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 | 杨恩璞 编辑 | 黎明
说起花卉摄影,它常常被视为花鸟画和田园诗一类的小品创作。长期以来,此类作品的社会意义和美学价值并没有被人充分认识,甚至还误认为是文人雅士的闲情逸致和无病呻吟,似乎与社会生活脱节。其实不然,回眸我国文艺传统,关心人民群众的艺术家经常在小品中做出富有社会意义的大文章,如扬州八怪主将郑板桥在潍县署中画竹图的题跋:“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表现出画家关注社会现实、为民代言的风骨。包丽霞的花卉摄影结合新时代特征,对“一枝一叶总关情”的传统美学认真地进行继承学习,因而呈现出颇有人文关怀的审美境界。
无论是艺术家画花、诗人赞花,还是摄影家拍摄花,他们都不同于植物学家绘制花卉的标本图。前者是托物言志、表达主观意象,后者是摩写实体、再现客观存在,这也就是艺术和科学的不同。包丽霞的花卉摄影不是科学挂图,属于抒发时代情感、彰显人生抱负的艺术作品,因此作品必然侧重于表现摄影家内心的主观感悟,正如包丽霞的自述“一枝枝、一朵朵带着鲜活而充实的自然气息的花,通过镜头进入我的内心,在我的心灵深处洗礼、净化,凝炼成心的精灵”,所以她在造型上追求“物我合一”的主观意象,对花卉的形态与神韵关系的处理以突出神韵为主。包丽霞过去擅长客观再现生活的纪实摄影,这回的花卉摄影为了表现主观意象和突出神韵,在摄影手法上有了很多探索和突破,如多时空的重复曝光、虚幻的空灵背景和非常规的逆向构图,以及对被摄景物大胆变形改色等等,向艺术领域挺进了一大步,这也是令人欣慰的。
艺无止境,愿包丽霞女士在已有的成绩上继续探索,更上摄影艺术殿堂一层楼!
(杨恩璞,中国摄影金像奖资深评委、 北京电影学院教授。)
冰花
冰花
冰花
冰花
冰花
写意花卉
杜鹃
荷韵
荷韵
枫叶印象
霜
霜
梅
落花
菊
郁金香
昙花
樱花
幽兰
紫藤
包丽霞,女,浙江省舟山市文化馆研究馆员
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浙江省摄影艺术学会副主席,曾获《大众摄影》全国十佳摄影师、浙江省首届摄影艺术贡献奖、浙江省首届德艺双馨优秀会员、中国丽水国际摄影文化节优秀摄影师奖,摄影代表作《古镇晨韵》获中国第十届国际摄影艺术展勋条奖、全国第十三届群星奖优秀奖;《身体≠商品》获全国第20届摄影艺术展优秀奖,作品多次参加平遥、丽水摄影节展览。已出版个人摄影著作《影海拾贝》。