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海县老城水景恢复与建设策略初探

2022-03-30 06:50黄俊丽马军山
山西建筑 2022年7期
关键词:宁海水景水系

黄俊丽,马军山

(浙江农林大学风景园林与建筑学院,浙江 杭州 311300)

1 概述

1.1 老城与水景共存模式

水是城市发展的命脉,是城市发展的起点,中国古代筑城理论中就有“依山者甚多,亦需有水可通舟揖,而后可建”之说[1]。《中国古代的城市水系》一书从城市选址与江湖水系的关系入手,指出古城大多都傍水而建的普遍选址规律,同时又说明城市发展与城市水系规划和建设之间相互促进的关系,再以实际案例总结得出古城水系在“供水、交通运输、溉田灌圃和水产养殖、军事防御、排水排洪、调蓄洪水、防火、躲避风浪、造园绿化和水上娱乐、改善城市环境”的十大作用[2]。而老城的水景通常是城市中最具魅力的地区,现代老城水景观的重塑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加强水安全功能,改善水质量和恢复水生态。

1.2 宁海老城历史水系与现状

宁海老城历史水系主要是由一湖三河组成。一湖指位于桃源路西侧、北大街南侧的蒲湖,现状为暗湖;三河指位于古城墙外围的“大护城河”、位于县衙和主要公共建筑周围的“小护城河”和桃源河,“小护城河”也称作玉带河,在城市的更新改造过程中,“大护城河”已基本上被填埋,“小护城河”(玉带河)尚存部分,桃源河今位于桃源路下,目前都为暗渠,主要承担雨水排污功能。宁海老城内部无明显水源,河湖水来自雨水及千家万户排水,起着滞洪、蓄水、日常用水、滨水游憩、水文化载体等多种功能。

1.3 老城水景恢复与建设必要性

水景历来是城镇景观不可或缺的内容,传统城镇水景更是担负了当地生态、生产、生活多重功能。但是在城市的更新改造过程中,为了满足城市现代化的发展,老城水景在城市建设过程中,被掩埋,或被改造,使得老城水系被破坏,水景观逐渐丧失,给老城带来排水、排洪、生态恶化等一系列问题。

老城水景既有原始存在的自然水系,也有人们改造和建设自然水系而形成的景观,是老城历史文化积淀最深厚的地方,蕴含和孕育了众多的历史文化资源,具体表现在具有历史文化渊源的场所以及社会生活方面传统的民俗文化活动。老城的更新发展若与之脱离,则等同于失去了赖以生存的根基[3]。因此,在老城改造更新过程中,水景的恢复与建设尤为重要,水景的恢复和建设是美化和建设老城区域景观的重要手段,是不同年代人们鉴赏历史、品味文化、回忆乡愁、拾取古老记忆的重要载体,是延续当地地域文化、保留城市记忆的有效方法,也是深度挖掘当地历史文化与人文风情,突出地方文化特色,创造具有地域特色的水系人文景观,弘扬民族文化的重要抓手。

1.4 宁海老城水景恢复与建设的可行性

1.4.1 思想基础良好

通过群众广泛参与历史资料的挖掘和整理,蒲湖恢复及引水工程建设已得到社会各界的认同,已有了一个良好的思想基础和建设准备。蒲湖的恢复,一方面可以成为当地居民追忆乡愁的重要载体;另一方面可以缓解老城区受涝压力,传承水文化,带动水城融合,同时为颜公河提供优质水源补给。此外,桃源南路同步拓宽改造还可以缓解老城区交通拥堵现象,也会促进周边地块的开发。

1.4.2 蒲湖占据老城生态系统关键点

蒲湖是老城区水口,是老城区整个生态系统的关键点、历史文化记忆点和城市发展重要辐射源。同时蒲湖作为宁海南北向水系的重要节点,是区域水资源调控的中继站,与整个城市“清水绕城、洪水外排”水利战略实施有密切关系。

1.4.3 前期准备工作基本完善

宁海县当地水利部门就蒲湖恢复与引水问题牵头做了《宁海县蒲湖引水工程初步设计》。根据该初步设计,该工程共新建河道1.13 km,新建管道1.36 km,新建提水泵站1座(杨溪—蒲湖),引水量规模0.5 m3/s,取水泵站水泵按2用1备2用总规模 0.5 m3/s考虑,同时允许3泵同时工作的工况。新建堰坝4座,引水工程1处,另配套布设阀门多处。所以技术层面没有问题。

2 水景恢复与建设策略

2.1 退地还湖

退地还湖即把已被填埋的原“蒲湖”现在位置上的建筑物进行拆除,结合老城改造更新,适时恢复原“蒲湖”,开挖新桃源河(见图1)。据记载,古蒲湖是古人用于抗旱以备不时之需而修建的蓄水湖,作为古老的水利设施,是宁海城区防洪抗旱的重要保障,后因北湖旅馆与小商品市场的兴建,湖逐渐被填平。恢复蒲湖和意向性恢复桃源河,一方面可以快速收集老城区的暴雨产流,缩短排水路径,降低老城区的排涝压力;另一方面,蒲湖纳入城市管理的范畴,可以接纳外来调水,使之旱能保水,涝能缓水,同时,经过调配水,实现“清水绕城、洪水外排”,大大改善中心城区的水生态环境。

2.2 引水保湖

宁海老城位于较高地带,历史上蒲湖水资源经常缺乏,导致干枯。现代化建设使这种情况更为加剧。宁海老城宁海县中心城区内部主要的行洪排涝干流有颜公河和杨溪。其中颜公河位于城市内,是人工河,杨溪是自然溪流。南侧的杨溪活水资源相对充足,快速流入山门湾也不符合海绵城市理念,在蒲湖恢复与建设时建议从杨溪引水入蒲湖,再经颜公河流入天明湖,黄坛水库通过黄坛干渠引水经玉带河入蒲湖再经颜公河入天明湖,杨溪引水经新桃源河入蒲湖再经颜公河入天明湖,洪水经黄墩港外排,起生态活水调节作用(见图2)。

2.3 生态育湖

水质是水景观形成过程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影响到水景观的最终效果[4]。为建立蒲湖水生生态、促进湖水清洁,工程方面规划西接山河路引水管入蒲湖和桃源河中游,水系形态有绿化带时结合景观建设,无绿化带时管道下埋。另外结合杨溪引水方案建设。景观设计中采用自然和人工结合的水净化措施。包括人工湿地、雨水花园、生态河沟、下沉绿地等海绵城市手段,海绵城市建设上优先使用自然生态措施滞蓄洪水、改善水质(见图3)。由于蒲湖面积不大,生态措施的风险控制有一定限度。为进一步改善水质,蒲湖通过水系内部循环、过滤净化等人工措施加以实现。生态水的应用要循环,植物种植必然要符合自然规律[5]。正确的水生植物选择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为水生植物具有富集重金属[6]、产氧、氮循环、吸附沉积物、抑制浮游藻类繁殖、减轻水体富营养化、提高水体自净能力的功能,还能为水生动物、微生物提供栖息地和食物源,维持物种多样性[7]。在充分发挥海绵城市雨洪滞蓄、生态补水基础上,努力通过海绵城市、生态湖泊建设、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等工作。

2.4 游憩活湖

游憩活湖即通过湖边游憩空间的营造,打造一个富有活力的滨水公共空间,以便能够带给使用者更好的体验,也能够持续焕发公园活力。蒲湖恢复与建设在改善水域生态环境的同时,巧布观赏游览线,设置了人们对湖水的可达性及亲水性,增加了游憩机会,以满足现代城市生活多样化的需求。滨水区的景观、老物件等是城市历史记忆的载体,是城市历史文化的体现,蒲湖周边景观利用石碑、老井头、湖心亭、古蒲湖石刻、红石板路、花桥头、五孔桥和三步两头桥等历史上真实存在的场景(见图4),以恢复重现的方式激发起公众对于城市场地的情怀和历史的认可,是公众找寻历史记忆的载体,能够吸引源源不断的人流与活力,成为促进滨水区发展的内在动力源泉[8]。

3 结论与讨论

3.1 结论

老城改造更新过程中要注重对原有城市水景的保护与恢复,并结合老城地域文化特征,找寻最适合当地水景保护发展的方法策略。本文从老城与水景的共生关系说起,说明水景对于老城以及城市居民的重要性,再以宁海老城更新改造过程蒲湖水景的恢复与建设结合群众参与的历史资料的挖掘整理,梳理出退地还湖、引水保湖、生态育湖及游憩活湖的四大蒲湖恢复与建设策略。退地还湖——老城水景蒲湖的重现;引水保湖——老城水景蒲湖的水量保证;生态育湖——老城水景的水质保证;游憩活湖——老城水景蒲湖的活力保证。

3.2 讨论

本文旨在通过宁海老城水景蒲湖恢复与建设的策略,为具体的老城水景恢复与建设提供思想基础,但是由于地域文化的不同,老城水景的历史发展与现状也各不相同,在进行老城水景恢复与建设时要在充分挖掘当地历史文化资料,了解当地群众所思所想、具体建设条件的基础上进行水景的恢复与建设,只有这样才有可能成功的恢复建设老城水系。但是由于自身主观喜好以及群众呼声的影响,老城水景蒲湖恢复和建设策略详尽于此,不同的恢复策略还需进一步研究,使相关策略更加多样准确。

猜你喜欢
宁海水景水系
天音水景
鄱阳湖水系之潦河
天音水景
天音水景
天音水景
环水系旅游方案打造探析——以临沂市开发区水系为例
水系魔法之止水术
神兮 魂兮——感怀于许昌水系建设和曹魏古城修复而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