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廷义
适用话题 身体素质;国家政策;关心下一代;消除城乡差别
新闻回放
2011年10月26日,国务院启动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中央财政为农村地区学生提供每人每天3元的补助,用于供应营养午餐。2014年,3元补助提高到4元。2021年,4元补助增加至5元。截至2020年年底,全国有28个省份1732个县实施了营养改善计划,覆盖农村义务教育学校13.16万所,受益学生达3797.83萬人。使学生平均身高增长十厘米,营养不良率下降约10%,数学成绩提升约14分。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近期发布的“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十周年评估报告称,“营养餐”每投入一元,就能获得约五元的回报。
素材聚焦 科学养育、国家干预,改进农村学生营养餐计划势在必行
大量科学成果证实,儿童出生后的1000天,是大脑发育的黄金时间。而在这1000天里,营养能否跟上至关重要。与营养相关的早期发育,可能会导致不可逆的生理问题,这就关联到儿童人生成长、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可能性问题。所以,进嘴的是肉蛋奶还是辣条,在长线时间里被放大之后,就是城乡差距、社会平等的宏大议题。
儿童养育理念、能力的城乡差距,是肉眼可见的。当一些农村校园周边被五毛食品包围,城市中高收入家庭却是不计代价地“育儿养娃”。久而久之就是人口素质差距被进一步拉大,青少年起跑线发生偏转。“评估”团队在营养餐调查中发现,不少学校在盐、油、糖等摄入方面还存在突出的问题。一些地方发生的营养餐集体食物中毒、营养餐被整盘倒掉等问题,暴露了营养餐落实过程中的问题。进一步增加透明度和监督力度,也是改进营养餐计划的题中之义。
媒体辣评 “一元撬动五元”的杠杆效应,是笔“划算”的投入
@光明网 营养餐无疑是现有城乡差距背景下,国家对人口素质可能存在的差异进行的一种干预。无论知不知道维生素ABCDE的作用,无论有没有科学育儿的理念,营养餐计划都会撇开这些个体化、家庭内的差异,垂直地构建统一的营养基础,尽可能地填平营养鸿沟,进而拉直起跑线。从效果看,确实收到了可观的回报。无论身体素质还是学业表现,都令人信服地证明了营养餐的价值。当然,统一的营养餐计划投入不小,但“一元撬动五元”的杠杆效应,说明这是笔“划算”的投入。而这也是公共支出的正途,是向无数青少年直观展示国与民的关系,在精神层面也是一种价值传递。
【考场仿真试题】请根据以上材料,写一则150字左右的微评论。
【范文示例】国家的兴旺,民族的振兴在于提高国民的身体素质和精神素养。科学研究证明,与营养相关的早期发育,可能会导致不可逆的生理问题,也会出现儿童人生成长、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可能性问题。为了消除城乡差别,让儿童能够健康成长,“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国务院从2011年10月就启动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可谓影响重大。尽管该计划在实施过程中还不够完善,但它对个体而言是终身性的,对国家而言则是全局性、长远性的。相信公共支出的正途,能让无数青少年感受到国家对他们的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