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80后”女科学家付巧妹,竟是古人类DNA密码破译者

2022-03-31 11:04:56王文炎
意林·作文素材 2022年5期
关键词:古人类基因组人类

王文炎

其他适用话题 科研;兴趣;拼搏;国际合作

时事引读

2021年12月3日,中国遗传学家付巧妹在央视节目中分享了自己成为科学家的心路历程。付巧妹是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分子古生物学实验室主任。在古人类DNA研究领域,付巧妹的名字通常和“首次揭秘”“重新改写”等关键词联系在一起。2017年,付巧妹与团队发表学术论文,他们测序发现,四万年前北京田园洞人已呈现亚洲人的遗传特征,而其基因组数据是第一个中国的古人类基因组数据,证实了田园洞人属于古东亚人。2021年,付巧妹又获取了中国黑龙江省早期人类样本的古基因组数据,为探寻东亚北部人群的适应性基因提供了新的证据。

素材聚焦1 科学问题没有国界

2021年,是人类基因组计划第一份草图公布20周年。付巧妹和团队应《科学》杂志编辑的邀请,发表了针对人类演化的综述。“我们不敢说我们自己处于什么地位,但是我们做到了当时的一些期许。参与人类基因组计划草图公布20周年特刊,在某种程度上也说明了我们是一支处于国际前沿的团队。有人老是说,国外怎么怎么样,似乎认为我们与国外有差距。其实我们就是一支国际团队,有来自不同国家的成员。我们受邀参加过国际上很多重要的主题报告会议,能感到我们就是其中之一且缺一不可,因为科学问题是没有国界的。”付巧妹透露,他们在2021年还进行了乌兹别克斯坦的古DNA研究,“在国际合作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多进行交流,才可以共同进步。同时我们是一个相对独立主导的状态。”

素材聚焦2 凡事尽力而为

付巧妹曾先后四次更换专业,从师范到文物保护,再到研究古人类食谱,最终与古人类DNA结缘,成为改写古人类史的古遗传学专家。付巧妹说,这一切最大的动力是好奇心,而她也从不认为自己的专业冷门。“从专业的变化来讲,我是顺应本心的,我从高中就对生物很感兴趣。但以前的我不是一个很刻苦的小孩,到后面越来越刻苦,很大的原因是在做这件事情的时候,我很激动。包括现在在做的,是让我很开心的事情。在这样的情况下,才会有更大的动力做更深入的研究。”

“做老实人、探前沿事”,这是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的所训,也是付巧妹一直激励自己的格言。付巧妹在德国留学时,她的导师——古人类研究权威专家帕博曾评价,付巧妹是团队中最优秀的学生。付巧妹诚恳地回应:“不敢说是最优秀的学生,只能说是之一。我觉得是因为大家想不到的我去做了,做法也是大家想不到的,还做得挺不错。”付巧妹称,当时到德国留学,“压力非常大,但没有影响到我。我告诉自己,我也许很笨、也许很不行,但更重要的是我是不是尽力了”。

【考场仿真试题】请就“探索”这一话题谈谈你的看法,写一篇800字左右的作文。

【范文片段示例】从学习本不刻苦到蜚声国际的古遗传学家,青年科学家付巧妹所走的每一步都没有“捷径”。“年轻有为”离不开矢志不渝的热爱与日积月累的勤奋。她永葆好奇心,甘坐“冷板凳”,静心笃志、潜心研究,专注探索,才取得了一项又一项杰出的成就,为提升我国科技创新水平做出了特殊的贡献。科研永无止境,这是付巧妹心中科研的魅力,正是因为她和团队的努力探索,我国的这一研究领域在国际上也拥有了属于自己的高光时刻。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唯有在自己的专业领域探索钻研、精益求精,用努力奮斗为青春写下生动注脚,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为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不断贡献才智与力量。

猜你喜欢
古人类基因组人类
2022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探索古人类基因
细胞里的古人类
科学大众(2022年23期)2023-01-30 07:03:18
龙人——新发现的中更新世古人类
人类能否一觉到未来?
牛参考基因组中发现被忽视基因
今日农业(2021年11期)2021-08-13 08:53:24
人类第一杀手
好孩子画报(2020年5期)2020-06-27 14:08:05
1100亿个人类的清明
人类正在消灭自然
奥秘(2015年2期)2015-09-10 07:22:44
“栾川人”中原地区远古人类的一次重要发现
大众考古(2015年5期)2015-06-26 08:21:36
基因组DNA甲基化及组蛋白甲基化
遗传(2014年3期)2014-02-28 20:58: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