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茜 王自丹 吴曼
[摘 要] 人才培养作为实现我国经济政治发展的一大组成部分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在护理伦理学教学中,教师应当运用身边可接触的实际案例进行教学,提升学生对于医德的感受度。在“立德树人”的视域之下,应该将“立德树人”作为培育护理人员的教育标尺,提高学生的道德情操和职业操守,这是一种未来能够造福于大众的教学理念。从“立德树人”的基本概述、“立德树人”的研究动态、在护理伦理学教学中进一步突出“立德树人”的创新性、有效性以及实践策略六个部分,对护理伦理学教学中进一步突出“立德树人”的研究进行简要论述。
[关键词] 护理;伦理学;“立德树人”
[基金项目] 2020年度昆明医科大学一般项目“在护理伦理学教学中进一步突出“立德树人”的研究”(YZ2020JG016)
[作者简介] 陈 茜(1992—),女,云南曲靖人,学士,昆明医科大学海源学院助教,主要从事护理伦理学研究;王自丹(1992—),女,云南曲靖人,学士,昆明医科大学海源学院助教(通信作者),主要从事护理伦理学研究;吴 曼(1985—),女,云南靖曲人,学士,昆明医科大学海源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护理管理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9324(2022)02-0029-04 [收稿日期] 2021-05-19
一、“立德树人”的基本概述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首次提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这是因为学生的道德素质决定了学生的文化素质,一个只拥有文化素质却毫无道德的人是无法在社会上立足的。“立德”是指应该将德育放在教育的首位,通过积极的正面引导,来感化学生、激励学生;“树人”就是要坚持以学生为本位的教育思想,用适合学生的教育方法来塑造学生、改变学生、发展学生。作为“护理伦理学”的教师,更应该注重这种理念的践行。医务工作者的工作内容关乎生命,关乎千千万万的家庭,若医务工作者事事以利为先,那么挽救生命的事业将会呈现何种难以想象的模样?这是令人深思的问题。
二、“立德树人”的研究动态
自从党的十八大报告提成“以德树人”这一重要教育指标后,各类院校都在积极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医科院校的各个学科紧紧抓住“以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践行“仁心、仁术、仁爱”的文化理念,以新时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指导,构建医学生关于德育方面的工作前景。充分利用校内与校外的各类资源,融教学、管理、服务于一体的团队协作运行,以培养具备高尚情操和职业道德的新时代南丁格尔式护理学生为该专业教育的最终目标[1]。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首先,完善护理伦理学教育的教学设计,形成系统的引领机制。对于“护理伦理学”这一门课程,可以通过与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融会贯通,以此引起学生们的重视;又可以以学科的实际操作作为理论指导,保障学科能力与思想熏陶的可执行性、可操作性以及可评价性。
其次,利用内部孵化机制,帮助学生学习“护理伦理学”的深刻内涵。教师创设有利于学生学习该门学科的外部环境,依托各类资源开展各种有利于课程学习的活动,以此培养学生的人文意识和职业精神,践行“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理论”。
最后,构筑“立德树人”推进体系。这其中包含了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构筑全面的支持体系,能让学生围绕“以德树人”这一中心任务,深化学校与家庭、学校与社会的通力合作,让学生获取对此中心任务的深刻理解。另一方面是对课程评价更有效和更有质量,才能激发学生的内在驱动力,而并非附属驱动力。教师也要不断听取学生的意见和建议,共同为这一目标努力奋斗。
三、进一步突出“立德树人”的创新性
在践行“立德树人”的立校之本上,各高校在育人创新措施上,相继推出了“感恩教育”“国学教育”“国防教育”“法制教育”等,从这些创新措施上来看,各高校在“立德树人”形式上做得有声有色。但不难发现,这些活动形式都是在同一水平线上的思想方法下进行的,并没有针对“立德树人”的理论和思想路线,创造出真正具有改革创新意义的实质性拓展和建树。因此,更应该重视护理伦理学教学中进一步突出立德树人的思想创新性[2]。
(一)改善全员育人环境
环境的好坏对于一个人的身心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全员育人环境的改善不仅仅是环境的改变,更是学生素养的改变,主要体现在:第一,协同育人的通力合作。需要統筹兼顾各类现有资源,推动思想教育与育人理念地有机结合,不断增强育人的有效性。第二,提高育人综合管理水平。不仅要建立综合性的评价体系,还需要完善其他方面的育人建设。使学生综合素质得到全面发展。第三,优化教育教学的管理模式。在学科建设方面应该坚持“以学生为中心”,践行新时代的教育理念,形成有机融合的课程体系,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3]。
(二)融合校园文化特色
校园的文化建设是高校促使青年获取知识的一个显性文化,校园文化经过长期的积淀和创造,形成了其极具特色的人文意识和文化形式,它不仅是学生可以丰富校园生活的一大重要元素,而且是培养学生综合素养的重要基底。在护理伦理学的教学当中,可以借助医学院的校园文化进行教学,这样可以培养护理学生的政治素养和人文主义情怀,提升护理学学生的志愿服务精神以及创新精神,使其身心得到持续健康的发展。
(三)实现教学改革发展
随着现代教育理念的发展,一部分医学院在教育教学理念、管理体制、管理方法等方面都不能适应新的教育发展趋势,医学教育的发展态势受到了巨大的挑战。这就需要高等医学院校积极地去探索教育改革中教育教学理念、管理体制以及管理方法等新形势。进一步提升医学教育教学的质量。值得提及的是,教育改革也能满足医学生的需求。首先,医学院校与教学院校应形成一定的协和机制,以保证医学院、附属医院以及大学的管理运行机制得以运行。赋予医学院在招收人才、教育教学、经费管理各方面具备一定的自由支配能力,使医学院能成为一个学术研究管理的实际执行者。其次,建立完善的沟通渠道,以保证教育教学与实际操作之间建起一座桥梁,实现及时有效的反馈机制,实现教育教学的全程监控[4]。
四、进一步突出“立德树人”的有效性
“立德树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教育方针,教师应该明确自己应该培养什么样的人才,需要怎样构建学生的理想信念,如何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正因为这样的教育方针,对于高校教师而言,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就显得极其重要。所以,在护理伦理学教学中,应该进一步突出“立德树人”的有效性。
(一)树立学生的立身之本
高校的立身之本就是“立德树人”。一直以来,高校工作队伍一直兢兢业业、甘于奉献地为社会输送一批批具有高素质、高能力的人才,为我国的教育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想要让学生树立“立德树人”的立身之本,就需要拓展人才队伍的选拔,紧抓教育教学的培训,深化教育实践的改革,形成健全的教育教学奖励机制,保证这是一批作风优良、勤奋勇敢的学生队伍[5]。
(二)引起学生的思想重视
在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很多高校学生的思想观念发生了一些变化,学生的价值观大都以个人的利益为主要目标,忽视了集体的协作力量。导致部分大学生的价值取向有失偏颇,理想信念淡化,缺乏责任意识等问题层出不穷。这些问题的出现都应该引起教师行业的重视。
首先,树立以理想信念为核心党育人观。当今大学生独生子女较多,很多父母一味追求给孩子物质上的满足,而忽略了孩子思想道德的教育,造成了一部分孩子缺乏责任意识,心胸狭隘的问题,对此,教师应该帮助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以此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三观,促进他们健康持续的发展。
其次,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内容提高针对性和实效性。要做到这一点,教师必须具有自己的道德信念,并在此水平上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能力。
最后,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进行创新。传统的思想教育方式是教师一味地将枯燥乏味的知识灌输给学生,导致学生提不起兴趣,并且也没有多大用处。新型教授方法可以使学生发挥自我思考的空间,将自我的思想理念与实际相融合,形成属于自己的思想理论。
(三)提高学生的决策能力
护理伦理学实践中需要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这就要求学生具备良好的思维能力和决策能力。在护理学生的培养当中素质教育也是一大重要内容,决策能力的强弱就决定了护理生素质能力的体现。在实践过程当中,对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决策能力的培养,是提升护理生在医学上的重要素质表现之一。有助于学生提高决策能力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1.养成做决策的习惯。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同时应该养成思考设疑的习惯,对碰到的病状、病因多想几个为什么、怎么做,然后再逐一解决。长此以往,不仅能够防止做决策时粗心、粗暴,还能激发自己的创造力,提高自己的决策的准确率。
2.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获取最佳的判断材料。作为医学护理生,应该有足够专业的理论知识,才能对实际操作中碰到的实际操作中碰到的情况进行最准确的判断,依据最精炼、最有用的信息来佐证自己的判断结果。
3.寻找尽可能多的解决办法。我们在实际生活中遇到难题时也会寻找多种方法,并在其中选择一个最优解实施。面对病人也是如此,我们在做决策时也要考虑多种解决办法进行筛选,选出对病人最有益的决策。
4.权衡利弊法。在想到各种决策方案情况下,可以全面考虑这些决策方案的利弊,在综合各种方案,权衡利弊就可以简单明了的做出决策。
5.为做决策划时间限。在学校学习实践的过程中,可以将实践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总结,并将问题的核心部分收集、分析,在规定的时间“逼”自己做出决策。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做一个果断的人,不能等到问题都想清楚了再去决策,这样就有可能耽误最佳的时机。
五、进一步突出“立德树人”的实践策略
新时期传统思想教育理念,应该在不断地探索和创新中发现新的真谛。高校“立德树人”的德育教育不仅对学生个人有所帮助,对学校、社会乃至整个国家都有着不同寻常的意义。“立德树人”的提出,不仅为了改变当下中国德育教育工作中流于形式的问题,也是为了学生能够在激烈的社会竞争当中能够德才兼备,以此来促进自己全面稳健的发展,做更有社会竞争力的年轻人[6]。
(一)构建教学组织框架
随着政治经济与科学发展的要求不断提高,对人才的要求也在逐年提高,教学组织形式也随之而变。由于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程加快,导致很多高校的教育教学质量问题成为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构建完善的高等医学院校内部教育教学组织框架,是实现教学质量的保证,也是实现教学质量的基础和先导。
(二)提高教师专业能力
首先,提高教师的专业能力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一所学校的好评度,不单单只是从校园环境好坏作为评价标尺,最重要的是教育工作者专业能力的高低,假如一所学校房子很漂亮,仪器很先进,但如果没有好的教师队伍,这一切就可能化为乌有。
其次,使教育改革的原动力。教育改革的提出,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是一种自上而下的改革,只有教师自己的理念和能力都提高了。才能适应教育改革这一举措,不至于被淘汰。
最后,教师专业能力的发展是提高学校凝聚力的重要表现。一个没有凝聚力的學校是没有发展前景的,教师日复一日地重复着机械的工作,学生也就跟着教师重复着上课、下课的动作,这无论是对学校,对教师,对学生,都是一种极其不利的发展。
(三)建设信息化服务平台
当下,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带给了人们很多便利,各个工作机构都采取了信息化的管理模式,对于医学上,这一用处也是极其明显的。在建设信息化的服务平台方面对学生大有用处。学生通过网上平台将自己不清楚或者想要了解的东西放到网上,教师通过浏览对学生的问题进行解答。在医院信息系统中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特别是新医改对信息化服务建设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7]。
(四)建立教学评价分析
在新课改的教育背景下,新的教学评价也成了无数教育工作者不断探索、尝试的目标。教学评价的意义主要有以下几点。
首先,教学评价的结果为改进教学过程和方法提供依据。通过教学评价,教师可以据此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从而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法以及教学过程,争取能够不断地提高自我的教学水平。
其次,教学评价的结果可以改进学生的学习。通过教学评价,学生可以对自己掌握知识的多少进行准确的评估,进一步增强自己的学习动机,以此来提升自己的能力。
最后,教学评价需要科学化。对于“护理伦理学”的课程教授中,教师不仅需要对学生专业知识的掌握能力进行把控,还要对学生的思想道德进行一定把握,以此找到一个临界点,保持教学评价的科学合理。
结语
大学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的不竭动力,必须承担起建设祖国的重要使命,要想成为一个对社会有帮助的人,就需要有明确的政治立场和良好的道德品质。对于医学专业的护理学学生,更应该明白自己不仅需要夯实自己的专业技能,还需要有悲天悯人的人文情怀,还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和道德情操。教师队伍要不断提高自己的素质,重视自身品德修养,以榜样的力量影响学生,熏陶学生,做学生的表率。
参考文献
[1]尹小艳.基于立德树人理念的中职护理学生工匠精神的培育探索[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中旬刊),2019(8):229-230.
[2]尹倩.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立德树人”教育研究[J].内蒙古教育,2019,89(29):12-13.
[3]黃中岩,刘锦秀,崇月,等.“立德树人”视域下医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现状及对策探讨[J].湘南学院学报(医学版),2019,21(4):64-66.
[4]宋鹏.立德树人视域下医学护理专业创新人才的培养策略探究[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20,119(11):80-81.
[5]文锦琼,余文韬,齐建国,等.以教学评估为契机推动医学教学改革与发展[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7(9):43-44.
[6]王学春,高哲学,郭子林,等.构建医学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7(8):58-60.
[7]黄桂秀.用心立德树人创新教书育人——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思政教师座谈会上重要讲话有感[J].考试周刊,2019(53):159.
Highlighting Moral Education in the Teaching of Nursing Ethics
CHEN Xi, WANG Zi-dan, WU Man
(Haiyuan College, Kunming Medical University, Kunming, Yunnan 650106, China)
Abstract: Talent cultivation plays an indispensable role in China’s economic and political development. In the teaching of nursing ethics, teachers should make use of the practical cases that can be touched around them, so as to improve the students’ perception of medical ethics. Moral education should be regarded as the educational standard of nursing staff, and improving the moral sentiment and professional ethics of students is teaching concept that can benefit the public in the future.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study of further highlighting moral education in the teaching of nursing ethics from six parts: the overview of moral education, the research trend of moral education, the innovation and effectiveness of moral education in the teaching of nursing ethics, and the practical strategy.
Key words: nursing; ethics; “moral edu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