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短视频平台中寻找乡愁
近期,以“张同学”为代表的怀旧类农村生活视频深受大众欢迎。与此同时,乡村网红正在占领各大平台。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底,某短视频平台粉丝量过万的“三农”创作者超4万人,“三农”相关视频日均播放量超42亿次。三农题材的爆火不是偶然。一方面,乡村信息化程度不断提高。农村、农人、农货进入更多人视野,在消融城乡边界、解决城乡时空隔阂方面起到不小作用。另一方面,在反思城市化、城镇化的潮流之下,人们也会将眼光投向蕴含着乡愁、田园牧歌的乡村,来寻求一种不同于城市化的生活方式。
网友热议
●“张同学”的火,离不开整个平台的数据推算。也许抖音推了很多个张同学、李同学,最后“张同学”火了。前提是,这个平台需要像“张同学”这样的博主,需要吸引更多的下沉用户。比如城市之外的农村郊区城镇用户,他们有什么樣的品位?他们关心什么?
●任何形式的生活本身就是一个多棱镜,这些人做到的就是打开窗口打开这扇门,剩下乡村生活的真实面貌,生活的真实写照是怎样的,需要时间和持之以恒的“被看到”。乡村生活就在那里,不会走也不会跑,而以怎样一种方式持续被看到,怎样让人愿意看到,以什么方式成长和变迁,需要很多人共同努力。
/时话说/
媒介化的乡村不是真实乡村
从早期的华农兄弟到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李子柒,短视频在传播乡村文化上展现出惊人的传播力和影响力。从藏族白马少年丁真到记录东北乡村日常生活的张同学,新的乡村叙事空间被大大拓展。
在乡村生活短视频走红的同时,我们也应该明白,通过短视频记录的媒介化乡村并非真实或全部真实的乡村。从表达方式看,乡村短视频呈现出的多为娱乐放大化的乡村。短视频的视听属性具有天然的娱乐基因,在商业利益的驱使下,为了在短时间内获取流量,乡村短视频呈现的是被滤镜美化的乡村,完整真实的乡村被遮蔽在了短视频镜头之外。短视频没有呈现的主题,恰是乡村发展中被忽视的重大问题。受到“短而快”的局限,碎片化的表达使很多现实问题不能引发严肃的观察和深入的讨论。短视频媒介建构的同质化、娱乐化、滤镜美化的乡村,不能被当成是完全真实的乡村图景。我们要意识到媒介化的乡村与真实的乡村是有差距的。
外国人开始写网文
新冠疫情暴发之后,网文出海赛道骤然火热。数据显示,全球小说App推广榜前20名里,有11个App来自中国厂商。从单向接受中国网文的翻译输出,到学会用网文套路做本土创作,转变在疫情发生后迅速推进。以起点推出的平台Webnovel为例,其累计访问用户数2019年底为3600万人次,2021年已涨近两倍,达到近一亿人次,作者和作品数量则分别涨至近19万人和28万部。连载作品畅销榜上,排名靠前的基本都是外国作者的原创。
网友热评
●数字化传播开启了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又一次系统化传播。
●业界应该更注重探索“IP出海”,尤其是影视改编、动漫改编、互动阅读和游戏改编,要参照世界文化娱乐工业和产业链的先进经验。
冰雪“大”网红
今年开年,哈尔滨人被全网羡慕了,因为他们堆了个18米高、13米宽的大雪人。这个雪人坐落于群力音乐公园的音乐长廊上,是哈尔滨今冬最大的单体雪塑之一。相关负责人介绍,哈尔滨一向以冰雕、雪塑出名,道里区去年也做了一个雪人,抖音上点击量有3000多万,所以今年又做了一个。雪人用了2000立方米人造雪,由12个工人花费10天打磨而成。除了这个雪人,哈尔滨还有伫立在太阳岛公园的“招手雪人”、坐落在外滩雪人码头的“思考中的雪人”,以及“小熊雪人”等多个巨型雪人。
网友热评
●它是巨大沉默的白色物体,是两座高塔之间,另一个哈尔滨异世界大门的把关者。
●这么大量的人造雪得花多少钱,做过成本核算吗?我还以为是天然雪呢。
●你们这是想气死没有雪的本南方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