作模式与策展理念。比如青海塔尔寺的银铜器传承人何满与浙江嵊州竹编传承人吕成合作的茶具、酒具,钧窑传承人刘红生与徽州菠萝漆传承人俞均鹏合作的花瓶,北京景泰蓝传承人李静与蜀绣传承人肖华合作的座钟等,实现了不同工艺间的强强联合,让人眼前一亮。通过重新认知本土文化传统,以多元、开放的心态调整自身的知识结构,强强联合,协同创新,使传统与现代、古与今和谐共生。
在实践过程中,陈岸瑛带领研究生团队积极申报和实施与非遗保护创新相关的国家级、省部级课题,发表一系列有影响力的学术论文,他们编撰的《工艺当随时代——传统工艺振兴案例研究》一书在2019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由非遗司向全国文化系统及媒体发布,为探索新时代中国传统工艺振兴之路提供了强有力的学术支撑。陈岸瑛和同事们组织策划的荆楚问漆国际学术研讨会、传统工艺青年论坛、当代工艺美术批评论坛等活动广受业界关注和好评。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账灯。陈岸瑛与他的同事和学生们本着将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的精神,这些年来一直马不停蹄地走在新时代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中国道路上,从复兴走向振兴,为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保护非遗、振兴传统工艺树立了一面旗帜。他牵头的非遗研培项目组于2019年荣获《光明日报》组织评选的“中国非遗年度人物”(团体)称号,陈岸瑛于2018年荣获“全国非遗保护工作先进个人”称号(全国100人,12年来第二次评审),并获评2020年度文化和旅游部优秀专家(全国150人,每三年评审一次)。
“在传统文化复兴的当下中国,越来越多的活态艺术遗产得到了有效保护,融入现代生产生活,迸发出新的活力。人们开始意识到,传统艺术类型不仅可以与现代艺术类型并存于当下,还能够为当代艺术理论提供新的资源,打开新的空间。例如,对传统艺术中的造型问题的研究,对经典艺术形象发生发展规律的哲学反思,不仅有助于拓宽当代艺术理论的视野,也有助于超越现代性、建构一种融通古今的艺术理论。”
这是陈岸瑛近期发表的论文中的—段,将艺术学理论基础研究与非遗保护实践水乳交融地结合到了一起。百年来,中国现代艺术观念大部分受西方影响,如何激活传统,建构有中国特色的艺术学理论,是陈岸瑛近年来思考和研究的重点。2014年任清华美院艺术史论系主任以来,陈岸瑛负责艺术学理论学科建设,并成为该学科主要带头人之一。在艺术学理论基础研究方面,致力于打通艺术哲学、艺术创作理论、艺术批评理论和艺术史论方法四个方面的理论,使之融会贯通并与当代艺术实践产生关联。在该学科领域,充满朝气的陈岸瑛主任被认为是国内同年龄段最优秀的学者之一。陈岸瑛融合14年教学经验撰写的专著兼教材《艺术概论》充分体现了这一特色,“思维清奇、骨骼敏捷”是说一个人能文能武,有理论又有实践,而谦逊、平和的陈岸瑛就是这样一位“男神”。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的前身是1956年成立的中央工艺美术学院,为恢复发展传统手工业、继承弘扬民族优秀文化而创建。陈岸瑛介绍:学院成立迄今,对传统工艺的兴趣一直浸润在骨髓里,形成了一系列有中国特色的艺术教育体系和设计、创作方法。他应邀参与清华大学文科双高计划研究项目《向美而行的通识教育研究》,协助刘巨德先生主编完成《向美而行——清华大学美育之路》。如何传承弘扬学院文脉,在培养新时代创新人才方面做出贡献,使清华更人文、更艺术,是他的关切所在。
认识陈岸瑛后,了解到他身兼数职、十分忙碌。既有学校日常的教学任务,一年至少四门专业课,从本科生、硕士到博士,都需要因材施教、布置课题并指导完成,也有艺术史论系、重点实验室的日常管理工作,以及与学科建设、学科评估相关的规划、评审工作;除了承担国家课题,撰写和发表一系列高质量学术论文,组织策划一系列重大学术活动,频繁参加艺术学理论、非遗保护方面的学术会议,还时常参与政府委托的重大任務,比如应文化和旅游部邀请参与《中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管理办法》《国家传统工艺振兴目录》《关于推动传统工艺高质量发展的意见》等重要文件的起草和学术咨询工作,参加“十四五”规划《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实施方案》编写工作,参加国家文化和旅游科技创新工程项目评审、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评审等。
揭开楚式漆艺的神秘面纱,“荆楚问漆——2018全国漆艺邀请展”启动仪式
对于许多衍生的社会服务工作,陈岸瑛任劳任怨,热情丝毫不减。2016年以来,他先后参与哈密和荆州传统工艺工作站建设。在荆州传统工艺工作站,陈岸瑛作为学术委员会主任,与同事们一起发起成立漆艺传承发展联盟及中国非遗保护协会漆艺分会,创建“荆作·楚生活”品牌。通过组织策划“荆楚问漆国际学术研讨会暨漆艺邀请展”,汇聚中日韩一流专家学者、全国漆艺代表性传承人,在工作站建成生漆加工车间、胎体制作工坊、中国漆工艺馆及楚生活体验馆,促进了楚式漆艺复兴和全国大漆产业振兴发展,带动了湖北恩施、十堰漆农脱贫增收。此外还带领研究生团队开展战国楚漆器日用器、楚文化IP专题研究。饮长江水长大的陈岸瑛自感有责任将楚文化发扬光大,我亦是楚人,应见贤思齐。
“天行健,君子当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这是清华的校训,也是身为清华人的陈岸瑛的处世原则。很喜欢清华大学良师益友评选活动中一篇报道对陈岸瑛的评价,在此引用一下:“作为学者,他沉稳内敛,忠于学术;作为老师,他平易近人,关爱学生;作为朋友,他随和宁静,诚恳待人。陈岸瑛始终把自己定位为一个服务者的角色,服务学术,服务师生,不求个人张扬,但求有益于世。”谦谦君子,向美而行,共勉之。
陈岸瑛:北大哲学博士,1973年生于湖北武汉。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长聘教授、博士生导师,艺术史论系主任,传统工艺与材料研究文化和旅游部重点实验室常务副主任,中国民协中国非遗艺术设计研究院常务副院长。第八届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艺术学理论学科评议组成员,中国工艺美术学会理论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兼秘书长,2018年荣获文化和旅游部“全国非遗保护工作先进个人”荣誉称号,2020年获评文化和旅游部优秀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