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进军
2021年是碳经济元年,双碳战略目标的提出对产业、城市的数字化转型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城市大脑作为城市数字化转型的重要抓手,如何紧抓双碳新机遇,形成新的发展格局是值得探讨的问题。
经过5年时间的发展,各地的城市大脑建设均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然而城市大脑的未来发展空间仍面临着两方面的制约:一是建设内容单一影响城市大脑的普及程度,当前城市大脑的建设内容大多聚焦于城管、交通等领域,然而交通拥堵、环境污染等“城市病”是大型城市首要解决的问题,对于中小型城市、县域等,面临着更多经济发展方面的压力,城市大脑建设对于这些城市(区域)而言是锦上添花而非雪中送炭,这就使得城市大脑在此类城市中无法得到大量建设应用;二是传统的投资模式影响城市大脑的建设规模。城市大脑是脱胎于智慧城市的新生事物,当前的实践过程中对其建设理念、方法等进行了诸多深入的研究和探索,但是城市大脑的投资模式仍未脱离原有的信息化项目投资模式,即以政府投资为主,单独预留信息化资金盘子,通过项目立项评审的方式开展信息化建设。然而,信息化投入在财政支出的占比较低,使得城市大脑的建设体量和规模始终无法得到跨越式的增长。
之所以说双碳战略目标的提出对于城市大脑的发展是新机遇正是由于该目标的提出为城市大脑跳出上述瓶颈带来了契机,具体来说:一是双碳的提出赋予了城市大脑新的时代内涵。从基本逻辑上看,碳排放问题的产生是人类社会和城市发展工业化进程的必然结果,若想从根本上解决碳排放问题,需要城市从原有的工业化运转模式转变一种新的、低碳的运行模式,这为城市的数字化转型提出了新的要求,新时代的城市应当是数据驱动的低碳城市,而城市大脑则是支持这类城市的基础设施。二是双碳的提出使各个城市产生了新刚需。城市作为温室气体排放及能源消耗的主要场所,是实现双碳目标的主战场,2030年实现碳达峰、2060年争取碳中和的目标和进度安排是对各个城市在经济增长之外提出的刚性要求。与这一要求进行有效结合能够使城市大脑在更广泛的城市中得到推广建设;三是双碳催生了大量新的金融创新。据国家气候战略中心的测算,全国实现双碳目标需要的年投资量约占全年GDP的2%,单纯依靠财政支出无法支持如此巨量的资金投入,因此各地正在探索绿色金融、碳交易市场等金融手段来弥补资金缺口,这就为城市大脑的投资模式带来了新的机会。
结合上述分析,笔者认为,城市大脑应当从以下几点着手,抓住机遇再出发:一是在建设步骤上,将双碳的发展阶段和路线图、施工图作为城市大脑建设节奏的基本依据。现有的城市大脑建设规划大多为3-5年,但是在双碳背景下,城市大脑应当分阶段、分步骤在产业绿色转型、新能源消费、森林管理等领域发挥作用,长期、持续地服务各城市双碳目标的实现;二是在建设内容上,拓展城市能耗、建筑节能、低碳园区等方面的应用场景,实现城市大脑与双碳的紧密结合。例如建设城市能耗综合监管平台,通过传感器等硬件设施建设以及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实现对城市各领域能耗的全链条、全过程的监测管理,实现城市有效的碳管理。再如实现数字园区和智慧微网的有效结合,打造低碳园区样板;三是在投资模式上,将城市大脑作为低碳城市的新型基础设施,而非信息化项目开展建设,可考虑把新型金融工具结合起来,引入社會资本参与城市大脑建设,例如面向社会投资人发行债券,债券筹集资金用于城市大脑建设,城市大脑则通过其贡献的减排量在碳交易市场上获得收益。
中关村作为城市大脑建设起步较早的区域,当前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城市治理、公共安全等常规领域建设已取得显著成效,并步入逐步完善阶段。接下来,中关村城市大脑要紧紧抓住双碳发展的新机遇,丰富低碳应用新场景、探索投资建设新模式,打开建设天花板,助力中关村高质量绿色发展、塑造低碳竞争新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